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在WEB3 的财富幻觉: 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关于我们到底是如何被夹在高位当猴耍的—— 事情是这样的,去年年初参加的一个 KOL 轮的游戏 GAME 类型的项目,当初估值给的并不高,再加上当时的热度,参投了1万美金爽歪歪; 上线后果然不负众望,按照当时的币价,妥妥的百倍神币,看着自己的钱袋子里资产嗖的一下增加了几个零感觉很舒服,甚至都有点把持不住想去看看库里南了; 但是—— 那个时候我们是无法解锁的,要求是锁定半年后解锁第一笔 30%,当然被锁定了,但是得帮人干活啊,这是他们的要求,干活的时候当然也挺开心,因为看起来账户的增值很舒服,给人对接资源、技术甚至自己花时间帮项目做顾问的活儿; 结果开心了一个月,从第二个月开始,币价开始一泻千里,第三个月开始,他告诉了你没有最低只有更低; 于是结果就是这样: 我出了1万美金,辛苦干活两个月后,我发现我他娘的竟然无法回本了,于是去找人讨要说法,人说这是你自愿的投资,而且我们也没有违约,我们会在半年时间点给你释放代币; 我哑口无言,因为他说的都对,我能说什么呢! 说出来吧感觉自己好傻逼,不说出来吧心里闷得慌,最后然后为了不让自己显得太傻逼,我就只能哑巴吃黄连了, 为什么现在突然拿出来说这事儿; 因为最近所有币价都涨了,我在想之前这个玩意会不会能涨点回本,半年后解锁我发现钱太少了,少到我都懒得去领取,所以一直没管,于是我刚去领取了,然后我以为至少能回本一点呢,结果发现: 日了狗了,只能卖300U—— 我可真惨!比狗都惨! 这种感觉,就是帮人打工半年,被人日了屁股,最后别人不结工钱,还只能自己抹眼泪!
Day23|Benjamin 的选择,一座小镇的温柔回应! 最近每天来图书馆,我发现了这只每天换装的小猫雕像,有时候他穿着一身连帽衫、有时候他穿着这件带有爱心的小毛衣,甚至下雨的时候,会有人给他穿上雨衣; 我凑近看到他的石碑雕刻下面写着一段话: Benjamin had a lovely home with lovely people but he wanted to be a special sort of cat – a library cat. So one day he came to the library, and stayed. Soon he made himself the Devonport Village cat too. 出于好奇,我查了下相关资料; 没想到这只小猫竟然是真实存在的,他真实名字就叫:Benjamin,Benjamin 是生活在新西兰奥克兰北岸 Devonport图书馆的一只猫,出生于 2000 年,去世于 2017 年,活了 17 年。 尽管他原本就有温暖的家和主人,但他“选择”成为一只特别的猫 —— 一只图书馆猫。某天他自己走进图书馆,并决定留下来。从此,Benjamin 成了德文港图书馆的一员,也是整个村庄的吉祥物般的存在。 他不仅深受当地居民喜爱,甚至成了德文港的“非官方地标”,但也因为猫的天性,被“狗子们”敬而远之,石碑上不失幽默地写着:“Everyone misses him — except the dogs.” Benjamin 去世后,当地人为纪念他专门树立了这个雕像,还常年有居民或工作人员为他穿上衣服,时不时换装,是一份延续的爱与记忆。 这不仅是对一只猫的纪念,也是小镇居民温情社区文化的体现。对很多孩子来说,Benjamin 是他们童年去图书馆的美好回忆之一。 说实话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内心还是很受震撼的,一种强大的包容很善意,就在此刻具像化了! 人们需要拥有一种多么温柔而宽容的爱:大家没有把一只走进图书馆的猫赶出去,而是选择接纳它、陪伴它,甚至最终把它当作社区的一份子—— 不仅允许它存在,还给予它尊重、纪念和延续。 现在它只是静静地待在那儿,大家却感受到温暖和意义。它离开后,大家为它立碑、为雕像穿衣服,不愿让它被遗忘。 这是一种非常朴素、但难能可贵的社区精神:这种爱是悄悄发生的,不张扬、不刻意,却细水长流,成了社区文化的一部分,影响着每一代! 这其实也是一种我们都渴望的理想生活:有一个地方,会因为你默默存在,就愿意记住你。 而 Benjamin,就刚好遇上了这样的一群人。 真好!
📉刚刚看了有知有行的一篇文章,说: 中国A股,不管是小盘股还是大盘股,持有10年以上,几乎可以做到百分之百盈利。 很巧,昨天翻支付宝的时候,竟然发现还有几支被我遗忘的基金。我已经记不清是什么时候买的了,估计至少4年以上,更记不清当时为什么买。 从收益率-50%来看,亏得挺惨的,还好是钱不多,一直懒得管。 由此可见,我在这方面的投资水平真的不咋地,甚至可以说糟糕; 我压根没有认真了解过自己投的是什么、为什么要投,也没有关注过后续的趋势和变化。 所以关于这个“长期主义”,我觉得很多人还是有误区的—— 不是拿得久,就叫长期投资,而是你知道自己在拿什么,才有资格谈长期。 盲目的长期,只是在磨损你的时间、信心和本金而已。 就拿我手里这几支基金来说—— 如果继续放着不动,或许再拿个五年能回本。 但我做一个 10 年期的投资,只是为了回个本再赚1%吗?显然不是。 所以我最后选择了果断卖掉。 我清楚地知道:这只是一堆我懒得收拾的烂摊子而已,继续持有没有意义。 我不会去研究它、不会建立起认知,也不会有信心和耐心去陪它走完接下来的路。 不如拿出来去投资我更看好、更感兴趣的东西! 与其迷信“长期一定会赢”,不如回头看看:我们拿的东西,真的配得上“长期”这两个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