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日

3周前
我遭遇车祸六周年纪念日 。 2019年6月9日,全球首场声援香港反送中运动。当天是周末,我被负责人临时要求加班做了一篇报道,大概是11点多我急着往柏林集会的现场赶,在离家不远的路上遭遇车祸, 我像一片树叶一下飞起来后,落到路上,然后失去了知觉。 后来我被路过的人紧急打电话叫救护车送到医院。大概是做完CT时我醒过来,我挣扎着要起身,我说要去做采访,医生说:你不能去做采访了,你受伤了,需要留在医院做手术。 我被送到病房后,看到了X光图片,医生说有一块脊椎骨碎裂。当天是周末,当值医生询问我的意见后,我决定等一位权威的医生为我手术。 后来,我经历了数个小时的手术,从被推进手术室打麻药到苏醒,是七个小时时间。我被从手术间推入病房时要走过一条走廊,有人在病房的二楼喊我,是刘霞和另位两位朋友,他们在傍晚的阳光里向我挥手。 医生告诉我,第二天会有康复医生来教我动作,在此之前,我需要静卧,一切都由护士来帮忙。 那是我来德国后最炎热的夏天,空气潮湿,浑身都是粘腻的汗水,我不想让护士来擦拭。夜里,我尝试着移下床,通向卫生间的距离只有几米,对我来说却相当漫长。卫生间有为患者准备好的坐椅,我坐在那里清洁了身体,还洗了头发,但正在吹头发时被护士发现,她很惊讶,也告诉我暂时不可以自行移动。 第二天康复医师前来,告诉我要怎样移动身体,这步骤与我自己昨晚自行移动的步骤是一样的(人是有一种本能的)。我在医院住了一小段时间,然后回家休养。 医生说我在一段时间内不要提1瓶水以上的重量,随着恢复情况再逐渐增加负重。 好强如我,从回家的第一天就做康复训练,自己去50米外的超市买东西,一次只可以拿两个苹果,或一瓶水,但没关系,可以去两次,这些坚持让我的恢复速度远比他人更快,复查时也令医生惊叹。三个月后,我可以爬柏林的魔鬼山,后来恢复了打乒乓球的速度和反应。 感谢上帝,一年后我洗澡时,发现四个微创手术的伤疤似乎都已经消失不见。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一场车祸,也让我和香港人的命运的联结更加紧密。2010年6月,在一些律师的帮助下我逃到香港,香港民主党创始人李柱铭先生、当时在香港维权律师关注组工作的PATRICK POON, 国际特赦的CHINE ,还有目前遭港府构陷的邹幸彤、前记者蔡淑芬、香港天主教会及无数的港人给了我帮助和支持。那个对我来说满是温情的城市,渐渐被中共的黑手笼罩了所有的光芒。 我愿与香港人一同抗争!也会一直同在!终有一天我们会重新光复香港 #时代革命光复香港
3周前
我在自由亚洲的书评: 《劉曉波:我沒有敵人 也沒有仇恨》(2018年8月31日) 中國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逝世一周年紀念日之際,德國菲捨爾出版社再版了劉曉波的文集《我沒有敵人 也沒有仇恨》;本書的編者之一、劉曉波的妻子劉霞已掙脫8年的軟禁到達德國, 她必將在這裡親證自由的世界對劉曉波蘊藏於文字中的思想、人格的尊重與熱愛,因此這本書的再版遠超文本意義,這是給劉霞重獲自由的禮物,亦是給劉曉波一個精神彼岸。 2011年該書在德國菲捨爾出版社首次發行,這也是劉曉波在海外的第一本書籍,選編了劉曉波被捕之前所著的近50篇政論、文學評論文章、詩歌、公開聲明等。 文集中最重量的部分,是與劉曉波個人命運緊緊交織在一起的「天安門母親的聲音」,劉曉波還原1989年長安街頭的「六四屠殺」歷史、記錄死難者和被稱為「暴徒」的平民英雄;他痛斥「無論流多少血,記憶仍然一片空白」的民族、懺悔精英們的妥協…… 2009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赫塔・穆勒向讀者薦書時寫下一句話,自由戰士可以分為自我高估型和自我反思型,對於劉曉波來說,兩者皆有,這讓他如此真實。 筆者在諸多文章中看到的是一個褪去精英角色的劉曉波,對獨裁者、社會問題和民眾底層抗爭的落地生根的敏銳觀察,以及對獨裁者不屑迂迴的決裂姿態。他回顧西單民主牆的時代啟蒙意義,反思後極權時代的精神景觀;宏觀探討通過改變社會來改變政權的路徑。他敢於觸及西藏、台灣獨立議題和爆炸性的社會問題,毫不留情地批評中共像皇帝一樣利用權力佔有資源;瘋狂推動民族主義,奧運金牌狂熱、剝削農民和弱勢群體。 他在《對黑窯童奴案的繼續追問》文章中指出獨裁者的冷血,要求當時的中共最高層胡錦濤和溫家寶對剝削弱勢群體的犯罪行為承擔責任;這篇文章也是劉曉波獲刑11年的罪證之一。 在犀利的政論、文學評論文章之外,本書還收錄了數首柔軟的詩歌作品。很多是寫給劉霞的小詩;劉曉波的詩歌語言有著德國詩人里爾克的哲學系風格。這使得這本書的銳利與深層人性交織,令道德感趨於完整。 