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9月《思想》第52期出刊,本期專輯是:香港:離散與連結,主題是呈現這幾年離散港人複雜而深層的感受。書評經授權刊發了其中兩篇文章《離散與留下的港人漸行漸遠(陳健民)》和專輯序言《離散與連結: 心靈的中途站(陳祖為)》,探討港人離散生命經驗的多重層面,並重新思索香港人的身分認同。 10月25日為「台灣光復紀念日」,昨天書評刊發了《思想》第52期《張鈞凱 | 重回歷史原點,求索前進方向:曾健民堅守的「民族台灣史」陣地》的文章。1945年台灣「光復」後,1947年爆發二二八事件,此後白色恐怖持續數十年。隨著台灣獨立意識增強,此事件也被視為外來政權暴政的象征,台獨支持者視光復非「光復」,而是「再淪陷」或「國民黨殖民」。對此,台灣學者曾健民(1939-2020),1992年從日本返台後轉歷史研究,編著《台灣光復史》系列,並於2010年出版,針對台灣敘事將光復視為「再淪陷」悲劇,曾健民則從馬克思主義視角,強調1945-1949年光復五年為台灣人民主體性復活時期,強調光復非外來政權強加,而是台灣人積極參與的民主化進程,呼籲正視歷史。年輕一代的台灣學者張鈞凱從曾健民的研究出發,呼籲「再光復」,重返歷史原點,超越統獨對立,求索兩岸前進方向。 也在昨天,台灣原住民族運動前輩Iban Nokan在其臉書發帖:《原住民族尚未「光復」,你們在「紀念」什麼啦!》。在貼中他說到:「臺灣光復紀念日」對中華民國而言,象徵國族延續;但對原住民族而言,卻是殖民更替之日。我們不否認日本殖民的暴力,也不接受以「祖國歸來」為名的再殖民化話語。1945年不是「原住民族的光復日」,而是主權再度被剝奪的日子。他認為:真正的光復,不在國家儀式中,而在那個原住民族重新以自己的法律、土地與名字站起來的未來之日。 然而有趣的是,也在昨天,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表決通過了《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設立台灣光復紀念日的決定》,明確自今年起,每年10月25日設立為「台灣光復紀念日」。這也是大陸方面史上第一次設立與涉台有關紀念日,明確呼應中共四中全會《十五五規劃建議》中「推進祖國統一進程」的具體舉措。 如何敘述,或是命名台灣「光復」呢?在當下政治背景下,讓它變得更加複雜和敏感,這也讓台灣身分認同和未來充滿了更多的不確定和未知。 本週書評兩篇專欄,雲也退為讀者解讀新晉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的末日世界;徐賁則從為大家解讀一個常見的社會現象老少配婚姻。 Newsletter 10/25 | 台灣和香港的身分認同問題與拉斯洛的末日世界
🔥 秘密翻译组:中俄情报渗透硅谷,“色诱陷阱”与科技间谍战全面升级‼️ 10月23日(秘密翻译组)——《泰晤士报》10月22日报道称,中共与俄罗斯的情报人员正利用所谓“性战(sex warfare)”手段,色诱美国科技界人士,甚至通过结婚生子长期潜伏,以窃取敏感技术和商业机密。多位美国反间谍专家形容这一现象“已进入狂野西部时代(the Wild West)”。 帕米尔咨询公司情报总监、长期研究中美情报活动的詹姆斯·马尔维农(James Mulvenon)表示,自己近期频繁遭到“高度精心设计的LinkedIn接触”,多为“年轻漂亮的中国女性”。他透露,在弗吉尼亚州举办的“中国投资风险会议”上,也有两名可疑女子试图混入现场,“她们掌握完整会议信息,我们不得不将其拒之门外。” 马尔维农指出,这类“美人计”构成美国防御体系的重大漏洞,“我们在法律与文化上都不会使用这种手段,这让对方在‘性战’上拥有不对称优势。” 五名反情报专家对《泰晤士报》表示,中俄已将情报行动扩展至硅谷生态系统。除了色诱与社交渗透,北京还利用在美创业竞赛、投资基金与科研合作平台来获取敏感商业计划,甚至破坏美国企业。