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0xTodd
关注
统计数据
41
文章
0
粉丝
0
获赞
44
阅读
热门文章
1
TechFlow 深潮 发布的文章:近期教育领域的变化引发了广泛讨论,我认为教育改革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创新能...
145
32
0xTodd
1个月前
$UNI 要在美国怀俄明州注册成为一个“去中心化非公司非营利协会(DUNA)”的现实世界实体组织。 有几个想法和大家分享。 1.怀俄明州一直都是比较追求金融创新的州,例如: (1)它是美国第一个在 1977 年通过有限责任公司(LLC)制度的州; (2)2021 年怀俄明州也第一个搞出了针对 DAO 的 LLC 模式; (3)而这次这个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UNA)的注册机制,则是2024 年在怀俄明州参议院和众议院通过的。 所以,这次选 Uni 择怀俄明并不让人感到意外。 2.成为这种实体 DAO 组织有很多要求,其中包括: (1)必须至少有 100 名通过相互同意加入的成员; (2)可以从事营利活动,但盈利须用于促进非营利目的盈利; (3)禁止利润分配/股息,但允许合理支付薪水; (4)它并不自动授予联邦免税资格,项目仍需进行单独的联邦税务分析。 3.所以,UniSwap 成立这个组织,并不代表 $UNI 可以打开费用开关,甚至从合规角度来说,怀俄明要求禁止利润分配/股息,似乎离费用开关更远了一步。 4.而且这次,我看提案里说:要分配高达 1650w 美金的 $UNI 用于“预先资助法律辩护预算和税务合规模块预算”,又要从国库掏不少钱。
#怀俄明州DUNA
#UniSwap协会
#去中心化自治组织
#UNI费用开关
#1650w美元预算
分享
评论 0
0
0xTodd
1个月前
以太坊目前技术更新的主旋律之一就是还【技术债】。 之前我在分享以太坊技术时,很多人问过我到底什么是技术债。 上周这个 EIP-7999,也是 V 神亲自参与推动的提案,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它是希望解决以太坊现在有多种收费模式并存的技术债。 大家都知道,以太坊正常的 gas 市场,是 EIP-1559 之后形成的,一个基础费燃烧+小费给矿工的模型。 然而,在 EIP-4844 之后,以太坊为了让 L2 更便宜更快,所以创造了 Blob 这个东西,里面全是便宜的交易空间(毕竟几个月后就删除了),所以它又有面向 L2 的另一套费率模型。 就是一个标准的技术债,当时上 L2 的时候,没选择优雅,选择简单粗暴,以打补丁的方式加入了 Blob 机制。 等于现在 gas 费是双轨制在并行运行。 现在归还技术债务的方式,就是把这两个 gas 费市场统一了,直接推出一个最大费(max-fee),即用户直接填最多愿意给多少钱。 这个最大费会委托给节点的算法,由节点会根据实际请求和实时区块条件在各个技术组成部分之间分配成本。 这样就两大费用市场统一,还能进一步降低用户学习成本。 不过这个需要通过硬分叉完成,应该会在下次升级或者下下次升级中包括进去。 其实传统开发技术债也挺多的,一般都是在权衡到底是【推导重做】还是【加个补丁】之间摇摆,而考虑到工作量,最后往往选择加个补丁。 结果就是,代码和功能越来越臃肿,最后变成谁都不敢轻易动,只能继续一味加补丁的局面。 所以技术债该还还是得及时还啊😂。
#以太坊技术债
#EIP-7999提案
#gas费双轨制
#Blob机制
#技术债务归还
分享
评论 0
0
0xTodd
1个月前
我居然有点认同这种说法,谁能给一些反对意见启发一下灵感
#阶层固化:求变之路,殊途同归· 481 条信息
#观点认同
#寻求反对意见
#灵感启发
分享
评论 0
0
0xTodd
1个月前
