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啄木鸟维修遭遇“退款潮” 记者亲历:投诉三天没回应】连日来,央视“315报道”记者暗访揭露了啄木鸟家庭维修平台存在“无病乱修”“小病大修”等问题引发全网关注,该平台大批消费者正遭遇退款维权难,引发新一轮信任危机。3月15日,啄木鸟维修称将全面推进整改措施,接受全民监督。这几天,啄木鸟平台遭遇订单维权高峰。根据啄木鸟维修整改公示,“截至3月17日18时,已完成审核并确认8655个争议订单,针对其中的不合理收费,已完成退款、费用优化及补偿。”如其整改公示的迅速回应,真的如此吗?记者进行了实测——3月16日至18日,记者以消费者身份,三次致电啄木鸟维修电话客服反映亲历的维修问题,均无得到回应。与此同时,很多消费者向记者反映,遭遇“啄木鸟不回应”“啄木鸟退款维权难”等相同情况——跟平台几经联系维修问题并要求退款,实际上未得到任何回应。比如湖北消费者投诉后称,“我三个月前被坑53元,没消息”“上海消费者称去年11月的没消息”……这样的消费者涉及全国多地。3月18日凌晨,啄木鸟维修投诉后台挤崩了,不少网友反映“投诉页一片空白”,该平台官方微博回应,“目前订单处理量激增,系统访问压力过大,技术团队正在紧急扩容处理中。”针对消费者未得到退款回应,及记者亲历维权难,3月18日,记者致电啄木鸟维修辖区重庆市两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和重庆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重庆市两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称,“建议问题向管委会联系”,并给了相关联系方式。重庆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宣传部门则表示“不知道具体负责的部门,需要向领导请示”。截至发稿,主管部门未给正面呼应。更多详细内容请查看原文>> :sys_link: 网页链接 https://3g.k.sohu.com/t/n872914113?serialId=f4a7c5bf6bb174ecd644c9c8572f88e4&showType=news :icon_weibo: https://weibo.com/5890672121/PjeMIimQT#搜狐新闻
【 #医院被举报代孕后又涉嫌重操旧业 假出生证编号还被上传卫健系统】2025年3月初,来自江苏无锡宜兴市的黄某期去给孩子办户口,辖区派出所却发现孩子的医学出生证明真假难辨。经卫健部门调查证实,这份医学证明是假的。假证明从何而来?打拐志愿者上官正义经过调查怀疑,黄某期涉嫌请人代孕生子,不仅有人帮他伪造了出生证明,还有人将这份假证明的信息上传到了卫健系统内部的疫苗接种信息网上。据了解,涉事的医院此前就曾被行政处罚。该份出生医学证明载明,孩子父亲是34岁黄某期,孩子母亲是33岁宋某,两人都是宜兴人。男婴黄某宁,于2025年2月15日15时48分出生在湖南省武冈市都梁医院。上官正义发现,在2月15日15时48分,确实有一名男婴出生在都梁医院,然而孩子的生母却是候某珍。候某珍是云南丘北县人,已38岁,其留存在医院里的联系电话正是黄某期的。他怀疑候某珍是一名代孕妈妈,而黄某期是客户。在住院分娩登记本以及新生儿疾病筛查登记表上,候某珍登记的家庭住址为云南丘北县,而在另一份表中,候某珍的住址却变成了江苏省无锡市。执法人员现场拨打了候某珍登记的联系电话,接电话的男子自称他就是黄某期。黄某期称,他现在江苏,妻子宋某到武冈去散心,这才在都梁医院生孩子,他不认识候某珍,出生证是医院的医护人员给的,他不清楚证件是真是假。黄某期虽然自称在武冈待了一个星期,但问其妇儿科在几楼,是哪名医护人员给的出生证明,黄某期都说自己不清楚。执法人员追问其是否找候某珍代孕生子,黄某期则没有回答。