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风险对冲
关注
𝘁𝗮𝗿𝗲𝘀𝗸𝘆
1周前
#投资 对风控的入门理解: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 当然不是错,而是不够,太基础了。 想着自己的标的永远不出事,一方面这是一厢情愿的愿望;另一方面上限也不过是不亏损而已。 矫枉要过正。你应该想的是,如果出事了我怎么从中获利。 想完了,选的篮子就有本质不同了。
#投资
#风控
#风险对冲
#逆向思维
#资产配置
分享
评论 0
0
Rocky
3周前
今天洪灏这篇《决定性的一周》值得警示⚠️ 由于这是一篇付费文章,我大概讲讲其中的概要。 未来一周的市场,可以说是一锅沸腾的浓汤——各种重磅消息搅在一起,让人又兴奋又忐忑。周末在马来西亚启动高层新一轮贸易谈判(特朗普亚洲首站是马来西亚)、月底即将到来的APEC峰会、还有一连串重要经济数据,全都让市场情绪上蹿下跳。 1️⃣ 贸易风波:特朗普的“大单子”与“禁令牌” 昨夜白宫放话,说川普想在APEC峰会期间和习大大见面,谈条件。谈什么?稀土、大豆、芬太尼——这些老生常谈的筹码又被端上了桌。但美方这次又抛出一张新牌:对关键软件出口实施贸易限制,甚至连使用这些软件生产出来的产品也可能被约束。 说白了,这就是美国黔驴技穷的表现。他想继续用高科技制裁,但又缺乏国际联盟的支持。因为这类单边“霸凌”政策,不仅让目标国不爽,也让盟友觉得吃亏。丘吉尔那句老话“没有永远的盟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在这时又被验证了一遍。 另外特朗普还宣布终止与加拿大的贸易谈判。要知道,美国和巴西、印度、墨西哥、瑞士等关键贸易伙伴都还没签署新的协议。这种“对外吵架、对内施压”的风格,已经成了市场的背景噪音。 2️⃣ 美股表面风平浪静,水底暗流汹涌 隔夜美股三大指数都涨了,中概股还涨得更猛。看起来一片太平,但其实水面下的力量在对冲。 文章中列举了一些数据,很有意思: · 机构投资者过去一周净卖出8亿美元美股,过去5周里这是第4次卖出; · 对冲基金连续6周资金净流出,上周流出4亿美元; · 反倒是散户在持续买入,上周净买入4亿美元; 整体来看,美股4周平均净流出高达12亿美元。也就是说:机构在减仓,散户在接盘。而标普500离历史新高就差1%。 更妙的是,美国上市公司的高管几乎都在减持公司股票,没有一个人增持。照理说,企业高管最了解自己公司,他们不买反而卖,这信号挺明显的。可是今年偏偏散户赚得比机构多得多——这波行情,真应了那句“华尔街在卖,Main Street 在嗨”。 3️⃣ “聪明钱”开始买保险了:SKEW指数发出微弱信号 再看一个更深层的指标——美股波动率偏斜指数(SKEW),也简单称之为‘美国黑天鹅指数’ 这个指标专门测市场对虚值看跌期权的需求,也就是机构买“崩盘保险”的强度。 最近SKEW明显上升,但标普依然逼近历史高点。这说明什么?👉 聪明钱在趁波动率低的时候悄悄买保险。他们没有大幅砍仓,但开始防风险了。 这往往意味着,机构觉得市场短期还会涨,但后面可能有点“风浪”。此时的市场有点像台风来临前的海面——风平浪静,但暗流已起。 4️⃣ 美债收益率到关键拐点 另一个信号来自债券市场: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经回到850日均线附近。 这个位置很关键。长期来看,美债收益率的40年下行趋势在2022年已经结束,而现在重新回到这个技术位,意味着市场对通胀前景和资产配置逻辑正在发生微妙变化。 我个人的理解是:如果通胀温和下行、美联储继续暗示降息,那美债收益率会再下滑一点,有助于美股继续创高。但如果超级大国谈判破裂(也就是我预期的“TACO情境”出现),那市场波动可能会再次放大。 整体来说,洪灏老师这篇文章,十分值得一读,对于我们加密或者美股操作策略来说,未来一周将是关键周,机构偏向谨慎,持仓现货但买了看跌期权做对冲保险。作为我们散户,未来一周,多看少动,等待靴子落地,再决策买卖不迟。目前无论赔率还是损益比,都不太划算,不如保持一定耐心更佳。🧐
