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金融汪
关注
统计数据
56
文章
0
粉丝
0
获赞
268
阅读
热门文章
1
TechFlow 深潮 发布的文章:近期教育领域的变化引发了广泛讨论,我认为教育改革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创新能...
145
32
金融汪
1天前
#爱泼斯坦文件 今天美国众议院监督委员会的民主党人公布了一份包含20000个文件的链接,并称这些文件来自于爱泼斯坦遗产委员会;链接如下,文档都在Google 共享文件中;其中骇人听闻的是爱泼斯坦在邮件中称“他和受害人在我房子里待了好几个小时”......他是谁
#爱泼斯坦
#性侵
#美国众议院
#犯罪
#邮件
分享
评论 0
0
金融汪
6天前
周五的晚上看到一篇绝佳的文章,来自V神: "当人们最有动机让你放弃反对他们时,恰恰是你拥有最大筹码的时刻。” “出于利他主义而采取的权力最大化行动,和出于贪婪自恋而采取的权力最大化行动,本质上是完全相同的。因此,任何试图做后者的人都可以毫不费力地告诉你,他们试图做的是前者,并让你相信他们是个好人。”
#V神
#权力
#利他主义
#贪婪
#动机
分享
评论 0
0
金融汪
6天前
【扯白】【当我们在讨论OpenAI的问题的时候,我们在讨论什么】(一下文字均为本人手写) OpenAI在最近三年,一直处于舆论的中心,媒体的头条 无论是ChatGPT的横空出世,极短时间用户突破1M; 模型不断迭代,能力不断提升,促进整个AI行业的兴起 还是Altman被董事会踢出局又被请回去,llay出走,“内斗”曝光 无论是Altman和马斯克的利益纠葛最后变成个人恩怨,要对簿公堂 还是OpenAI和微软之间说不清,道不明的产权,版权,股权纠纷,渐行渐远 无论是英伟达捐献的第一台高速计算机,还是到现在OpenAI疯狂“圈钱”必须在商业化的路上一路狂奔,锁定生态圈和合作对手,拼命一搏 ....... 客观来说,OpenAI其实没有做错什么,商业就是这么残酷;而Altman本人也绝不是科技理想主义者(就像llay,辛顿);他就是一个创业者,一个商业奇才,一个资本主义世界里典型的封面人物而已 所以,我们在讨论OpenAI的问题的时候,我们在讨论什么?就像此前我说我们讨论中美贸易战的时候我们在讨论什么? 我们的讨论始终是有边界的,有框架,而绝非一边倒的 那个边界就是:我们在观察一个组织,一个产品,一项颠覆世界的科技应用的时候,我们必须要清晰地认识到:其社会影响力和商业价值是不能划等号的 而技术和市场的领先者,是不是最后的商业上的胜利者,也是需要去跟踪观察,不能直接给答案的 一切的线性外推,都可能导向极大的谬误 ................... ChatGTP在2022年底的出来,是人类AI技术应用的拐点;在这个拐点之前,人类对人工智能的探究已经持续了70年,并经历过2次“寒冬”;ChatGPT的出来并不只是OpenAI的功劳,如果没有2012年辛顿,llay和Alex师徒三人对基于神经网络的DL的发明,如果没有Google的Transformers的发明......人类的ChatGPT时刻不会到来 而Sam Altman最大的功能就是在没有钱的情况下,网罗到了当时全球最厉害的AI大脑llay,建立了非赢利的组织OpenAI,并成功从一众企业家比如马斯克那里获得了巨额的捐赠;还利用亚马逊的云服务进行计算支持..... OpenAI成立到如今不过10年,ChatGPT推出3年,全球用户已经超过8亿人,营收今年超过130亿美金,估值5000亿美金;其模型的基准测试水平依然还是全球领先;而且Altman刚刚解决了OpenAI组织架构上的巨大Bug,成功转型为可赢利商业实体,扫清了IPO和赢利最大化的障碍,为OpenAI的员工和股东谋得了真实的福利(想想Altman被董事会“扫地出门”,是员工们把他捞回去的) 如果,就以此刻作为“业绩评估”时点,OpenAI和Altman都是巨大的成功 .................. 但是,世界就是滚滚向前,不会为谁停留脚步 OpenAI和Altman进入自己创造的不断自我强化的世界,会不会产生“弗兰肯斯坦式反噬”?