武冈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还发现,在婴幼儿疫苗接种信息登记的内部网站上,孩子的出生证号为“Z430720341”,并已经接种了两针疫苗。假出生证的编号为何能出现在内部系统中?疾控中心工作人员表示,初步判断有人涉嫌违法协助代孕。17日,卫健局调查人员介绍了初步调查的情况:从住院到分娩的整个生孩子流程,包括人脸识别、指纹录入等信息都是候某珍本人的。上官正义告诉记者,这起疑似代孕的案例与他此前经历的案例不一样。此前,都是客户到医院进行人脸识别办理住院,代孕妈妈只在分娩的时候才会以客户的名义入住医院。近年来,国家对于代孕进行了严厉的打击,严格了相关流程,代孕机构也随之换了手法。现在代孕者先来医院正常住院分娩,代孕团伙成员会上网,将生母的信息由之前代孕者改为客户的。上官正义介绍,去年年中,他就曾举报过都梁医院涉嫌协助代孕,套取出生证明。武冈市卫健局在2024年8月作出的一份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产妇“何某”是院长医师黄某受人之托介绍来医院分娩的,由院长医师黄某陪同办理接诊、分娩等手续,虽然在住院登记时和入产房前进行人脸识别,但入产房与人脸识别的时间相差两小时,导致生产产妇与住院病人不一致;医师段某某发现产妇“李某”身份异常,纸质照片上留“身份可疑,已通知医务科”字样,并存入病历;医师马某某发现产妇“何某”身份异常并上报了医务科。决定书显示,医师黄某、段某某、马某某在产妇“何某、李某”住院分娩期间,未严格遵守凭身份证住院和人脸识别等实名登记制度。卫健局给予都梁医院罚款5万元的处罚;对医师段某某、马某某给予警告;对该院院长黄某给予警告并责令停止执业活动六个月。更多详细内容请查看原文>> :sys_link: 网页链接 https://3g.k.sohu.com/t/n872633175?serialId=bd11a0ad8ecbd12fcaf8e7d0142dfc6f&showType=news :icon_weibo: https://weibo.com/5890672121/Pj7afy3sY#搜狐新闻
【第一阶段停火结束后战火重燃 #以色列空袭加沙超200人死亡 】当地时间3月18日,以色列国防军宣布对加沙地带全境的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目标发动大规模空袭。加沙北部的加沙城、南部的汗尤尼斯和拉法均遭到以军空袭。哈马斯媒体办公室统计,以色列空袭已造成232丧生,其中包括女性和儿童。这也是自1月19日巴以执行第一阶段停火以来,以色列对加沙发动的最大规模空袭。中东媒体还有消息显示,除空袭之外,以军坦克在汗尤尼斯部分城镇发动了炮击。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办公室发声明,谴责哈马斯拒绝接受美国提出的延长停火提案、不释放以色列人质。声明宣布,“从现在开始,以色列将加大军事力量对哈马斯采取行动。” 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表示以军将持续战斗,直到所有人质重返以色列、以色列的所有战斗目标实现。他警告,“加沙的地狱之门将打开。”以军称周二的空袭是针对哈马斯指挥官、政治局和基建设施。如果有需要,以军将发动除空袭之外的其他形式袭击。以色列与哈马斯的第一阶段停火于3月1日到期。在第一阶段停火中,哈马斯释放了33名以色列人质和5名泰国人质,以色列则释放了近2000名巴勒斯坦囚犯。根据双方此前达成的一致,哈马斯将在第二阶段停火中释放所有剩余人质,以色列则将从加沙全部撤军。但第一阶段停火结束后,以色列与哈马斯没有就第二阶段停火展开谈判。以色列要求延长第一阶段停火到4月。根据该方案,哈马斯释放所有剩余的59名人质,以色列释放巴勒斯坦囚犯,但不涉及以色列从加沙全部撤军。哈马斯拒绝提议后,以色列展开了“极限施压”,中断了对加沙的人道主义物资运输并切断对加沙的供电。就在以色列重启猛烈空袭前一天,加沙停火的关键斡旋国埃及还在召开国际会议,讨论加沙重建方案。更多详细内容请查看原文>> :sys_link: 网页链接 https://3g.k.sohu.com/t/n872654767?serialId=506b55c4638dc64e77984f59e944966b&showType=news :icon_weibo: https://weibo.com/5890672121/Pj6EygeYO#搜狐新闻
