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

跟大家分享下我的故事吧。 00 后,野生程序员(大学时期才接触的电脑),出生于小地方,没资源,没背景。 毕业两年,换了三份工作,跟前同事合伙创业了一次,赚不到钱我又跑去上海打工了(MarsCode 比赛我忘记报名了,错过了和潘乱老师合影留念的机会)。 上海这家公司挺好的,但四个月后,我又辞职了,来到了清迈。准备再次探索下数字游民的生活,只工作,不上班。 我的职场之路异常坎坷,但截至目前,我已经在合肥、广州、北京、大理、上海各生活工作了半年。 这两年半的经历让我认识了很多人,有程序员、设计师、创业者、小老板等等,也不乏认识了一些财富自由的人。 听到过很多经历,很多故事,有虚假的,务实的,荒唐的,痛心疾首的,理想主义的,豁达开朗的...... 不违心地说:我这两年半所收获到的东西,比我大学毕业前的 22 年都要多。这些经历经验,认识的人脉资源是我最宝贵的财富。 “走大多数人走的路,那你注定跟大多数人一样。(碌碌无为)” 这是我前段时间脑海里突然蹦出一句话,本想借此宽慰自己,表达自己的与众不同。 但后来我意识到,事实如此,我没有骗自己,我的确在走一条少有人走的路。 我不知道这条路的终点是什么,我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会先来。 仅存年少时候的勇气,我正艰难地走着,步履蹒跚地走着,兴许哪一天雾散云开,我就能见到曙光了,兴许吧......
我,一个稚嫩的00后,自己的经历确实没有很多人那么跌宕起伏。我没有那么激进,比较喜欢稳扎稳打,所以你很难在我的经历上看到爽感。就是那种激烈的失败又涅槃重生的那种。大家确实喜欢那样的故事😺。 但我觉得我的道路可能更适合更多像我一样普通人。 平和而坚定,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像一条潺潺流淌的小溪 因此也很少焦虑也很少内耗,充实且快乐。😃 从北方小城带着对计算机的好奇考入北京的大学,正值疫情,就像大多数人一样帮班级做点事情拍拍微电影啥的,不过很快就放开了也开始探索更多可能。我渐渐发现发现实践远比理论重要,于是人小艺胆大:自学课程直接简历投北大,没想到直接进入了北大计算机实验室实习,不过发现科研氛围与我最开始的预期不符而选择退出,没啥成功但也体验了一把顶尖学府。同期,我结识了一群AI创业的朋友,第一次感受到00后不畏艰难的闯劲,那段共同奋斗的时光至今难忘👏。 大三,我进入中科院自动化所实习,体会到科研院所与高校自由氛围的差异。随后,我技术入股开启第二段创业,组建了自己的技术团队,亲历了从需求到产品落地的全过程。作为联合创始人没有工资,但我可以给别人发工资哈哈哈,同时我还在头部AI自媒体做编辑,深入体验了各种AI产品,自己也在写博客,几十万阅读。 即便各种放荡不羁,我还是保研了。选择保研而没有直接gap创业也为自己留了条后路。之前的每一个项目我都在修炼自己的能力,并且默默培养自己的团队。现在,我开启了新一次创业,并获得了一点投资。这次,我不仅要面对技术挑战,更要学会如何带领团队,做好产品,并尽可能降低大家的创业风险。 我的经历,是关于持续成长、自我探索和稳健前行的旅程。我发现 多去体验: 不设限地接触新事物,从不同领域汲取养分。人生不就在于体验嘛 一步一个脚印: 踏实积累,不急于求成,每一步都算数。 思考验证: 不盲从,不轻易下结论,用实践检验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