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登录
#政治秀
关注
Vic Wong 黄维克
3周前
700名海军陆战队抵达洛杉矶 但谁也没看到他们到底在哪里,说法是“还在继续培训”。可国防部长在国会听证会上明明表示,所有培训早就完成了。 看起来,这批部队被川普当成了政治秀的道具。这一出“戏”,要花纳税人 1.36亿美元。 川普无非是想摆出一个“强人”姿态:我敢动用野战军对付平民。 难怪他这辈子仰慕的是普京、金正恩。 按设定好的剧本,还会不断加戏—— 增加角色、添加道具,把剧情一波波推向高潮。 而最终目的其实很简单:就是要对那些白人至上的“红脖子”们说 “是时候了,我们要对付那些长得不一样、听起来不一样的人,…… 你们的好日子就要来了!”
洛杉矶暴乱:调兵争议持续,特朗普政府掌控国民警卫队· 72 条信息
#海军陆战队
#洛杉矶
#国防部长
#国会听证会
#政治秀
#川普
#普京
#金正恩
分享
评论 0
0
德潤傳媒
3周前
转:纽森说川普没有给他打电话,对洛杉矶发生的事情不闻不问,川普发出通话记录的截图,谁在说谎谁在做政治秀?
#纽森
#川普
#洛杉矶
#电话门
#政治秀
分享
评论 0
0
DW 中文- 德国之声
3周前
🚨 特朗普强硬镇压洛杉矶抗议! ⚠️ 2000名国民警卫队士兵已被部署街头,白宫称“零容忍”,但加州州长怒斥这是**“政治秀”**! 🇺🇸 抗议源自ICE移民突袭,超百人被捕,民众焚旗、围堵联邦机构,局势失控。 🪖 国防部长放话:现役海军陆战队已进入高度戒备! 📢 市长、议员、工会领袖齐声反对,白宫却称这是一场“叛乱”! 📌 联邦接管地方武装,这还是民主国家吗? 📲 点进来看《德国之声》的独家全报道👉 #特朗普 #洛杉矶 #移民抗议 #ICE突袭 #国民警卫队 #新闻热点 #DW中文
洛杉矶ICE驱逐行动引发激烈抗议与暴力冲突· 149 条信息
川普移民政策:最高法部分放行,争议不止· 369 条信息
#特朗普
#镇压
#洛杉矶抗议
#国民警卫队
#政治秀
#ICE移民突袭
#局势失控
#白宫
#国防部长
#海军陆战队
#市长
#议员
#工会领袖
#联邦接管
#民主国家
#德国之声
分享
评论 0
0
Lawrence of Gobi 愚蠢的精卫
3个月前
美国已经正式步入个人崇拜的时代。佛罗里达用无人机上演一场对川普的表忠秀。这在中共国都很少见的恶心秀竟然在美国上演了。
#美国政治
#个人崇拜
#川普
#佛罗里达
#无人机表演
#政治秀
分享
评论 0
0
威廉 我们好好谈谈
4个月前
深度:特朗普的贸易战:政治秀还是经济策略?到底能解决什么问题? 美国总统特朗普再次对加拿大加征25%的关税,并宣称此举有助于“美国优先”战略。 然而,有些人解释这是川普要倒闭加拿大重回谈判桌,针对加拿大贸易保护主义的反击,但这并不符合事实。这更像是一场政治秀,旨在迎合美国国内川普支持者,而非真正为自由贸易扫清障碍。毕竟,美国自身对加拿大的商品早已设置了大量贸易壁垒,难以自称“自由贸易的捍卫者”。 一、贸易战的政治目的远大于经济目的 特朗普政府的这一波关税政策,其主要目的并非针对加拿大的贸易保护,而是为了国内政治利益: 迎合选民情绪:特朗普长期利用“贸易战”塑造强硬形象,以迎合那些认为全球化损害了美国利益的选民。 制造外交筹码:在2025年的新一轮贸易谈判中,特朗普希望利用关税作为谈判工具,向加拿大和墨西哥施压。 转移国内矛盾:面对国内经济放缓、政府债务攀升以及司法纠纷,特朗普需要一个“外部敌人”来转移公众注意力。 然而,回顾历史,特朗普2018年对加拿大加征钢铝关税时,理由是“国家安全”。但加拿大显然不是对美国的安全威胁,最终该关税政策在美加双方的经济损失中不了了之。这一次,特朗普重启贸易战,更像是一场政治秀,而非合理的经济政策。 二、美国对加拿大的贸易保护政策 事实上,美国长期以来对加拿大的商品实施贸易保护主义,通过关税、配额、反倾销调查等手段,限制加拿大商品进入美国市场。