我们不得而知 现在的情况是什么? 所有,是的几乎是所有巨头都在参与AI的投资和建设:与基础设施数据中心相关的都在拼命砸资本CapEx狂飙;希望改进工作流提升效率的公司在内部不断加强IT支出,人,系统,数据。。。。。; 自己不想投入的,还是需要去进行采购和外包,垂直应用软件支出也在加速...... 另外一方面,公司裁员也在加速,以大公司,入门级员工最为突出......为什么?因为最喜欢囤积人才的大公司觉得自己不用囤了,AI时代的到来,初级员工的职能完全被AI替代,老员工的能力和效能可以指数级增长...... 投资狂飙,芯片短缺,高端制造产能不足,产业工人结构性失调,劳动岗位下降,年轻人焦虑急速上升(导致普通家庭焦虑急速上升)...... 大家想想,AI来了,你是高兴兴奋多,还是焦虑紧张多?开始的兴奋,最终被一种巨大的对未知的恐惧裹挟: 到底还有多少是我不知道的?我是不是又被抛在了时代和科技革命的后面?哪个AI工具好用,我得赶紧学会, 不会就死啦...... 以OpenAI为首的这轮AI科技革命的弄潮儿们也有深深的恐惧:我的竞争对手们到底又搞出了哪些新玩意儿,加班加班加班,再不加班就死了,中国人来了,他们到处都是,完蛋了。。。。。 在这场玩得越来越大的竞赛中,连黄仁勋也会“焦虑”,虽然他才是最大赢家,但毕竟市值5万亿,高处不胜寒,增长在哪里?能不能再次打开中国市场的大门? 而资本市场的焦虑是,这样的投资狂潮,有多少能够产生真正的终端产品和应用,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提升GDP增长水平提升经济产出?? ............. OpenAI已经进入了一个以它现有的财务实力,无法支撑的游戏;当股权换算力的边界已经再也无法突破的时候,它就只能诉诸于债务融资,还有什么比政府低息的担保融资更划算的呢? 可以利用政府背书,可以不断扩大影响力,可以“裹挟”,然后做到Too Big to fail 这不是一个伦理或道德问题,这就是一个纯商业的问题 纯商业的问题,就需要用商业的尺度去衡量,小心求证,谨慎观察,计算概率和赔率,下注还是撤退?这是我们讨论的边界
OpenAI GPT-5发布引发用户不满,阿尔特曼回应质疑· 140 条信息
#OpenAI
#Altman
#AI革命
#商业化
#社会影响
分享
评论 0
0
金融汪
1周前
看了大量的数据,这个来自于Revelio lab的数据还是比较明晰的;标明了入门级员工,特别是AI替代率更高职位的招聘从2023年1月以来下降了40% 当然,事实上所有的招聘职位都有下降 但是,为什么美国的失业率数据就还好?其实学术界有不少研究,简言之就是(1)劳动力供应下降—移民下降+(2)劳动参与率下降
#AI替代
#入门级员工
#招聘下降
#失业率
#劳动力供应
分享
评论 0
0
金融汪
1周前
美国人首次购房的年龄中位数从30多前的28岁,增加到了如今的40岁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住到了父母家的房子里
#美国
#首次购房
#年龄中位数
#40岁
#年轻人
#啃老
分享
评论 0
0
金融汪
1周前
非常简单的语音访谈:为什么Open AI在商业上很难成功 听一听投资前线和一直在观察市场生态,并挑选赢家的人怎么说
#OpenAI
#商业
#投资
#访谈
#市场生态
分享
评论 0
0
金融汪
2周前
采用人工智能的公司并没有减少招聘高级员工,但他们已经减少了招聘初级员工。
#人工智能
#招聘
#高级员工
#初级员工
#就业
分享
评论 0
0
金融汪
1个月前
这一波在crypto 中心化交易所发生的事情,应该会让更多人意识到此交易所非彼交易所;技术平台的中性化的重要性在平常是大家感受不到的;在关键时刻才体现出来,但教训也是血淋淋的 连币安都撑不起来,要开始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赔付了;但这也绝不是终点;严肃的玩家会离开这个中心化交易市场 市场的生态结构就是这样一点点在改变;去中心化交易平台,尤其是建立在以太坊基础之上的去中心化金融会站到更有利的位置 “去中心化金融(DeFi)平台平稳地通过了这次压力测试。据报道,Uniswap和Aave等去中心化交易所(DEX)在市场动荡中未出现任何技术问题或服务中断。 其中,Aave平台在无人为干预的情况下,完美处理了1.8亿美元的清算;而Uniswap则处理了近90亿美元的交易量。这一表现差异,使得行业对中心化平台的信任度再次受到考验。”
