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月前
在中国有“反美斗士”之称的网络博主和时事评论员司马南,周五(3月21日)被当局通报因“偷税”而被罚逾900万元人民币(124万美元)。 68岁的司马南本名于力,是中国最知名的极左翼网络面孔之一。他常发表民族主义及批评西方的言论,使其在中国社交媒体拥有逾5000万粉丝。 中国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市税务局在一份声明中称,司马南在2019年至2023年期间,通过“隐匿收入、虚假申报”等手段少缴税费。 声明称,他拥有的企业也通过“虚列成本费用、违规享受小微企业优惠政策等方式”以少缴所得税。 税务部门表示,他们是根据大数据分析,发现司马南涉嫌偷税并对他开展立案检查的。当局已向他追缴了530余万元税款,加上滞纳金和罚款共927万元。 在中央电视台等官方媒体转发了通报后,该事件成为微博的热门话题。由于司马南曾标榜自己的爱国立场,许多网友批评他“表里不一”、“嘴上全是主义,心里全是生意”。 中国媒体援引司马南的同事的话称,他对此“低头认罪,诚恳检讨”,但他暗示这源自他“轻信”MCN公司(内容创作者的经纪公司)会代缴税款。 司马南在1990年代因揭露和批判伪气功大师的骗局而声名鹊起。2000年代后,他逐渐转向政治评论,开始在各大媒体上发表文章,并活跃于互联网。 他经常指责一些知识分子和企业家背叛中国国家利益、与美国相勾结。他批评资本家与民营企业,强调保持国有经济的主导权。他曾在2021年炮轰中国科技公司联想“贱卖”国有资产,但后者予以否认。 此前,司马南也因在美国买房以及参加美国大使馆的活动而在网上引发争议,被批评者质疑是“两面人”。 当局对司马南的惩罚正值北京试图安抚私营企业、增强经济增长信心之际。司马南在多个平台的账号自去年11月起停止更新。 更多新闻:
德国一家网络新闻媒体不久前一项问卷显示,几乎没有什么德国人表示愿意购买特斯拉电动车。但诡异的是,几天后结果发生了逆天反转。 德国新闻网站t-online上周进行的一项不具代表性的网络问卷显示,绝大多数人不愿再购买特斯拉汽车。截至3月11日,在回答“您会再买一辆特斯拉吗?”的问题时,94%的受访者表示“绝对不会”,只有3%的人表示“会的,没问题。”当时有10万人参加了问卷。 然而一周后,结果发生了反转。同时参加问卷的人数呈爆炸性增长,至18日已增至46.8万人。其中70%的人表示愿意买特斯拉,而表示“绝对不会买”的比例降至29%。 t-online刊文指出,相关文章的点阅数和问卷参与者的数量差别明显。初步核查后发现,共有25.3万份问卷来自两个美国的IP地址。这表明可能有人做了手脚。 此外t-online还发现,指向问卷的相关文章链接在X和其他社交平台上被数千次分享。本周二,马斯克本人在X上转发了文章链接,当时问卷结果已经发生了有利于特斯拉的大反转。 马斯克的帖子在两小时内得到了280万次点阅,对问卷的访问量也再度被抬高,一度达到每分钟数百次。鉴于此,t-online决定关闭问卷,并移除了相关的文章。 马斯克作为特朗普的顾问大肆削减公共机构,并干预外交政策,受到德国舆论的普遍批评。而他散布假消息阴谋论、支持欧洲极右翼政党甚至干预德国大选的做法,更是让其形象一落千丈,影响到特斯拉的销量。 今年2月,特斯拉在德国仅售出1429辆,同比下降76.3%,而同期德国新登记的电动汽车总数比去年同月是增加的。
3个月前
特朗普周四(20日)正式签署行政命令“解散教育部”,兑现了他长期以来对保守派支持者的竞选承诺。但解散教育部究竟意味着什么❓ 特朗普周四在白宫东厅举办签署仪式,现场还找了几位学生坐在课桌前“观礼”。他在演说中称,教育部对美国“没有好处”,因为美国在每个学生身上花费的资金💸比他国更多,“排名却垫底”。 白宫主张,当前美国学生的考试成绩平平、读写能力及数学技能均不如预期,证明该机构数兆美元的投资回报不佳。 该项命令中写道,教育部长“将在法律允许的最大适当范围内,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推动教育部关闭,并将教育权力归还给各州和地方社区”。 不过,教育部实际上并未制定各学校的课纲,而是由州和地方政府安排。该部门的职责主要是为学校提供资金,资助支持残疾和贫困学生的计划、防止联邦资助学校出现种族或性别歧视,并监管高达1.6兆美元的学生贷款💰。 👉为何坚持废教育部? 教育长期以来都是美国政界关注的焦点,共和党几十年来不断要求关闭教育部,批评该部门浪费资金,并让联邦政府介入了原本应该由州和学校决定的决策。特朗普在他在第一个总统任期内,也曾提议关闭教育部,但当时并未获得国会支持。 特朗普政府过去不只一次批评教育部效率,随着马斯克(Elon Musk)与政府效率部(DOGE)对政府大改革,教育部已裁撤将近一半人数。 此外,特朗普和支持者认为,所谓的“觉醒”政治意识形态优先考虑“政治正确”,而这正在摧毁公共教育,并牺牲了许多持不同意见的保守派人士言论自由。 特朗普阵营也认为联邦公共教育政策侵犯了人们的基本自由和权利,应该由地方主导教育政策,和推动有利于私立学校和宗教学校的“自选学校方案”,意即允许家长使用公费,让孩子就读学区以外的学校。 。不过该项政策也被批评者认为,会稀释弱势学生可获得的公共教育资源。 👉一纸命令就能解散政府部门吗? 并非如此❌,虽然特朗普周四签署了行政命令,但想彻底让教育部关门,他还得在缺乏足够票数支持的背景下,挑战通过国会的批准。 在参议院推动大多数立法需要60票,意味着特朗普需要至少7名民主党人“倒戈”,才可能闯关成功。 但民主党议员也坦言,就算国会不支持废除教育部,特朗普也可以透过其他措施来削弱该部门。参议员默里(Patricia Murray)透过声明表示:“特朗普非常清楚,没有国会的支持,他就无法废除教育部。但他也明白,如果解雇所有员工,把教育部拆个粉碎,就可能得到类似的、毁灭性后果。” 👉谁将受到影响? 不少倡议人士担心,若教育部消失,可能会导致贫困学生、仍在学习英语的学生、残疾学生以及少数族裔学生不再享有当前的资源,大量依赖联邦政府资助学校的低收入家庭可能陷入危机。 除此之外,申请学生贷款的千万名大学生也预期受冲击。虽然白宫表示教育部会持续管理学生贷款,但行政命令中写道,“教育部不是银行,它必须将银行职能归还给有能力为美国学生服务的实体”,显现出教育部的贷款计划可能仍会转移到其他单位管理。 美国众议院少数党领袖杰弗里斯(Hakeem Jeffries)指出,关闭教育部必将让美国公立学校的数百万儿童、教师及家庭受害,“教育工作者将被解雇、特殊教育项目将被削减、大学学费将变得更加昂贵”。 上周,近20名民主党籍的州检察长对特朗普政府提起诉讼,要求停止削减教育部员工,称此举违反宪法。 👉美国民意怎么看? 根据路透社与益普索今年2月进行的民调,大多数美国公众不支持解散教育部;反对比例达65%,仅有30%赞成。该民调以全国为范围进行,调查对象为4145名美国成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