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cky
1个月前
最近美股机构的13F报告集中披露,巴菲特公司伯克希尔,逆势抄底了联合健康(#UNH)深受瞩目,受此消息刺激,联合健康股价在今天盘前大涨10%,收回300美金以上。我决定今晚跟一手巴菲特的操作。🧐 今天在看美股机构13F报告时候,发现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市场大部分人避之不及,可巴菲特、David Tepper、文艺复兴、Michael Burry、沙特PIF这些大佬都在抄底。伯克希尔甚至是时隔14年重新杀回医疗保险板块,一口气买了504万股,价值15.7亿美元。 为什么我决定今晚跟一手呢?因为这帮老狐狸肯定不是为了短线博反弹,而是觉得这公司在被错杀。 📊先看 #UNH 基本面: 规模:美国最大医疗保险公司,2024年收入4003亿美元,净利润144亿美元,这规模在美股医疗板块里基本是“航空母舰”级别。 盈利能力:过去15年,分红每年都涨,而且盈利稳定——这是典型的“防御型现金牛”。 估值:现在的股价回到2020年的水平,市盈率只有12倍——这种龙头公司在正常市场环境下,保守预估20倍不算离谱。 我举个最直观的栗子🌰: 如果2003年底你花1万美元买了 #UNH,哪怕算上最近的暴跌,今天这笔钱大约还能变成10万美元,中途分红全程上调。要是暴跌前收益表现更佳,预估是18万美元。这种长期稳定复利能力,是真正的机构偏好标的。 📝#UNH 为什么暴跌? 这波下杀不是因为财务崩了,而是市场对风险的预期陡然升高: 1️⃣潜在刑事调查:司法部在查它,虽然公司说“充满信心”,但这种事一旦升级,可能影响合同、信誉。 2️⃣业绩指引暂停:7月公司直接取消年度业绩展望,还甩锅说“医疗需求激增导致环境突变”,这会让投资者觉得不确定性大增。 3️⃣高层变动:CEO Andrew Witty突然辞职(个人原因),临危换回老将Hemsley。换帅往往是风险信号,尤其是遇到监管风暴时。 4️⃣政策压力:美国政府削减医疗支出,医疗成本上涨,这对保险公司是双杀。 5️⃣网络安全和公众形象:网络攻击、CEO被枪杀这种黑天鹅事件,虽然和核心财务没直接关系,但对品牌和舆论压力不小。 我的抄底逻辑,其实很简单,首先肯定是这些大佬开始抄底了,给了我充足的信心支持。另外估值的确是便宜,虽然利空也不少,刑事调查、指引暂停、政策不确定性,这些事对股价冲击,已经实质性表现出来,也算消化的七七八八了,毕竟股价从600+跌下来的。 因为我个人是偏好价值长线投资,假如您跟我一样,是那种5年以上视野的价值投资者,这种时刻往往是布局的好机会。因为 #UNH 的基本盘——医疗保险的刚需性、行业龙头地位、庞大会员基础——没变。美国人口老龄化趋势还在,长期医疗需求只会更高。所以中长期来看,是相对确定性比较高的! 我觉得现在买 #UNH 有点像2008年买强生(#JNJ)——短期麻烦多、市场不爱,但长线可能是最甜的果子。跟随大佬们,用时间和耐心等市场情绪修复。🧐
Rocky
1个月前