美欧关税战:特朗普挥舞关税大棒· 499 条信息
特朗普关税:欧盟拟反制,市场渐麻木· 1472 条信息
#洪灏
#美股
#贸易谈判
#机构谨慎
#风险对冲
分享
评论 0
0
偶像派作手
1个月前
我现在跟以前不一样,以前经常会向身边的人去推荐比特币,现在,除非说愿意用你每个月的零花钱去买它,买了之后就放冷钱包里放着,不要去关心它的价格波动。 但一般,交易思维建立起来之后,就不会这么干。 今天以为巨鲸说的好,你即便是长期看好,也可以短期卖空进行风险的对冲。这才是最理智的。
币圈“1011”六倍崩盘:高杠杆爆仓潮,谁在裸泳?· 6053 条信息
#比特币
#长期投资
#风险对冲
#交易思维
#数字货币
分享
评论 0
0
小隐新十年(Feng Wang)
1个月前
更新/再谈比特币和我们自己的关系。 //大概率在今年Q4走到13万到15万区间。 //放下任何交易短短赚来的钱、都值得立即放到比特币上,无论比特币处于处于什么价格波动区间。除非用于必要的生产和生活消费。 //同样地,市场对比特币的心理价值,就像当初看1万出头的样子。 //一枚比特币的价格和一公斤黄金价格几乎持平了。两者放到一起做相关性分析的数据即将成为主要分析方法。 //硬通货还是黄金,波动小更稳定。但是比特币不是稳定,是更加地确定性。粗线条看明确矢量方向的,恰是其坚固的确定性。即使波动性依旧元高于黄金。 //持有比特币,不只是对于美元等主权货币通胀的对冲,也是对当下AI或者新一轮科技泡沫可能性的对冲。 //进一步说,对于任何一个传统企业而言,包括微软这样的巨头,人工智能时代的生意去向,简直是量子力学闯进了物理学。上帝也玩骰子。一个企业资产管理,是和创业试错一样重要的两件大事。拿着比特币,都是对未来面对创新挑战不确定性的对冲。
币圈“1011”六倍崩盘:高杠杆爆仓潮,谁在裸泳?· 6053 条信息
#比特币
#价格预测
#投资建议
#风险对冲
#科技创新
分享
评论 0
0
看不懂的sol
3个月前
推荐一本书,让兄弟们看懂投资的「底层逻辑」 《周期》这是一本讲“投资底层逻辑”的书。 和之前推荐过的《巴菲特的护城河》《指数基金投资指南》这些“实操书”不同,这本书不会教你具体怎么买股票、买基金、怎么买加密币... 它教的如何审时度势、利用规律让自己受益。 比如,经济危机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大家会一窝蜂地去买“没那么好”的股票,为什么出生率会影响经济形势,为什么大涨之后必有大跌。 我在看这本书的过程中,有好多次被戳到鼻子发酸,一本讲投资的书居然看出了心理学读物的效果。 作者讲的是投资,我看到的是他在讲社会规律、职业选择和人生规划。 分享3个让我触动的点。 🚩1.历史不会重演,但总是惊人相似。历史会重复相似,但细节却不会重演。 前半句是马克·吐温的名言,大家都听说过。后半句才是至关重要的。 往小里说只看投资这件事,如果你几年前买乐视的股票亏了,你得到了一个经验叫做“我再也不买乐视的股票了”,这个经验其实并没有什么用。因为再也没有一只一模一样的、也叫“乐视”的股票可以让你买了。 但是,如果你复盘“乐视亏了”这件事,把自己当时的决策心理、判断失误的原因记下来,当时是什么原因你决定要买它,下一次你至少不会踩瑞幸的坑。 往大里说,这是一个贯穿整个人生最重要的规律。经验之所以为经验,是因为过去发生的事提炼出的模型可以指导未来的行动。 我觉得所谓“人生捷径”其实就是比普通人更快地找到规律。 为什么学生时代老师总是让我们多关注错题?你做过一次的题目,大多数情况下原题并不会再出现第二次;之所以要研究错题,是因为人们犯错的模式是极其相似的。如果你是因为某个概念没有搞清楚而犯错,下一次你还会因为没搞清楚这个概念犯错。错题本身不重要,分析错题的根本原因是为了提炼出“我为什么在这里犯错”的模型。 很多同学上了大学以后觉得学习变得吃力,是因为在之前的学习经历中,没有提炼出足够多的“思考与解决问题模型”;只是死记硬背记住了一些知识,知道了这道题怎么解而已。 