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dontbesilent
关注
统计数据
899
文章
0
粉丝
0
获赞
3974
阅读
热门文章
1
TechFlow 深潮 发布的文章:近期教育领域的变化引发了广泛讨论,我认为教育改革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创新能...
145
32
dontbesilent
2个月前
这个小编的水平太烂了,参与救援的车主被方程豹送了一辆车 人家微博上写的是,赠与,到你这儿,就变成了奖励 当孙子当习惯了,拿个啥都是爷爷奖励的
#方程豹
#赠与
#救援车主
#情感负面
#小编水平差
分享
评论 0
0
dontbesilent
2个月前
所谓的「读书」能不能赚钱、「人脉」能不能赚钱、「技能」能不能赚钱,都是鸵鸟心态 实际上只有「赚钱」才能赚钱,只有满足用户需求才能赚钱 将「赚钱」视为一个独立的、系统性的「事」有助于厘清因果关系,避免将手段与结果混淆 要赚钱就直接赚,不赚钱就好好生活 为了赚钱,先去读个书、学个技能、考个证、镀个金,这算怎么个事儿呢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里说的读书指的是科举考取功名,目标是入仕做官,光宗耀祖 打开微信读书 app 或者考个研,是不作数的 当然读书是个好事,开卷有益,但是把这个当成赚钱的手段,会变成高认知穷人,这个手段和目的的匹配度太低 读书只能解决读到书的问题,不能提升个人财富 赚钱只能解决赚到钱的问题,不能提升个人素养
#赚钱
#用户需求
#读书无用
#目标导向
#避免手段与结果混淆
分享
评论 0
0
dontbesilent
2个月前
推特的安卓客户端发帖的时候,大约要等待 10 秒钟才能把这个帖子发出去 但是如果你点进个人主页,其实还有另外一个按钮叫做立即发送,你可以把这个帖子一秒发出去 就是在发帖之前,有一个让你撤回这个操作的缓冲机制,不知道这个鬼设计怎么来的,非常讨厌
#推特安卓客户端
#发帖延迟
#用户体验差
#撤回机制
#负面
分享
评论 0
0
dontbesilent
2个月前
其实这是两个不同层面的问题,互联网或者 AI 解决的是资源问题,就是如果你想学,你学得会的话,有足够的东西给你看 付费解决的通常不是资源问题,是由资源问题、心态问题、情绪问题、学习能力问题等一大堆东西拧成的一股复合型需求
#互联网
#AI
#资源问题
#付费
#复合型需求
分享
评论 0
0
dontbesilent
2个月前
腾讯元器在测试的微信支付 MCP 可以在智能体里面付款 做了个智能体测试了一下 (付款会在 24 小时后退回)
#微信支付
#MCP
#智能体
#付款测试
#腾讯元器
分享
评论 0
0
dontbesilent
2个月前
小红书上面的主流商家是正在学习如何成为商家的人,而不是已经拿到结果的商家,所以不应该假设他们的行为是正确的 糊涂蛋占多数
#小红书商家
#学习中
#非专业
#糊涂蛋
#待提升
分享
评论 0
0
dontbesilent
2个月前
「如果有不懂的可以问 AI」 「你这个问题可以直接问 AI」 上面这两句话是无效的,因为当你说出这句话的时候 听的人心里想的问题是: 为了问个问题,还得专门下载一个 App,不麻烦吗? 又要注册账号又要记密码,万一忘了怎么办? 打开它就要点好几下,我直接上网搜不是更快吗? 听说提问还有技巧,我是不是还得先学习怎么用它? 在手机上打那么多字描述我的问题,手指不累吗? 等它慢吞吞地生成回答,我这急性子能受得了吗? 万一用着用着就开始收费了,那我不是白折腾了吗? 我的问题是不是太傻了,问 AI 会不会显得很蠢? 我连问题都描述不清楚,它能听懂我说什么吗? 万一它给的答案我看不懂,那不是更尴尬了吗? 看别人都用得那么好,我是不是太笨了学不会? 我这点小事也要求助 AI,是不是显得我特别没用? 如果用不好,还不如不用,免得被人笑话吧? 它会不会觉得我的语法和错别字很可笑? 我问的这些事,会不会暴露了我的无知和短板? 它说的东西真的能信吗,万一是胡编乱造的怎么办? 一个机器程序,又没上过班,它给的工作建议能管用吗? 它回答得那么快,是不是从网上随便抄来的? 我还得花时间去验证它的答案对不对,那不是更浪费时间吗? 这种冷冰冰的机器,真的能理解我的烦恼和情绪吗? 它推荐的东西,是不是背后都有广告,想赚我的钱? 我还是更习惯问朋友,至少我知道他的回答是真心的,对吧? 用它写工作邮件或报告,这算不算作弊,心里能踏实吗? 万一用习惯了,脑子变懒了,以后离了它就不会思考了怎么办? 我问的这些私事,真的不会被记录下来让别人看到吗? 求助 AI,是不是就承认了自己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感觉好失败啊? 如果老板知道我用这个,会不会觉得我能力不行、在偷懒? 总是用它,我是不是就失去了一个自己动手学习成长的机会? 它给的方案看起来不错,但万一里面有我没想到的坑怎么办? 大家都开始用 AI,我是不是很快就要被淘汰了?
