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timus

🤖💥 Elon Musk:Optimus 正在 Palo Alto 办公室 24 小时运作,手部设计比整台机器人更难,Tesla 是唯一能量产“机器人军团”的公司。 一、Optimus 已在 Tesla 总部“上班” Musk 罕见地用一种近乎日常的语气描述了 Optimus 的最新状态: “我们在加州 Palo Alto 的工程总部里,已有 Optimus 机器人全天候运作——24 小时、7 天不停。 访客现在可以直接让一台 Optimus 带路,它会亲自领你到会议室或大楼的任意位置。” 这意味着 Optimus 已经从实验阶段跨入半实用阶段——不仅能自主移动、识别环境、执行任务,还具备与人协作的能力。 换句话说,Optimus 已经“入职 Tesla”。 二、最困难的不是 AI,而是“人类的手” Musk 接着指出,真正让 Optimus 变得“人类化”的核心难点在于——手。 “要造出一只像人类那样灵活的手,比做出整台机器人都难。 你越研究人类的手,就越意识到它的复杂性: 四根手指 + 一根拇指的比例、肌肉分布、自由度、不同强度的肌腱,都不是偶然存在的。” Musk 甚至指出: “控制人手的肌肉大部分其实在前臂中,Optimus 也必须复制这种结构。 所以从电机与机械系统的角度看,前臂和手的工程难度比整个机器人还大。” 这是 Tesla 的机械工程团队正在攻克的核心瓶颈——用机电一体化的方式重建“人类的触觉系统”。 三、为什么只有 Tesla 能做 “要让 Optimus 真正有用,就必须同时具备三件事: 1️⃣ 现实世界 AI(Real-World AI) 2️⃣ 高度灵巧的机械手(Dexterous Hand) 3️⃣ 可规模化的制造能力(Scalable Manufacturing)” Musk 强调,目前世界上没有其他公司同时具备这三项条件。 例如传统机器人公司(如 Boston Dynamics)虽有硬件,但缺少大规模 AI 训练体系; AI 公司虽有算法,但没有制造能力; 而 Tesla 拥有完整的闭环——从 AI 训练 → 机械制造 → 工厂规模化复制。 这使得 Tesla 成为唯一有能力在百万台级别上量产通用机器人的公司。 四、制造“机器人军团”的真正难点 “如果你想每年制造一百万台 Optimus,这几乎是一个全新的产业。 因为——供应链根本不存在。” Musk 指出: •汽车有全球成熟供应链, •计算机有电子元件产业链, •但“人形机器人没有任何现成的供应链”。 因此,Tesla 必须深度垂直整合(vertically integrated), 从核心部件、电机、驱动系统到结构件全部自制。 这也解释了为何 Musk 说: “这是一场制造技术革命,而不是仅仅做一个机器人。” 五、Musk 的“控制权焦虑” 最后,Musk 罕见地谈到个人层面的顾虑: “我最大的担心是:如果我们真的造出庞大的机器人军团,而我却没有足够的投票权,那将是个问题。 我不需要完全控制,但至少要有足够的影响力。 否则我不会感到安心。” 这段话呼应他近期希望提高 Tesla 持股控制权的原因。 他坦言,这并非为了个人财富,而是为了确保当“机器人军团”出现时,方向不会被外部力量所左右。 六、总结 这一整段发言透露出三个关键信号: 1️⃣ Optimus 已进入真实环境运行阶段(非实验室演示)。 2️⃣ 技术瓶颈转向“人类手部机理复制”,Tesla 正在工程上重建“生物运动逻辑”。 3️⃣ 制造是下一道鸿沟——Tesla 要重新定义人形机器人的产业链。 Musk 最后总结: “Optimus 是极其困难的工程任务,但 Tesla 拥有独特的组合优势——AI + 制造 + 机械设计。 我们可以做到,只是需要巨大努力。” 你认为,当 Tesla 拥有百万台 Optimus 机器人后, 它会成为“劳动力的 iPhone 时刻”,还是“社会结构的转折点”? 📬我会持续追踪 $TSLA 在 Optimus 的量产进度、机械手设计突破与工厂扩产信号。 欢迎订阅,别错过 Tesla 从汽车走向“现实世界 AI 实体化”的关键时刻。 #Tesla #TSLA #Optimus #ElonMusk #AI #Robotics #ArtificialIntelligence #Automation #RealWorldAI #Engineering #PaloAl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