桥水清仓中概股的新闻,今天在各个金融群炸锅了,毕竟我也是买了桥水在中国的基金,华润创意桥云9号,今年业绩十分突出,有40%+回报率。但突然主体基金清仓中国的策略,让人始料未及! 我们仔细研究了Ray Dalio 这次 Bridgewater 2025年二季度的13F报告,简单一句话来看:老爷子这是彻底“弃船”中国互联网股,转头一头扎进了美股 AI 巨头的怀抱。 1️⃣彻底撤出中国互联网 Bridgewater 直接清仓了 $BABA 、 $PDD 、 $BIDU 、 $JD ,套现大约 11.3 亿美金。 这不只是“减仓”,这是“清空冰箱”式的退出。 在我看来,原因可能有三: • 中国经济复苏不及预期,消费、出口两头承压 • 政策不确定性高,尤其是平台经济监管阴影尚存 • 美股这边 #AI 赛道收益率太诱人,机会成本太高 换句话说,Dalio 不是觉得中国没潜力,而是觉得短期内资本效率太低,不如直接把钱放到能立刻跑起来的赛道,尤其是 #AI 领域。 2️⃣重仓 #AI 和美股科技巨头 这季度的增持动作可以用“暴力”来形容: • $NVDA 加了 154%,一下多了 5.52 亿美金,现在成了第三大持仓 • $MSFT 加了 3.93 亿 • $GOOGL 加了 4.18 亿 • 甚至 $UBER 也猛加 5.31 倍 这个组合直接把 #AI 核心硬件( $NVDA )+ AI 应用平台( $MSFT 、 $GOOGL 、 $META )绑成一个战车,明显是押注未来 3-5 年的 #AI 基础设施浪潮。而且 $Uber 也很有意思,说明他们看好 #AI 在出行、物流等实际场景的渗透。 3️⃣ETF 还是核心底仓,但开始“修剪” 虽然 $SPY 、 $IVV 、 $IEMG 还是大仓位,但 Dalio 这次减了 SPY 21.9%,套了 4.52 亿美金。 这是一种“从大水池里舀水出来,倒进 #AI 桶里”的操作。ETF 作为被动收益的底仓还在,但加了更多主动进攻型仓位。 整体思考来看,目前A股3700点,恒生25270点,标普500 6468点,美股目前历史高位,如此大力度加仓美股,撤出中国市场,说明以桥水为代表的外资,短期在中国市场看不到正向回报,就不占着资金池。而此刻这种历史高位,全面加码 #AI 赛道,把资金集中到最具确定性、最受资金追捧的核心标的上,这种抓大放小的策略,也是值得深思。作为全天候策略,依旧保留ETF被动敞口,用ETF来保底,防止单一赛道波动太大。投资组合上,攻守平衡,既追 #AI 大趋势,又保留防守余地!值得学习借鉴🧐
德潤傳媒
1个月前
李嘉诚又抛了!1700 亿撤离后,这次抛售藏着 3 个市场信号 凌晨突发的公告再次让李嘉诚站上财经热搜,6.08 亿美元甩卖和黄医药股权的动作像一块巨石砸进平静的市场 —— 这已经是这位商界 “常青树” 近十年第 N 次高调抛售资产,而背后藏着的趋势密码,每个普通人都该读懂。 时间拉回 2013 年,当无数人还在为楼市狂欢时,李嘉诚已经悄悄按下 “减速键”,12 年间他累计抛售 1700 亿内地资产,占其亚洲抛售总额的 70%,这个数字足以买下 3 个中型房企的全部家当。 长实集团的财报更藏着惊人变化:2020 年内地销售额还是 271 亿港元的 “顶流水平”,到 2024 年直接暴跌至 17 亿,近乎 “脚踝斩”,土地储备更是砍到历史最低,那个靠 “囤地升值” 称霸江湖的李氏帝国,正在亲手拆掉自己的 “地产基本盘”。 大佬的每一次抛售都踩在市场转折点上,2015 年抛售上海世纪汇广场,2017 年清空广州西城都荟,2021 年转让成都项目…… 回头看,这些节点都成了区域楼市的阶段性高点。 别被 “抛售” 吓住,李嘉诚的操作从来不是狼狈离场,而是教科书级的 “高位套现”。 早年用 “白菜价” 圈下的核心地块,在楼市黄金期疯狂增值,如今哪怕降价甩卖,利润率仍死死咬住 35% 以上。 