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

未来还有什么基本面大叙事能推动比特币价格继续强劲上涨? 加密技术创新?基本面持续宽松?我认为是无了... 从ETF的炒作预期到兑现,从降息的炒作预期到落实 从BTC生态的铭文,到SOL生态的meme,至这最后BSC链的收尾... 就像浪涛一轮叠一轮,一轮过后一地鸡毛... 其实从这几波的浪潮看,财富效应也在急剧缩减 PVE至PVP越演越烈,全都是跑得快的游戏 BTC ETF落实至今已流入623亿美元 ETH ETF至今已流入146亿美元 资金流入速度创历史之最 但未来的一个中期阶段1年至2年,能支撑得起更大的流入吗? 持续性的降息?热钱涌入? 那得看特朗普能不能换掉鲍威尔了,没有那么简单 比特币减半4年周期在不在?不一定在 但很明显进入了减半期之后的尾声 我也曾看好15万刀的比特币 但时间总会给与最好的答案 要么价格到,要么时间到 既然时间到了,那价格不需要到也行 K线在时间和空间中呈现 永远不会那么完美。 如果你在2025年,没有赚到什么钱 那么真该做好防守策略了,而不是继续放手一搏 市场流动性仍充足的时刻都没有P赢别人 更何况2026年大概率的超级大震荡及低波动率相伴的市场呢 “熊市”它不一定是持续性的下跌,如比特币从12万跌到6万5万甚至2万 它也可能以低波动率随时间推移来展现 因为市场群体的改变,ETF的到来 也许是12-10万刀震荡半年 跌落一个区间10-7万再震荡半年 最后在12-7万,再震荡半年 一年半就这么过去了 链上世界,从曾经一个月出现一个100X的金狗 到3个月出现一只,直至半年才出现一只 PVP的结果是持续性的枯坐也难熬坚守错过偶然出现的那一个意外 无论有没有比特币减半的四年周期论 无论有没有美联储货币政策引导的全球热钱潮汐 资本潮汐有涨有落,周期仍在 只不过换一种方式,更加复杂 但,“熊市”是最好的学习积累的时机 如果你想在下一波浪潮中收获更大的财富 持续学习,不离开市场,适当休整,保持适度的敏感,就是最好的状态。 记住,活下去,才能见到明天的太阳。 😉😉😉
🧐四年周期或许已经死了,但是周期肯定没有死!因为“人性的周期”从未停止。 很多人又开始怀疑熊市来了,1011大爆仓对市场造成的影响是不可修复的,是不是从此开始就又要进入漫长的熊市, 当然也有部分人对现在还是牛市信心慢慢,因为按照四年周期,现在并未走完,至少要到2026年才算基本模型。 那么到底哪个观点对? 按下不表! Tom Lee 最近的一句话挺刺耳的: “即使华尔街爱上了比特币,它依然可能暴跌 50%。” 这句话来自他和 Pompliano 的对话。 这里不可避免再次提到 CRYPTO 圈子的四年周期,我保持之前的观点:周期还在,只是不是四年,只是换了形式,因为人性就在我那里,市场再怎么变也是人性驱动! 1️⃣我们曾经的执念—— 过去十年,我们几乎被“四年周期”驯化了。 2013、2017、2021:每一轮都像提前写好的剧本:减半、暴涨、高潮、崩塌。 人们总结出所谓规律: 减半 → 供应收缩; 市场情绪升温 → 新资金进场; 顶部 FOMO → 80% 回撤; 然后等待下一次救赎。 这套逻辑如此完美,以至于它成了信仰,过去我们习惯了:“减半 → 起飞”, 但注意:现在,我说的是现在,市场已经发生了质的改变,特别是这个周期! 驱动力不再是散户信念,而是 流动性与机构节奏。 但是机构的节奏就不再有周期了吗? 2️⃣这个周期的巨变: 这个周期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 ETF、是机构主导定价、筹码结构重构、日内波动降低,这个判断非常准确,符合现阶段 ETF + MSTR + 宏观资金配置潮的现实。 简单来说 $BTC 已不再是“散户炒作工具”,而是“机构配置资产”:MicroStrategy、ETF、华尔街主导的资金结构,正在压平波动、拉长周期。 ETF、做市商、算法基金,它们的资金周期不是四年,而可能是八年、十年,甚至是宏观利率周期的一部分。 当资本结构变了,周期的呼吸节奏也就变了。 另外个层面,很多人以为“机构化”会让波动消失, 但事实恰好相反—— 波动不会消失,只是被延迟、被放大、被重构。 ETF 并不能抹平贪婪,只是把贪婪包在合规外衣下。 当 BTC 上了华尔街的餐桌,它就不再是“对抗系统的反叛者”,而成了系统本身的一部分。 所以 Lee 说:“我确定未来还会有 50% 的回撤。”我是认可的,不是因为比特币变弱,而是因为它终于成为真正的资产。 真正的资产,都会有回调—— 只是周期不同、代价不同。 有人说,这轮周期最特别的地方在于: “大家都知道它会有周期。” 于是,泡沫更谨慎、贪婪更隐蔽、信仰更理性。 但市场的悖论是—— 当所有人都觉醒,周期反而更难预测。 我们也许已经进入了一个“缓慢牛、快速熊”的时代, 一个波动不再是情绪爆发,而是流动性脉冲的时代。 我觉得:“周期不是消失了,而是长大了。” 过去四年一个轮回,现在可能要八年甚至十年; 过去暴涨暴跌,现在可能是长坡厚雪; 过去靠信仰驱动,现在靠资金结构驱动。 但最难改变的从来不是市场结构,而是人心。 我们依然在重复: 涨时高估自己、跌时怀疑世界。 Saylor 说:“冬天不会再来。” 我不确定。 也许冬天真的不会再那么冷, 但人心依旧会在贪婪与恐惧之间结冰。 最后我想说的是—— 四年周期或许已经死了, 但是周期肯定没有死! 因为“人性的周期”从未停止。 市场的每一次暴涨, 都在提醒我们: 看似宏大的周期, 其实只是群体心智的脉搏。 真正的成熟,不是预测下一轮, 而是理解自己身处哪一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