币圈“1011”六倍崩盘:高杠杆爆仓潮,谁在裸泳?· 6047 条信息
#中心化交易所危机
#DeFi优势
#币安赔付
#去中心化金融
#市场信任危机
分享
评论 0
0
金融汪
1个月前
突发:纽约拉瓜迪亚机场跑道上两架达美航空飞机相撞 其中一架飞机的机翼几乎完全损毁。 目前尚不清楚受伤的乘客或乘务员人数。
#纽约拉瓜迪亚机场
#达美航空飞机相撞
#机翼损毁
#人员伤亡不明
#突发事故
分享
评论 0
0
金融汪
2个月前
【扯白】【AI&投资】 以下文字来自于我和同事们讨论AI发展及其🫧风险时,发表的个人看法,也分享给大家(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如果大家对AI的投资热潮及其发展感兴趣,我推荐红杉的合伙人David Cahn的两篇文章:2023年9月写的《有关AI的,价值2000亿美金的问题》和2025年6月写的《有关AI的,价值6000亿美金的问题》,基本上,结论就是只有那些资产负债表能够承受巨额减值损失的公司,才有能力参与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竞争。 AI的前途是光明的,但是发展的过程中,赢家是谁,还是需要去跟踪和观察的。就像上一波的科技革命,也就是PC+互联网浪潮的全球信息化浪潮,在经历了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破裂和2008年的金融危机,有些著名公司以及无数不知名小公司“死去”(被分拆,被并购,破产)比如摩托罗拉,AT&T,网景,还有若干门户网站等;有些经历了高峰,风光一时无两,但现在却平庸或岌岌可危,比如思科,IBM,HP,英特尔;有些则真正借助这波信息革命和后续的移动互联网浪潮延续辉煌,成为市值数万亿美金的龙头,比如苹果,微软。另外目前市值万亿的公司中像英伟达,亚马逊,google,Meta,特斯拉都是成立20-30左右年的公司。而苹果,亚马逊,google,meta的产品则是在信息科技浪潮和互联网革命发展过程中走出来的,面向普通大众的超级应用,是改变生活方式的超级应用。 就目前的AI浪潮来看,英伟达是直接受惠,并产生了真实产出的企业;(“卖铲子”的在淘金热中总是第一波最受益,但淘金热最后真正造成的巨大影响是产生了美国的“西部大开发”,造就了旧金山,洛杉矶这些美国大城市.....) 特斯拉是能源革命+出行革命+AI概念的直接受益者,它的万亿估值中,有超过一大半是和FSD,Robataxi,人形机器人相关的但是其实还未见产出的;另外一小半估值才是和造车有关,能产生盈利的。 在AI目前的发展中,已经有三个大板块从它们的客户那里确认了收入:半导体产业链(芯片设计+生产封装的)+数据中心产业链(CPU+GPU+设备+存储+能源,土地REITs等)+云服务/云计算产业链; 这些已经跑出来的公司是实实在在有收入有盈利的,但估值是不是可以给那么高?给出来的估值在后续要由什么来弥补?这个是投资端需要去思考的。 从历史来看,后面真正的大机会,应该还是基于广普人群的超级应用,面对的是全球80亿人群可以彻底改变生活方式的超级应用, 是AGI,包括未来的物理与AI的结合-人形机器人,也包括改变人类预期寿命的医疗行业(新药发明,基因疗法等)发展.....;但在这些超级应用跑出来之前,从投资的角度,会有泡沫有风险,也会有很多公司死掉,赢家只是少数人。 从美国股市的长期历史来看,从1927年以来,有57%的公司其整个生命周期的回报低于国债;从1990年以来,只有1%的公司创造了超额收益Alpha,美国股市1/3的超额回报只来自于10家公司。 去看牛逼的基金经理,其生命周期中的无论是“一战成名”,还是“持续跑赢”,绝大多数的收益来源也是在少数几个股票标的上的押重注。 所以,投资是非均衡,非对称,也没有什么所谓系统性回报。 从这个角度来看,似乎是那些始终具有“再平衡”策略,并具备“新生产力”代表,总是筛出“赢家”的指数,反而成了相对”安全“和”平衡“的一种投资标的。(这一段,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形成投资建议哈😝)
