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AI

当年CV大灌水时代,全球CV、RL顶会一多半都是中国人的水paper,北上深杭半年内涌现出几百家做CV的ai startup。 当年国内某知名投资人投了AI四小龙之一,别人采访他时,信誓旦旦地说, “中国的数据比美国多多了,社交平台、移动互联网都有海量数据,中国一定会在AI领域彻底击败美国” 多年过去了, 这批人还是这个论调,依然是中国一定能打败美国,中国人多,中国发的paper多,中国实验室多,中国VC多,中国清北毕业的本硕博多,因此中国竞赛里一定会笑到最后。 我唯一感慨的一点就是,不要让这几个常年不写代码、不碰任何产品、不在一线工作、天天跟大龄同事们微信聊天、吃饭开会、跟其他老登们谈笑风生的老登天天到处传教了,真的,不知道他们脑子里想的都是些个啥。 他们眼里的技术革命,就是森林打狼、农村械斗,人多就肯定赢,哪边人多哪边赢, 丝毫看不到他们对任何对技术和商业的一点点信仰和思考。 所有相信“黄仁勋相信中国AI会超过美国”的人,是不是脑子有点问题, 黄仁勋一边自己在美国养活3万员工,一边在中国大陆缩禁业务, 然后还会偷偷跟别人讲,“中国AI一定赢,中国人多力量大”这种话? 黄仁勋估计也挺恼火,明明说了句“中国政府在用非市场的形式大量补贴和要求国内强制把nvidia产品换成华为ascend 910c,所以这类中国制造的产品大概率能替代成功”, 怎么就他妈成了“中国AI人多,中国一定赢”了?
Gorden Sun
1个月前
Compute King
6个月前
Benchmark投资Manus遭质疑 , 或面临“审查” 据Semafor爆料,有两位内部人士说,美财政部现在正在盯着一笔投资 —— 就是那次由硅谷投资人Benchmark Capital(也就是 Benchmark)领投的,投给中国AI新创公司Manus AI(母公司叫Butterfly Effect,注册在开曼群岛)的7500万美元。 大家最关心的是,这笔钱到底符不符合去年拜登签署的那套“出境投资安全计划”新规。新规里头说,只要美国人投向关键技术领域,比如AI,这种投资都得先向财政部报备。财政部现在让Benchmark说明一下,究竟是不是按规矩来,或者有没有啥理由能豁免。至于这事儿到底符不符合,或者能不能豁免,Benchmark和财政部都不肯多说,Manus也没回应。 回头说说Manus AI:3 月 6 日它刚以“全球第一款通用 AGENT 产品”亮相,号称能帮你筛简历、安排行程、炒股票,甚至从零开始帮你搭网站、做小游戏,有人直接说这可能是“第二个DeepSeek时刻”。早期给它投过钱的有真格基金,腾讯和红杉中国。 到了4月底,彭博他们又爆出,Benchmark领头了新一轮7500万美金的投资,把Manus的估值直接拉到接近5亿美元,涨了5倍!融来的钱打算用来把服务推到美国、日本、中东这些地方,也让Manus算是站上了“硅谷一线AI新秀”的台面。 再说说Benchmark这家VC:他们1995年搞起来的,投过eBay、Uber、Twitter、Snap这些大项目,合伙人平等,规模不太大,只投早期,是典型的小而美派。最近刚刚募集到4.25亿美元的第11号基金,重点全押在AI上。这不,这次领投Manus,硅谷风投圈都炸开锅了 —— 有人说这笔投资“太没意义”,也有人觉得这投资对中国来讲利益更大。 应付这些质疑和可能的调查,Benchmark还请了好几家美国律师事务所出主意。他们的说法主要有两点:第一,Manus自己并没搞AI模型,都是调用Anthropic的 Claude、阿里的通义千问等,实际上就是把现有模型“包装”一下;第二,Manus的母公司注册在开曼,按技术和法律上看并不算中国实体,而且团队分布在美国、新加坡、日本和中国,好像也不是单纯的中国公司。 至于Benchmark的老将Bill Gurley,他还公开反对政府这套限制,说这些限制可能适得其反,反而刺激中国AI发展。不过现在中美大战略、贸易摩擦、AI冷战的大背景下,离岸注册和VIE架构好像护不住“皮”,对算力、数据、算法的关注变得更细了,财政部后面还真可能对更多技术细节下手。 要是最后财政部真让Benchmark补申报,甚至要他们撤资,那可就不只是这家风投的事了,整个硅谷投中国元素的AI创业公司,肯定要更小心 —— 毕竟,能挺过这一关的,估计只有少数。 相关参考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