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数据安全
关注
卫斯理
4天前
AI时代 有价值的代码更需要selft-hosting,你放在github托管是很容易被AI用于训练的 这和泄露源码无异了
#AI
#代码托管
#数据安全
#源码泄露
#风险
分享
评论 0
0
李老师不是你老师
1周前
近日,国内著名翻译软件 沉浸式翻译 被爆出用户保存的网页快照会无期限、无鉴权地直接公开在公网上。该站点存在可访问的 sitemap,且未部署反爬虫措施,导致敏感用户数据可能被搜索引擎索引或被批量抓取。 被曝光的内容包含大量隐私、敏感信息。其中包括政府红头文件,未公开的众安股份对圆币科技(香港稳定币持牌人之一)在A2轮投资1000万美元获取1.8亿美元投前估值股份的协议等。 8月8日,沉浸式翻译官方在B站某个视频下回复称,只有用户主动选择分享才会生成快照,目前此功能已下线。
#沉浸式翻译
#用户隐私泄露
#数据安全
#负面
#众安股份
分享
评论 0
0
Geek
1周前
Proxmox Backup Server 4.0 发布
#Proxmox
#Backup Server 4.0
#服务器备份
#数据安全
#新版本发布
分享
评论 0
0
文佑🇬🇧
1周前
令人不寒而栗的证词:中共制造的摄像头已被嵌入美国关键基础设施中,悄悄将加密画面传送至海外服务器。 内特·格里森博士发现,上百个这样的设备嵌入在美国基础设施中,向海外服务器传输加密视频。
#中共
#摄像头
#美国基础设施
#数据安全
#海外服务器
分享
评论 0
0
德潤傳媒
3周前
美國電商熱App Temu遭重擊!肯塔基州政府正式提告,指控其在用戶不知情下「大量搜集個資」,包括敏感資料,恐成中共監控後門。 📱Temu隸屬中國拼多多,受《網絡安全法》約束,州政府警告:用戶資料恐遭中共提取。Temu否認指控,稱「毫無根據」。
#Temu
#数据安全
#肯塔基州
#拼多多
#中共监控
分享
评论 0
0
德潤傳媒
3周前
🚨【肯塔基州起訴Temu:控其竊取美國用戶敏感資料】 美國電商熱App Temu遭重擊!肯塔基州政府正式提告,指控其在用戶不知情下「大量搜集個資」,包括敏感資料,恐成中共監控後門。 📱Temu隸屬中國拼多多,受《網絡安全法》約束,州政府警告:用戶資料恐遭中共提取。Temu否認指控,稱「毫無根據」。
#肯塔基州
#Temu
#数据安全
#隐私泄露
#中共
分享
评论 0
0
砍砍@标准件厂长
3周前
#干活沉思 我认为个人网络存储之所以好玩 是因为大概率是第一次有一个不间断可同步的应用 并且提供独立于当前计算机的安全感 等新鲜感褪去 等自己有能力整理数据的时候会明白 这么做没什么用 只有很小一部分数据适合这样 只有很小一部分软件需要一直运行 而你当下需要的数据 备份且随身携带更合适
#个人网络存储
#数据同步
#数据安全
#数据整理
#备份
分享
评论 0
0
海外爆料
3周前
🔥「我寫的APP能監控你吃飯、說話與背叛。」 --「叛逃」中國工程師曝光中共監控之惡劣 「只要拿到數據,他們就能對美國社會下藥。」 💥 他曾是「歲月靜好」小粉紅,直到參與了中共海軍監控系統開發。他才驚覺,數位極權能滲透到你手機每一吋角落‼️ 👇 详情请看下文:
#中共监控
#數位極權
#数据安全
#叛逃工程师
#小粉红
分享
评论 0
0
Limbo
3周前
🪜 backup 必须要做,否则一个挂了就很难受了。
#备份
#数据安全
#容灾
分享
评论 0
0
德潤傳媒
4周前
出逃軟件測試員爆料:阿里內部數據直通中共 前菜鳥科技員工爆料:阿里內部系統可查用戶購買記錄、地址電話,並「隨時提供中共當局」 ⚠️內設黨支部,無人敢拒絕數據調用。
#阿里
#数据安全
#中共
#用户隐私
#内部爆料
分享
评论 0
0
Inty News
4周前
Temu 因涉嫌允许中国 "不受限制地 "访问用户数据而被肯塔基州起诉
#Temu
#数据安全
#肯塔基州
#中国
#用户数据访问
分享
评论 0
0
AB Kuai.Dong
1个月前
Gmgn 暂停了推特监控、刮刀功能 Pump fun 下架了推特追踪和狙击器 ai16z 的 Shaw 曝出大家都是花钱和解的 免费的,就是最贵的,这也侧面说明了推特主要收入,是来自于企业订阅、数据付费?谁想绕开或偷爬数据,就要面临封号。