【杨铭宇加盟店 #老板直播吃自家黄焖鸡 :营业额降九成 想证明清白】3月12日,新京报报道称,记者卧底了杨铭宇黄焖鸡米饭河南三家门店后发现,门店存在食材变质再加工、回收剩菜二次销售、生肉丢在垃圾桶上等问题。此事一经曝光,引起广泛关注。为自证清白,3月13日起,河南新乡一家杨铭宇黄焖鸡米饭店老板开直播展示自家后厨及食材,并现场吃自家的黄焖鸡。3月17日,该店老板刘先生告诉记者,开直播只是想证明自家的餐食品质没问题。直播中他展示了后厨的各个角落,包括生鲜食材、半成品,甚至垃圾桶,并讲解黄焖鸡米饭加工的过程。他表示,最多时候有19000多人在线观看。视频上还有一行字:“不要流量,要的是信心,要的是良心!”刘先生表示,2022年10月,他在新乡市新乡县小冀镇开了这家店,当时投资了不到30万元。鸡肉和酱料都是由公司统一配送。“鸡肉是冰鲜肉,都是前一天晚上杀的鸡,第二天配送过来的。店里的后厨采用‘明厨亮灶’形式,工作人员来上班进厨房前要进行消杀,加工食材需要全程佩戴手套和口罩。”据此前报道,在杨铭宇郑州康复前街店,店员将发酸的香菇、有异味的土豆处理后进行销售,门店卖剩的黄焖鸡未使用任何保鲜措施,而是直接存放过夜,次日,店员优先出售这些凝固发黑的鸡肉,其次才销售新鲜现做的鸡肉,此外,该店店员还将火锅底料连同塑料包装一起投入锅中翻炒。在杨铭宇商丘万鼎店,该店同样优先出售前一天用剩的黄焖鸡和米饭。该店主打菜品牛腩煲使用隔夜发黑的牛肉,为了让牛肉看起来新鲜,在制作过程中,店员加入了色素。不过,该店售卖的牛腩煲非杨铭宇旗下菜品,而是门店私自上架的产品。而在杨铭宇郑州二七万达店,店员在剩菜里回收了香菇,并进行二次销售。这三家门店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还不止这些,他们做错的菜品不会丢弃,店员会挑拣出错配的食材,重新分装后,卖给下一位顾客;员工在制作菜品时抽烟,徒手接触食材;外卖单丢在做好的鸡肉上,生肉随意扔在垃圾桶上;私自采购食材等。刘先生说,3月12日,他在网络上看到媒体曝光杨铭宇黄焖鸡米饭的报道,感到震惊和愤怒,“我当时看了特别生气,这人都没良心了。”从事情发生的第二天开始,他的店就受到了波及。“之前一天的营业额有2000多元,现在每天只有200多元。”门店每日的房租就200元,再加上食材费、人工费、水电费等,现在每天都在亏钱。更多详细内容请查看原文>> :sys_link: 网页链接 https://3g.k.sohu.com/t/n872602872?serialId=301e95352feea2bd46727662b28d928a&showType=news :sys_link: 网页链接 https://3g.k.sohu.com/t/n871165210?serialId=473609bca956dc0d4eff153dbfe4878d&showType=news :sys_video: 纵览新闻的微博视频 https://video.weibo.com/show?fid=1034:5145288265105446 :icon_weibo: https://weibo.com/5890672121/Pj60k0lLg#搜狐新闻
