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ris
3天前
在中国,如果一个人很穷,还整天关心国家大事儿,就像什么呢?就像金庸小说里的丐帮,他每天想的不是怎么要饭,整天想着行侠仗义,保卫大宋。他从来没想过是什么原因,让自己变成乞丐的,每天琢磨的都是蒙古、大金、契丹这些人亡我大宋之心不死,生怕自己当不成乞丐。你小时候学到五胡乱华恨得牙痒痒的,先别激动,你先看看你身份证,只要你是北方人,五胡说的就是你啊。就像一位内蒙古的网友爬上长城以后,不禁感叹,我那迷人的老祖宗修长城抵御匈奴,不好意思,长城当年防的就是你的老祖宗,内蒙古、新疆、甘肃、宁夏、青海都在不同时期被匈奴占领过。不要觉得说你是山河四省的人,你就安全了,你就有优越感了。 岳飞当年抗击金国是在河南打的仗,河南跟山东都属于金国的势力范围,辛弃疾你肯定知道,对吧?他本身是金国人,有个说法是,辛弃疾是因为参加金国的科举考试,没考考上才转而投奔南宋的。当时要是考上了,肯定就报效大金国了,当然报效的是大山东、大河南。文天祥宁死不屈,你学过,但你知道他是怎么跟自己亲弟弟说的吗?他说我去死,你带着全家投降元朝,以保留全家血脉。很多人动不动就说我那迷人的老祖宗,你不会以为你的老祖宗是统一六国的秦始皇吧,不好意思,大多数人的老祖宗都是给秦始皇修长城的,最后还累死了。 我之前讲过一个话题,就是现在和平的时间太久了,很多人都会浪漫化战争,很多人以为自己上战场以后会功成名就,不好意思,这样的人可能第一天就成炮灰了,就像有的人说自己要是穿越回古代,起码是个将军,别做梦了,他穿越回古代可能连人都当不了。知道什么是两脚羊吗?就是把人当成食物,他会被别人给煮了吃了。历史都是给权贵服务的,很多人看了历史书上帝王的丰功伟业,自己就自豪起来了。问题是你是权贵吗?所谓的丰功伟业不过是牺牲老百姓的财富跟生命去实现帝王的野心罢了。你知道什么叫战争吗?战争就是政治家出谋划策,有钱人提供弹药,穷人提供孩子。等到战争结束以后,政治家开始瓜分领土,有钱人赚的盆满钵满,而穷人开始找自己孩子的坟墓。 人要搞清楚自己的定位,作为炮灰也要有炮灰的觉悟。就像一个说北京烤鸭好吃,一个说南京酱板鸭好吃,这要是两个人吵架,你不会在意,但如果是两只鸭子在吵架,你不觉得这个气氛有点诡异吗?很多人从小就被教育说要有大局观,结果就是作为牛马,个个都站在统治者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你上小学的时候,老师说你是国家未来的接班人,你不会当真了吧?我曾经发过一个朋友圈,面对一个历史爱好者,你怎么一句话戳到的心窝子?你只需要告诉他,你从小学的根本就不是历史,而是政治。
王贵成:从周总理的反常行为探寻林彪叛逃真相 林彪在蒙古温都尔汗折戟沉沙,稍后的一天,中国驻蒙古大使馆派人带回了现场照片,证实了林彪的确已死。这时候一件反常的事情发生了,周总理竟然大哭起来,这是曾任周恩来生平研究小组组长的高文谦在对纪登奎的采访笔记中透露的,下边是纪登奎的回忆 : 当时最紧张的情形刚刚过去,大家都松了一口气。中央政治局成员还留在人民大会堂 集体办公。一天,当时协助国务院业务组的先念和我有事需要向总理汇报,见总理独自一 人坐在他临时的办公室里发呆,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我们两人不知道他究竟为什么事情 闷闷不乐,便进去好言劝慰。开始时,总理只是听着,一言不发。后来当听我说到“林彪 已经自我爆炸了,现在应该高兴才是,今后可以好好抓一下国家的经济建设了”这样一席 话时,显然是触动了他的心事,总理先是默默地流泪,后来渐渐哭出声来,接着又嚎啕大哭起来,其间曾几度哽咽失声。我们两人见总理哭得这么地伤心,一时不知说什么好,就 站在一边陪着。最后,总理慢慢平静下来,半天才吐出一句话来,“你们不明白,事情不 那么简单,还没有完……”下面就什么也不肯再说了。 最反常的事情发生在“九·一三”事件后周总理第一次坐飞机,对机组人员产生了一 种从未有过的不信任。据周恩来专机驾驶员张瑞霭回忆: 10月10日,埃塞俄比亚皇帝海尔·塞拉西来访,我们接到了专机任务,以往起飞前,由机长向总理报告航线、时间、天气、机况后,他握握手,问候一声就放心地上飞机 了。这次报告完后,他又反复盯问:“飞机检查了吗?