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主义

高瑜
1天前
#蹭網發推之一三五 社區的“普法監督員”和“紅袖箍” 北京正值落葉紛飛的季節,也是以外來務工人員為主體的環衛工人最辛苦的季節。我們社區這位環衛工,早晨5點開始掃馬路,他分管兩條社區馬路,四個樓區的小馬路。7點-9點在垃圾站站崗,9點之後開始用大黑塑料袋裝成堆成堆的樹葉,總要裝5、60袋運到垃圾站,然後再掃馬路、再裝、再運。落葉是掃也掃不淨的,剛掃完的馬路,一陣風吹來,又是滿地黃葉。除了中午午飯時間,要幹到下午5點。 有幸北京連刮兩天大風,樹葉掉的差不多了,再辛勞一個星期,以後只有掃塵土和除冰雪了。 他背後“和平街街道普法監督員”的兼職,形同虛設。這不過是“依法治國”的社區的日常裝備。 記得16大會議期間,社區突然滿是紅袖箍,寫著“治安員”,不僅是居民中的積極分子,就連一位聾啞人也帶上了,還有掃大街的、菜攤上買菜的(19大菜攤都被清除了),最可笑的還有撿破爛的。 那時對我的管控不像近10年,我可以經常去看望丁子霖老師。我告訴她,我在社區遛狗,看見一個年輕小伙子撿破爛的,也戴着治安員的紅袖箍,他手裡拿著鐵鉤子,自行車騎的飛快,哪裡顧得上環顧社區環境,他兩眼盯的是每個樓下的垃圾道 ,看見有垃圾,直勾勾地就騎過去了。把丁老師笑得直不起腰。 這種垃圾道,非典時期就用水泥堵死了,換成成排的大垃圾桶。但是紅袖箍,兩會、黨代會仍舊滿眼皆是。
学毛选的声势可谓浩大,上至中央领导(除毛主席一人外),下至平民百姓, 人人都要学。干部开会前,工人上班前先要学习一段时间,然后才能开始开会或工 作。谁违反了就是大逆不道,犯政治错误,就有被撤职批斗的危险。不仅白天学, 晚上还要学。有的夫妻是双职工,晚上要到单位去学习,孩子生病发烧, 也不敢请假在家看护。 不仅城里的干部,工人学生要学,农村里的贫下中农也要学。他们不识字,就 由识字的生产队长或会计带着社员学,队长念一句,社员跟着重复一句,也不知什么意思。有一次我回家,清晨还在睡梦之中,就听人用铁皮卷的广播筒大喊:“白 求恩,加拿大人……”,我就问哥哥:“这是干什么?”哥哥说:“这是生产队长 读毛选,让社员听。”生产队长天天这样喊,吵的大家睡不好觉。更加严重的是, 有时为了强调学习而耽误了生产,损失了粮食。就这样的形式主义,宣传部门还用 文艺的形式赞扬贫下中农的学习。当时我省一对男女同学,正在谈恋爱,两个人都 参加了造反派组织的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他们的节目除了“哒哒哒”的跺脚声 ,就是一个《老俩口学毛选》的表演唱。男的嘴上贴着胡子,女的头顶一条毛巾, 很象一对老头老太。他们俩演的很带劲,不仅在学校演,而且到外地演,农村演。 其实六七十岁的贫下中农根本不识字,哪里读的懂毛主席的著作呢?大家看了只觉 得滑稽可笑,并未受到什么思想感染。 随着运动的深入发展,毛主席经常发出新的指示,学习的内容转向最高指示。 造反派指挥部有几个人专门负责收听中央广播。每当听到毛主席的新指示,不管什 么时候,哪怕是深更半夜,也要用高音喇叭大声广播。这时大家都要马上起床,在操场上集体学习一遍,然后敲锣打鼓的上街上宣传。有时有些狂热分子因激动而叫 错口号被打成现行反革命,扭送牛棚的也不乏其例。有很长一段时间,造反派无事 可干,就靠这过日子。到了文革后期,为了斗私批修,提倡重点学习“毛三篇”, 说是学好“老三篇”,就能改造好世界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了。 为了推动群众学习毛主席著作,各级党委使出了浑身解数。从公社,县,地区 直到省,全国,分别评选出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召开大会,予以表彰,并让 学习积极分子到处作报告,宣传讲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的经验。这些人是发展党员 的首选对象,然后招工提干,从此端上了铁饭碗。很多年轻人把这看成是政治投机 的捷径,于是纷纷表演,作秀,看谁的花样翻新。在部队时,有的人白天不看书, 专等夜间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看毛主席语录,连长,指导员一发现就大加表扬。