#AI投资
#AI风险
#英伟达
#超级应用
#科技股
分享
评论 0
0
金融汪
3个月前
大家,深度思考的能力,不是只看到表面的特征描述,更应该能够看到事物在时间序列上的演变;通过横向和纵向的研究,从而建立起抽象能力:总结,推理,演绎 从这一点上来说,这正是现在的GAI在不断突破演进,希望赶超人类的 人类的牛逼之处依然还是大脑的超级处理能力,人类大脑的神经网络计算效率更高;人类的弱势在于,大脑的存储能力有限,所以,很多东西不经常训练和需要拿出来用,就会被放到垃圾桶;下次再用,还需要一个学习曲线 人机交互是最牛逼的 不要让AI主宰你,不要动不动就让Grok去查这啥意思
#深度思考
#GAI
#人机交互
#AI
分享
评论 0
0
金融汪
4个月前
扎克伯格的 $Meta 准备花50亿美金购买 雷朋 Ray-Bans👓 母公司-欧洲的EssilorLuxottica集团5% 的股份;相中了AI可穿戴设备的市场爆发力
分享
评论 0
0
金融汪
4个月前
Circle的模式目前是属于能看得懂的模式,但是Circle和Coinbase的技术架构都是建立在以太坊基础之上的;而且可以预见,未来的很多值得尊重和信任的DeFi市场的机构绝大部分都会选择以太坊为技术基础设施 但是ETH价格却始终稳定,不温不火;对于这一点,我也在思考,为什么呢?
Circle上市引发市场热议,稳定币未来何去何从?· 118 条信息
币圈“1011”六倍崩盘:高杠杆爆仓潮,谁在裸泳?· 6047 条信息
分享
评论 0
0
金融汪
5个月前
美国国务卿马卢比奥下令全球各地的美国大使馆立即暂停安排学生签证的面谈。因为特朗普政府正在考虑对申请人的社交媒体资料进行更严格的审查 命令即刻生效 美国大学在校生1900万,外国留学生占比5.9%,超过100万;印度第一,中国第二;并且大多数留学生专业都是STEM
哈佛大学遭特朗普政府资金围剿后,杜克大学成新目标· 275 条信息
#美国签证
#特朗普政府
#社交媒体审查
#美国大使馆
#外国留学生
#STEM教育
分享
评论 0
0
金融汪
6个月前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和中国副总理何立峰,将在本周晚些时候在瑞士正式开始中美贸易谈判。 这是迄今为止,第一次由双方确认的谈判开始。
#中美贸易谈判在瑞士启动· 51 条信息
中美贸易谈判在瑞士正式启动,双方达成重要共识· 49 条信息
中美贸易协议达成,关税战走向缓和?· 456 条信息
中美贸易谈判再进一步,框架协议能否终结贸易战?· 498 条信息
#中美贸易谈判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
#中国副总理何立峰
#瑞士
#正式开始
分享
评论 0
0
金融汪
7个月前
4月11日,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发行了一笔总额9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6亿元)债券。 伯克希尔此次债券发售受到市场的高度关注,因为伯克希尔筹集的资金可能被用于增持日本公司的股份。 今年3月,伯克希尔增加了对日本五大商社(伊藤忠商事、丸红、三菱商事、三井物产和住友商事)的持股,持股比例均提高了1个百分点以上,持股比例在8.5%至9.8%之间。
#伯克希尔·哈撒韦
#债券发行
#日本投资
#巴菲特
#商社持股
分享
评论 0
0
金融汪
7个月前
这两天正在统计数据 给大家一些简单的数据 1. 特朗普的眼睛只看到了美国1.2万亿的商品贸易逆差 2. 却全然不顾自己每年还有2933亿美金的服务贸易顺差 3. 中国和美国之间的服务贸易也是美国顺差318亿美金 美国外贸本质:美国居民享受全球的便宜商品;全球享受美国的金融,娱乐,教育....
