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泄露

Lee1ng
1个月前
为什么我最近一年多不在互联网上透露自己的个人生活了?原因很简单,网上原本就充斥着的各种纷争和撕逼只是开胃小菜,对于真正能对国内产生影响的账号来说,还有一个更专业更精密化的敌人在盯着你,为你量身定制摧毁你的方案,你透露的个人情感越多,越容易成为击溃你的目标。 从最简单的来说,比如曾经有一个报道里说我喜欢猫,从那之后我的私信里每天上百个账号给我发虐猫视频。我在一个采访里说我想爸爸妈妈,从那以后我的评论区里开始刷屏PS我父母的色情图片。知道你关心大家,就开始一个一个找你的关注者。 而至于现实层面,除了找我所有现实中的社会关系来孤立我,曾经一个朋友因为在INS上发了一张在我家附近街区的照片,后来雇佣的黑手党就直接摸到我家门上来涂鸦了——分享生活本身对我们这些人来说本身也是一种风险。 所以现实就是很割裂的,一方面你要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和内耗,承受的是人们远远承受不起的压力。 另一方面在大众眼里,你只是他们关注的众多账号里的一个,做的事情没什么了不起也没什么区别,也无法体会你承受的这些。 而最关键的是,即使大众看着这些事情发生,但他们的鼓励支持和帮助,都无法解决最终的精神内耗需要你自己一个人来承受的现实。甚至大众也会成为你内耗的一部分——你不希望他们失望,或者你不希望他们跟别人一样误解你,所以你更努力的陷入内耗当中。 这就是推特上的异议者们的现状,随着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增加的不仅仅只有关注者,同时也是增加你暴露在各种莫名其妙的,生活不如意需要发泄的人面前,让你不断被hater们影响。而中共又会利用这些事件,进一步扩大影响。 这些庞大的精神内耗不仅消耗时间,最终会压垮异议者们,导致他们更偏执,或者无法继续工作。 而在一个人身上成功试验的方法,在未来一定会施加在更多人身上。 中共会寻找任何可以让你产生精神内耗的蛛丝马迹,从而影响你的工作。你热爱什么,就摧毁什么,你喜欢什么,就粉碎什么,有人和你撕逼,他们会送上你的黑料指导他怎么更有效的针对你。有人喜欢你,他们会连他一起伤害。 就像最开始方舟子先是质疑我,最后直接曝出我的个人信息。和最近两天网上另一个冲突里,一些人突然开始发一个90年代的判决书一样,这就已经从网上的矛盾发展成有人针对性在背后供料了。 但是大众其实没有感知,大众只是觉得这就是互联网上几个人撕逼而已。并继续加入争论,成为其中的一环。 所以当年白纸运动之后的几年里,单纯的我迫切想要自证,想要证明自己没有团队,不是大外宣的时候, 他们就会不断想办法要我自证,并在我的只言片语中寻找任何漏洞来继续一直逼到我破防——是的,在当时他们成功了,甚至我希望大家取关我,让大家不要再关注我,我希望我不让任何人受到伤害。 后来我意识到,在我还认为我只是一个博主的时候,中共已经在拿我当革命党人在对待了。当我还在嘻嘻哈哈的时候,我已经成为他们心理战的一部分。在隐藏在互联网舆论的背后其实还有一条暗线在等待你,这意味着你要步步为营,不要出错,一点错误都会被利用和放大,去造成你的内耗和困惑,这就是为什么我说,中推圈其实是一片黑暗森林。 最终,你会发现,无论是墙内还是墙外,大家其实都开始不再愿意做具体的事情,因为具体的事情收获很低,且过程中必然会出现暴露错误,让做事的人陷入争议泥潭,所以人们开始逐渐转向情绪驱动。 现在回头看,会发现其实这些无非是浪费时间,自证只有一遍又一遍,而我应该确保的是,我的精神资源和时间不被消耗,去继续把自己的工作做好。 所以这就是我能够给其他人的经验: 1,当你还认为你自己无法对抗中共的时候,中共其实已经在非常认真的分析你和对待你,所以相对于一切,先保护好自己。 2,他们非常需要我们内耗,无论是个人的内耗,还是群体的撕裂。这也就是为什么我拒绝成为网络猎巫的一环——这并非因为我刻意去包容有错的一方,而是我不希望借由我的影响力让事情形成更大的内耗。因为我非常清楚,网络猎巫最后就是会无限扩大,从最开始的正义出发,最后变成对任何细枝末节空穴来风的追问,再到不断复制扩大到其他人身上。 从意识到这两点之后我反而就更明确了自己的意义,我的个人感受不重要,做必要的事情才更重要。 而如果中共不倒台,我将永远无法回到正常的生活,我将永远在这样的漩涡里轮回。