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登录
#社会变迁
关注
海外爆料
1周前
🔥 伊斯兰革命前后的伊朗。 👉 差异显而易见!
#伊斯兰革命
#伊朗历史
#社会变迁
分享
评论 0
0
海外爆料
1周前
👉從女性著裝變遷足,就可以知曉 文明到底是進步了還是倒退了!
#女性着装
#文明进步
#社会变迁
分享
评论 0
0
lily valley
2周前
以后的历史书里如何描述现在的警察?他们比75年前的哪个好呢?
#警察
#历史
#比较
#社会变迁
#治安
#公众形象
分享
评论 0
0
Silent Bird
2周前
從女性著裝變遷足可以知曉文明到底是進步了還是倒退了
#女性着装
#文明进步
#文明倒退
#文化演变
#性别平等
#社会变迁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2周前
秦全耀:改革开放前怎样出差住旅店 1995年北京电视台开了一个“北京特快”,头一个被曝光的节目就是北京人凭北京身份证住不了北京旅店。节目负责人张锦力问我:“一直是这样吗,你是老北京知道的多。” “当然了,甭说住旅店,就是你们家住个亲戚,都必须跑到居委会去登记。” 直到八十年代中期,一些上 了年纪的老人也不敢轻易迈进宾馆饭店一步。尽管早就开放了宾馆饭店的厕所,可老人们宁肯憋着也不进去。 那个时代级别森严,县处级出差乘坐硬卧,副厅局级以上出差可以乘软座软卧,厅局级出差可以乘飞机。平头百姓出差乘不乘硬卧还要看距离,住店更是惨兮兮,一律听从组织调遣,让你住东就住东,让你住西就住西。那时北京站一出站台口有块“北京市旅店介绍处”的招牌,还立着一个木制亭子,出差者排着长队,亭子里的人验过单位介绍信后才给开一个单子,上面写着旅社的名字,拿着单位介绍信和那个单子,旅社才给安排住宿。住哪儿不住哪儿,完全是乔太守乱点鸳鸯谱,弄不好就得去住地下室防空洞。 在改革开放之前,北京的大饭店并不多,民族饭店与北京、前门、新侨、和平、六国、西苑、香山并列号称京城的“八大饭店”。那时的八大饭店住的全是公费买单的大官老爷,平头百姓甭说没钱住不起,有银子也不让你住。六十年代初,有一次我从东安市场出来后,出于好奇大着胆子走进了“神秘”的和平宾馆。谁料刚一进门,就被人轰了出去。都说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老秦比大禹更牛逼,一家四代十几口子邪对面华侨大厦比邻而居了好几十年,竟没一个人迈进过半步。 据北京饭店常务副总经理谭东方介绍,想要住进北京饭店先要到北京市第一服务局先开介绍信,你是在北京饭店,还是在民族饭店,具体住在那个饭店还得第一服务局分。如果成功开到介绍信,然后拿介绍信到饭店住宿。 著名京味作家、北京晚报记者刘一达曾在作品中透露,“八大饭店”当时直接归北京市政府饭店办公室管理,属于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中央和北京市的会议接待任务,不接待社会散客,您要是外地客人,想住饭店得拿着省市自治区开的介绍信,看你是什么级别,然后让你到市政府饭店办公室换信,才能进门。 那时全国的宾馆饭店说白了就是政府的官员接待处,也没有经营任务。1962年,中央召开七千人大会,各省市的代表住在“八大饭店”。饭店处于一级警卫,封闭式服务,饭店300多员工一律不许回家,吃住在饭店,以确保代表安全。这种以会议接待为主的情况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改变,从那时起,才开始接待国内外散客,老百姓才开始能住上宾馆饭店。 1979年4月10日,港商霍英东投资5000万美元,提供管理、技术,广东省政府提供建材、土地和人力在广州沙面兴建34层高的白天鹅宾馆。这是我国内地计划建设四大城市八大宾馆中的第一份合作协议书。 白天鹅宾馆建成后,霍英东主张宾馆和世界接轨尊重普世价值向市民百姓全方位开放。此举几乎遭到了酒店上下“中国特色”的一致反对。白天鹅宾馆副总经理彭树挺说:“我们都想不通。‘四门大开’,阶级敌人就很容易搞破坏了,既担心客人安全又担心设备损坏”。霍英东说,什么坏了我就给你们买什么,不用你们花钱。”双方争执不下,霍英东的秘书柯小琪给杨尚昆打电话,杨尚昆说:“转告白天鹅霍英东先生,过去的酒店宾馆越盖越高级,越来越森严壁垒,不让老百姓进去。现在改革开放了,广州是个试点,应该让老百姓进来,四门大开。 正是有了杨尚昆的一句话,才陆陆续续让全国的宾馆饭店学起了白天鹅宾馆,向民众敞开了大门。从此,不让老百姓住宾馆饭店的历史才被改写。要吃粮找紫阳,要吃米找万里。老秦建议应再加上一句,要住宾馆和饭店,请找杨尚昆主席。
#改革开放
#住宿规则
#社会变迁
分享
评论 0
0
徐思远 | God wills it
3周前
“我们引进了第三世界,现在我们变成了第三世界。”
#移民问题
#全球化
#社会变迁
#经济发展
#政治评论
分享
评论 0
0
德潤傳媒
3周前
在俺沂蒙山农村大集上,几乎只剩下老人了 比1949年前更穷,更惨了
#沂蒙山
#农村集市
#贫困
#历史对比
#人口老龄化
#社会变迁
分享
评论 0
0
李幺傻
3周前