以下是一些最具代表性的案例: 1. 软木材争端(Softwood Lumber Dispute) 美国对加拿大软木材征收高额关税,最高可达20%。 争端已持续近40年,美国指责加拿大对木材行业提供不公平补贴,而加拿大认为美方此举违反自由贸易原则。 2023年,美国对加拿大软木材出口商额外征收反补贴税,加拿大木材行业损失惨重。 2. 乳制品市场准入(Dairy Market Access) 加拿大的乳制品供应管理体系(Supply Management System)对美国乳制品设定高额关税(部分达270%)。 但美国自身也在保护本国乳制品行业,例如**“牛奶阶梯定价”(Class 7 Pricing)**,通过补贴和价格调整,限制加拿大乳制品进入美国市场。 2023年,美国投诉加拿大违反《美墨加协定》(USMCA),仍然对美国产品设置市场壁垒,但实际上,美方在本国市场也设置了大量限制。 3. 钢铝关税(Steel and Aluminum Tariffs) 2018年,特朗普政府对加拿大钢铁征收25%关税,对铝产品征收10%关税,理由是“国家安全”。 加拿大随后实施反制措施,对美国的威士忌、钢铁、食品等产品征收报复性关税。 2020年,该关税被取消,但2024年底特朗普再度威胁恢复钢铝关税,显示其对加拿大市场的保护主义倾向。 4. 农产品贸易壁垒(Agricultural Trade Barriers) 美国对加拿大小麦、鸡肉、蛋类、糖等产品设定进口配额,限制加拿大农产品进入美国市场。 2023年,美国农业部(USDA)加强了对加拿大进口农产品的检验程序,提高非关税壁垒,导致加拿大出口商成本上升。 5. 能源贸易限制(Energy Trade Restrictions) 尽管加拿大是美国的最大能源供应国,但美国仍然通过法规和行政手段限制加拿大能源出口: 2015年,奥巴马政府否决了Keystone XL输油管道项目,影响加拿大石油出口。 2021年,拜登政府再次取消该项目,导致加拿大能源企业损失惨重。 美国政府对加拿大的液化天然气(LNG)设定出口许可制度,增加出口难度。 6. 航空业保护(Aerospace Trade Protection) 2017年,美国对加拿大庞巴迪(Bombardier)C系列飞机征收300%的惩罚性关税,理由是加拿大政府提供补贴。 最终,在加拿大和英国政府施压下,该关税被撤销,但这显示了美国对加拿大高科技行业的保护主义政策。 三、谁才是保护主义者? 特朗普政府声称要“打破加拿大的贸易保护”,但事实证明,美国自身的贸易保护主义比加拿大更加严重: 四、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损人不利己 特朗普2018年的贸易战结果证明:关税不仅没有迫使加拿大妥协,反而伤害了美国自身: 美国企业和消费者承担成本:根据皮特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数据,特朗普政府对加拿大的关税成本有80%以上由美国企业和消费者承担。 美国制造业反对贸易战:美国汽车、航空、钢铁行业多次游说政府,希望减少对加拿大的关税,以保护跨境供应链。 加拿大的反制措施:加拿大对美国农产品、酒类、食品、制造品征收反制关税,最终影响美国出口商的市场份额。 结论:贸易战只是特朗普的政治工具 特朗普政府再次对加拿大加征关税,并不是为了“打破贸易保护”,而是一场政治秀,旨在迎合选民、制造谈判筹码。然而,美国自身才是贸易保护主义的最大推行者,对加拿大的多个行业实施壁垒、关税和补贴。 历史已经证明,贸易战不会让美国变得更强大,只会增加成本、削弱经济增长。特朗普若继续推动孤立主义贸易政策,最终受损的仍将是美国自身。
#特朗普
#贸易战
#美国优先
#关税
#政治秀
#自由贸易
#加拿大
#经济策略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