德國聯邦政府前人權專員勒寧告訴筆者,不能單純把劉曉波定義為單純的政治及民主符號,劉曉波的書記錄了數十年間發生在中國最重要的歷史事件,並在其中加入他的反思深度;因此他在德國是一個立體而豐富的作家、詩人和思想者的形象。 只是這位在海外被認可和讚美的思想者,在中國語境中因「我沒有敵人、也沒有仇恨」曾引發爭議; 我想在此原封不動的重複劉曉波的這段話:仇恨會腐蝕一個人的智慧和良知,敵人意識將毒化一個民族的精神,煽動起你死我活的殘酷鬥爭,毀掉一個社會的寬容和人性,阻礙一個國家走向自由民主的進程。所以,我希望自己能夠超越個人的遭遇來看待國家的發展和社會的變化,以最大的善意對待政權的敵意,以愛化解恨。 或許在劉曉波所有的文字中,會尋找到劉曉波捨身成仁給我們的關於寬容、自由的答案。 ---劉曉波:作家、文學評論家、人權活動家;1955年出生於吉林長春,北師大文學博士;1989年參與「天安門民主運動」;2008年因參與起草和發起《零八憲章》簽名遭捕,後獲刑11年;2010年劉曉波獲得諾貝爾和平獎;2017年7月13日劉曉波「被肝癌」去世。
36年了。 纪念是必须的,那一年的血泊里有太多值得纪念的人和事,活下来的人更没有忘却的资格。 但除了纪念,也许我们还该多做点什么。 我们该想想从那时开始我们向前走了多远,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有没有比那些年龄已经无法继续增长的人,那些倒在当年血泊中的人,更成熟一点。 无需讳言,当年的学生 是幼稚的,毕竟他们也只是被命运选中的普通人。许多死难者,为阻止军队暴行倒在长安街上的北京市民和外地进京的群众,许多活下来但因“参与过事件”被改变了人生轨迹的人,在事发时都只有满腔热血而不曾深思熟虑。 从柴玲后来广受人诟病的采访发言你就能看出她当年的幼稚。 除了在表述时容易授人以柄,给中共宣传部门机会栽赃,说当年的学生领袖“期待流血”之外,更幼稚的其实是期待无辜者的流血能唤醒民众,能激发当局的反省,能起到配合上层“开明派”的政治效果。 但事实是什么呢? 事实是在一个伤害链系统中,输出伤害获得的只会是奖赏,令民众流血,令无辜者流血,只会加强输出伤害一方的地位。 中共是邪恶的,但当年的学生没有认清它的邪恶。 当年的学生和其他抗争者真的是以一种孩子对母亲的心情在对待“党”,对待“祖国”,真以为自己的流血会令母亲心痛,以为自己的苦难能换来些什么。 而且在其后的反思中,许多人想的是“学生能怎么做得更好一点”,这好,指的是怎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党国的怜悯,怎样才能促成党国的改良。 他们以为中共是可以改良的。 直到36年过去,仍有人这么以为。 为什么他们会这么以为? 因为幼稚。 出身于巨婴国的抗争者,饱受中国文化传统和党文化宣传话术熏染,在精神层面被无数次阉割过的头脑,通常无法避免这种幼稚。 象婴儿一样幼稚,象婴儿依恋母亲、信任母亲一样依恋和信任党国,是他们和其他族群不同的抗争起点。 可是,已经36年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在精神层面也该有些成长了。 36年前我们失去了天安门广场,从6年前开始我们又渐渐失去了维多利亚公园。 香港人在2019年的抗争中表现得更成熟,不论是较为克制的和理非们还是行动上略激进,但仍以防守为主调的勇武。 但香港仍然沦陷。 要认清中共的本性是困难的。 认清它的本质,认清它伤害链系统的本质,则更加困难。 但不认清它的本质你就搞不清你和它之间真正的关系,由此找不到问题的解法。 伤害链的本质是什么? 是依靠暴力维持统治,是通过垄断暴力保持伤害力落差,通过阉割被统治者从思想到行动上的反抗能力,创造上对下的伤害权,维护“输出伤害获得奖赏”的游戏规则,形成一环压一环的伤害链条,来维系自身的存在。 在伤害链系统中,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是蛆虫和牛马的关系。 虽然这关系一直被包装成“党啊亲爱的妈妈”/祖国母亲和“不论多少岁都仍是孩子”/巨婴的亲情关系。 但蛆虫和牛马并不是同一个物种,绝不可能有同样的利益立场。 蛆虫是不会心痛牛马的,不论牛马的生活过得多么悲惨,不论无辜的牛马流多少血,对未来有多绝望。 36年了,牛马们该认清这一切了。 那是蛆国,不是祖国。 那是由蛆虫建立的国家,是为蛆虫的利益服务的国家,是由前任蛆王毛泽东一手制造过巨大悲剧饿死过亿万牛马,又由现任蛆王习近平制造过三年清零坑死过无数牛马的蛆国。 身为牛马你们还从未有过属于自己的国家,所以你们才会在“自己的祖国”里颠沛流离,才会总是因赤子之心招致屠杀。 牛马向蛆王争权利,只能是与虎谋皮。 亿万牛马唯一的出路,不是争取政治体制改革,不是促成中共“改良”。 