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川普宣布的新关税政策下,全球贸易体系的旧格局即将瓦解。 是的,你可以把这份长长的税率清单看成美国对全球的“漫天要价”,你可以期待美国自己的经济也因此遭受重挫,美国的商家和消费者也因此受到惩罚。 但此刻一切才刚刚开始,此刻受影响的各国只能“着地还钱”。 各国对全球贸易体系旧格局的依赖, 和在维系旧格局的尝试中的议价能力,即将无遮无掩地暴露在大众眼前。 人们会发现,最依赖美国的国家,本国民众消费力最弱的国家,就是最缺乏议价能力的国家。 在露出恶霸嘴脸的甲方面前,乙方只能伏低做小。 屈辱吗?悲愤吗? 但你为什么做不了甲方?你的国民为什么没有消费能力?是因为你的国民已经被你在精神上在能力上阉割了,在经济上被剥削压榨到除了债务一无所有了吗? 呵呵。 这份关税清单想必不会是全球贸易体系新格局的定稿。接下来,会有许多围绕着税率的游说、谈判,会有许多在美国与受影响各国之间的争论和妥协。 在这一切发生之后,全球贸易体系的新格局会再次成型。在最终的定稿里,税率会按各国议价能力,按美国经济对它们的依赖程度,重新排出顺序。 我相信美国经济会受到负面影响,但在这场冲击中,美国绝不会是损失最惨重的。 全球贸易体系不会因为被迫进行格局调整就在短时间内彻底瓦解。 它牵涉到太多人、太多利益,这些人不会坐以待毙。 但这些人逐利而生,逐利而动,他们的利益立场远非一成不变。和团结起来站到川普的对立面相比,更有可能发生的事,是他们纷纷调整自身的利益立场,在全球贸易的新格局里找到对自己有利的、可以去占据的位置。 对反川的网友来说最令人生气的事,就是吃了川普亏的这些人会跑去“捧川普的臭脚”,会积极促成新格局的形成和稳固。 可在商言商,谁也不能意气用事。 所以务实的人现在需要考虑的就是,在一轮轮的谈判过后,最有可能形成的新格局是什么样子,最值得自己去抢占的位置是哪个。 我想,要让低端制造业回流美国是近乎不可能的,即使这是川普的执念。 但要让低端制造业回流到离美国最近、最友好的国家则不那么困难,例如让许多工厂搬迁到南美,搬迁到南美那些和美国关系最密切,最愿意表达对川普政府的顺服的国家。 作为一个试图让美国成为超强帝国的总统,川普不会拒绝这样的方案——在邻近美国的地区,一些国家成为“卫星国”式的存在,承接美国在本土较难满足的需求,和美国本土形成共生关系。美国可以象曾经的苏联那样,在政治上对这些“属国”的政权有极强的影响力,由此保证美国利益在泛美国势力圈中得到充分保障。 美国选民对低端产品的需求,和由此产生的对低端劳动力的需求,可以由这些在政治上完全接受美国操控的国家满足。 从安全角度看,南美是美国的“后院”,若在南美至少一部分国家里完成了这样的改造,美国的“后院”将不再有起火之虞。 和低端制造不同,中高端制造、精密制造是真的有可能“回流”或者说搬迁到美国的。只要这些行业能持续提供高薪岗位,只要美国政府愿意提供工作签证,不论工厂原本在地球的哪个角落,连人带设备搬到美国都绝非“不可能的任务”。 如果不愿搬迁,那么在南美国家的“投靠”示范下,在政治层面接受美国的控制,表示臣服以换取美国的信任,对日本、韩国、台湾这样一向身段柔软的国家来说,也不是什么“付不起的代价”。 在全球贸易体系格局即将重塑的当下,我们需要明白,川普和他的支持者们对全球产业链的要求到底是什么。 实际上,他们想要的就是安全,就是整个产业链都在自己的控制之下。 他们想要的,是产业链不象现在这样,大部分被中共国掌控,被不受美国政府控制的政治力量掌控。 通过这一轮关税战和接下来还有可能发动的其他攻势,川普和他的支持者们会重夺美国对全球产业链的控制权。 在“漫天要价”的当下,川普嘴上说的当然是更夸张的目标,例如让全球产业链收缩并重新布局到美国本土。 