就像农夫在果实最饱满时收割,他懂得 “趋势红利的保鲜期”:当非核心区房价开始横盘,当政策风向悄悄转变,果断脱手那些 “甜度下降” 的资产。 这种 “低价布局 - 耐心持有 - 高价收割” 的闭环,让他在每轮周期里都赚得盆满钵满。而这次抛售和黄医药股权更耐人寻味,要知道上海和黄药业手握 “麝香保心丸” 这样的爆款产品,年销售额曾破 10 亿,但李嘉诚偏要在此时割肉,这不是不看好中药,而是资本在用脚投票:当创新药成为全球风口,传统赛道的 “安全垫” 正在变薄。 李嘉诚的动作从来不是孤立事件,而是给市场的 “趋势预警器”。 第一,房地产的逻辑变了:从 “囤地为王” 到 “现金为王”。 当土地增值的神话破灭,持有成本越来越高,“手里有房 = 躺着赚钱” 的时代彻底过去,流动性好的优质资产才是硬通货。 第二,行业风口比规模更重要。从地产到医药,从传统到创新,大佬永远在追 “上升赛道”,就像和黄医药剥离中药业务后,转头加码癌症创新药研发 —— 在趋势面前,情怀不值钱,踩对风口才是王道。 第三,周期思维比预测涨跌更有用。他从不猜 “顶在哪里”,只看 “果子熟了没”,当资产价格透支未来预期,当政策红利开始消退,无论赚多赚少都果断离场,这种 “不贪最后一个铜板” 的定力,恰恰是普通人最缺的生存智慧。 李嘉诚的每一次抛售都在告诉我们:市场永远不缺机会,但缺懂得 “见好就收” 的清醒。 当 1700 亿资金从旧赛道撤出,必然流向新的价值洼地。 普通人与其纠结 “大佬抛了什么”,不如思考 “他在等什么”。 毕竟,真正的财富密码从来藏在趋势的转向里,而不是热闹的追涨中。看懂这场持续 12 年的资产腾挪,你或许就能抓住下一个周期的入场券。 潘石屹最鬼了。记者问他:你为什么抛售资产?潘:李嘉诚在抛。记者:李嘉诚为什么抛呢?潘:我不知道他为什么拋,反正他抛我也就抛了。
比特傻
1个月前
《投资的十八层地狱》 今天市场较差。 傻哥很少讨论投资方法,趁这个时间,傻哥在群里提出了一个问题: 有哪些投资操作是长期看必亏的? 这个问题极为重要,但注定没有流量。傻哥送给有缘的聪明人吧。 且看傻哥回答: 1、高频交易。在交易所大波BD诱惑下,被交易所敲骨吸髓。 2、一级市场,跟单KOL 3、持续fomo追热点 4、持续交易(从不停止交易) 5、杠杆不加止损 6、买龙2、龙3、龙4、龙5,就是不买龙1 7、仅通过题材分析买入meme 8、永远满仓梭哈 9、在国内司法体系下实名坐庄 10、跟随市场主流观点和情绪下注,随大流 11、根据自己对短期行情的预测,下注 12、频繁超小仓位交易。这种超小仓位看似没啥问题,但消耗心力,人的生命是有限时间的游戏。是一种另类的必亏 13、长期不交易,被通胀慢性中毒,毒死 群友补充: 1、带没有投资能力和人品的亲友赚钱 2、大钱包没有私钥备份 3、场外借钱投资 4、不考虑市场实际,设定具体的赚钱目标 5、长期pvp; 傻哥补充道: 知道什么事情长期做必亏,非常重要。 因为短期看都是亏亏赚赚,看不清 人是糊涂的 但一旦知道这件事,长期干下去必亏,那么短期就也千万不能做 芒格所说的not to do list 另外,迫使自己看问题用长期视角也很重要。 短视几乎是人脑的硬件缺陷。 反过来说,如果你们对这个问题是懵逼的,从未思考过的 那说明对投资技法的理解还不够 基本可以认定自己是韭菜 以上十八条,傻哥总结为:投资的十八层地狱。 傻哥个人的经验有限,你们也多补充下长期必亏的操作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