【 #百度副总裁回应女儿开盒他人事件 未成年人参与要担责吗?】据多个账号发帖称,百度副总裁之女涉嫌通过“开盒”(即非法获取并公开他人隐私信息)手段网暴一名孕妇。有网友指称涉事女子利用“百度数据库”获取隐私,并质疑百度是否存在用户数据泄露风险。3月17日,针对网络传闻,百度副总裁谢广军发文表示深感愧疚,向所有受影响的朋友郑重道歉。谢广军表示:“我13岁的女儿在网上与人争执,情绪失控下,把海外社群网站上的他人隐私信息发布在自己的账号上,进而导致自己的个人信息也被曝光,引发大量负面言论扩散。作为父亲,未能及时察觉并引导她正确处理问题,未能及时教会她尊重、保护他人及自己隐私,深感愧疚,向所有受影响的朋友郑重道歉。”据此前报道,该名孕妇网友之所以被“开盒”,仅仅是因为在一条发布韩国女星行程的微博下面,发表了与粉丝不同的看法。疑百度副总裁之女“眼眸”虽未直接对孕妇本人开盒,但“眼眸”开盒了一名帮孕妇说话的路人。部分信息显示该女子当前在加拿大留学,多次参与粉丝群体间的“开盒”行为。有相关粉丝爆料称,其“开盒”人数不下100人。部分知情人士推测“开盒”信息可能来源于“社工库”(由泄露数据搭建的非法数据库)。在刚刚结束的央视315晚会上,信息黑洞疯狂窃取个人隐私的相关曝光引起民众警惕。在“获客软件”的“窃取”下,一条条社交记录、一笔笔购物订单、一张张自拍照,都成了提取普通人出行轨迹、日常消费习惯甚至身份信息的媒介。在这次事件中,对怀孕女子进行“开盒”的网友,同样也是因为自己“晒”出的个人信息而被网友发现其现实身份。如“眼眸”曾发布一张在职证明称自己父亲月收入22万元。还有一张其曾发布的收货截图,网友们在拉大亮度后发现收货人为“谢广*”。公开资料显示,2021年,谢广军由百度ACG计算网络部晋升为百度副总裁。2024年7月,他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发布了千帆大模型平台,强调“用好模型”与“用‘好模型’”同样重要,显示其在技术战略上的深度参与。3月17日,记者发现,涉及“开盒”孕妇的微博账号显示“因违反社区公约,处于永久禁言状态”。 而搜索此前浏览过的豆瓣等社交平台相关话题帖,发现相关内容已无法查阅,疑似已被删除。13岁的未成年人参与“开盒”,需要承担怎样的责任?根据最高人民法院2024年工作报告,“开盒”行为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等,已有383名网暴者被定罪判刑。广东合邦律师事务所律师肖锦阳告诉记者,根据规定,“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责令监护人加以管教”。未成年人实施侵权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害的,由监护人代替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更多详细内容请查看原文>> :sys_link: 网页链接 https://3g.k.sohu.com/t/n872482562?serialId=bb9ba05b6752a4b39e57b296d6ea3882&showType=news :sys_link: 网页链接 https://3g.k.sohu.com/t/n872429968?serialId=f596734ae837e705f18eaaf52e6441ad&showType=news :icon_weibo: https://weibo.com/5890672121/Pj578abQR#搜狐新闻
【女子被冒用信息背负13年犯罪记录难消除 警方回应】近日,陕西省汉中市的侯先生反映,2011年,贵州省一起刑事案件嫌疑人冒用他爱人白女士的身份信息,导致妻子13年来一直背负一条刑事犯罪记录,直至2024年才被发现。近一年来,夫妻二人多方辗转,虽已得到贵州警方和法院的“平反”,但消除犯罪记录却难如愿。侯先生介绍,2024年4月,他的爱人白女士在深圳住酒店时遇到警察查房,查验证件后意外得知,白女士的身份信息中有一条犯罪记录,案发于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随后两人立即报了警。2024年7月,六盘水市公安局钟山分局派遣民警核查此事,采集了白女士的指纹及血液样本。“这件事很快有了结论。”侯先生说。