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初的混乱过后,新兴的产业链国家吸纳产业链人口,伤害链国家吸纳伤害链人口,民族国家吸纳本民族人口,三种国家井水不犯河水,在较长历史时期内各自致力于经济重建和文化重建,以大致和平的方式处理彼此的争端,这就是中共帝国崩溃后,中华沦陷区最有可能出现的地缘政治局面。 也是欧美日韩台可接 受的局面。 当你亲眼见证了历史进程,亲身生活在这种“三足鼎立”局面中后,你会觉得这也是你可接受的局面。 因为这种各归其所的局面意味着你可以生活在自己的同类中间,不必勉强自己与异类磨合。 产业链国家将属于产业链人口,属于不论在世界观价值观上是否完全接受了产业链逻辑,但在工作谋生方式上已归化产业链的各行各业熟练技术人员。 伤害链国家则属于伤害链信徒,仍然保持牲人思维的老一代和少数新生代可以在那里继续勾心斗角,争尝“人上人”的滋味。 而民族国家将可以充分恢复自身的民族特色,重新使用自己的语言,他们既可与相邻的内陆伤害链国家交往结盟,也可以绕过近邻,与沿海产业链国家合作,总之,他们将能自主探索本民族发展之路,并因此成为其他国家争取拉拢的对象。 当政治重建以这三种方式分别在不同地区实现,经济重建方面的不同进展就会令各国在国力方面渐渐拉开距离,而文化重建会在经济重建的基础上自然而然的展开。 于是,你会看到,在三种国家分别进行的文化重建过程中出现文化竞择,有的文化会明显更具“输出”潜力。 更繁荣地区的文化,会更具输出潜力。在同样没有宣传部门介入的情况下,繁荣而富裕的地区自发涌现出的文化将对普通人有更强的感染力和诱惑力——就象当年的邓丽君,当年的港台娱乐明星,当年的琼瑶剧、武侠剧对改开初期刚从只有八个样板戏的贫乏状态里苏醒过来的内地民众的强大感染力和诱惑力那样。 每种国家都会随着经济重建进展自然推进其文化重建,因为文化是社会的自维持机制,也是社会中的多数普通人对自己现有生活方式的辩护——在民族国家,可以想见,民族情感将迅速高涨,民族文化将强势复兴,蒙语、维语、藏语的官方语言地位将得到恢复,汉语的地位则有可能受到贬抑,而各新兴民族国家都会致力于宏扬本民族的宗教传统、本民族的古老风俗,专家学者会重新考据、编纂曾被中共帝国涂改的民族历史,力求让族人的民族自豪感有所依托。相关文艺作品会大量涌现,且会风行一时。 而在伤害链国家,新政权必然会打造一套独属于自己的官方叙事,这套说法虽然同样以伤害链逻辑为基,但一定会强调自身与中共的差异。“大一统”观念一定会被扬弃,因为现政权需要维护自身作为割据者的合理性,也需要说服民众忠诚于本土统治者,不要把邻国,尤其是较富庶的产业链邻国当成应前往投奔的理想国。 而在沿海新兴的产业链国家,过着安定富裕生活的国民当然也会发展出属于自己的文化观念,一套为自己现在的生活方式感到自豪的文化观念。 每个新兴国家都会拥有独属于自己的文化,都会在新生活里创造出自身特色,只要生活能重新安稳下来,存在于社会中曾令一些网友颇为担忧的“中共培养的民族情感”会丝滑转换为对新祖国的热爱和对旧皇朝的口诛笔伐。 因为在历史浪潮中你若想做出靠谱的推演,你需要知道,最易变的是人心,而最坚实牢固的,是人性。 不论中共国的高层还是中层、基层、底层,他们对中共帝国的耿耿忠心,是“人心”,而好生恶死趋利避害,是人性。 人心易变,因此从高层到底层没有人会“殉国”,在这一点上中共红朝甚至不如清朝,还能养出些甘心殉死的遗老遗少。人性永恒,因此活下来的人会为自己的生活辩护,为自己“不殉国”的行为辩护,为自己对新祖国的忠诚找各种理由。 也为自己对更繁荣更富裕生活的向往,对沿海产业链国家的向往,找各种理由。 这永恒不变的人性,对更安定更美好生活的向往,会成为沦陷区多数人拥抱来自沿海产业链国家的新兴文化的驱动力。 所以,在中共帝国崩解后,你会看到,在政治重建这一环节,沿海产业链国家、内陆小型伤害链国家和成功独立的民族国家三雄并峙;在经济重建这一环节,沿海产业链国家将一骑绝尘,民族国家紧随其后,伤害链国家江河日下;在文化重建这一环节,初时三种国家的官方叙事各为其主,能分庭抗礼,渐渐地,沿海产业链国家的流行文化会呈现压倒性优势。 而文化,将和谋生方式一起塑造社会的人口基础。当沿海产业链国家的文化观念在文化竞择中渐占上风,整个沦陷区的人口基础就会向着有利于产业链阵营的方向转变,促成各小型伤害链国家在民族国家和沿海产业链国家的包夹之下,在“形势比人强”的情形下,踏上和平转型之路。 也促成民族国家向偏产业链的方向发展。 双链争持在沦陷区的下半场,发展脉络是清晰的。
WSJ的最新报道:知情人士透露,中国一位被广泛视为潜在外交部长的高级外交官刘建超,近日被有关部门带走接受调查。 刘建超是中国外交系统的资深人士,也曾在中共反腐系统担任要职,近期担任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负责与外国政党及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 知情人士称,刘是在7月底从海外公务出访返京后被带走的。具体原因尚不清楚。 现年61岁的刘建超无法取得联系。中国外交部未立即回应置评请求。中联部及中纪委也无法联系上。 根据官方公开信息,刘建超最近一次公开露面是在7月底,先后访问了新加坡、南非和阿尔及利亚,时任中联部部长。中联部官网仍将其列为在任部长。 据接近中国外交政策圈的人士称,他的缺席可能削弱北京的外交专业力量,因为近年来习近平在用人上日益强调政治忠诚。 刘的被扣押是自2023年秦刚被免去外交部长以来,中国外交系统最高级别的已知调查案。当时秦刚上任仅7个月就被免职,党内调查发现他在担任驻美大使期间与他人有婚外情。《华尔街日报》曾报道相关细节。 