#家庭责任

Bear Liu
1个月前
这次回国照顾父亲,我突然意识到: 这可能就是人生中年的那个转折点。 长辈的身体开始走下坡,病痛、医院、陪护……这些事一下子都砸到你身上。 好像每年全世界都有无数中年人同时经历这一幕。 从表面看,我们比二十几岁时更有能力、更能赚钱, 但同时,风险也变大了。 真正难的,其实是怎么去平衡——上有老、下有小,还得撑住自己。 我一直挺信奉“斯多葛主义”的。 简单说,就是遇事先分清: 什么是我能控制的,什么是我控制不了的。 然后再想,这件事能不能带给我一点收获——哪怕暂时看不出来。 刚开始我觉得这次经历没什么“意义”, 可后来发现,它其实让我重新搞清楚:我到底为什么而活。 父亲生病住院这段时间,我突然明白, 我在新西兰的家人,才是我最重要的支撑。 那些我以前特别在意的项目、成绩、头衔, 无论多风光,终有谢幕的一天。 有的圆满收场,有的仓促落幕——都不由我们决定。 我现在更相信,人生这列火车并不是停了, 它只是换轨了。 中年,不是危机,而是一次重新出发的机会。 最大的收获是,我终于清楚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不再把时间浪费在不值得的事上。 哪怕那些事在十年前看起来特别有面子、特别风光。 所以,我把这一阶段叫作“中年校准期”。 它让人重新对焦: 什么值得你花钱、花时间、花感情。 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成熟。
iOSRE
1个月前
我的一生有很多次的选择,现在来看大部分选择都错的,这些选择直接影响了我的人生轨迹。内容有些多,但也干货满满。 读书是选择的是计算机专业,但 2004 年的时候,正好是互联网行业起步的阶段,基本上想找到一份比较合适专业,收入也过得去的工作也是困难的。 迫于生计压力,通过老乡的介绍在广东东莞一家做笔记本电脑的 ODM 厂家从事测试设备维护工程师的工作的。 2005 年,随着业务的熟悉,慢慢的和上游厂家(台湾广达、仁宝、纬创)的 RD 熟络后,转型做 FAQ 工程师。工作地点也从广东转移到了上海。 2009 年,我 27 岁。说出来,你们可能不相信,到这个时候,我还没做经历一场恋爱。 那么我休息时间干嘛呢?大部分时间基本上都贡献给网路游戏了。 那一年,我 27 岁,对于一个农村出来的孩子,在家里也是长子,而且我爸也是 32 岁才结婚,这一年我爸 60 岁。对于我家来说,我还没结婚成家,在农村来说是一件挺丢脸的事情。 以前父母也催,但我一直在外地,山高皇帝远的,最多也是过年回家忍受一番唠叨,过完春节我又去外地了,我不找朋友,不结婚,父母也拿我没有办法。 但这一年,情况发生了变化,父亲得了一场大病,都快不能下床行走了,父亲对我说了一句话,我不能死了,还看不到你成家。 在那以前,家里也安排了好多次的相亲,我一直没有接受,老爸睡了这句话后。我就没有再次拒绝的理由了,如是在那一年的春节急急忙忙的相亲,也急急忙忙的确定了相亲对象,确定了当年的五一结婚。因为考虑到父亲身体不好,再加上当时的相亲对象不愿意去外地工作,所以就辞去了上海得工作,回到家乡做起了小买卖。 当然,在结婚前,我和媳妇基本也有太多的接触和沟通的机会,后面就是按部就班的结婚,有了第一个孩子。 那时的我根本就不懂如果做生意,到了 2012 年,基本上做生意也没挣到钱,想到孩子马上要上幼儿园,后续的开销会越来越大,但做生意也没赚到钱,如果省城武汉,借着以前做 FAQ 与研发打交道收获的经验,顺利入职一家初创医疗器械的公司研发中心(现在已经是一家准上市公司了,还投资 5 亿建立了一个智能医疗器械工业园)。在一年的时间,完成了研发、制造等体系的建立。 随着孩子长大,家庭开支逐渐加大,在这家公司的收入,已经没法覆盖家庭开支。 20154年,互联网+的概念兴起.随之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程序员的收入也是节节攀升,如是在这一年,利用下班时间自学了iOS开发。 2015年如愿以尝的进入了移动App开发这个行业,然后到今年刚好十年。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觉得我到底想表达什么,这个人生的错误选择有啥关系? 错误一:就是没有认真对待自己的婚,为了圆父亲的一个心愿,随随便便就选择了一个婚前完全不了解的人结婚。 错误二:对于自己的职业道路完全没有规划,一直都是为了满足家庭的开销而去选择一个当时热门的行业,完全没有考虑到未来的变化。 如果你能看到这里,那么希望我的这些经历和错误的选择带来的前车之鉴,能给你带来帮助。 下一篇介绍我截止现在的人生做最对的几个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