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xTodd
3个月前
8万枚比特币老矿工沉睡14年后苏醒,想必大家都刷到了。 我好奇扒了一下地址,其实目前【没有直接证据】证明这是一位来自中国的矿工。 说实话,11年的时候中国的矿工也比较少,因为那时候还别说比特大陆了,连南瓜张也还没发明阿瓦隆矿机,美国的蝴蝶矿机也没问世(这都是2012年年中的事儿了),而烤猫更是还在之后呢。 而中国矿工开始占统治地位,至少要等到这些 ASIC 矿机集中诞生在中国之后了。 而这位矿工我看大部分转账都是 2011 年前半年,那时候还真的处于中本聪设想的田园牧歌式的普通设备挖矿阶段。 而为什么说他大概率是矿工呢?是因为他有很多归集区块奖励的行为。 这些 50 BTC 点进去看吧,都是当时的新挖出的区块奖励,而且是纯净比特币。 然后,另外一个有意思的点在于:当年这位老矿工使用的都是 1 开头的比特币地址,而如今,他把这些地址都转入了 bc1 开头的地址。 那么,1 开头、3 开头、bc1 开头和 bc1p 开头的地址,又分别有什么区别呢? 1 开头,中本聪最早发明的基于 base58 的地址,经典皮肤。 PS:所谓 Base58,相比 Base64,Base58不使用易混淆字母,数字"0",字母大写"O",字母大写"I",和字母小写"l",你可以随便找,比特币地址从来不包括这些字母数字。看到了么,中本聪当时就为我们这些手残党做好了提前量。 2017 年之后,隔离见证(Segwit)上限,它允许比特币把一些次要交易信息放在区块外,变相突破 1MB 区块上线,实现了软扩容。 bc1 开头和 3 开头。 于是乎,原生隔离见证的原生地址 bc1 诞生了,bc1 转 bc1 会让交易费便宜将近一半。 而为了照顾不喜欢隔离见证的人群,又诞生了向前兼容版,也就是 3 开头的地址,3 开头也比 1 开头要低一些。 由于采用了隔离见证,因此手续费排序:bc1 > 3 > 1 此外,相对来说 bc1 地址更安全一些,不是说抗破解角度啊——这 3 个地址抗破解能力是一致的,而是说 bc1 地址在校验上更安全。 1. 这个 bc1 地址全是小写,避免了之前 1 开头或者 3 开头比特币还区分大小写的麻烦。 2. 这个 bc1 地址具有更好的校验机制,减少输入地址时出错的可能性。例如,如果你误输了一个 bc1 地址,系统更有可能发现并修正错误,而以 1 或 3 开头的地址的校验可能性更低。 至于 bc1p 地址,则是支持 Taproot 的地址,Taproot 我之前分享过有兴趣可以去翻一翻。 ----分割线----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也很难相信这位矿工“坐过牢”的说法。 因为如果我是坐牢的人,与社会脱节这么久,大概率会选择 1 开头的地址吧,很难相信 bc1 地址,尽管它更安全。 只有经历过隔离见证时代的纷争的人,才会认可隔离见证,尤其是原生隔离见证地址 bc1。 反正他都有 8w 个比特币了,根本不差这点交易手续费。 当然,这些只是我的猜测,也有可能只是他用的比特币钱包默认就是 bc1。 只是我认为 2011 年对比特币感兴趣的人,大概率是一个极客。而这类极客或者比特币早期拥趸,是有比特币政治倾向的。而使用不同开头的地址,也正是代表自己在比特币里政治光谱的一部分。 当然最后是一个朴素的希望😂,希望他只是换一个更好更先进的地址放着,而不是准备出货离开。
0xTodd
1年前