但“着地还钱”的结果显然只会是全球产业链的受控,而不是回归。 我们需要务实地承认,即使川普团队有许多显得不够专业、令人侧目的骚操作,假如他们最终想达成的目标仅是通过促成重新布局让全球产业链“受控”,他们是办得到的。 而在搞清楚状况的国家和地区纷纷迎合其需求,表示臣服之后,不肯臣服的国家和地区就会被“放弃”,被排挤,在全球贸易体系的新格局中没有一席之地。 是的,这些被抛弃的国家可以“抱团取暖”,形成一个新的贸易小圈子。但他们会丧失因与美国建立贸易关系而获得的现代性。 如果他们没有凭自己的力量,在文化、政治、经济三个方面维持现代性的能力,这些国家将回到与美国建交前的样子。 我们都知道,那会是个无法与今日之美国相抗衡的样子,是个无法对美国造成威胁的样子。 如无意外,那就会是中共国及其亲密盟友的结局。
艾森 Essen
3个月前
特朗普和MAGA如何让中国再次伟大? 瞅瞅特朗普又是猛加关税又是吹嘘美国在亚洲的军事盟友多铁,你可能以为中国(美国眼里的头号“对手”)这会儿肯定紧张得不行。但实际上呢?我们在北京看到的景象完全是另一码事儿。 说白了,特朗普那套“让美国再次伟大”(MAGA)的操作,反倒在给中国领导层施加压力,逼着他们去修正一些最要命的经济昏招。而且,这还给了中国一个机会,在亚洲地缘政治这盘棋上,重新划拉一下势力范围,让自己更有利。 特朗普在白宫草坪上那一通操作猛加关税,确实让中国挺被动的。算上这次新加的 34% 关税,再加上原来就有的,总税率一下子飙到 65% 了——要是再算上把小包裹免税额也给取消了带来的麻烦,那就更高了。 中国的出口占 GDP 的比重现在还跟 2017 年差不多,大概 20% 左右,所以这一下子肯定会让中国经济肉疼。以前中国公司搞的那套“曲线救国”,把生产线搬到越南这些国家绕开关税,现在也不好使了,因为美国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到处设卡了。 这贸易战打起来的时候,中国自己国内也正头疼呢:通货紧缩的阴影还在,房地产泡沫破了,人口结构也让人发愁。过去五年,上头一直没太重视老百姓消费疲软的问题,反而搞起了那套不太明智的“国进民退”,把私营企业搞得挺难受。结果就是产能过剩,东西拼命往国外卖,搞得全世界都是中国货,同时还助长了一种挺冲的民族主义情绪,让美国在亚洲和欧洲的盟友都觉得不太舒服。 不过,尽管有这么多麻烦事,跟特朗普上一次当总统那会儿比,现在的中国其实更“硬气”了。习近平一直有个论调,就是说美国自己内部撕裂太严重,摊子铺得太大,全球老大的地位早晚撑不住。他有个口号,叫什么“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前听着他那种有点被害妄想的民族主义调调,感觉像是危言耸听。可现在看看特朗普这么瞎折腾,又是自残(损害美国自己利益),又是到处搞破坏,反倒觉得习老哥当初看得挺“超前”啊。 从 2012 年上台开始,习近平其实就一直在为今天这种混乱局面做准备。他一直跟国内强调要搞经济和科技的“自力更生”。现在中国确实没那么怕美国的“卡脖子”手段了,比如制裁、出口管制什么的。虽然中国的银行还得靠美元系统,但大部分非银行的国际支付,现在都用人民币了。 中国经济内部其实也有不少被人忽略的强项。竞争激烈,加上舍得拥抱新技术,使得中国公司在好多领域,从电动车到所谓的“低空经济”(就是无人机、飞行出租车那些玩意儿),都把西方对手甩得老远。在中国人看来,特朗普加关税,只会让底特律汽车城重蹈 70 年代覆辙,变得越来越落伍;他那套打法,长远看只会拖累美国的创新。 举个例子,DeepSeek的人工智能公司,就说明即使美国搞芯片禁运,中国也能自己搞出点名堂来。