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逻辑转变

李嘉诚又抛了!1700 亿撤离后,这次抛售藏着 3 个市场信号 凌晨突发的公告再次让李嘉诚站上财经热搜,6.08 亿美元甩卖和黄医药股权的动作像一块巨石砸进平静的市场 —— 这已经是这位商界 “常青树” 近十年第 N 次高调抛售资产,而背后藏着的趋势密码,每个普通人都该读懂。 时间拉回 2013 年,当无数人还在为楼市狂欢时,李嘉诚已经悄悄按下 “减速键”,12 年间他累计抛售 1700 亿内地资产,占其亚洲抛售总额的 70%,这个数字足以买下 3 个中型房企的全部家当。 长实集团的财报更藏着惊人变化:2020 年内地销售额还是 271 亿港元的 “顶流水平”,到 2024 年直接暴跌至 17 亿,近乎 “脚踝斩”,土地储备更是砍到历史最低,那个靠 “囤地升值” 称霸江湖的李氏帝国,正在亲手拆掉自己的 “地产基本盘”。 大佬的每一次抛售都踩在市场转折点上,2015 年抛售上海世纪汇广场,2017 年清空广州西城都荟,2021 年转让成都项目…… 回头看,这些节点都成了区域楼市的阶段性高点。 别被 “抛售” 吓住,李嘉诚的操作从来不是狼狈离场,而是教科书级的 “高位套现”。 早年用 “白菜价” 圈下的核心地块,在楼市黄金期疯狂增值,如今哪怕降价甩卖,利润率仍死死咬住 35% 以上。 就像农夫在果实最饱满时收割,他懂得 “趋势红利的保鲜期”:当非核心区房价开始横盘,当政策风向悄悄转变,果断脱手那些 “甜度下降” 的资产。 这种 “低价布局 - 耐心持有 - 高价收割” 的闭环,让他在每轮周期里都赚得盆满钵满。而这次抛售和黄医药股权更耐人寻味,要知道上海和黄药业手握 “麝香保心丸” 这样的爆款产品,年销售额曾破 10 亿,但李嘉诚偏要在此时割肉,这不是不看好中药,而是资本在用脚投票:当创新药成为全球风口,传统赛道的 “安全垫” 正在变薄。 李嘉诚的动作从来不是孤立事件,而是给市场的 “趋势预警器”。 第一,房地产的逻辑变了:从 “囤地为王” 到 “现金为王”。 当土地增值的神话破灭,持有成本越来越高,“手里有房 = 躺着赚钱” 的时代彻底过去,流动性好的优质资产才是硬通货。 第二,行业风口比规模更重要。从地产到医药,从传统到创新,大佬永远在追 “上升赛道”,就像和黄医药剥离中药业务后,转头加码癌症创新药研发 —— 在趋势面前,情怀不值钱,踩对风口才是王道。 第三,周期思维比预测涨跌更有用。他从不猜 “顶在哪里”,只看 “果子熟了没”,当资产价格透支未来预期,当政策红利开始消退,无论赚多赚少都果断离场,这种 “不贪最后一个铜板” 的定力,恰恰是普通人最缺的生存智慧。 李嘉诚的每一次抛售都在告诉我们:市场永远不缺机会,但缺懂得 “见好就收” 的清醒。 当 1700 亿资金从旧赛道撤出,必然流向新的价值洼地。 普通人与其纠结 “大佬抛了什么”,不如思考 “他在等什么”。 毕竟,真正的财富密码从来藏在趋势的转向里,而不是热闹的追涨中。看懂这场持续 12 年的资产腾挪,你或许就能抓住下一个周期的入场券。 潘石屹最鬼了。记者问他:你为什么抛售资产?潘:李嘉诚在抛。记者:李嘉诚为什么抛呢?潘:我不知道他为什么拋,反正他抛我也就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