#AI焦虑
#AI依赖
#信任危机
#隐私担忧
#学习退化
分享
评论 0
0
dontbesilent
2个月前
B 站上这些为爱发电的 up 主是真不挣钱 几万粉丝,连个 B 站大会员都不舍得开😂
#B站UP主
#为爱发电
#收入低
#粉丝 экономия
#情感-心酸
分享
评论 0
0
dontbesilent
2个月前
《结构化勤奋》 去翻了翻巴菲特和芒格对不会投资的人的吐槽,主要还是集中在说那些人不去做最基础的事情 比如很多做“投资”做了很久的人,竟然不懂得基础的会计知识,没有看公司年报的习惯 超越这些人,易如反掌。实际上几乎任何一个行业都可以靠完成基础、简单的动作,超越 90% 的人 芒格所说的“蠢”,并非指智商(IQ)上的欠缺,而是指一种“心性”(Temperament)上的懒惰和一种违背常识的行为模式 之前我发视频说,做自媒体,先发 100 条,无师自通 评论区有人说自己发了 1000 条了也没几个粉丝,点开一看,1000 条都长一个样,从不迭代,只是闷头往死里发 先发 100 条的意思是迭代次数为 100,如果迭代次数为 1,那么发了 10000 条也等于只发了 1 条 瞎勤奋,实际上还是懒惰。我们需要的是结构化勤奋 所以一方面我觉得进入任何一个行业都很简单,因为只要掌握基础常识,就可以成为 Top 10% 另外一方面又觉得每一个行业做好都很难,因为仅仅是超越 90% 的平庸路人,是远远不够的
#结构化勤奋
#基础常识
#迭代
#巴菲特
#芒格
分享
评论 0
0
dontbesilent
2个月前
测试了一下 monica 和 gemini 官网里面的 gemini 2.5 pro 模型的能力差异 果然不是一个东西,但是 monica 里面的并不差 详细对比见图片
Google Gemini 2.5发布引发AI模型性价比热议· 233 条信息
OpenAI新德里发布会:ChatGPT语音翻译功能引发热议· 573 条信息
#Monica
#Gemini 2.5 Pro
#模型能力
#能力差异
#对比测评
分享
评论 0
0
dontbesilent
2个月前
东哥的兄弟抗议了
#东哥
#兄弟
#抗议
#负面
#社会
分享
评论 0
0
dontbesilent
2个月前
最近 4 条短视频有 3 条是按照我之前说的,用 4 个智能体组合成了一套 sop 去写的基础文稿,可以把时间压缩在一小时出头,完成短视频日更 目前看下来,平均数据可以稳定在抖音一条是 7 万播放,小红书一条是 700 点赞 唯独我去讲这套sop、这套做内容的方法的那条视频是没有人看的 😂 发布当天,小红书 100 赞,抖音不到 1 万播放 我觉得那一条内容所讲的东西,是超越了市面上 99.9% 以上的付费课程的,但免费发出来没人看,也许变成收费的才会有人看
#短视频日更
#智能体
#SOP
#内容创作
#数据分析
分享
评论 0
0
dontbesilent
2个月前
我的视频号被限制了 30 天 求助一下,有没有解除限制的 SOP? 如果真的是不让发这类内容也就算了,我也不想为这个平台调整我的内容 但现在不确定是我这个方向不能做,还是触犯了什么具体的违规点
#视频号限制
#内容违规
#申诉求助
#平台规则
#内容调整
分享
评论 0
0
dontbesilent
2个月前
美国 IP 加 Apple M 芯片是进入 AI 世界的入场券,科技歧视
#美国
#Apple M芯片
#AI
#科技歧视
分享
评论 0
0
dontbesilent
2个月前
