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币安当主播,到底该怎么赚钱?—— 现在WEB3的直播平台也不少,但币安直播是普通人逆袭的Alpha 别的平台全靠KOL去带流量。 不是KOL,但想主播做内容的,根本毫无机会 币安的广场直播则不一样,自带用户流量池,普通散户也能成为广场大V,也能做主播 人人都可以利用币安直播功能去分享自己的擅长的内容 并且有机会去赚一些收益 具体怎么做,一波教程奉上~ 在币安广场直播分为两种 1,语音直播 2,推流直播 语音直播是指主要以连麦的形式为主,也可以投屏,不需要OBS,类似于在线聊天室 推流是指通过OBS推流视频的形式,实时背景画面人像展现同步给观众 分解功能 先说下语音直播吧,用过很多次,基本每次直播,整个流程很都通畅 比如,可以用共享屏幕,给直播间的观众展示自己想表达的内容,投屏k线实时讲解。 每次直播后,都会被系统自动保存记录,方便错过直播的粉丝查看回放 观看直播间的朋友也可以在直播间的连麦互动,或是聊天区聊一聊自己的想法 并且粉丝还可以看到你现货和合约策略,然后去跟单操作 推流直播是币安广场最近更新的功能,这个功能非常nice,可以实时用视频跟粉丝去交流粉丝也可以跟单你的策略,或是上架币种 怎么产生收益? 1,主播在直播间可以添加币种,如果有人通过直播间,去交易这些币种,你可以获得30到50%的佣金收益。正好最近有活动,大家可以参与下: 2,也可以收到粉丝在直播间的打赏 3,在直播中,参加合约交易大赛,可以瓜分奖金,比如这次活动奖金池就是45,000 美元。 下面就是一些币安广场直播的一些关键截图,可以去体验下,实际操作过程中真的很丝滑
Susan STEM
2个月前
和我的想法差不多,我的剧毒公式是:凡这个业务和职位的工作核心是将非格式化信息转化为格式化信息的白领工作,都会被替代。就算这个工作涉及协调人际关系,但是这种人际关系本来就是建立在这份任务需要多人完成的基础上的。Turning unstructured data into structured data. -会计学、财务管理: 将被智能财务系统大规模替代。 基本只剩下输入端,中专毕业就能做了。而且报表高度定制化,输出极专业。这个行业我还比较了解。 -金融学(普通院校): 你学到的所有量化模型和分析技巧,AI做得比你好一万倍。人机共决策量化模型一定会出来。 -新闻学、广告学、传播学:* AIGC(AI生成内容)将淹没这些行业。 这个行业我不了解。 -法学(非诉方向): 合同审查、法律研究等工作将被AI法律助手高效完成。 是,而且法律智能体,针对各行业的法律智能体,甚至个人向的法律顾问智能体会变得触手可及。 -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 充满了大量可被AI优化的流程化工作。 不需要用专业来学。 -翻译: 不用解释。 非常了解这个行业,完全同意。可以提高个人素质,但是无法变现。 -计算机科学(普通院校): 这是最大的陷阱。你会成为“代码校验员”,与全球海量的、有AI辅助的低薪工程师竞争,你的“认知”毫无稀缺性可言。嗯,计算机成为通识。但是同样有一部分人会变成超级个体程序员。两极分化。
一文读懂BOLL布林线指标,一个永不说谎的可靠指标,识别主力资金意图(建议收藏) 在交易实践中,布林通道是常用于判断价格“进、出场时机”的技术指标,在纳入平均值、标准差的概念之后, 进而找出市场的价格突破点、反转点,也可以利用布林通道来判断市场价格的超买和超卖条件。 1、布林线可以指示支撑和压力位置; 2、布林线可以显示超买、超卖; 3、布林线可以指示趋势; 4、布林线具备通道功能。 1️⃣布林线指标应用 1/支撑与压力指示:布林线的上、中轨对币价有压力作用,中、下轨对币价起支撑作用。当币价冲出上轨可能回调,日前,布林线的上、中轨对币价有压力作用,中、下轨对币权价起支撑作用。 当币价冲出上轨可能回调,跌出下轨可能反弹,以此显示超买超超买超卖状态。在币圈交易中,比如BTC价格波动剧烈,当它向上触及布林线上轨时,往往由于市场短期获利盘了结,面临回调压力;而当比特币价格大幅下跌至布林线下轨附近,一些抄底资金就可能入场,推动币价反弹。 2/趋势判断:强势币种多在中、上轨之间,弱势币种常运行于中轨之下。价格线位于布林线中轨之上时,多为多头市场,可持仓或买入;处于中轨之下,则多是空头市场,买入需谨慎,布林通道上下轨分别代表极强与极弱。以以太坊为例,在其牛市行情中,价格基本维持在布林线中、上轨之间,显示出强劲的上涨动能;而在熊市阶段,价格长时间处于中轨下方,市场空头氛围浓厚。 3/轨道变化信号:布林线上下轨收口变窄有突变可能,别急着进场交易。币价 K 线带量向上突破上轨且通道开口向上,是币价将进入上升通道的信号,应买入;若 K 线向下突破下轨且通道开口向下,意味着币价将步入下降通道,需卖出。 像一些新兴热门币种,初始波动较小时布林线轨道收口,一旦放量突破,往往开启大幅涨跌行情,投资者需依据突破方向及时决策。 4/K 线突破情况:币价 K 线从布林线中轨线以下向上突破中轨线,预示币价较强,可买入。 