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盒

【网络暴力下的两败俱伤: #武大图书馆事件涉事双方皆被开盒 】7月25日,备受关注的“武汉大学图书馆性骚扰事件”一审宣判。法院审理认为,肖某某当时的行为无法被认定为“自慰”,无法认定男生有性暗示或性挑逗行为,不能认定其针对特定对象实施了性骚扰,驳回杨某的全部指控。判决一出,立即在网络引发热议,不少人称之为“反转”。这场风波成为舆论焦点,始自2023年10月。彼时,杨某某认为自己在图书馆遭遇性骚扰,拍视频取证、要求肖某某写下道歉信后,杨某某将其举报到学校。根据女生举报帖,武大在10月10日通过辅导员告知其:学院对事件定性仍存疑,无法确定性骚扰。不满于学校的回复,杨某某于翌日在网上发帖陈述自己的遭遇。舆情高涨3天后,武汉大学迅速公布称已对肖某某的“不雅行为”给予记过处分。其后,肖某某遭网暴“开盒”:个人信息被泄露,照片被制作成花圈、遗像在网络传播。本人罹患严重创伤后应激障碍,被精神病院建议收治入院。肖某某的家人也遭遇网暴,据肖家称年迈祖父受刺激后离世。2024年2月,肖母替儿子公开发声称“不是性骚扰”并晒出湿疹病史、5份与医护咨询湿疹治疗购药的微信聊天记录公证书、事发当天购药记录等证据,网络舆情转向分化。一部分网友转向,对杨某某的“诬告”表达质疑和辱骂;还有一部分网友,持续传播有关肖某某及其家人的不实、辱骂信息。2024年6月20日,杨某某自武大领取到毕业证书后,在武汉市经开区法院就性骚扰一事提起民事诉讼。日前法院作出的一审判决,就“是否为性骚扰”作出了法律层面的认定,随之而来的是新一轮的网暴。作为性骚扰纠纷,该案为不公开审理案件。在等待法院判决前夕,女生杨某某通过网络平台发布了大量涉案证据以及情绪化言论。法院判其败诉后,杨某某一度在网络平台贴出判决书,曝光男生肖某某和自己的身份证号、联系方式、家庭地址等个人信息,曝光了该案的相关证人、代理律师信息。而当杨某某在网络平台发布自己“已美美保研”“将继续举报阻止肖某某升学”的言论后,网友被“触怒”,有网友举报杨某某毕业论文错漏造假,对武汉大学、及其当前所在的香港浸会大学进行“轰炸式”投诉。针对杨某某的网暴也进一步升级:有网友“开盒”了杨某某的手机号、家庭住址、社交媒体账号、求学履历、手机IMEI等个人信息;还有网友甚至公布了声称是其父母、同户人、大学室友的个人信息。正如肖母所说,“在这场舆论风波中我们两败俱伤”。只是这“两败俱伤”,真的没必要再继续了。作为事发地同时也是仲裁者之一的学校,不必也不应该再保持沉默。很多被撕裂的伤口,都等待一个公平公正的结果来愈合。更多详细内容请查看原文>> :sys_link: 网页链接 https://www.sohu.com/a/919202004_161795 :sys_link: 网页链接 https://www.sohu.com/a/919343737_120546417 :icon_weibo: https://weibo.com/5890672121/PDCCHpa0x#搜狐新闻
【独家|开盒少年自白:开盒是刀 “谁骂我开谁”】去年九月,“龙帝”注销账户。他本是“开盒圈”内稀少的技术人,曾运营一个信息查询库,还搭建过数据库,在江湖留有威名。官方发起“清朗·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行动后,圈里不少有名的前辈注销了账号。他自己开设的频道也被关停,考虑才刚满18岁,他“不敢玩了”,决定主动退圈。这个暑假,他做回现实中的自己——一名即将踏入大学的新生高义。他是高高瘦瘦的少年,皮肤白,成绩好,常被作为老师的亲戚夸奖。后来因为迷上打台球,初二时高义成绩跌落到中等。母亲在家里装了监控,打发走来找他玩耍的同村伙伴,要他专心学习。高中时告白被拒,让他一下觉得,好像现实生活里,再没有什么让自己更有信心的事情。QQ交流群里,出现了“开盒”广告,高义发现自己擅长的网络技术有了用武之地,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线上,放学回家一直忙到凌晨两三点,5点又起来上学。跟他合作的是一名20多岁的成年网友,混圈多年,是“写代码的高手”。两人配合开发和运营,短短三个月,用户交流的频道订阅量达到5万。高义成为虚拟世界小有名气的“龙帝”。同样在青春期入圈的郭子天很清楚,混圈子的大多现实过得不如意。郭子天进入圈子时14岁,刚从初中辍学。找不到玩伴,网络成了游乐场。开盒是他的刀,“谁骂我开谁”。川烈原是一名游戏博主,他做了一系列相关反诈科普内容,在全网吸引到530多万粉丝,同时也招来不满。2022年,他第一次被开盒,之后自己的私密信息时常被挂到网上。他说,最严重的一次,自己和家人的身份证号、证件照、生活照、住址等信息被公布,累计十几万浏览量,账号也被封——对方用他的个人信息实名举报,等于“我自己举报自己”。去年,家人信息又被挂在一处电报聊天群里,出嫁妹妹照片被打上羞辱性词汇,全家接到的辱骂电话不断,甚至打到妹妹的婆家。那名开盒川烈的少年只有13岁。他告诉川烈,自己跟他并没什么深仇大恨,只是“彰显我们的实力,可以用来引流”。律师陈伟杰接手过近百起网络侵权类案件,他观察到,无论受害人还是加害人都呈现出年轻化的状态,而他们之间的矛盾大多都是因“饭圈”“二次元圈”“游戏圈”等圈类文化的冲突而起,但很少有案件能被立案到判决。最大的困难在于,一方面是网络侵权案件中,民事管辖和行政管辖的界限不够清晰;再是只有获取加害人的个人信息才能够进行民事立案。陈伟杰说,很多人都卡在后一关——不少开盒者都是用父母的手机号注册的社交账号,而追寻到开盒者,发现对方未满16周岁,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即使被判决,对方也最多愿意道歉,说家里困难没有钱——陈伟杰通过当事人了解到,开盒圈里流传着一份教程,指导被起诉之后怎么说怎么做,“这也导致未成年人的开盒行为越加肆无忌惮。”(除陈伟杰外,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洞见计划”更多详细内容请查看原文>> :sys_link: 网页链接 https://www.sohu.com/a/917525617_120146415 :icon_weibo: https://weibo.com/5890672121/PDkngfeSn#搜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