试飞过吗?你们都是党员吗?”飞 越长江时,我告诉总理要过长江了。“是吗?我怎么没看见长江呢?”当他找到下面宽阔 的长江入海那一段后,左看右看觉得不放心:“瑞霭呀,这是长江吗?我看不象呀。”我忙把地图递给他:“总理,是长江,没错。”他拿着图和我对了半天,才放心地点了点头 。我飞了这么多年专机,头一次见到总理这么谨小慎微,这么多疑。 周总理的担心并不是杞人忧天。长期以来,人们只关注9·13事件的明线,即毛泽 东—周总理—吴法宪、李作鹏——叶群等,却忽视了同样至关重要的一条暗线,那就是毛 泽东—汪东兴、张耀祠—林彪身边的警卫参谋、卫士、司机、专机驾驶员。要知道,即便是林彪,周总理等人的警卫员,警卫参谋,汽车司机和所谓“专机驾驶员”,他们都是有组织管理的,而且通常都负有特殊使命。 ...... 由此可以推断周总理肯定知道林彪“叛逃”事件的真相,分析起来,无非有三种情况 : 一,周总理是林彪“叛逃”事件的谋划者、或执行者、或至少是参与者,了解内情。 二 ,周总理不是林彪“叛逃”事件的参与者,但他是知情者,了解内情。 三,周总理既不是 参与者也不是知情者,但是,根据自己看到的种种现象,他根据丰富的经验和天才的智商 以及对红太阳身边诸多人物的了解,判定林彪是“被叛逃”的。 而从林彪死后周总理令人不解的失声痛哭、对飞机机组人员的高度怀疑,说明周总理不是制造林彪“被叛逃”事件的主谋,但周总理知道谁是主谋,周总理即使做了些什么,也是无奈之举。如果林彪不是“被叛逃”,而是像官方所述说的那样,完全是因为搭乘专机的首长林彪主动故意叛逃的结果,那么周总理就不会出现这种担心。其实,周总理是在担心,即使作为专机首长的他本人不主动故意叛逃,但只要专机飞错方向,他一样会遭遇和林彪一样“被叛逃”的悲惨下场。
1973年11月中旬,基辛格(这时已当了国务卿)第六次访华。11日周恩来与基辛格举行了第一轮会谈。周言语谨慎,没说什么有分量的话。12日毛泽东接见基辛格,给基辛格留下的印象是: 这一次,他不想让周恩来为他转弯抹角的话补充实质性内容;他要代替周恩来担任明确阐明政策的角色。他并不满足于指明总 的方向;他打算把路线图也画出来 。 周恩来低首下心,像个秘书一样重复毛泽东的话,让毛充分表现他才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制定者。 11月13日周恩来举行晚宴为基辛格送行。晚宴结束后,基辛格临时动议再与周恩来举行一次单独会谈,讨论中美双方军事合作问题。只是交换意见,并没有达成什么协议,决定什么问题,周恩来说得都是活话,“我们还要考虑”,“要报告毛主席,一切由毛主席定”等,这都有会谈记录可查的。最后的结果是:双方今后各指定一个人继续交换意见。这本是一个外交部副部长职权范围之内的事情。一心想抓辫子整人的毛泽东,把这上纲为“右倾投降主义”,说是不向他请示擅自接受美国的核保护伞。本来是毛泽东接受美国的核保护伞在前,邀请尼克松访华在后 ,如今核危机过去了,他又出来逞英豪,说周恩来就军事合作问题与美国人交换意见是“右倾投降主义”。根据毛的提议,政治局连日开会对周恩来展开批判斗争。 11月17日,毛泽东召集周恩来和外交部有关人员开会,大唱高调: 有人要借我们一把伞,我们就是不要这把伞,这是一把核保护伞。 当着你们的面讲,政治局开会,你们(注:指王海容、唐闻生等人)可以来, 在后面摆一排椅子。谁要搞修正主义,那就要批呢!你们要有勇气,无非是取消你们的职务。 在18日的会议上,江青调子最高。她一方面说周恩来“左了”,“是霍查” ,没有执行好联美整苏的方针,“主张两个拳头打人”;一方面,又说周恩来是“ 右倾投降主义”,“丧权辱国,给美国人下跪”,“蒙骗主席”。 周恩来忍无可忍,对江青拍了桌子,说:“我周恩来一辈子犯过很多错误,可是右倾投降主义的帽子扣不到我头上。” 毛泽东正在树立江青的权威,对此岂能容忍!下令批周会议扩大规模,由原来的政治局会议改为政治局扩大会议,并亲自拟定了列席人员名单,除外交部的“四老四少”姬鹏飞、乔冠华、黄镇、仲曦东、王海容、唐闻生、章含之、罗旭以及中联部部长耿飚外,还点名让邓小平列席。会议由王洪文主持,指定王海容、唐闻生作他的联络员,对会议进行遥控。 ---“毛泽东秘诏批周公” ·辛子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