8 月 1 日其实也是比特币伟大的一天,它是比特币的 UASF 日,也可以叫做比特币的独立日。 从谁手里独立出来?从矿霸手里独立出来。 时间追溯到 2017 年,我个人认为,如果说比特币命里注定有一劫,2017 年夏天就是那一劫,比特币差点分裂,BCH 最高达到了 BTC 价格的 30%。 比特币和其他区块链不一样,它的升级格外谨慎,而且由于没有一个中心化的机构,因此,它的升级都是软分叉,也就是向后兼容。 什么是软分叉,理论上,如果中本聪复活了,使用他 2010 年最后一次露面时的上古软件,他依然可以无缝接入比特币网络,而不会出现:“您的软件版本过低,请立即升级。” 事实上,比特币网络的升级模式是: 1. 社区开发者(不一定是 Core)讨论 BIP 2. 钱包开发者发布新的客户端版本 3. 矿工达到 95% 支持率以上,开始运行软分叉 4. 用户自觉更新软件,并接受这个结果 在开发者、矿工和用户里,显然矿工的权力是最大的,他们有否决权的权重很大。 但是在 2016-2017 年,比特币日渐拥堵,为了扩容,社区出现了两种思路: 1. 开发者主导的 SegWit 软分叉升级,向后兼容,这是一种巧妙思路,只把交易信息留在区块里,而把见证信息放到区块外,这样虽然属于卡 Bug,但是让比特币区块变相达到最高 4MB,且不会有分裂。 2. 矿霸们主导的 SegWit2x 硬分叉升级,向后不兼容,这是一种暴力思路,简单粗暴让比特币的区块大小提高到 2MB。 2.1另一群矿霸们主导的 BCH 硬分叉分裂,向后不兼容,甚至产生了新的分叉币。这是一个更加暴力的思路,他们认为 2MB 不够大,想一步到位拉高到 8MB。 现在回头看,开发者胜利了,SegWit 已经成为了比特币的一部分,并且安全地提高了比特币的实际性能(且没有创造出新的比特币分叉币)。 而 Segwit2x 失败了,BCH 又经历多次分叉,如今区块虽大,但里面空空荡荡,几乎没有交易。 但是,有否决权在手,矿霸为什么能善罢甘休转而支持 SegWit 呢? 原因就是开头提到的 UASF,全称是 User-Activated Soft Fork,即用户激活的软分叉。既然强调了用户激活,意味着它和矿工激活完全不同。 这要感谢 BIP-148 提案,用户(例如你我、交易所、钱包公司等等)通过在他们的钱包和节点上激活 UASF,可以以用户身份向矿工发出了最后通牒:支持 SegWit,否则我们将拒绝你的区块。 这招很有用,它激励了矿工开启 SegWit 开关(不管是否情愿),为什么呢?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矿工不遵守 UASF 规则,他们将失去利润,损害其收入来源。 它的博弈论基础源自【不容忍少数派】概念——即经济少数派可以通过鼓励多数派按照自身理性的经济利益行事,从而使多数派屈服于其意愿。 UASF 规则下,任何多数矿工都可以触发它——不必达到 95%,多数即可。甚至仅仅51% 的哈希算力从 8 月 1 日开始拒绝非 SegWit 区块,他们也将始终拥有最长链。 当多数支持后,为了利益,其余所有矿工都不得不发出支持信号并激活 SegWit——否则他们的所有区块都会被网络孤立,毕竟没人和钱过不去。 毕竟是个去中心化网络,矿霸虽多,但是没有达到 51% 的程度。而且矿霸们自己还有 2x 和 8x 两个方案。 这一点我们从 Bitcoin 杂志对于UASF 开发者 Shaolinfry 的采访中也能找到佐证。 所以,这是一次用户对于矿工的逼宫,很难想象在 PoW 主导的世界里,能够发生这样的事,它把比特币的升级模式的第 3 步和第 4 步做了一个对调: 1. 社区开发者(不一定是 Core)讨论 BIP 2. 钱包开发者发布新的客户端版本 3. 大量用户自觉更新软件,并接受这个结果 4. 矿工达到 51% 支持率以上,其他反对矿工为了眼前利益不得不支持,软分叉开始被执行 我个人评价,这也是比特币政治开始的重要起点,要知道 PoW 规则的世界里,天生就是算力为尊,而手无寸铁的用户居然有挑战矿霸的机会并且最终获胜,这种荣誉感确实让人沉迷(包括我)。 所以我们才说,2017 年 8 月 1 日的 UASF 是比特币的独立日,矿工从阴谋集团变成了高级打工仔,而用户首次成为比特币真正的主人,让比特币的三权分立(开发-立法权、矿工-行政权、用户-司法权)彻底奠定,最终走到今天,成为 2.2 万亿市值的庞然大物。 最后让我们祝贺比特币的独立日快乐!