是推翻蛆虫的统治,瓦解伤害链系统,基于和伤害链逻辑不同的底层逻辑,建立属于自己的国家。 是从根本上改变人民与政府的关系。 是拒绝再象婴儿仰望母亲一样以子民的身份仰望统治者,以嗷嗷待哺的心情期待统治者恩赐下一点“正当权利”。 是在精神层面从跪着的状态站起来。 是成为建国者,承担起一个成熟的政治人物该承担的责任。 为什么? 因为从六四血泊中幸存下来的每个人都有这样的责任——建设出一个让自己当年的战友、同学们不会无辜丧命的国度。 36年了,这时间已足够让一个个青葱少年少女,长成能构建家庭生儿育女的父亲母亲。 也足够让当年认蛆为母的青年少年们,长成有能力反思当年幼稚心态的成年人了。 “祖国”,没有杀死过自己的孩子。它在杀死六四死难者时不会心痛,是因为你们曾歌颂的“祖国”,曾仰望并依恋信任的“祖国”,从未存在过。那只是蛆国包裹自己的华丽外衣。 蛆国是属于蛆的,杀死牛马的孩子它怎么会心痛? 而你们,牛马们,牛马的孩子们,没有掌握过军队的伪中产们、白手套们,你们从未拥有过属于自己的国家。 除非有一天你们亲手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国家,否则你们永远会在被称为“祖国”的土地上过着亡国奴的生活。 36年了,醒醒吧!
原创歌曲(Original Song): 《 8964 》 【 纪念"六四事件"36周年!】 再过几天的6月4日,将是"六四事件"36周年纪念日,让我们一起缅怀逝者,传承真相,守护良知! 1989年6月,我们离民主自由曾经是那么近……为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感到深深的遗憾和惋惜! 这首歌曲献给所有在八九.六四事件中罹难的民众,献给那些为追求民主与自由而牺牲的勇士们! 1989年6月4日,中共政权出动军队武力镇压学生民主运动,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对手无寸铁的学生和市民进行了血腥大屠杀,造成严重人道灾难。据外界估计,遇难人数从几千人至三万不等,具体数字至今仍无法统计,因为中共一直掩盖真相,歪曲事实,拒绝公开档案。 📌 铭记历史,勿忘六四; 📌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 让真相不被掩埋,让记忆代代传承! #原创歌曲 #六四事件 #八九六四 #北京 #天安门 #学生运动 **************************** 附:学运领袖(视频中可见一部分): “六四事件”中的学运领袖主要是1989年春天在北京天安门广场组织和领导学生民主运动的核心人物。他们中很多人后来流亡海外,被中共政府通缉。以下是一些最著名的学运领袖: 🔹 1. 王丹 北京大学学生,民主运动的主要发言人之一; 被称为“学运第一号人物”; 六四后被捕,服刑多年后被流放美国; 后来在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活跃于海外民运。 🔹 2. 吾尔开希(吾尔开希·多莱特) 北京师范大学学生,以激进敢言著称; 在电视上与时任总理李鹏的对话广为流传; 六四后逃往海外,长期流亡,定居台湾; 多次尝试回中国探亲但被拒绝入境。 🔹 3. 柴玲 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 天安门广场绝食运动的主要组织者之一; 六四前夕接受采访称“希望流血引发更大反应”,争议极大; 后逃亡法国,再移居美国,皈依基督教,创立非营利组织。 🔹 4. 李录 北京大学学生; 学生自治联合会的成员; 六四前逃亡香港,后赴美留学; 后来成为著名投资人,管理“喜马拉雅资本”。 🔹 5. 周锋锁 清华大学学生; 曾组织校园民主活动; 六四后逃亡美国,成为民运组织“对话中国”的重要成员; 长期从事人权和中国民主相关的活动。 🔹 6. 封从德 北京大学医学院学生; “北京高自联”常委之一; 六四后逃亡法国,后移居美国。 🔹 7. 王超华 人民大学学生; 参与天安门广场广播系统管理; 六四后被捕,服刑多年后赴美。 🔹 8. 刘刚 清华大学学生,学运骨干; 被捕后关押多年,后来赴美,公开揭露中国体制问题。 上面几位是当时最具代表性的学运领袖,但实际上还有许多默默无闻的参与者,他们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包括牢狱、酷刑甚至生命。整个运动的影响深远,至今仍是中国政治中最敏感的话题之一。 对所有参加此次学运的有名、无名的英雄和勇士们表示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