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损失大收益

Morris
5小时前
在古希腊,有位哲学家泰勒斯,被人嘲笑穷,他不爽,就决定操作一把。他利用天文学预测来年橄榄会大丰收,然后用极低的价格提前预定所有榨油机的使用权。下行风险:如果没丰收,他损失的只是小小的定金,可承受。上行收益:如果大丰收,所有人都得来找他租设备,价格随他定。结果——橄榄果然大丰收,他狠狠赚了一笔。他想证明的不是“哲学家也能赚钱”,而是聪明的赌法不在于胜率,而在于结构。这就是最经典的关于赌注的概念:非对称赌注,用确定的小损失,去搏一个不确定但可能极大的收益。 另外一个例子:数学家帕斯卡在讨论“上帝是否存在”这一无法证明的问题时,干脆把它当成一场赌局。选择相信:若上帝存在,得无限回报;不存在也没啥损失。选择不信:若上帝存在,代价无限;不存在,你最多节省点祷告时间。赔率极度不对称,所以从纯逻辑角度看,“相信”更划算。这里不讨论宗教,只强调非对称结构本身。还有一个例子:谷歌公司允许工程师员工们把20%的时间投入与本职无关的兴趣项目。下行风险:谷歌公司损失20%的工时成本。上行收益:Gmail、GoogleNews、AdSense都是从这里诞生的。你看,赌注不一定是钱,时间也是一种筹码。 但作为普通人的如何利用这个理论来实践?第一条:职业发展,把人生的赌注拆成两头:一头是把本职工作做到位,稳住饭碗。另一头是用业余时间做非对称尝试。例如:学一个可能带来新机会的技能,经营社交媒体账号,主动认识新朋友、给大佬写一封真诚邮件。这些尝试的下行很小:不过是浪费点时间、被拒绝一下。但上行却可能巨大:换赛道、获得影响力、开新事业、结识关键人物。这就是最适合普通人的非对称赌注。第二条:个人投资,很多人喜欢把钱压在股票、黄金、理财产品、加密货币上,所谓“8%年化”的产品上,这是塔勒布说的“危险的中间地带”。正确思路:80%放在极安全的地方(美元存款),20%投在你深度研究过、潜力极高的项目(加密资产、美股、创业项目等)。你提前接受:这20%最差就是亏光。但一旦中一个,你可能吃到几十倍的回报。这就是“用固定的小损失,搏取无限的可能”。 最后,无论是那些大佬,还是我们普通人的生活,核心逻辑都一样:构建一个“输得起但赢了能改变人生”的牌局。高手不幻想自己能预测未来,而是用大量“小风车”对冲不确定性。大多数不会转,但只要有一个转起来,就足以带你起飞。下次你面临选择时,不妨问自己两个问题:最坏会怎样?我能承受吗?最好会怎样?有没有可能带来惊喜?当你开始这样思考,你看世界的方式就会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