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

谈谈到底什么是实际财富?? 绝大多数人都误以为货币、车、房,这些一般意义上的财富,即是实际财富。这是一个典型的常见误区。属于误把尺子当作物体的本体。 人的生活离不开尺子,但尺子不足以让人接触事实的本质。 货币是由各国政府发行的法币,由其信用度背书。在本质上仅仅是加强的Q币。 货币能买来的实际财富是很有限的,与其说买,不如说租。和贵金属黄金不可等量而语。即便是最有信用度的美元,于1971年也由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与黄金脱钩。如今货币发行者们又在打稳定币的主意。人人都知道,稳定币不过是换了名字的加密虚拟数字币,其本体不同于工业必需品又低产的黄金,不具备任何实际价值。 车、房,只有在实装为生产工具的时候是实际财富,如果是生活工具,或者是空置的生产工具,那便谈不上实际财富,如果计算上折旧,就更谈不上实际财富。 流转的时候,不会随着时间或次数而折价,才谈得上实际财富。 车、房、钱,对一个普通家庭来说,最重要的意义是用来兑换,兑高品质人力资源,即妻子,子女。 实际财富不是那么容易更改属性的东西。土地、河流、矿山、森林、湖泊、高品质人力资源,这些才是实际财富。折旧速度相较以年为单位的房和车慢上许多,能承载的财富却又多上许多,持有本身并不需要大量维护费,周转的时候总能找到下家接盘。所以,决定上述这些实际财富是否值钱的人,不是普通人,只能是权贵。谁掌握定价权,谁才有实际财富。 以土地举例,未开发的土地很廉价。但是已开发的土地价值万金。那么谁才有能力完成一级和二级开发能力呢?谁拥有,谁就拥有定价权。 以高品质人力举例。此处的高品质不是指学历,而是指实际可用,不会背刺的。繁荣行业的老人老喜欢说新人吃自己红利,但事实上老人也在吃新人的红利。如果行业走向衰退与死亡,老人便不再拥有解释权或者说话语权,继而不再拥有新的社会能量。新人能维持行业繁荣,老人的解释权才有意义,社会能量才会有新的增长。也就是说,拥有期望值,才拥有高品质人力。 以NBA举例,如果NBA的商业价值彻底被欧洲联赛取代,走向没落。那么所谓的名宿,在ESPN的讲话便一文不值,在耐克和阿迪的代言也一文不值。 一个社会上的直观体验——很多年轻人不想听老人讲话。因为很多老人所处的行业已经后继无人,他的老经验对新的行业毫无指导价值。此处的行业不仅指代职业生涯所从事的行业,也可以泛指一切社会关系。很多旧模式的社会关系早已随风而逝。 相反的直觉。为什么总有人感觉老人硬,新人软。现在是2025年,所谓的老人硬,老人大体是指世界的60~70后。这两代人的青春赶上了人类历史上最强的一波繁荣期,1980~2008。他们工作时期的薪资比后人低得多,但在现在,平均可支配的实际财富是最多最强的。一个游戏规则下,谁强谁就硬,这似乎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但他们唱戏的台子,一样是由自己,前人,后人,三代人一起搭的。一代人搭建不了完整的戏台。 如果把时间表向前翻,翻到世界的20~30后,在他们眼里,自己才硬,60~70后太软。因为衡量标准不同。20~30后的衡量标准是适应乱世的生活。60~70后衡量标准是适应和平年代的生活。 现在是2025年,现在还活着的人大多都身处和平年代,所以标准当然是以和平年代所需要的实际财富为判断标准。 所以软和硬从一开始就仅仅是口水话题,没有任何实质内容。并不能解决如何拥有实际财富的问题。 别的实际财富人可能并不拥有,不过高品质人力资源里,人至少拥有一样——自己。 在理论上,绝对效忠,绝对为自己可用。掌握,不妨从自己开始。
Y11
4个月前