秦刚之后由前任外交部长、同时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和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的王毅接任。秦去年辞去中央委员职务,但仍为中共党员。 习近平执政以来,反腐和纪律整顿不断加码,对党政人员的国家安全审查也愈发严格。据统计,自2012年以来,中纪委已处分超过620万人,涉及腐败、不作为以及泄露国家机密等行为。 秦刚被免职后,刘建超因其丰富的外交经验和资历,被视为有力的外交部长接班人。 2024年初,刘访问华盛顿和纽约,向美方传递中美关系需要保持稳定的信息,获多方好评。与会人士称,他愿意倾听并回应外界对中国政策的关切,包括针对中国对外企投资风险评估活动的打压。 在这次行程中,刘会见了亚洲协会等智库、黑石集团首席执行官苏世民、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以及时任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等拜登政府官员。 一位当时的美方官员表示:“中国方面当时基本是在告诉我们,他将是下一任外交部长。他们说‘他会有更大作为’。” 不过,这次访问在北京引起关注,因为在没有正式宣布的情况下,将自己塑造成“外交部长接班人”可能被视为政治上的不合时宜。 刘建超的大部分职业生涯都在外交系统,期间也在反腐一线任职。 接触过刘的人士透露,他曾酷爱打高尔夫,但随着习近平打击奢靡之风,中共官员被劝阻打球后,他很可能已不再下场。据称,他的儿子曾在美国金融业工作,现已回到中国。 刘精通英语,1980年代加入中共及外交部,并曾在牛津大学学习国际关系。他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担任外交部新闻司司长,成为公众熟知的外交发言人。 此后,他先后出任中国驻菲律宾和印尼大使,2013年升任外交部部长助理。 2015年,刘出人意料地转入反腐岗位,出任中纪委国际合作局局长,成为习近平“猎狐行动”的关键人物之一——该行动旨在全球追捕外逃贪官。 2017年,刘赴浙江省筹建省级监察委员会,并担任省纪委书记。次年监察委在全国设立,负责监督所有公职人员。 2018年,刘重返外交领域,出任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高级官员,该机构由习近平直接领导。 2022年,中共任命刘建超为中联部部长,并将其晋升为中央委员。他的出访频率超过前任,包括访问美国及其他过去中联部部长很少涉足的西方民主国家。
【两普会:和平努力还是出卖乌克兰?】 1.据报川普与普京拟在阿拉斯加会面,讨论结束俄乌战争,但乌克兰并未受邀。这引发了广泛争议,特别是有关“以乌土地换和平”的猜测。尽管一些评论认为普京在某些“红线”上有所松动,但国际社会似对川普的批评声不绝于耳,认为此举可能是在“出卖”乌克兰。 我以为必须客观地看待川普总统的和平努力。无论其主观意图如何,他在本任期内推动和平的努力是值得肯定的。正如卢比奥国务卿所指出的,川普在促进和平方面亲力亲为,这与拜登总统的做法形成了鲜明对比。川普不仅在俄乌问题上有所行动,还在印巴、柬泰、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以及非洲和中东地区的冲突中取得了成功和进展。 2.在俄乌冲突问题上,谈总比不谈要好。许多人认为反侵略战争必须以完胜告终,或是正义国家应不惜一切代价支持被侵略国,但这并不符合当今世界的现实。在一个理想化的世界中,或许可以如此,但现实是各国都有自身的利益和问题。这让我想到,中共过去为了世界一遍红,迫使中国民众勒裤腰带,向朝鲜、越南、阿尔巴尼亚提供大量援助,但朝越阿并不感恩戴德,它们觉得援助是天经地的,是你应尽的国际主义义务。当然,如何在现实考量(如妥协)与道德原则(如反对侵略)之间找到平衡点,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而这一平衡点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国际秩序的未来走向。这也是川普政府必须考虑的大问题。 因此,既然是谈判,双方都必须有所得失。需要认识到,普京作为克格勃出身的资深特工,在玩弄权术和心理操纵方面经验丰富,川普在与他周旋时需要保持高度警惕。 3.三年前,我曾提出要彻底切断俄罗斯的经济命脉,才能有效打击其侵略行动。目前,尽管欧盟和美国与俄罗斯的贸易额大幅下降,但仍未完全停止。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欧盟在2024年从俄罗斯进口的液化天然气达到了创纪录的1650万吨。与欧盟相比,美国与俄罗斯的贸易总额要小得多。 此外,中共和印度持续购买俄罗斯石油并提供军民两用产品,且未受到有效制裁,这也是普京能够继续战争的重要原因。川普政府现在试图通过增加关税来阻止中印与俄罗斯的石油交易,但这恐怕难以奏效。为了真正实现和平,可能需要更严厉的措施,即采取“如果你不站在我这边,那你就是与我为敌”的立场。这意味着首先要彻底切断自身与俄罗斯的贸易,然后切断其他国家与俄罗斯的贸易,实现全面的脱钩断链。 否则,如果无法彻底切断俄罗斯的经济来源,那么乌克兰可能不得不接受“打落牙齿和血吞”的现实,通过妥协来结束战争,争取时间重建国家,卧薪尝胆,以图东山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