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慎坤
1个月前
毛泽东在一九三七年八月在陕北洛川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出自1961年版的《毛泽东选集》,再版时全都删了,这就是政治。“为了发展壮大我党的武装力量,在战后夺取全国政权。我们党必须严格遵循的方针是一分抗日,二分敷衍,七分发展,十分宣传。任何人,任何组织都不得违背这个总体方针。”     “要冷静,不要到前线去充当抗日英雄,要避开与日本的正面冲突,绕到日军后方去打游击,要想办法扩充八路军、建立抗日游击根据地,要千方百计地积蓄和壮大我党的武装力量。对政府方面催促的开赴前线的命令,要以各种借口予以推拖,只有在日军大大杀伤国军之后,我们才能坐收抗日成果,去夺取国民党的政权。我们中国共产党人一定要趁着国民党与日本人拼命撕杀的天赐良机,一定要趁着日本占领中国的大好时机全力壮大,发展自己,一定要抗日胜利后,打败精疲力尽的国民党,拿下整个中国。” “有的人认为我们应该多抗日,才爱国,但那爱的是蒋介石的国,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祖国是全世界共产党人共同的祖国即苏维埃(苏联)。我们共产党人的方针是,要让日本军队多占地,形成蒋、日、我,三国志,这样的形势对我们才有利,最糟糕的情况不过是日本人占领了全中国,到时候我也还可以借助苏联的力量打回来嘛!”     上述文字真实反映国、共对待抗日的策略和心态,难怪后来再版时全删了。 历史由胜利者书写,但更大尺度的文明史终会过滤种种泥沙和谎言!
【嘉文】 苏晓康 | 康正果:毛像的兴衰与高氏兄弟的“去毛”创作 按:我在《雨烟雪盐》中曾写到「非毛化」论说,提及三人:余英时、林毓生、康正果,并称我视「非毛化」为中国人摆脱愚昧的标准; 不料今日忽接康正果发来一诗『高兟回国被刑拘一周年』,配有文字「去年四月,高兟夫妇携幼子前来新港,我曾陪他们畅游耶鲁校园。临别时,他告诉我即将回国处理工作室遗留事务。我当即以我当年回西安被国安拘留案例警告他,目前持绿卡身份,万勿掉以轻心,冒险回国。不久即闻他被警方拘留凶讯,至今日已一年整矣。赋诗一首,聊表关怀」: 不法危邦法网罗, 滔滔天下罪名多。 所城一出休回顾, 公竟渡河嗟奈何! *《论语•微子》:“滔滔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 ** 所多瑪,参看《旧约•创世纪》 *** 汉乐府《公无渡河》 正果兄悲怀知己,乃是一位以艺术手法「去毛」、达至「毛孙」习近平要将他下狱的深度,中共以「诬蔑革命先烈罪」惩处「非毛化」,可知「保卫意识形态」比「巩固江山政权」更优先,是这个政权未敢忽略的秩序,也即颠覆毛则江山倾废大半,真是防口如防川,习政权危如累卵。顺便再发康正果「去毛」佳作《毛像的兴衰与高氏兄弟的“去毛”创作》,原作系艺术评论,配有多幅影画,可惜未能转来文中。 ……
朱韵和
1个月前
毛林之争完全是权力较量 我觉得这件事件,是一个革命事件的变异和退化,带有宫廷政治密谋政治的浓厚色彩,在这之前的党内斗争,虽然也有密谋,但是最后都要拿到台面上,或者面对面地交锋,或者失败的一方公开检讨,形成一个决议。这次不是的,这次是打暗拳的方式。如果说毛主席和刘少奇的斗争,还有思 想方面的差异,有思想之争,或者叫路线之争的话,我觉得毛林之争就完全是一个权力较量。没有什么思想,你说林彪有什么思想,林彪从来不敢说出来,没有说出来,如果一个政治家不把你的看法说出来,你这个思想叫什么思想,所以我认为完全是围绕权力的一场较量。毛主席晚年真的是帝王思维已经全面化了,他老人家有两套语言系统,这是我的研究,一套语言系统就是怎么反修防修呀,三要三不要呀,学马列呀,多学一点哲学呀,这是毛主席的一套语言系统;另外一套语言系统就是汝等不得谋反,就是摆正关系,他经常一会是叫大家学马列,学几本书,一会读《郭嘉传》、《范晔传》,实际上就是这样,他是两套。 毛主席给林彪在“文革”就是一个接班人的名义,而不给一点发号施令权,所谓林副统帅名气那么大,名声那么高,实际上林彪在“文革”的1966到1969年他权力的含金量跟“文革”前刘少奇不能相比,刘少奇是真的有权,所谓林副统帅是没有权的,他只能是在毛主席给他创造一个机会的时候,突然出手捞一点好处,打几个人,而且做过以后马上又缩回来。毛老人家在这段时间,特别是明明知道林彪身体不好,却把他树为接班人,作为自己大权独揽的挡箭牌。他不仅自己这样,他给他夫人江青也是树了一个挡箭牌,就是陈伯达,陈伯达完全是一个傀儡,拿陈伯达出来是为了照顾江青的,江青因为刚刚出道的时候,震动太大,一定要陈老夫子,陈老夫子是共产党的老理论家。其实陈老夫子在他们里面是随时可以被羞辱的人,陈老夫子就是因为被江青和“文革”那些小同志羞辱,最后到林彪那里寻求温暖的,很可怜,那个政治局常委到林彪家里去,开车子都不敢直接开,左看右看的,怕这个怕那个。虽然是第四号人物,实际上一点含金量都没有的,所以,林彪是毛主席的挡箭牌,陈伯达是江青的挡箭牌。 ---高华:再探林彪事件幕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