从布林线中轨线以上向上突破上轨线,表明币价极强,短期可能大涨,持仓待涨或短期买入。 某些小众但潜力巨大的币种,在项目重大利好推动下,K 线强势突破布林线上轨,短期内币价一飞冲天,投资者若能及时把握,收益颇丰。 5/币价在布林线上方走势:币价 K 线在布林线上方运行一段时间后,若掉头向下突破上轨,预示短期强势行情将结束,短线要及时卖出,尤其是那些短期内涨幅巨大的币种;若向下突破中轨,也应以卖出为主。 以波卡币为例,在一波快速拉升后,K 线在布林线上方高位震荡,随后一旦掉头向下突破关键轨道,往往就是行情反转的信号,投资者若不及时离场,利润将快速缩水。 布林通道公式在此我以最常见一般的参数为说明,其公式分别为: 中轨:20 MA 上轨:20 MA+2 倍标准差 下轨:20 MA—2 倍标准差 带宽(通道空间):(上轨— 下轨)/中轨 2️⃣布林通道的10种基本形态模式 1/布林通道收缩 布林上、下轨靠近,市场波动性降低,预示大幅价格浮动将至。图表红框处,通道收缩后常伴价格波动,投资者需留意。 2/布林通道扩张 上、下轨迅速分离,市场波动性剧增,日前,上、下轨迅速分离,市场波动性剧增,价格浮动强烈。图表红框显示,扩张后有大幅价格变动,投资者决策要果断,控好风险。 3/上轨触碰或突破 烛台触或超布林上轨,市场或过热、超买,但价格不一定跌,高价位警示强,低价位有向上突破可能,投资者要结合区域判断。 4/下轨触碰或突破 烛台碰或跌破下轨,市场过冷、超卖,不意味价格马上涨,投资者要观察区域,结合指标判断趋势,谨慎决策。 5/W 型底部 布林下轨附近双底,二底略高,是看涨形态,预示上涨。价格穿中轨时买入可降风险,图表黑框青色标记有实例,投资者可把握机会。 6/M 型顶部 布林上轨双顶,二顶低于一,是看跌形态,跌幅可能大,投资者遇此谨慎买入,可考虑做空,图表有典型示例。 7/走廊运行 烛台沿布林上或下轨运行,趋势强,但随时可能反转,如黑框标记,投资者不能大意,设好止损止盈。 8/布林反转 烛台多次触轨无趋势,在通道内横移,市场横盘,投资者可波段交易、低买高卖,等市场有方向再调整策略,图表有实例。 9/布林假突破 烛台突破上轨后迅速回落,是迷惑散户假象,非真趋势,交易者要结合多指标分析,辨清 “陷阱” 与 “神仙” 与 “机会”。 10/收缩性突破 布林带收缩,市场盘整,是大价格变动前奏。图表黑框示盘整,红期图表黑框示盘整,红框现突破、扩张及价格上涨,投资者要抓准入场时机。 3️⃣如何运用布林通道抓住反转和趋势启动的机会 布林通道通过收口,来发出趋势变动的信号;那么在趋势启动时,布林通道已经处于收口状态,又如何追踪到趋势的产生呢? 这就需要运用布林通道的开口功能并且结合K线与布林通道的关系,用这二者来进行双向的判断了。 相较于判断趋势的终结和转变,判断趋势的启动要复杂一些。 我们先来学习第一个条件:布林通道的开口 当前的行情处于震荡,无论此后行情是向上走出一波牛市行情还是向下走出一波熊市行情,只要行情结束当前的震荡性质,必然会出现布林通道的开口。 布林通道的开口特征非常明显:上轨向上,下轨向下,同时扩散开来。这种明显的特征在上涨和下跌中是一致的。 当布林通道带呈现开口时,我们已经知道,大概率会有一波单边的趋势要到来。那么,如何判断趋势的方向呢?这需要用到第二个技能,布林通道与烛台的关系。这里又分为两点: 其一,当开口时,如果烛台贴在上轨往上走,表示上涨趋势的到来;如果烛台贴着下轨往下走则预示着下跌趋势的出现。 其二,烛台的收盘价如果高于上轨,且该烛台是阳线,则表示正在进行的是上涨趋势;如果烛台是阴线且收盘价低于下轨,则表明正在进行的是下跌趋势。 在图中可以清晰的看到,当下跌趋势产生之后,烛台也随着收盘于布林通道的下轨外,且此后紧贴着下轨不断下跌。 因此,运用布林通道及时发现趋势的启动点, 有两个因素: 其一,布林通道要开口, 其二如果上涨趋势,则烛台收盘价会突破上轨; 如果是下跌趋势,则烛台收盘价会突破下轨。 通过这两点确认了一个趋势的启动之后,交易者就可以立即顺着价格的方向进场交易。 如果是下跌趋势,则需要将止损设置在中轨的上方;如果上涨趋势则将止损位设置在中轨的下方。 如果一个下跌趋势产生后,此后价格紧贴着布林通道下轨运行(参考图),则交易者可以持有进场的空单,直到布林通道由开口状态再次转变为收口状态时离场。 当然,还有一种更加及时的出场方式:当价格突破到布林通道的中轨上方时,立即将空单平仓。按照此出场方式,我们看到图中,几乎吃掉了一整波多头趋势,当价格突破中轨时,也代表了趋势的反转。 布林通道虽然好用,但却会因为每个人的主观意识而有所不同,就像一把双面刃一样,所以绝对不要太过相信于单一指标,多参考几个指标做搭配,才不会被指标耍的团团转了, 但老话一句,技术指标终究就是“机率”,没有一个绝对,只有你是否了解指标,是否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运用方式,以及持之以恒的使用,这样长期下来才会体会到指标带给我们的好处。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