中国官方对本土 AI 挺放心的,这可能让 AI 技术在中国推广得比西方更快,从而提高生产力。再加上有迹象表明,习近平对企业家可能比以前稍微宽容了一点,这些都解释了为啥 2025 年MSCI 中国股票指数涨了 15%,而美国股市反而在跌。 房地产泡沫破了四年了,现在总算没那么拖累经济增长了。有些城市,像上海、南京,房价甚至开始回暖了。官方也终于慢悠悠地开始想办法刺激消费了。地方政府未来三年可以新发 6 万亿人民币的债来周转,今年还有额外的 4.4 万亿“特别”国债。这里面有些钱会想办法流到老百姓口袋里。 要想抓住这些经济上的机会,关键是别再折腾私营企业了。就算是中国的领导层,估计也意识到 2021 年开始搞的那个“共同富裕”、打压企业家的运动有点儿过火了。虽然有些地方官员还没转过弯来,但习近平的副手李强在 3 月 23 号的讲话里,就专门表扬了杭州(中国的创新中心)那些“龙头”企业。 当然,经济还得继续“放水”刺激消费,房地产市场也得下更大力气稳住,不然老百姓没信心。消费提振起来,对中国的国际关系也有好处,能帮着消化国内过剩的产能。在美国到处“筑墙”的时候,中国正好可以换个玩法,跟其他国家重新谈贸易关系——不是光往人家那儿倾销商品,而是提出去人家国家投资建厂。 经济上有机会,地缘政治上也有。美国的对华政策现在乱七八糟,让人摸不着头脑。政府里的鹰派坚持说,美国从欧洲抽身是为了集中力量对付中国。可特朗普本人呢,又挺欣赏习近平,还派了个亲信参议员(史蒂夫·戴恩斯)跑到北京去“探口风”,看看能不能谈点啥。他第一任期就跟中国签了个贸易协议;现在呢,又琢磨着拿 TikTok 来说事儿。 中国这边估计觉得,特朗普团队里有人想搞什么“反向基辛格”(就是拉拢俄罗斯反过来对付中国)。而且,特朗普搞贸易保护、欺负盟友、对人权问题漠不关心,这简直是在砸美国的牌子。那个曾经的“自由世界灯塔”,现在看起来反复无常,甚至有点危险。习近平当然没打算去填补美国留下的权力真空,但他确实有机会扩大中国的影响力,尤其是在那些发展中国家(所谓的“全球南方”)。如果中国不仅推广清洁能源技术,在国内减排方面也步子迈得更大点,那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就能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了。 特朗普瞧不上北约,对乌克兰也不怎么上心,这让亚洲的盟友们对美国的安全承诺、以及会不会真的出兵保卫台湾,心里都打鼓。要是美国以后能自己生产高端芯片了,那它保护台湾的动力就更小了。这对习近平来说,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好机会。 不过话说回来,中国前面也不是一帆风顺。贸易战搞不好会拖累全球经济一起衰退。如果特朗普最后没跟北京谈拢,他可能会恼羞成怒,在汇率问题上找茬,或者搞更多制裁。中国自己也得小心,别因为拼命往外倾销商品,把跟全世界的关系都搞僵了。 最终能不能抓住这个历史性的机遇,关键还得看习近平怎么走。但有趣的是,这个机遇之所以存在,很大程度上还真是拜特朗普所赐。
蔡慎坤
3个月前
这份长长的征税清单重点针对中国以及中国转移中低端制造业最集中的国家,很多人认为关税制裁美国会输得很慘,我们不妨等等看,看是拥有购买力的国家輸得最慘,还是完全靠出口支撑的国家输得最慘?对中国新增34%,加上之前的关税,税率高达54%,即使中国制造拥有低成本低人权优势,恐怕也难以承受如此巨大的压力,中国红红火火的出口贸易或许已经走到尽头。 