推特封号潮席卷加密圈,KOL频遭封禁引发恐慌· 95 条信息
币圈:山寨币盼涨,机构牛再现?· 3170 条信息
#Gmgn暂停推特监控
#PumpFun下架推特工具
#推特企业收入
#数据安全
#推特封号
#社交媒体订阅
分享
评论 0
0
小樱💞|实用工具分享
2个月前
安防摄像头的隐形入侵者
#安防摄像头
#隐私入侵
#数据安全
#监控技术
#网络安全
分享
评论 0
0
Jacobson🌎🌸贴贴BOT
2个月前
最近,抖音App疑似出现隐水印,引发了不少讨论和担忧。下面是几个相关事实和几条建议,希望能起到帮助作用:
#抖音
#隐水印
#隐私问题
#数据安全
#用户担忧
分享
评论 0
0
看不懂的sol
2个月前
望各位顶流,尽快回归。 同时最近X集中整治,大家不要乱授权尤其是一些对X内容数据爬虫类算法项目(这里就不点名了) 建议大家取消绑定流程: 点击头像→设置和隐私→安全性和账号访问权限→应用和会话→已连接的应用→找到对应权限取消。
#账号安全
#隐私设置
#数据安全
#应用管理
#整治活动
分享
评论 0
0
李老师不是你老师
2个月前
CyberNews网站上线了一个可供查询用户数据是否泄露的网站。目前网站已收录了被泄露的40亿数据中的800万条,查询无泄漏不代表就安全。
#CyberNews
#用户数据泄露
#数据安全
#网络隐私
#网站工具
分享
评论 0
0
Piter(互fo)(我的小号:王不留行 @bu_xing55844,请大家关注一下)
2个月前
其实高德地图什么都知道只是不愿意说而已!
#高德地图
#隐私保护
#数据安全
#地图服务
#位置信息
分享
评论 0
0
巴丢草 Bad ї ucao
2个月前
贸易战促进经济脱钩, 芯片出口限制防止AI奇点超车, 驱逐中国留学生防止技术外流, 控制/禁止TikTok,防止平民数据外泄和宣传失控。 一旦接受了冷战的设定, 一切都因应而来。
特朗普关税:欧盟拟反制,市场渐麻木· 1229 条信息
#贸易战
#经济脱钩
#芯片出口限制
#AI发展
#中国留学生
#技术外流
#TikTok
#数据安全
#冷战
分享
评论 0
0
新华网-经济参考报
2个月前
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政策正在研究制定
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政策正在研究制定-"值得一提的是,国家数据局已就培育壮大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作过多次部署。"
#全国一体化
#数据市场
#政策研究
#制定政策
#数据安全
#国家政策
分享
评论 0
0
中工网-央视新闻客户端
2个月前
警惕!别让AI“偷走”个人信息
警惕!别让AI“偷走”个人信息
#AI
#个人信息
#隐私保护
#数据安全
分享
评论 0
0
央视网-国家安全部
2个月前
使用AI应用保密安全指南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AI应用在文字处理、数据分析、个性化服务等领域展现了卓越的能力,前所未有地融入我们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需要使用AI处理涉密敏感事项的应用场景,应严控数据传输、实施物理隔离,最小化控制提供的敏感数据信息。
#AI
#应用
#保密
#安全
#指南
#信息保护
#数据安全
#隐私保障
分享
评论 0
0
外汇交易员
2个月前
纽约时报:近期,美国白宫和国会官员一直在审查苹果与阿里巴巴达成协议的计划,在苹果设备上搭载中国企业的AI技术。他们担心这笔交易将帮助中国企业提升其AI能力,扩大受审查限制的中国聊天机器人的覆盖范围,并加深苹果公司在中国所面临的审查和数据共享方面的法律风险。
#苹果公司
#阿里巴巴
#AI技术
#中美关系
#数据安全
#法律风险
分享
评论 0
0
东方网-东方网
4个月前
静安区开展“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网络与数据安全...