一份六盘水市公安局钟山分局凤凰派出所于2024年9月出具的《公民涉案错误信息纠错调查报告》中写道:因2011年该局川心派出所在办理抢夺案时,办案人员审核不严,导致白女士被作为涉案嫌疑人录入了公安业务系统。报告中提到,目前相关系统已完成纠错工作,提请省厅在相关公安信息搜索系统的错误信息进行纠错。2024年9月,凤凰派出所向贵州省公安厅呈请省内案件纠错、司法数据纠错,并对法院数据等涉案错误信息进行纠错。但直至2025年,白女士的犯罪记录仍然存在。今年1月,白女士回到户籍所在地四川省泸州市,向当地派出所提供了贵州省公安部门与法院的证明材料。“因为事发于贵州,四川警方无法消除系统内的犯罪记录,只能在核验信息后开具了一份有效期为3个月的无犯罪记录证明。”侯先生说。侯先生告诉记者,他正在读大学的女儿即将毕业,他们很担心这个犯罪记录会对孩子未来招聘考试或政审产生影响。“从凤凰派出所向贵州省公安厅递交纠错申请已经过去近半年,这件事情迟迟没有进展,我又联系了经办这件事的民警,希望能尽早解决,却被告知这个记录很难消掉,甚至有可能无法撤销。”3月13日,民警告诉侯先生,此事已有派出所领导介入,后续由派出所的刘姓警官负责。刘警官称:“系统较多,已经更正了一部分,其余我会及时提交”;并表示“出具了证明就不会影响孩子报考或政审工作”“会加快进度办理此事”。更多详细内容请查看原文>> :sys_link: 网页链接 https://3g.k.sohu.com/t/n871590496?serialId=40e9aba2efcff451d29a79cacbaa3f57&showType=news :icon_weibo: https://weibo.com/5890672121/PivYv3WGE#搜狐新闻
【 #农业农村局否认活埋900只猫 媒体:活埋处置并无法律依据】近日,一则疑似将大批猫活埋的视频引发关注。画面的正中是一个数米深的大坑,坑底堆放着多个猫笼,有的已经损坏,数只猫四处乱窜,试图逃出大坑,随着镜头移动,旁边一台挖掘机正在往坑里填土作业。有网友指出,视频拍摄地点是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当地农业农村局正用活埋的方式处理900只黑产猫。三水区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则对媒体表示,网上信息不属实,一直以来均是依法依规处理,“是不是活埋不是你直接说的”。引发关注的这条视频最早是由北京草原之盟环境保护促进中心彩色地球守护人的官方微博发布。目前这条微博已经不可见。草原之盟相关项目负责人向《中国慈善家》坦言,视频内容并非近日的场景,而是拍摄于2024年12月前,旨在说明广佛地区农业局常年存在杀死被查获的黑产动物问题。公开消息显示,2024年年底,佛山市三水区一猫肉黑产窝点被查,近百只猫被装入铁笼,沉入池塘溺死。随后,三水区农业农村局通报称,根据群众举报,在三水区云东海街道与南海区狮山镇交界区域查获数台屠宰加工设备和来源不明的猫只一批,三水区农业农村部门依法依规对该批猫只进行了处置。据了解,关于流浪动物的处置,中国目前没有出台专门的法律,相关规定散见于动物防疫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侵权责任法等多部法律法规,以及一些城市的犬只管理规定之中。例如,动物防疫法规定,发生一类动物疫病时,县级以上政府应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采取封锁、隔离、扑杀、销毁、消毒、无害化处理、紧急免疫接种等强制性措施,迅速扑灭疫病。《广东省动物防疫条例》也明确,对动物调运过程中未经检疫的动物、动物产品,具备补检条件的依法实施补检,经补检合格的,可以继续运输、销售;不具备补检条件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依法予以收缴销毁。由此可见,“无害化处理”的适用对象明确限定为病死动物、病害动物产品,其核心目的是阻断疫病传播,而非针对健康活体动物。