#美国贸易
#贸易逆差
#服务贸易
分享
评论 0
0
金融汪
7个月前
这一天天的,折腾个没完 能得到啥? SEC现在也是个瘸的 AG现在也是个瘸的 FBI现在也是个瘸的 DOJ也是个瘸的 ……内幕交易,老鼠仓,市场操纵 没人管了啊
#SEC现状
#FBI现状
#DOJ现状
#内幕交易
#市场操纵
#无监管
#老鼠仓
分享
评论 0
0
金融汪
7个月前
乌尔苏拉·冯德莱恩:欧洲将捍卫自己的利益。欧洲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市场。 关税将损害消费者的利益。通货膨胀将上升。供应链中断将加剧。官僚主义将加剧。 特朗普总统 - 关税无法解决问题。
#乌尔苏拉·冯德莱恩
#欧洲
#关税
#消费者利益
#通货膨胀
#供应链中断
#官僚主义
#特朗普
#贸易战
分享
评论 0
0
金融汪
7个月前
Bloomberg独家:美国正试图掌控乌克兰未来所有重大基础设施和矿产投资,这可能使其对基辅其他盟友的任何参与拥有否决权,并破坏乌克兰加入欧盟的努力。 据彭博新闻社获取的一份文件草案显示,唐纳德·特朗普总统领导的政府在与乌克兰修订的伙伴关系协议中要求,在所有基础设施和自然资源项目投资方面拥有“优先出价权”。 如果该协议获得通过,美国将获得巨大权力,得以控制对乌克兰包括公路和铁路、港口、矿山、石油和天然气以及关键矿产开采在内的项目投资。这将标志着美国在欧洲面积最大的国家的经济影响力空前扩张,而此时乌克兰正试图与欧盟结盟。
俄乌僵局:停火难,美俄角力持续?· 1459 条信息
俄乌冲突:特朗普或调整对乌政策· 2253 条信息
#美国
#乌克兰
#基础设施投资
#矿产资源
#欧盟
分享
评论 0
0
金融汪
7个月前
根据一些专业的汽车行业咨询研究机构的研究,特朗普对汽车的关税政策,可能会导致在美国售卖的汽车价格上涨4000美金, 电动车的价格则可能上涨12000美金;大量墨西哥进口的SUV将可能上涨8000美金,皮卡上涨9000美金左右 下图是美国主流汽车在墨西哥和海纳大生产的比例,以及息税前收益占比
#特朗普汽车关税
#汽车价格上涨
#墨西哥进口汽车
#电动车价格
#汽车行业影响
分享
评论 0
0
金融汪
7个月前
李嘉诚的长和正在按计划推进与贝莱德的港口交易 CK Hutchison’s plan to sell two Panama ports to a BlackRock-led group is moving ahead as scheduled
#李嘉诚
#长和
#贝莱德
#港口交易
#巴拿马港口
#CK Hutchison
#BlackRock
分享
评论 0
0
金融汪
7个月前
英伟达宣布将与通用汽车合作开发全自动驾驶技术
#英伟达
#通用汽车
#全自动驾驶
#科技合作
#自动驾驶技术
分享
评论 0
0
金融汪
7个月前
柴静对话为俄罗斯作战的中国雇佣兵:“我可能会在战争中死去,所以决定说出真实”|
#柴静
#俄罗斯
#中国雇佣兵
#战争
#对话
#真实
分享
评论 0
0
金融汪
8个月前
【扯白】 作为这个世界的观察者,最近简中媒体世界里最喧闹的事件里,我看到的是什么? 是一种结构性的失衡和无助。 是一个女性,因为不管什么原因,从社会角色一路退化到家庭和私人领域,在遭遇她所认为的不公而要寻求救济措施时,所面临的巨大束缚与困难。 男性从未从社会公众领域真正退出,当女性(不论什么原因)必须依附于他而活着时,在公共领域,她的很多主张便失去了普遍性的支持,因为她已经不被视为一个独立的,平等的利益共同体。 男性因为一直生活在公共领域,他便必然有与之利益相关的外部资源,无论是钱,还是人,都是可以调用,在出现利益之争时,能够为其助力。聘请律师,职业公关,甚至买张机票飞走度假,回来又是好汉一条。所以,他的主张,从来都是对外的,并且公共和社会领域也接纳如此。 而从社会公共领域退化到私域的女性,如果没有能力去维持社会资源,自身的财务平衡,那么她的主张就只能是内化的,她的价值体现也只能是内化的。