我对「一人公司」这个词极其反感,今天必须写字喷一下 实际上我自己现在就是字面意义上的「一人公司」,我现在一个人运营 X、抖音、小红书、B 站、视频号、公众号、YouTube、即刻、微信群、朋友圈 …… 原因是我认为在当下这个阶段,我来做这个事情更合适(但未来不是),以及我有足够丰富的自动化工具、AI 工具,让我的效率可以很高 在工作中间接和我协作的人也很多,只是我们之间并不是「雇佣关系」而已 但是这没有任何可提倡、可鼓吹的地方,公司需要几个人就雇几个人,工作人员是手段,企业盈利是目的 现代公司的雇佣与优化是一套历经数百年验证的、基于分工、协作、规模化的科学体系。它的核心是构建一个有弹性的、可持续的组织,以应对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并不是你们搞了什么 DeepSeek 和 Coze 工作流,就可以颠覆式创新了 公司(Company)的词源本义是“一群人分食面包”,Companionem 指的就是“一个与你分享面包的人”,它的核心价值在于规模化 将“一人公司”视为一种商业模式的“创新”,是一种“返祖现象” —— 回到了前工业时代的手工作坊,只不过披上了数字化的外衣 这件事情的意义在于,在生意启动初期,AI 或其他工具,让我们可以暂时不用付出雇佣和管理团队的成本,快速跑通从 0 到 1,把团队管理这件事情往后放,除此之外,没什么其他作用 现代商业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就是“有限责任公司”这个组织形式 我们在提出新概念的时候,不要违背学科基石,不要违背基本常识,不要蔑视大众智力
#一人公司
#效率工具
#团队管理
#商业模式
#数字化
分享
评论 0
0
dontbesilent
2个月前
今天发现文案被某大 V 抄了(某厂长) 痛心疾首之处在于,他只抄了一部分,自己竟然还原创了一些 😭 但凡他多抄一点,我就可以把他挂出来当抖加用了
#文案抄袭
#某大V
#某厂长
#部分抄袭
#痛心疾首
分享
评论 0
0
dontbesilent
2个月前
认真考虑一下开淘宝店,做淘宝直播 效果未必不如抖音🤔 之后去淘宝直播连麦 弄个资质,整个天猫旗舰店啥的
#AI掘金:知识付费新机,流量为王时代· 222 条信息
#淘宝
#淘宝直播
#天猫旗舰店
#电商
#创业
分享
评论 0
0
dontbesilent
2个月前
通常是不太建议给爆款投薯条/抖加的 爆款内容实际上是博主和平台互惠互利的结果,博主需要流量,而平台需要好内容,所以好内容必然会得到流量 但是好内容是会衰退的,当精准的人群把这份内容都看过了之后,其他人对这个内容是不那么感兴趣的,对于剩下的没看过这个内容的人来说,这个内容其实不是好内容,他很可能是差内容、烂内容 所以在好内容把流量吃干抹净之后,如果你想持续抬高流量,就会对平台产生伤害,因为平台必须把你的内容曝光给对你的内容不是很感兴趣的人 所以平台管你收的薯条和抖加的费用,实际上是算法的「精神损失费」 是因为平台认为你的内容不行了,所以才管你收的这笔钱,而不是因为有好流量不给你,让你物有所值 通常情况下,这笔钱花出去是费力不讨好的,强扭的瓜不甜,这笔钱既扭了平台,也扭了用户
#爆款内容
#薯条/抖加
#平台算法
#流量衰退
#互惠互利
分享
评论 0
0
dontbesilent
2个月前
【收到提问】 为什么有些知识博主/商业 IP 水得令人发指,但是他/她的粉丝都觉得很有干货 【答】 干货是主观概念,非客观概念,是一种个性化的「感觉」 比如我高中的时候觉得数学里面的椭圆曲线是干货,现在已经不觉得了 「干货」源于观众先接受到的内容,和后接受到的内容,之间的「体验差」 差值越大,「干货感」越强 所以营造干货感,有两种途径: 1、全网独一份,我真的懂,不管你之前接受了什么,你到我这里都可以有新的体验 2、我能用很水的内容吸引到人,因为你之前接触的内容足够水,所以也是不管我讲什么都有新体验 而第 2 条路径顺便说明了两件事情: 1、做内容是有技巧的,水内容依然可以做出流量 2、做内容有一万种方法,写干货只是其中一种