今天是2025年06月15日,简单说说今日通过 首页的观察: 1. 国产大模型在国内全面大爆发,各个环节都很缺人,大中小互联网厂游戏厂以及银行、保险、消费金融等公司随随便便就无限HC地招人,要求极低,工资很高。 2. 随着国产大模型的发展,文科生的就业可选择面大幅缩减,只有极少数公司还接受文学专业的人才(譬如设计故事的世界观、HRBP、平台运营、游戏中AGI故事线角色个性化设计、银行柜员),如果大家有机会,劝大家都转大模型(这东西很简单的,随便学几个prompt就能上岗了) 3. 从地理位置上看,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还是吸纳人才最多的城市。再往后就是重庆、长沙、武汉、南京招人的岗位也多。想要转行的朋友可以多看看不同的城市,不要只在一个招聘软件找工作,以防信息茧房。 4. 即使大家都说外贸不好,但出海的人才也很缺。安克创新、海尔、以及新能源车企(如电动汽车、电动摩托车),都大量招人,各个细分领域的人才都要。对机械工业感兴趣的朋友不要错过。 虽然大家都喊着25年就业大环境不好,但是本质上还是有着极大的信息差。大部分人只知道那么几个老牌的招聘软件,因信息渠道被垄断而企业招不到人才,大家找不到工作,平台赚得盆满钵满。 以上信息,同样也适用于高考完毕正在选专业的家长和孩子,大家可以用的移动端里的‘问问’功能,输入孩子的个人偏好或者相关大学专业,然后系统就能给他提供特定的高考专业以及毕业后的就业去向,行业平均工资范围。毕竟大家都希望给孩子一个宽松好就业高薪的未来。
宝玉
5个月前
IBM裁员约8000人,HR部门因AI受冲击最大 IBM近日裁员约8000名员工,其中大部分集中在公司的人力资源(HR)部门,而AI技术的广泛应用正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IBM此次大规模裁员主要针对人力资源部门,这与公司近期大举推进AI自动化战略密切相关。仅在几天前,IBM便已用AI智能体取代了200个HR岗位。这些AI智能体可以高效完成过去由人工负责的重复性任务,例如整理信息、回复员工咨询和处理内部文件,逐渐让更多岗位被取代。 裁员背后的AI自动化趋势 IBM首席执行官阿尔文德·克里希纳(Arvind Krishna)近期在采访中透露,公司通过AI和自动化改进企业流程,提高效率。他特别强调,尽管一些岗位被取代,但IBM的整体员工数量其实是在增加的。这是因为公司把AI带来的节省资金重新投入到了软件开发、市场营销、销售等更需要创造力和战略思维的领域。 克里希纳表示:“我们在IBM内部大量使用AI和自动化改善了企业流程,但公司的整体员工数量并未减少,反而增加了。这让我们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其他更有价值的领域。” 简单来说,IBM并非单纯地全面削减人员,而是在重新调整组织结构。那些需要创造性、战略思考能力以及出色沟通技巧的职位依然备受青睐,但以重复性后台事务为主的岗位则越来越被AI所取代。 并非所有岗位都会被完全取代 IBM首席人力资源官妮科尔·拉莫罗(Nickle LaMoreaux)也指出,AI并不意味着所有岗位都会消失。“完全被AI取代的职位其实很少,”她解释道。AI主要接手的是重复性任务,使员工可以腾出更多精力来完成真正需要人类判断力的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IBM内部在裁员,但公司同时也在积极向客户推广AI服务。在本月召开的IBM年度Think大会上,IBM推出了帮助企业客户构建和运行AI智能体的新服务,这些服务还能与OpenAI、亚马逊、微软等主流平台协同使用。 行业趋势明显,多家公司纷纷效仿 事实上,AI自动化趋势并不局限于IBM一家企业,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公司正在尝试利用AI工具减少运营成本。 上个月,多邻国(Duolingo)宣布开始逐步用AI取代人类合同工。 Shopify的CEO托比亚斯·卢克(Tobias Lutke)甚至在内部备忘录中要求各团队在聘请新员工前,必须首先证明AI无法完成这些任务。他提出:“在申请增加人力资源之前,必须明确为什么AI不能满足需求。想象一下,如果你的团队中已有AI智能体参与工作,会是什么样子?” 可以看出,随着AI技术进一步发展,行政类的重复性岗位在未来还将持续面临风险,职场格局也将随之进一步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