新增关税税率: 中国34% 欧盟20% 越南46% 台湾32% 日本24% 印度26% 韩国25% 泰国36% 瑞士31% 印度尼西亚32% 马来西亚24% 柬埔寨49% 英国10% 南非30% 巴西10% 孟加拉国37% 新加坡10% 以色列17% 菲律宾17% 智利10% 澳大利亚10% 巴基斯坦29% 土耳其10% 斯里兰卡44% 哥伦比亚10% 秘鲁10% 尼加拉瓜18% 挪威15% 哥斯达黎加10% 约旦20% 多米尼加共和国10% 阿联酋10% 新西兰10% 阿根廷10% 厄瓜多尔10% 危地马拉10% 洪都拉斯10% 马达加斯加47% 缅甸44% 突尼斯28% 哈萨克斯坦27% 塞尔维亚37% 埃及10% 沙特阿拉伯10% 萨尔瓦多10% 科特迪瓦21% 老挝48% 博茨瓦纳37%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10% 摩洛哥10% 阿尔及利亚30% 阿曼10% 乌拉圭10% 巴哈马10% 莱索托50% 乌克兰10% 巴林10% 卡塔尔10% 毛里求斯40% 斐济32% 冰岛10% 肯尼亚10% 列支敦士登37% 圭亚那38% 海地10% 波黑35% 尼日利亚14% 纳米比亚21% 文莱24% 玻利维亚10% 巴拿马10% 委内瑞拉15% 北马其顿33% 埃塞俄比亚10% 加纳10% 摩尔多瓦31% 安哥拉32% 刚果民主共和国11% 牙买加10% 莫桑比克16% 巴拉圭10% 赞比亚17% 黎巴嫩10% 坦桑尼亚10% 伊拉克39% 格鲁吉亚10% 塞内加尔10% 阿塞拜疆10% 喀麦隆11% 乌干达10% 阿尔巴尼亚10% 亚美尼亚10% 尼泊尔10% 圣马丁10% 福克兰群岛41% 加蓬10% 科威特10% 多哥10% 苏里南10% 伯利兹10% 巴布亚新几内亚10% 马拉维17% 利比里亚10% 英属维尔京群岛10% 阿富汗10% 津巴布韦18% 贝宁10% 巴巴多斯10% 摩纳哥10% 叙利亚41% 乌兹别克斯坦10% 刚果共和国10% 吉布提10% 法属波利尼西亚10% 开曼群岛10% 科索沃10% 库拉索10% 瓦努阿图22% 卢旺达10% 塞拉利昂10% 蒙古10% 圣马力诺10% 安提瓜和巴布达10% 百慕大10% 斯威士兰(埃斯瓦蒂尼)10% 马绍尔群岛10% 圣皮埃尔和密克隆50% 圣基茨和尼维斯10% 土库曼斯坦10% 格林纳达10% 苏丹10% 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10% 阿鲁巴10% 黑山10% 圣赫勒拿10% 吉尔吉斯斯坦10% 也门10%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10% 尼日尔10% 圣卢西亚10% 瑙鲁30% 赤道几内亚13% 伊朗10% 利比亚31% 萨摩亚10% 几内亚10% 东帝汶10% 蒙特塞拉特10% 乍得13% 马里10% 马尔代夫10% 塔吉克斯坦10% 佛得角10% 布隆迪10% 瓜德罗普10% 不丹10% 马提尼克10% 汤加10% 毛里塔尼亚10% 多米尼克10% 密克罗尼西亚10% 冈比亚10% 法属圭亚那10% 圣诞岛10% 安道尔10% 中非共和国10% 所罗门群岛10% 马约特10% 安圭拉10% 科科斯(基林)群岛10% 厄立特里亚10% 库克群岛10% 南苏丹10% 科摩罗10% 基里巴斯10%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10% 诺福克岛29% 直布罗陀10% 图瓦卢10% 英属印度洋领地10% 托克劳10% 几内亚比绍10% 斯瓦尔巴和扬马延10% 赫德岛和麦克唐纳群岛10% 留尼汪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