这个给她价值评估与交换(包括金钱给付,情绪支持)的人,就变成了她为之退化的人,这个人或者是一个父亲,或者是一个老公,或者是一个前夫.......当这个价值交换失衡,女性无法获得对等的权益时,她只能向男性呐喊。 她大概率没有财力动用社会资源—律师和公关团队来进行对抗。而且,很有可能她在私域里待得太久,甚至朋友们都无法确知她的生活,亦无法像一个男性的利益共同体一样,来帮她抵抗和回应种种。 这是一种结构性的失衡和无助,对女性尤甚。 但女性整体上而言还有一个特性就是韧性很强,当内化的主张,呐喊,咆哮失去作用的时候;很多女性会选择继续战斗。当她需要一个公平的时候,要么她得到了,要么她死去了。这是一种令非常非常多的人不适应,尤其是男性和他的利益团体非常恐惧的“洪荒之力”,就是他们突然醒悟过来,原来已经退化到私域的女性,还有一种恐怖的毁灭力,这个力量就像一个黑洞,眼看着就会吸走所有。 这就是眼下发生的一切,在面临社会救济和缓释措施(人力,财力,社会资源)系统性缺乏的条件下,女性选择一个人战斗,而且战斗力爆棚。几十年前,中国农村妇女的自杀率是很高的,因为实在缺乏战斗工具和武器;而如今,互联网的发展和社交媒体的发达,成为一个可以利用的工具和杠杆,她可以让他社死;而公众认为她已经“疯了”,其实并没有。 (我没有在评价对错与是非,我只是在观察一种模式,一种这个世界发生了太多的具有共同特征的模式) 这个社会是一个巨大的评估体系。 男性始终整体上追求一种外部评估体系中的价值最大化;女性也希望寻求外部评估体系中的价值最大化;但是,当男性倔强着要活在社会公共领域,但因为掣肘太多时,他所获得的内部支持有时候是以女性的让步和退化为必要条件的。 如果以“团队”(team)来形容一个家庭,男性往往会以“团队领导”(team leader)自居,而女性是“团队成员”(team member),所以,团队的目标与优化,是由team leader来决定的;team member必须配合支持。 如果这个男性确实可以创造对团队和家庭更大的价值,更优的结果;那女性社会角色的退化,以便获得更大的家庭蛋糕,是一个理性的选择。但前提是,双方的利益一致,目标一致。甚至这个利益与目标是无需纸面的协议约定的,因为社会有契约,而家庭就是一个最小的社会契约组成部分;家庭中的每一个人,都遵循着整体与个体利益最大化的默契与约定。 我说的当然是一个大多数人遵循的模式;但是,家庭中会出现各种情况变异;比如某个人生病,比如文革时某个人挨批,比如感情变迁......都会导致家庭成员的目标出现差异,而互相博弈。所以,家庭又不能完全以利益导向运作,因为家庭是人组成的;人应该有基本的善良与人性。 如果最终,这个以家庭及其成员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无法持续下去的话;也应该秉承契约精神,该分手分手,该补偿补偿,该互道珍重就互道珍重,这些都应该彼此协商,公平对价,比如金钱补偿,比如真挚的道歉。(对,道歉很重要,尤其是对自尊和自我看得特别重的人来说) 不要鸡贼,不要求万全,没有多赢,不要幻想,不要在分开的时候就想着回头路,没有回头路,必须一条路走到黑。 女性,如果可以,努力自己赚钱,努力拼命往前奔跑;不要害怕没有时间照顾孩子,孩子们的一日三餐,课外活动,不必时时陪着;如果孩子能见到开心有活力的妈妈,对他们来说是最棒的。 能在专业道路上持续前行,做职业化的女性很好;就算没有专业背景,餐馆打工,杂货铺打工,做保姆去工厂,和人接触,让自己的思维和语言都流动起来也是极好的。但如果不幸罹患疾病,无法自立,这一题从个人角度我不会,但这是一个社会性问题,必须要有一个社会性的救济和缓释措施,这是社会文明的体现。 愿你我,都不会变成他人的地狱;也不必承受他人制造的地狱。
#女性权利
#性别不平等
#社会观察
#家庭角色
#公众领域
#性别失衡
#社会结构
分享
评论 0
0
1
2
3
下一页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