有个人说我:“活了几十岁,看不见社会的变化,看不见城市的繁华,看不见整体文明的进步,一次次的回忆那些苦日子的不堪……有没有反问一下自己,69年时候,大家都是底层,为何有些人实现了阶级跃迁,你却还只能在底层愤世嫉俗。”——笑死偶了!想起我们公社会计老婆的话:“我拔根头发都比你的腰粗。”
#社会变迁
#城市发展
#文明进步
#阶级跃迁
#个人反思
#底层生活
#幽默反驳
分享
评论 0
0
小径残雪
3周前
纽约时报:基督教右翼正在消亡。/2
#基督教右翼
#社会变迁
#美国政治
分享
评论 0
0
徒步的骑手
4周前
蝎子的Wind of Change曾经带给很多人希望。1990年代的最初两年,每逢6月3日夜,北大宿舍的酒瓶子就像冰雹一样密集地落在楼下的石棉瓦自行车棚上。大约是第三年,突然就平静了。那代学生离开了校园,驯化的一代成了新生主流。往事随流水,转眼三十六年。
#历史
#音乐
#社会变迁
#校园文化
#怀旧
分享
评论 0
0
墻國荒誕字(墙国荒诞字)
4周前
原创歌曲:《几千年没见过选票》 Original Song: “Haven’t Seen a Ballot in Thousands of Years” 视频拍摄的是中国七、八十年代的百姓真实生活实景。 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百姓,几千年来,见过各种各样的票!如:粮票、油票、汽车票、蛋票、肉票、火车票、糖票、煤票、火柴票、水票、布票、肥皂票、香烟票、副食品票、手表票、收音机票、电器票、缝纫机票、电影票、自行车票等等,但从来没有见过选票! #原创歌曲 #计划经济 #粮票 #70年代 #80年代
#原创音乐
#中国历史
#社会变迁
分享
评论 0
0
Jacobson🌎🌸贴贴BOT
1个月前
旧社会又回来了吗?
#旧社会
#历史
#社会变迁
分享
评论 0
0
𝘁𝗮𝗿𝗲𝘀𝗸𝘆
1个月前
乡下人进城了
#乡村
#城市
#迁移
#社会变迁
分享
评论 0
0
Jacobson🌎🌸贴贴BOT
1个月前
新时代的批斗
#新时代
#批斗
#文化革命
#社会变迁
#文化批判
分享
评论 0
0
江河老于
1个月前
柯普兰(Douglas Coupland) "那是嬉皮和政治正确暴徒队伍混杂的神奇时代。每个人都能互相交流,可以问任何人任何问题。” "在当今迅速变化的时期,我们说话时,句子还没说完就结束了。" "未来的考古学家挖掘加利福尼亚遗迹,发现健身房都有看起来很吓人的器材,他们会认为存在过痴迷于酷刑的文化。"
#嬉皮
#政治正确
#文化考古
#加州文化
#社会变迁
分享
评论 0
0
徐思远 | God wills it
1个月前
这里是南非德班。这就是消除“白人毒性”后的景象。 如果一切照旧,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的未来就是这样。
#南非
#德班
#白人毒性
#社会变迁
#种族问题
分享
评论 0
0
凤凰网-凤凰网综合
1个月前
年轻人最不缺的结婚条件,被取消了
#结婚条件
#年轻人
#社会变迁
分享
评论 0
0
Silent Bird
1个月前
曾經的逃港潮.....
#逃港潮
#历史
#移民
#社会变迁
分享
评论 0
0
Jacobson🌎🌸贴贴BOT
1个月前
当年苏联也是这么评价洋快餐的,但不妨碍之后麦当劳门口排队的人更多了。
#苏联
#麦当劳
#快餐文化
#历史事件
#社会变迁
分享
评论 0
0
谷风
1个月前
走了,內心才宁靜、踏實,他們之中不少是冒着生命危險從大陸偷渡而來,仍過不好這一生。他們怎麼說也被英國人調教過,不像從大陸直接移民充滿抱怨。之所以抱怨,是因為現在大陸不像毛泽东時代社會那麼動荡,以及百姓極端贫困,故此他們失去了優越感,不能在攀比中充当救世者打救大陸亲人。
#偷渡
#英國移民
#文化适应
#社会变迁
#毛泽东时代
#贫富差距
分享
评论 0
0
*土*隹*
1个月前
青年节咋没人提了?叫牛马节也好啊🥲
#青年节
#牛马节
#节日关注
#社会变迁
分享
评论 0
0
李幺傻
2个月前
都什么年代了,竟然还有人晒房产证。 1911年,中国最后一个太监在皇宫里完成了阉割,他忍受着极度的痛苦,幻想着此后的荣华富贵。这时候,门外传来了叫喊声:“民国成立了,大清完犊子了。”
#太监历史
#清朝灭亡
#民国成立
#社会变迁
分享
评论 0
0
NyDadada🇳🇿
2个月前
这话放在近现代民族国家还没出现的时代或许还是成立的,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然而,在今天,除了极少数尚处在前现代的国家,其余只要是个现代国家,就很难再100%把责任赖到统治阶级头上了
#民族国家
#现代国家
#责任
#统治阶级
#社会变迁
分享
评论 0
0
小径残雪
3个月前
香港近年来陆续解散的民主团体。
#香港民主
#团体解散
#政治环境
#社会变迁
分享
评论 0
0
李幺傻
3个月前
上次回老家,见到我舅舅,舅舅说:“这社会咋变成这样了?以前村子里的人,都要活个好人缘,不要做出格的事,不然,死了没人抬棺材。现在抬棺材哭丧都是一条龙服务……”我告诉说:“社会早就是这样了,十几年前有个电影叫《哭泣的女人》,演的是专门哭丧的人。”这电影你看过吗?
#农村生活
#社会变迁
#传统习俗
#殡葬服务
#电影哭泣的女人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