我相信会有更多人会意识到这一点,并明白自己应该再往前一步。 当然,这条道路漫长而困难,这同样是一种精神消耗,但是相比上面那种自我内耗,这种精神消耗只会让人更坚强。 所以这是我的取舍,我舍弃我个人的部分,或者说,我把我个人的部分保护起来,我不需要证明或者期盼别人共情理解我个人的部分。在已经明确使命的状况下,只需要让事情不断向前推进。 所以,今天,当我意识到什么是真正重要的,对我的各种攻击反而就不会造成内耗了。 现在我会说,没错,我不仅发了币还有了社区和团队,我从一个网络博主,如你们所愿成为了一个行动者组织,做的事情影响还越来越大,并且已经深入你们的内部。你们过去试图摧毁我,现在我每天都在让你们疲于奔命。 直到有一天,我们会从一个个的个体,变成一个坚定的反对派联盟,并亲手摧毁你们对我们的压迫。 在这个过程中我不再解释任何事,一切都让结果来作为答案。 因为这就是我和你们战斗方式。
【独家|开盒少年自白:开盒是刀 “谁骂我开谁”】去年九月,“龙帝”注销账户。他本是“开盒圈”内稀少的技术人,曾运营一个信息查询库,还搭建过数据库,在江湖留有威名。官方发起“清朗·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行动后,圈里不少有名的前辈注销了账号。他自己开设的频道也被关停,考虑才刚满18岁,他“不敢玩了”,决定主动退圈。这个暑假,他做回现实中的自己——一名即将踏入大学的新生高义。他是高高瘦瘦的少年,皮肤白,成绩好,常被作为老师的亲戚夸奖。后来因为迷上打台球,初二时高义成绩跌落到中等。母亲在家里装了监控,打发走来找他玩耍的同村伙伴,要他专心学习。高中时告白被拒,让他一下觉得,好像现实生活里,再没有什么让自己更有信心的事情。QQ交流群里,出现了“开盒”广告,高义发现自己擅长的网络技术有了用武之地,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线上,放学回家一直忙到凌晨两三点,5点又起来上学。跟他合作的是一名20多岁的成年网友,混圈多年,是“写代码的高手”。两人配合开发和运营,短短三个月,用户交流的频道订阅量达到5万。高义成为虚拟世界小有名气的“龙帝”。同样在青春期入圈的郭子天很清楚,混圈子的大多现实过得不如意。郭子天进入圈子时14岁,刚从初中辍学。找不到玩伴,网络成了游乐场。开盒是他的刀,“谁骂我开谁”。川烈原是一名游戏博主,他做了一系列相关反诈科普内容,在全网吸引到530多万粉丝,同时也招来不满。2022年,他第一次被开盒,之后自己的私密信息时常被挂到网上。他说,最严重的一次,自己和家人的身份证号、证件照、生活照、住址等信息被公布,累计十几万浏览量,账号也被封——对方用他的个人信息实名举报,等于“我自己举报自己”。去年,家人信息又被挂在一处电报聊天群里,出嫁妹妹照片被打上羞辱性词汇,全家接到的辱骂电话不断,甚至打到妹妹的婆家。那名开盒川烈的少年只有13岁。他告诉川烈,自己跟他并没什么深仇大恨,只是“彰显我们的实力,可以用来引流”。律师陈伟杰接手过近百起网络侵权类案件,他观察到,无论受害人还是加害人都呈现出年轻化的状态,而他们之间的矛盾大多都是因“饭圈”“二次元圈”“游戏圈”等圈类文化的冲突而起,但很少有案件能被立案到判决。最大的困难在于,一方面是网络侵权案件中,民事管辖和行政管辖的界限不够清晰;再是只有获取加害人的个人信息才能够进行民事立案。陈伟杰说,很多人都卡在后一关——不少开盒者都是用父母的手机号注册的社交账号,而追寻到开盒者,发现对方未满16周岁,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即使被判决,对方也最多愿意道歉,说家里困难没有钱——陈伟杰通过当事人了解到,开盒圈里流传着一份教程,指导被起诉之后怎么说怎么做,“这也导致未成年人的开盒行为越加肆无忌惮。”(除陈伟杰外,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洞见计划”更多详细内容请查看原文>> :sys_link: 网页链接 https://www.sohu.com/a/917525617_120146415 :icon_weibo: https://weibo.com/5890672121/PDkngfeSn#搜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