当老师教授知识这个部分在学习中的总比例减少,更多的时间留给自学,那些擅长自己研究与解决问题的同学优势就显现出来了。 而这一部分同学,离开学校步入工作岗位后,由于其解决问题能力卓越,很快就会在职场中脱颖而出。 这就是为啥校招的时候985、211的学生更容易获得公司青睐的原因了。 不排除有知识学的很好工作能力不行的,但是HR面对上千份简历,为了让“招聘”这件事的效率最大化,显然筛选学校会更快一些。表面上看起来是筛选“成绩”,其实筛选的是“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然,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学历”的权重会越来越低。当你工作3年甚至更多的时候,下一家公司会通过你在前司的工作业绩,来判定应该给你怎样的职位和酬劳。那些“知识学得很好但是思考解决问题能力不行”的,这一轮筛选会被筛掉;与此同时,学历不高但是思考解决问题能力很强的,这一轮会脱颖而出。 前面说了,这句话狭义的理解是“投资要更关注决策因素”,广义一点是“要更关注做一件事背后的规律”,再进一步是“如果你能找到更为普遍的社会发展规律、人际关系、财富运行规律,你就更有可能获得成功”。 比如,如果你看到互联网的“放大器”效应——传播低成本的同时,可以让你从“贩卖时间赚钱”的效率大大增加。找到这个规律,你的财富增长速度就会快很多。 以前你是老师,现在讲课你可以同时面对成千上万人,这就是知识付费红利;以前你卖东西只能卖给来你店里的顾客,现在你可以卖给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人,这就是电商红利;以前你在报纸和杂志上投稿,稿酬寥寥,你在互联网上写作可以获得上百万的关注,这就是新媒体红利。 当然“看到规律”是一个方面,风险、政策之类的,还有很多要考虑的因素。但我觉得我们不应该因为风险的存在止步不前,“因噎废食”。知道风险,并且做好对冲,把它控制在自己能承受的范围内就行了。 每天怕这个怕那个的,今天红利期过了明天饱和了,整天畏畏缩缩的,呆在家里啥都别干最舒坦。随遇而安也没啥不好,关键是要“身心合一”,别心里各种不甘然后又不去行动,各种纠结。 🚩2.经济预测对于投资来说基本无用,所以要研究周期。 事实上,如果你有尝试过任何形式的投资的话,会发现有很多人在寻求“预测未来涨跌”,还有一些“大师”告诉大家自己预测的未来如何如何。然后前者就会为后者付费买单。所以那些“投资大师”并不是因为自己预测对了发家致富的,而是因为“预测周期”这件事迎合了一些人的需求,收他们的费用而发家致富的。 作者认为,预测未来是非常荒谬的: “有些投资人知道自己并不懂得未来,但是他们必须在言谈举止上装得像能够预知未来一样,因为如果不装成那样,他们就会丢掉工作和客户”, “ 有些投资人一直是靠预测来赚钱的,时间长了,他们给客户洗脑的次数太多了,结果把自己也给洗脑了,连自己都相信自己对未来的预测可能是对的”。 (看到这里我笑出声) 为什么要研究周期呢?因为历史是相似的……(又回到了第一点) 🚩3.周期不应只是被看作一个事件接着一个事件发生,而应该被看作一个事件引发下一个事件 其实了解一点经济学的人或多或少都了解“周期”。就算不了解,也听过类似“人生发财靠康波”这样广为流传的名句。 我在读这本书之前,对“周期”的理解是,它是一个客观现象。房地产有周期、大宗商品有周期、经济危机有周期,我们只要等待周期的来临,然后赚一波周期的红利就好了。 在更多地了解到周期以后,我才知道关注点应该更多地放在“影响上涨的原因”上,以及这些事件的关系。这样我们就大概可以推断,“发生一件事之后,会产生哪些连锁反应”。下次再发生类似的事件,我们就会更容易判别自己在周期中所处的位置。知道了自己在周期中的位置,就可以提前布局,静待上涨。 也就说,要去观察这些事件背后的底层规律,通过分析关联来指导投资;而不是“等着”曲线下降、低了就买入。(前者是有因果关系的,后者是静态的,理解一下二者的差别) 共勉!