币圈:山寨币盼涨,机构牛再现?· 3932 条信息
#比特币
#UASF
#矿霸
#SegWit
#用户主导
分享
评论 0
0
0xTodd
1个月前
看来这次轮到我的号进入 ChatGPT 的灰度测试了😆 Plus 账号可以体验 GPT 官方的 AI Agent 了。 想重申一下我的观点,上周晚上和 Amber 那次直播里我也提到过: 1. 未来大模型 LLM 自己就会亲自做 AI Agent,然后凭借自己的入口优势占掉绝大多数市场。 2. 第三方 AI Agent 是个少见的边际效应不会递减的生意。你如果做 AI Agent 一直用其他大模型,你的用户越多,你的成本越高。 3. 大模型自己的成本却是第三方 Agent 的几分之一。这样的竞赛太难了。 4. 第三方 Agent 只能靠独家的数据,才能获得一些护城河,尽管烧钱买数据这事,依然是这些大模型互联网巨头最擅长的。
OpenAI新德里发布会:ChatGPT语音翻译功能引发热议· 471 条信息
#ChatGPT灰度测试
#AI Agent
#LLM
#第三方Agent劣势
#数据护城河
分享
评论 0
0
0xTodd
1个月前
行情突然好了之后,原来 10% 的理财都觉得不香了😂。 OKX 上 USDT 的活期都已经到 40% 了,可见大家现在加杠杆有多猛。 PS:OKX 这个理财的底层应该是现货杠杆,也就是都拿去放贷了。 放了一些钱实测了一下,这个数字是准确的。
币圈:山寨币盼涨,机构牛再现?· 3932 条信息
#OKX
#USDT
#活期理财
#杠杆
#现货杠杆
分享
评论 0
0
0xTodd
2个月前
plasma 官推这是被盗了? 看起来域名不一样 家人们慎重
分享
评论 0
0
0xTodd
2个月前
Ebunker最新观点: 以太坊面临政治博弈、资本动能、协议改进,基金会改革迭代同步轰鸣 — — 市场只剩一个关键问题:你准备好了么? $ETH 以太坊家人集结
比特币震荡,以太坊承压,Solana崛起?· 1786 条信息
#以太坊
#政治博弈
#资本动能
#协议改进
#基金会改革
分享
评论 0
0
0xTodd
2个月前
8万枚比特币老矿工沉睡14年后苏醒,想必大家都刷到了。 我好奇扒了一下地址,其实目前【没有直接证据】证明这是一位来自中国的矿工。 说实话,11年的时候中国的矿工也比较少,因为那时候还别说比特大陆了,连南瓜张也还没发明阿瓦隆矿机,美国的蝴蝶矿机也没问世(这都是2012年年中的事儿了),而烤猫更是还在之后呢。 而中国矿工开始占统治地位,至少要等到这些 ASIC 矿机集中诞生在中国之后了。 而这位矿工我看大部分转账都是 2011 年前半年,那时候还真的处于中本聪设想的田园牧歌式的普通设备挖矿阶段。 而为什么说他大概率是矿工呢?是因为他有很多归集区块奖励的行为。 这些 50 BTC 点进去看吧,都是当时的新挖出的区块奖励,而且是纯净比特币。 然后,另外一个有意思的点在于:当年这位老矿工使用的都是 1 开头的比特币地址,而如今,他把这些地址都转入了 bc1 开头的地址。 那么,1 开头、3 开头、bc1 开头和 bc1p 开头的地址,又分别有什么区别呢? 1 开头,中本聪最早发明的基于 base58 的地址,经典皮肤。 PS:所谓 Base58,相比 Base64,Base58不使用易混淆字母,数字"0",字母大写"O",字母大写"I",和字母小写"l",你可以随便找,比特币地址从来不包括这些字母数字。看到了么,中本聪当时就为我们这些手残党做好了提前量。 2017 年之后,隔离见证(Segwit)上限,它允许比特币把一些次要交易信息放在区块外,变相突破 1MB 区块上线,实现了软扩容。 bc1 开头和 3 开头。 于是乎,原生隔离见证的原生地址 bc1 诞生了,bc1 转 bc1 会让交易费便宜将近一半。 而为了照顾不喜欢隔离见证的人群,又诞生了向前兼容版,也就是 3 开头的地址,3 开头也比 1 开头要低一些。 由于采用了隔离见证,因此手续费排序:bc1 > 3 > 1 此外,相对来说 bc1 地址更安全一些,不是说抗破解角度啊——这 3 个地址抗破解能力是一致的,而是说 bc1 地址在校验上更安全。 1. 这个 bc1 地址全是小写,避免了之前 1 开头或者 3 开头比特币还区分大小写的麻烦。 2. 这个 bc1 地址具有更好的校验机制,减少输入地址时出错的可能性。例如,如果你误输了一个 bc1 地址,系统更有可能发现并修正错误,而以 1 或 3 开头的地址的校验可能性更低。 至于 bc1p 地址,则是支持 Taproot 的地址,Taproot 我之前分享过有兴趣可以去翻一翻。 ----分割线----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也很难相信这位矿工“坐过牢”的说法。 因为如果我是坐牢的人,与社会脱节这么久,大概率会选择 1 开头的地址吧,很难相信 bc1 地址,尽管它更安全。 只有经历过隔离见证时代的纷争的人,才会认可隔离见证,尤其是原生隔离见证地址 bc1。 反正他都有 8w 个比特币了,根本不差这点交易手续费。 当然,这些只是我的猜测,也有可能只是他用的比特币钱包默认就是 bc1。 只是我认为 2011 年对比特币感兴趣的人,大概率是一个极客。而这类极客或者比特币早期拥趸,是有比特币政治倾向的。而使用不同开头的地址,也正是代表自己在比特币里政治光谱的一部分。 当然最后是一个朴素的希望😂,希望他只是换一个更好更先进的地址放着,而不是准备出货离开。