湖北环源律师事务所主任曾祥斌认为,对于查扣的动物,执法部门无权进行无差别的无害化处理,只有发生一类动物疫病时,才能予以扑杀之后进行无害化处理。“将查扣的活猫直接定义为‘销毁对象’并采取活埋手段,已涉嫌混淆法律概念,本质是以防疫之名行粗暴处置之实。”如果涉事猫是偷盗而来,法律上也应作为赃物处理。曾祥斌认为,在处理非法运输的偷盗猫车时,对于明确属于被盗的猫,执法部门应尽力查找失主,及时将猫返还给原主人。如果无法找到失主,可以依据相关规定进行公告,公告一定期限后仍无人认领的,可按照无主财物的处理程序进行处理,但处理方式也需遵循动物保护的相关原则和规定,不能随意处置。可由官方收容所接收,或协调民间动物救助组织进行异地收容安置。更多详细内容请查看原文>> :sys_link: 网页链接 https://3g.k.sohu.com/t/n871540114?serialId=a9c3e22ff39380959018c999569b3efd&showType=news :icon_weibo: https://weibo.com/5890672121/PiuWaA9s9#搜狐新闻
【科学家最新研究证实:压力大真的会促癌】 #研究证实压力大真的会促癌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要处理的事件多,人际关系复杂,信息庞杂等,让每个人的压力水平飙升。长期处于慢性压力之下,会给人体带来许多负面影响。中国科学家发现,压力或许还能驱动癌症的发生、发展。来自大连医科大学肿瘤干细胞研究院、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研究团队,在著名期刊《信号转导与靶向治疗》刊文称,心理压力会促进乳腺癌细胞往驱动肿瘤发生、转移、耐药和复发的癌症干样细胞发展。在压力促进肿瘤生长和癌症干样状态的过程中,肠道微生物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此之前,就有多项研究显示压力与癌症有相关性。学术期刊《癌症细胞》上曾发表了一篇论文,提示长期慢性的压力会加速中性粒细胞形成特殊结构,从而推动癌细胞的转移。美国南加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发表研究表明,压力大,加速免疫系统的老化,可能增加一个人患癌症、心血管疾病和感染新冠等疾病的风险。《柳叶刀》子刊曾发文称,慢性压力会导致慢性炎症,进而产生头痛、月经紊乱、心血管及胃肠道疾病等,大脑尤其容易受慢性压力的影响。慢性压力会侵蚀全身健康。北京回龙观医院临床心理科副主任医师孙春云表示,一般来说,少量或短期压力会对人们有所帮助,而过度的压力会给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至于多大的压力算过度,取决于每个人的抗压能力,主要看压力是否影响其情绪和社会功能。更多详细内容请查看原文> > :sys_link: 网页链接 https://3g.k.sohu.com/t/n871388330?serialId=f03a644b510b52cf7ca010fa0d7fe1ba&showType=news :icon_weibo: https://weibo.com/5890672121/Pit4QcTiA#搜狐新闻
【内蒙古未成年女遭生父强奸案进展:已签和解书】近日,内蒙古未成年女孩遭生父强奸一案有了最新进展。受害者小刘在社交媒体平台披露,已签和解书,但最终是否原谅还在考虑中。据媒体此前报道,2024年3月24日晚,内蒙古赤峰市18岁女孩小刘网络实名举报被亲生父亲强奸猥亵。小刘说从小父母离异,她与父亲、奶奶生活在一起。在她十二三岁时被父亲强奸。除此之外,父亲还多次对她进行猥亵。2023年7月,小刘报案。2024年1月18日,赤峰市敖汉旗检察院以涉嫌强奸罪对小刘的父亲刘某龙批准逮捕。2024年3月25日,敖汉旗检察院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已经对嫌疑人批准逮捕,案件已经移交到检察院进行起诉。