还 有些人生病去医院,也捧着毛主席著作看,我对此稍有微词,指导员还白了我一眼 。其实,我早在一九六三年底就通读了毛选四卷。当时我觉得,学习伟人著作,主要是学习他的思想,观点,方法,不在于他的一些词句。但我的想法不为当时的形式所容,只能埋在心里。 后来,不知谁想出一个“馊主意”,说学习毛主席著作要早请示,晚汇报,唱忠字歌,跳忠字舞。尽管荒唐的令人难以置信,但是只要有一人提出,谁也不敢反 对,否则,就是不忠于领袖,是政治问题。所以,很快就把这种荒唐发展到全省, 全国。当时有一份小报道,赞扬一个人跳忠子字舞,从合肥的大西门一直跳到东区 的火车站,距离还有近二十里长,真是创造了世界之最。当时若有吉尼斯记录,一 定能够入选,我们在部队农场更加典型。当时农场的条件很差,房子是在洼地上用 泥巴筑起的墙壁,床铺是搭在泥坯上的木板,十分拥挤,行走都很困难。早晨起床 号一吹,大家就迅速起床,挤在过道上,对着毛主席像,由排长先说:“伟大领袖 毛主席教导我们……”,然后大家一起背诵一段语录,俨然庙宇里的念经,教堂里 的祷告。晚上再对着毛主席像汇报。每天三顿饭前还要跳“忠字舞”,唱的歌曲是 一首当时家喻户晓的藏族民歌,歌词是: 敬爱的毛主席,敬爱的毛主席 你是我们心中的红太阳 你是我们心中的红太阳 我们有多少热情的歌儿要对您唱 我们有多少知心的话儿要对您讲 …… 每个人手里拿着红宝书(红皮的毛主席语录),边唱边跳,哪怕是冬天寒风刺 骨,夏季烈日炎炎,都要跳完才能吃饭。我们连队还有一个滑稽的镜头,司务长又高又胖,动作笨拙,又是个瘸腿,跳起来一歪一歪的,十分好笑。但我们都咬紧牙 关,不敢笑出声来,否则又是政治问题,上纲上线,叫你吃不了。还有一次,欢迎北京七机部来农场锻炼,会上我们和他们一起跳起了忠字舞,全团几千人,场面很是热烈壮观。当时我在想,这是不是全国人神经不正常,象疯子一样?这种局面什 么时候才能结束呢? ---"文革中的学毛选闹剧" ·任予怀·
【 #大学生没课也不能待宿舍 媒体:形式主义瞎折腾】近日,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有学生发视频,称学校规定即使没课也不允许学生待在宿舍,不少学生被迫冒雨在校园内逗留。视频画面显示,雨天里,多名学生撑着伞在户外徘徊,还有学生搬来凳子直接坐在室外。发帖学生无奈发问:“外面下着雨,我们该何去何从?”对此,该学工处工作人员回应称,学校就是这样规定的,没有办法更改。“一年级的学生有固定的教室,要去上自习。对于新生我们肯定是要管理严格一点儿,要不然后面很容易懒散,希望这样的约束能让他们形成习惯。”至于大二大三学生的离宿要求,初衷则是督促锻炼。事实上,采取这种管理方式的高校,并非个别。多年前,西安有高校就对学生宿舍实行半封闭化管理,要求学生上午没课也不准回宿舍。虽然也有舆论质疑,却有家长支持学校采取这种管理方式。这与学校要求学生统一早自习、晚自习,思维是一致的。把所有同学都喊起来,“赶出”宿舍,给了学生一定的选择空间,比统一上早自习有所“放松”。但是,如果遇到下雨天,被“赶出”宿舍,又找不到自习室的学生,就面临这种无处可去的困境。学校要实行这样的管理方式,就应该考虑给学生下雨天的去处,要有足够的室内空间,给学生开展各种活动的地方。更重要的是,这样的管理其实是把大学生当小孩儿管,且简单、粗暴。这是因为,把学生“赶出”宿舍,如果他们没有自主规划与自主管理的意识,照样难以用好走出宿舍的这段自主时间。有的学生可能找个自习室打游戏,有的则可能找个躺椅继续睡觉……这并不能达到“赶出”宿舍的初衷。至于学生冒雨在校园里逗留,更像是一幕荒诞剧,“把学生赶出宿舍”成了目标,而没有考虑如何育人。这是打着“严格要求学生”旗号的形式主义,也是对学生的瞎折腾。更多详细内容请查看全文>> :sys_link: 网页链接 https://www.sohu.com/a/949855601_114988 :sys_video: 新京报的微博视频 https://video.weibo.com/show?fid=1034:5228135055032350 :icon_weibo: https://weibo.com/5890672121/QbQkre4rS#搜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