#静安区
#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网络安全
#数据安全
#全民教育
分享
评论 0
0
搜狐新闻(镜像)
4个月前
【媒体:从“一键生成作文”到数据泄露隐患 学生用AI边界何在?】在某AI(人工智能)工具中输入“五年级游记,不要太复杂,有游览过程,中间和结尾提升环保主题”,不到30秒,屏幕上便跳出一篇结构完整、内容丰富的文章。再调整几个句式,摘除过分华丽的不属于五年级水平的词汇。就这样,在北京某小学上五年级的刘晓畅轻轻松松便完成了清明假期的作文作业。“只要不写得太‘完美’,老师就察觉不到。”刘晓畅对记者说,“班上很多同学都在电脑、iPad、手机里装了AI应用,有时作业太多,时间不够用,AI能帮上大忙。”像刘晓畅这样熟练使用AI应用的学生不在少数。某机构去年对全国范围内14岁以上未成年人和学龄儿童家长展开的调查显示:处于学习黄金阶段的青少年对人工智能技术等前沿科技的了解意愿较强烈,听说过人工智能技术的青少年比例有92%,近半数青少年使用过人工智能产品,内容生成是主要用途之一,占比超30%。除了中小学生外,一些大学生也在用AI工具辅助完成论文撰写等作业。“一到期末,我们要写很多篇论文,时间紧任务重,我和很多同学都会用AI写论文。但没有人会把AI生成的内容原封不动地粘贴到正式文本中,因为AI给出的一些论文参考并不准确,所以我们通常是生成内容,自己再顺几遍,确保有十分的‘人味’和准确度。”在江苏南京某高校读研的李婷说。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教授姚金菊看来,AI在教育中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理解能力和兴趣,为其量身定制学习内容,帮助学生有效提升学习效率。然而,这种个性化的帮助也可能导致学生缺乏对问题本质的深刻理解和对知识背后逻辑的探索,进而逐渐失去主动思考和自主探索的能力。“虽然现在流行AI进课堂,用于提高课堂效率,但教育是有温度的,是针对人的教育,AI没法代替师生间的互动。”贵州贵阳某中学的数学教师汤捷说。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法律系主任郑宁指出,AI生成的文章在表达上有时候看似观点很全面,但其中不乏逻辑性、准确性、真实性的问题,尤其会出现数据和材料的伪造情况,需要学生在使用AI时警惕可能带来的学术伦理问题。记者梳理公开资料发现,为杜绝AI在校园中的滥用,教育部和一些高校出台了相关举措。2021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通知,对于提供和传播“拍照搜题”等惰化学生思维能力、影响学生独立思考、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不良学习方法的作业App,暂时下线。整改到位并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后,方可恢复备案。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联合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学生使用指南》,规定使用生成式AI时应明确标注,且直接生成内容不超过全文20%。复旦大学发布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使用AI工具的试行规定,明令禁止直接使用AI工具生成正文文本、致谢或其他组成部分,禁止使用AI工具进行语言润色和翻译等。有受访者焦虑道:AI教育的本质是数据驱动,而这些数据直接关联学生的个人信息。一旦数据泄露,将对学生的成长、安全乃至未来发展造成不可逆的伤害。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院副院长蔡海龙建议,学校等教育机构在引入AI技术时,必须严格遵守数据保护法规,选择安全可靠的产品和服务,并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和安全防护机制。技术提供商更应承担起保护学生数据的重任,采用最先进的加密和匿名化技术,杜绝数据泄露的风险。更多详细内容请查看原文>> :sys_link: 网页链接 https://3g.k.sohu.com/t/n879091931?serialId=dd5e6348f20f8859aa8de21a1ebd319e&showType=news :icon_weibo: https://weibo.com/5890672121/PmqoqBOvm#搜狐新闻
#AI生成作文
#数据安全
#学生AI使用
分享
评论 0
0
NiKITa🇺🇦 ꑭ
4个月前
黑客獲取普丁的 DNA,發現其與希特勒DNA很像——《圖片報》
#普京
#黑客
#DNA
#希特勒
#数据安全
#政治阴谋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