美国国土安全委员会今年2月披露,近四年中共有超过60起中共主导的间谍案件。 美国反情报官员指出,与冷战时期不同,如今的间谍活动更多是通过“普通身份”进行的——投资人、学者、区块链分析师或商界人士,令识别难度倍增。“我们追踪的不再是德国客栈里的KGB特工,而是一个‘全社会渗透’模式。” 一名曾供职于反情报部门、现协助硅谷创业者清理外资的专家披露,他曾调查一名“美丽的俄罗斯女子”,此人嫁给一位美国航天公司同事,她拥有模特及“软实力学院”背景,十年后突然以加密货币专家身份出现在美国。“她的丈夫全然不知,这种‘结婚生子、终身收集情报’的模式极为普遍。” 根据美国知识产权窃取委员会估算,每年因商业机密被盗,美国损失高达6000亿美元,中国是主要源头。2023年,一名居住在中国宁波的工程师克劳斯·普夫贝尔(Klaus Pflugbeil)在拉斯维加斯试图以1500万美元出售从特斯拉窃取的电池技术图纸,被卧底探员逮捕,判刑两年。司法部指出,该行为“直接有利于中国在关键安全产业中的竞争力”。 美国政府近期也警告初创企业警惕“中国创业竞赛”。这些比赛常要求参赛者提前提交商业计划书、知识产权资料甚至个人照片,获奖者必须在中国注册公司才能获得奖金与投资。一名参加深圳创新创业国际大赛的硅谷生物技术CEO透露,主办方要求他佩戴麦克风并被全程录音,“政府代表坐在后排观察”,获奖奖金5万美元甚至被直接汇入个人账户。事后,他公司被暂停联邦资助,怀疑与其“拥有亚洲投资者”有关。 马尔维农警告,这正是中共的“借力战术(drafting)”:通过政府背景的风险基金投资美国国防部支持的初创企业,使其外资比例超限,令五角大楼无法再继续资助,从而“掐断美国创新源头”。 参议院小企业委员会今年5月披露,美国小企业创新研究计划(SBIR)中前25家受资助企业中,有6家存在“明确与中共的关联”,却仍在2023至2024年间从五角大楼获得近1.8亿美元资金。 前美国国家安全分析师杰夫·斯托夫(Jeff Stoff)指出,中共的很多行为“未必违法”,而是“利用美国制度的漏洞”。“他们非常了解我们的体系,能在规则之内几乎不受限制地行动。” 斯托夫警告,美国情报界目前仍处于“追赶阶段”,需要大幅增加反企业间谍的投入,审查跨境资金流向,并提高硅谷对中俄渗透风险的警觉。“中共正瞄准我们的初创公司、学术机构、创新项目与国防科研,而监管远远不足。我们甚至还没真正踏入这场经济战的战场。”
10月19日下午,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杜桥镇宝龙广场发生一起悲剧,一名年仅三岁半的男童在饮用珍珠奶茶后,于商场三楼游乐场玩蹦床时不幸窒息身亡。 根据家属和现场目击者叙述,事发当日,孩子母亲通过小程序在宝龙广场一楼的古茗奶茶店下单购买了一杯珍珠奶茶。同行朋友帮忙取餐。下午3点51分,孩子在玩蹦床时感到口渴,喝下部分珍珠奶茶后继续跳跃。期间奶茶发生反流,珍珠颗粒堵塞气道,导致孩子突然身体僵硬、后仰倒地,最终经抢救无效离世。 悲剧发生后,孩子父母将古茗奶茶店、游乐场经营方以及代取奶茶的朋友一并起诉。 他们在网络上发布多段视频,质疑: 其一,奶茶店未尽到充分的安全告知义务,店内未张贴显眼警示,员工也未口头提醒珍珠不宜儿童食用; 其二,珍珠质地粘稠不适合儿童饮用,奶茶店员工没有把奶茶做到粒粒分明; 奶茶店方面回应称,公司产品在点单小程序页面已明确标注“温馨提示:饮品内含小料,请勿一口吞饮,三岁以下婴幼儿不宜食用,老人儿童需监护下饮用”。 其三,家属还指责游乐场未阻止家长携带奶茶入内,认为其未履行安全管理责任。 但有网友表示,游乐场工作人员在入场时曾提醒家长禁止携带食物,孩子母亲仍将奶茶偷偷带进场地。 其四,家属同时质疑商场缺乏应急机制,事发后无人能及时施救。 10月24日,家属再次前往杜桥宝龙广场维权。视频显示,两名家长在商场门口情绪激动,引发围观,现场一度混乱,最终当地出动特警维持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