很多朋友要来新加坡🇸🇬参加Token2049 想给大家分享一些“游客打卡级”的美食攻略🍴: 1.田鸡粥 这个属于新加坡特色之一,这里可以尝试明辉和G7。 田鸡做得非常鲜嫩,配合滚烫白粥,吃完巨有满足感和幸福感。 不过游客很多很多,一定要早去。明辉这种如果晚上去吃,最好4点-5点就去排队,不然排队很久。 2.肉骨茶 这个也属于星马特色而国内少有的,松发和黄亚细这两家属于大连锁品牌。 这个有谈谈的胡椒味和药材味,可以试着就这油条吃,吃完感觉精力大增,有种大补的感觉。 只要不去牛车水那一家,一般不用太排队。 3.榴莲 这个属于国内很多,但是当地也值得去的。 唯一可惜的,榴莲季刚刚过一点点。不过现在依然大街小巷各种榴莲。只要不是太游客的区域,随便搜一个都不错。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新加坡都是马拉西亚的榴莲,这边口味特别喜欢那种爆苦的,越是老树,那个榴莲越苦,Local觉得越回味绵长。 大马品种: 猫山王/黑金猫山王:最有名/最贵,属于苦口; 黑刺:最稀有,猫山王最大竞对,苦中回甘; 苏丹王:猫山王平替,苦中回甘; 葫芦:苦口 红虾:颜色微红,甘甜,口味很浓(我个人最喜欢); 金凤:甜口回甘; 红肉:甜口回甘; 泰国品种: 像金枕这种甜脆口的榴莲,当地人不爱吃,觉得不熟,所以很难找。 没试过大马榴莲以及苦口榴莲爱好者,必须尝试。 4.海南鸡饭 这个属于听起来像国内且国内也有,但实际上是新加坡发扬光大的当地特色美食。 海南鸡饭可以去一家叫三杯两盅,当然你随便找个食阁,大概率也不会太差。 海南鸡饭,一定要吃鸡油饭,不要选白米饭。然后三种酱都要,2个人可以吃半只,4个人就点一整只。 鸡肉嫩,米饭香。 5.南洋早餐 这个属于国内偶有,当地特别多的类型。 一般南洋早餐,就是一杯咖啡(Kopi),两片烤面包/喜多士,再配比如说一只半生蛋+酱油。 你可以说,这不是很简单嘛?但是不知道为啥,家里做的就是没有店里那个味道。 这里比较推荐亚坤,当地的国民品牌,据说林俊杰孙燕姿都喜欢这个。但是你随便在商场里找一家toast,我觉得都大差不差。 享受整个悠闲晨间。 6.印度菜 SG真的太多太多太多印度朋友了,连莫迪这几天都来访问新加坡。所以印度菜,属于国内很少有,但是新加坡特别多的菜系(不过从北美/澳洲来SG的朋友可以忽略,我知道你们那边也特别多🤣)。 印度菜,想体验最最正宗,可以去探访“小印度”。 我听说有一家叫muthu的米其林印度餐厅不错,可惜我还没去来得及探店过。 还有一家Zaffron也是连锁印度菜,干净卫生,店里华人印度人都有。 buffer chicken,mutton masala,gralic naan很符合国人口味。masala就是庸子天天说的那个干净又卫生的玛萨拉。 7.食阁 食阁属于新加坡特有的一种吃饭方式。 食阁=food court=有冷气 小贩中心=hawker center=无冷气,有电扇 熟食中心=food center≈小贩中心 (新加坡位于赤道,露天吃饭,没冷气,你懂得...) 一般食阁/小贩中心,都属于价格亲民。但是味道嘛,也别太指望,服务嘛,你也别苛求。 毕竟它们一般没有服务费(正常餐厅要收10%),大部分没有消费税(新加坡消费税GST是9%)。吃完饭记得自己归还餐盘。 想要体验当地特色、考察当地风土人情可以去。但是时间紧的话,也没必要特别前去。本地人知道哪里的食阁哪里,但是游客没法分辨。 祝大家在新加坡吃得开心!
0xTodd
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