#知识博主
#干货感
#内容创作
#体验差
#流量
分享
评论 0
0
dontbesilent
2个月前
解锁折叠屏完全体微信双开
#折叠屏
#微信双开
#科技
#新功能
分享
评论 0
0
dontbesilent
2个月前
因为我说从 0 到 1 研究用户需求很难赚钱,在抖音评论区被怼 最后她给我来一句 “难道你没有看过梁宁的《真需求》吗” 😂
#用户需求
#抖音评论
#梁宁《真需求》
分享
评论 0
0
dontbesilent
2个月前
榨干每一滴流量:让你的推文曝光翻倍的五步终极 SOP 第一步:黄金四小时,奠定自然发酵的基础 (0-4小时) 这是推文的“冷启动”阶段,目标是获得算法的第一波认可。 【核心操作】 在发布推文后的第一个小时内,尽量保持在线。当收到早期的评论时,积极、真诚地进行回复和互动。这会营造出热烈的讨论氛围,显著提升初期的互动率数据。 【关键目标】 通过高互动率,向平台算法证明这是一条受欢迎的、有价值的内容,从而为你赢得第一波可观的自然推荐流量。在此期间,如果增长势头良好,请不要做任何额外干预。
#推文曝光
#流量
#互动率
#算法推荐
#社交媒体
分享
评论 0
0
dontbesilent
2个月前
很多人问在推特的算法设计中,推文的流量池层级是怎么划分的,比如 5000 曝光量是不是一级流量池? 实际上 Twitter (X) 并没有一个像抖音/TikTok 那样明确的、分级的“流量池”概念。 它的曝光增长,主要依赖于两个核心的推荐引擎:社交图谱(GraphJet)和兴趣社区(SimClusters)。 理解这两点,是获得更多曝光的关键。 1. 社交图谱:通过人脉网络放大影响力 简单说,这就是“你朋友的朋友”推荐逻辑。当你的粉丝与你的推文互动(尤其是回复和转推)时,算法会认为这条内容对他的关注者也可能有用,从而将推文展示给他们。 因此,你的核心策略是激发第一层粉丝的互动。可以多与粉丝对话,或者与你所在领域的其他创作者互动。 具体参数上讲,如果我的推文的评论被我(作者)回复了,这个权重相当于这条推文被转发了 75 次,这是 Twitter 在 GitHub 公开的算法里面写了的 2. 兴趣社区:跨越圈层,触达精准同好 破圈才是真正能让你拿到流量的方法。 算法会根据用户的关注和互动,将他们划分到成千上万个“兴趣社区”中,比如“AI 爱好者”或“独立开发者”。 如果你的推文在某个特定社区内反响热烈,算法就会判定它对整个社区都有价值,并大规模地推荐给社区里的其他成员,哪怕他们根本不认识你。 一条成功的推文传播路径是:先通过高质量内容激活你的社交图谱(粉丝和同行),然后在精准的兴趣社区中引爆,最终实现病毒式传播。
#推特算法
#流量池
#社交图谱
#兴趣社区
#曝光增长
分享
评论 0
0
dontbesilent
2个月前
卢克文😂😂
分享
评论 0
0
dontbesilent
2个月前
智能体跑出爆款案例了,不容易 🎉🎉 用智能体简单,愿意自己露脸天天拍不简单 一定是 AI 帮助人做内容,而不是人利用 AI 替自己做内容,这有区别
AI视频井喷:Midjourney领跑,多模态混战· 263 条信息
#智能体
#爆款案例
#AI内容创作
#积极
#露脸拍摄
分享
评论 0
0
上一页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
36
下一页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