分享
评论 0
0
0xTodd
2个月前
川普力推的大而美法案,今天(美国礼拜六半夜)在参议院又往前推进一大步。 万斯都专门过去准备行使传说中的【副总统专属】在 50 vs 50 僵局下的第 101 票了,结果 51 vs 49 票胜利让这个提案直接进入下一流程,还是没轮到万斯出手。 民主党全程反对,这里面还包括两个共和党议员。 虽然这次的提案和 Crypto 没直接关系,但是里面最关键的一条,就是让美国的债务上限,最高再提高 5 万亿美金。 也就是说从现在的 36 万亿美金债务上限,增加到 41 万亿美金。是的,印钱继续了。 PS:这次只是代表同意“考虑此案”,不代表最终通过。但是考虑到最终表决还是多数票胜利,因此这个票型意味着最终通过的概率蛮高的。
分享
评论 0
0
0xTodd
2个月前
有人是能力有问题 有人是态度有问题 现在好了,能力态度双双有问题
分享
评论 0
0
0xTodd
2个月前
印度也开始讨论,效仿美国,建立一个国家比特币战略储备。 这个号召来自于印度人民党(执政党)的全国发言人 Pradeep Bhandari 不过印度人民党有 30 位全国发言人,Pradeep 是去年新加入的。
分享
评论 0
0
0xTodd
2个月前
这个是变化的过程 最早做 LP 是相当有利可图的,那时候一来标的少,二来竞争不卷,高于的池子也能收到交易量。 后面你看甚至有人组出 0.001% 手续费的池子,标的越来越多,各大 Web3 wallet 自己都出教程教大家怎么做 LP 了,那 LP 已经无利可图了。 再发展下去慢慢就会如橙子所说,变成项目方最后的出货机会。 现在再做 LP【不建议+1】 胜率已经不够了。
#LP
#Web3
#加密货币
#流动性提供
#区块链
分享
评论 0
0
0xTodd
2个月前
看到推特上每天都在狂聊 Labubu,导致昨天路过泡泡马特我也随手抽了一个,结果抽到一个萨博。 可惜我海贼王只看到了顶上战争就没看了,都没等到萨博登场。 谁能告诉我,一开始尾田到底设计了萨博这个角色了没,还是就是原本设定路飞艾斯两人?😂
#Labubu
#泡泡马特
#海贼王
#萨博
#尾田
分享
评论 0
0
0xTodd
3个月前
看到 $BTC 突破 110K 相当开心 感觉心里热气腾腾
比特币震荡,以太坊承压,Solana崛起?· 1786 条信息
#BTC
#110K突破
#开心
#加密货币
#积极
分享
评论 0
0
0xTodd
2年前
我一直相信“砖是会被搬平的”理论。 假如说,正常美元存银行利息可以到 4-5%,USDT、USDC 在低风险 DeFi 里利息平均才 2-3%(AAVE、Curve),我就一直在想怎么会有人做这样的操作? 后面我想明白了,还有“卷”理论,有资金要做更复杂操作,比如借贷、或者存 3Pool+其他的高级池,这些(利息差)是这些资金愿意付的成本。 因为有资金更卷,因此就把目的单纯的“躺平理财资金”给卷得很难受。 所以“卷”理论就战胜了“砖是会被搬平的”理论。 我后面又再往深想一层,就是说其实 $USDC 、 $USDT 这些,它们背后的母公司其实买了大量的国债、商业票据之类的生息资产,其实你手里的每 1 枚 USDT 和 USDC 都在源源不断地给 Tether 和 Circle 创造利润。 换言之,Tether、Circle (以及其他所有稳定币)每分每秒都在剥削你。 你说想用 $DAI ?不好意思,最近 MakerDAO 把抵押的资金(PSM)换了不少国债。至于这些利息呢?也就自然而然的被“火耗归公”了。所以最近 $MKR 的国库看起来非常充盈。 同时,DAI 背后的抵押物还有很多 USDC,所以 DAI 的用户理论上更惨,用 USDC 和 MakerDAO 在双重剥削你。 为什么稳定币大家挤破头来做?想想这个就明白了。 火耗归公>卷>砖是会被搬平的。
币圈:山寨币盼涨,机构牛再现?· 3932 条信息
#USDT
#USDC
#DeFi
#稳定币
#剥削
分享
评论 0
0
上一页
1
2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