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浮夸风
关注
Inty News
3天前
1958年,中国全国,毛泽东发动"大跃进"运动。农民被强制进入人民公社,私人口粮被没收,粮食统一上交。浮夸风盛行,亩产"万斤"谎报成风。
毛泽东时代:罪行揭露与历史反思· 430 条信息
#陈露文揭露毛泽东私生活内幕,权力与情感交织的复杂关系· 476 条信息
#大跃进
#毛泽东
#人民公社
#浮夸风
#1958年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1个月前
曾希圣“大炼钢铁”的龙门阵: “大炼钢铁”时曾希圣在安徽创造了世界上最大的“炼钢炉”: 将一条山沟的两头用土石封口堵死,将山上的树砍一些,推下山沟,然后把铁矿石、收来的铁器推下山沟。再砍一些树推下去,再堆一些铁矿石、铁器,这样堆上三、四层,直到把山上的树砍光。然后放火将树木点燃,烧上 几天。等火熄了派人下去一看,到处是烧出来的铁疙瘩、还有没烧完的树木,没烧到的铁矿石、铁器。于是调动人马,将铁疙、铁器选出来,敲锣打鼓,运到县委去报喜:炼出了多少多少吨“好钢”。 消息传到四川,不甘落后的李井泉连忙派人到安徽去考察、学习。考察的人回来把情况一汇报,连左得不能再左的李井泉都说:曾希圣真是胡搞,这个搞法四川不能学。 ---“大饥荒”年代的几个省委书记 作者: 欧阳龙门
毛泽东时代:罪行揭露与历史反思· 430 条信息
#陈露文揭露毛泽东私生活内幕,权力与情感交织的复杂关系· 476 条信息
#曾希圣
#大炼钢铁
#安徽
#李井泉
#浮夸风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1个月前
1958年冬,50年代后期由于“浮夸风”形成的“放卫星”高产田,社队干部为应付上级检查,不得已将亩产1127.5斤改写作“11275斤”。拍摄地点:松江县亭林公社。 摄影师|吴四一
#浮夸风
#放卫星
#高产田
#松江县亭林公社
#1958年
分享
评论 0
0
德潤傳媒
1个月前
人民公社回来了,敲锣打鼓,明天可以从亩产万斤,突破到亩产万吨。
#人民公社
#亩产万斤
#浮夸风
#倒退
#荒谬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2个月前
“搞它一万吨” 当时的贵州省委第一书记周林,1989年在为《茅台酒厂志》所作的序言中记述了当时的情景:“记得在1958年中共中央召开成都会议期间,我陪同毛主席去杜甫草堂。主席问我:‘茅台酒现在情况如何?用的是什么水?’我说:‘生产还好,就是用的赤水河的水。’主席笑着说:‘你搞它一万吨,要保证质 量。’” 每生产1吨茅台酒,要消耗5吨粮食。问题是,大跃进后面紧跟着是3年大饥荒,这么多粮食从哪里来? 当时的贵州省粮食厅厅长王民三接受《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说,那时贵州出现了相当严重的浮夸风,大肆虚报粮食产量,直接后果就是把农民手里的粮食都征了过来。 1959年,粮食产量继续大幅减产到84亿斤,征购原粮却上升到40亿斤,占产量的47%。 1960年,产量继续减到63亿斤,征购数量却升到产量的52%。征购后人均留粮只有215斤原粮。215斤原粮折合大米只有150斤,平均每人每天只有4两。 就是这4两,农民也不能全部吃到嘴里。王民三说,统购统销分两种,一种是计划内的平价粮,这是主体;此外,还有一种是计划外的议价粮,就是国家临时要多购粮食,再要求农民多卖。 王民三说,茅台酒紧急调集的粮食都属于计划外的议价粮,就是从农民手里二次征购的粮食。茅台酒越多,农民负担就越重。 “为保茅台,贵州做出了巨大牺牲。”王民三还举了一个例子,有一次,茅台急需高粱,省里就从四川协商筹集400万斤高粱,四川的条件是贵州用400万斤大豆换。“这对贵州来说很不划算,因为大豆的营养价值和紧俏程度都比高粱高很多。”他说,没办法,这400万斤大豆也是从贵州农民手里再度征购的议价粮。 ---《中国新闻周刊》 饥荒年代的“茅台跃进”
毛泽东时代:罪行揭露与历史反思· 430 条信息
#陈露文揭露毛泽东私生活内幕,权力与情感交织的复杂关系· 476 条信息
#茅台跃进
#三年大饥荒
#粮食征购
#贵州牺牲
#浮夸风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2个月前
李凯源:大跃进奇闻拾屑 (1958年)毛到安国县,看到红旗招展、热火朝天的景象,就问安国县长:“你们愿意修个飞机场吗?用这条马路,把树挖掉?可这得要用一部分土地。”县长忙说:“我们非常想修个飞机场,县里地多呢,占地没问题!”毛又具体指示:“把马路搞成洋灰的,弄宽点,修个飞机场。今后国际友 人 来,从北京半个小时就可以到你这里。” 于是各地修飞机场的计划纷纷出台,有的公社还加修直升飞机场,使村与村之间的联系更方便、快捷。修飞机场可不像修打麦场,最终全国公社飞机场一个也没建起来。
毛泽东时代:罪行揭露与历史反思· 430 条信息
#陈露文揭露毛泽东私生活内幕,权力与情感交织的复杂关系· 476 条信息
#大跃进
#毛泽东
#安国县
#飞机场
#浮夸风
分享
评论 0
0
川沐|Trumoo🐮
5个月前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人有多大胆
#地有多大产
#大跃进
#浮夸风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6个月前
1958年冬,50年代后期由于“浮夸风”形成的“放卫星”高产田,社队干部为应付上级检查,不得已将亩产1127.5斤改写作“11275斤”。 拍摄地点:松江县亭林公社。 摄影师:吴四一
#浮夸风
#放卫星
#高产田
#亩产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