#投资底层逻辑
#周期
#社会规律
#经济预测无用
#风险对冲
分享
评论 0
0
Lao Mao
4个月前
今天 CZ 聊了平台资产遗嘱功能,反响很大,很多朋友都给我发私信,说 CZ 都在考虑这个问题了,我们的产品会受到欢迎,非常感谢这些朋友给我的鼓励。 但要让每个人直面可能面对的风险,而且愿意花一些成本去对冲这个风险,并不容易,Anchpor 的道路还很漫长,虽然目前已经是一个可用的产品,但他还是一个初级产品,我么还在打磨和不断迭代,在往用户更友好和体验更安心的方向去努力。 昨天发布了新版升级,隐私性保护做了提升,这只是个小迭代,大升级很快到来。 另外,我想为这个产品招募一个运营负责人,TA 的任务是告诉更多人这个产品的意义,不知道在这里能不能找到合适的人,凡事得看缘分。
币圈“1011”六倍崩盘:高杠杆爆仓潮,谁在裸泳?· 6053 条信息
#CZ
#资产遗嘱功能
#平台安全
#风险对冲
#产品迭代
#用户体验
#隐私性
#Anchpor
分享
评论 0
0
比特币总裁
5个月前
无论牛熊,每个月都在出U,每次赚钱,一半用来出金,另一半用来加仓现货,现在和未来两手抓
比特币震荡,以太坊承压,Solana崛起?· 2004 条信息
币圈“1011”六倍崩盘:高杠杆爆仓潮,谁在裸泳?· 6053 条信息
#稳定出U
#现货加仓
#牛熊皆宜
#风险对冲
#长期投资
分享
评论 0
0
蓝点网
5个月前
金融时报爆料称特朗普媒体与科技集团计划通过增发股票的方式筹集 30 亿美元用于购买加密货币,其中一部分会用于购买比特币。 这种投资方式似乎是用来对冲风险的,同时避免这种用处不大的公司沦为僵尸公司,不过特朗普媒体集团否认该消息并表示文章作者是个蠢货。 查看全文:
特朗普媒体集团计划筹资30亿美元投资加密货币引发争议· 34 条信息
#特朗普
#媒体与科技
#股票增发
#比特币
#加密货币
#风险对冲
#僵尸公司
#金融时报
分享
评论 0
0
勃勃OC
9个月前
周一可能要继续加仓黄金ETF了 能买到总仓位的10%吗? 黄金,可能确实是一个乱世之下非常好的风险对冲 通胀是一方面 贸易战不确定性是一方面 还能预防意料之外的世界大战 🤣🤣🤣 除了黄金外,投机性更强的是sqqq uvxy 或者直接买spy put (卖spy call) 卖spy call这点我喜欢 下周继续试试 谢谢大家 Not Financial Advice
#黄金
#风险对冲
#贸易战
#世界大战
#通胀
#ETF
#投机
#金融建议
分享
评论 0
0
新浪新闻-环球网
10个月前
石破茂推迟访美日期,称访中“极其重要”,专家:其希望可以以此对冲风险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孙默环球时报记者张玉滢]日媒近日报道称,由于国会即将审议年度预算,首相石破茂将无法在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_新浪网
#石破茂
#访美
#访中
#国际关系
#风险对冲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