此案于2024年9月由敖汉旗人民检察院向敖汉旗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公诉机关查明刘某龙强奸和猥亵女儿小刘的事实,以强奸罪和强制猥亵罪追究刘某龙的刑事责任,建议从重处罚。3月12日,受害者小刘在社交平台公布了一份和生父签订的和解协议书,双方就小刘控告生父强奸、猥亵、重婚罪一案达成协议:刘某龙不再提及此事,小刘既往不咎。小刘强调和解是为了弟弟和梁某某,与强奸猥亵一案无关。在刘某龙手写的保证书中,保证“再也不做对不起你的事”。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认为,根据中国《刑事诉讼法》,强奸罪属于重罪且为公诉案件,不能适用刑事和解,《和解协议书》更可能针对民事赔偿或附带民事诉讼部分,而不是刑事定罪量刑。并且和解可能体现被告人悔罪态度,若其主动赔偿并取得被害人谅解,法院可将其作为酌定量刑情节,而不会将其做为法定量刑情节。本案中,被告人系近亲属作案且犯罪对象为未成年人,法院可能从严把握从轻幅度,甚至排除某些情节适用。因此 ,和解协议对减轻量刑作用十分有限。并且该案中嫌疑人存在猥亵与强奸并存,可能被认定为“多次实施犯罪行为”,加重刑罚。付建律师认为表示,即使和解书存在,法院也不会因此免除或者减轻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而是会依据是否如实供述罪行、认罪认罚可获从轻处罚,如归积极赔偿并取得谅解,只会酌情减轻,而非必然减轻。更多详细内容请查看原文>> :sys_link: 网页链接 https://3g.k.sohu.com/t/n871328869?serialId=1abf11aa7a4d7984e6eb6a35045645b8&showType=news :icon_weibo: https://weibo.com/5890672121/Pin5Fzcao#搜狐新闻
【多地血站告急的献血倡议书背后:患者动手术 家属互助献血】国家卫健委去年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无偿献血1699万人次、献血量2892万单位,较2022年分别增长5.9%和4.8%,献血人次和献血量均创历史新高。同时,血站通告“血液库存告急”的情况却又时有发生。今年1月,全国就有近10家中心血站发出库存告急的献血倡议书。一边是献血者与献血量创新高,一边是血液库存多地告急,血液供需遇到了哪些难题?1月7日晚间,王某的哥哥因病在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动手术。其间,王某看见医生曾抱着8袋血液进入手术室,“虽然手术成功了,但医生出来没多久就告诉我们,医院缺血,家属得赶紧去献血,不然后期治疗会缺血。”几经打听,王某才了解到,医生让家属去献血属于互助献血,即急需血液治疗的患者在家属无偿献血后,将献血证在医院血库登记,患者就能“以血换血”。“这也就意味着,在我哥哥病情危急或后期需要血液治疗时,可以优先用血。”互助献血是一种填补血液需求空白的应急手段,是无偿献血的形式之一,其触发的主要原因大多都是当前医院或血站缺少相应的血液供给。广州某三甲医院的医护人员表示,血库采集到的血液一般会根据各地医院的用血量来进行分配,而医院血库在调配时则会坚持2个必要的优先原则:急救、危重症患者第一优先,无偿献血者第二优先,“但实际情况是,医院能拿到的血源常常紧缺,有时候几天约不到。”“其实很多地方都有库存紧张的情况,但紧张并不是说库存没有了,也不是说没人来献血。只是说我们可能想保障得更充分一点。”重庆一中心血站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血站的血液供给是存在动态变化的,他们此前发布献血倡议书是因为当时血站的库存量达到了三级预警,即库存的保证用血量低于5天。“现在对献血仍有较高积极性的,大多是大学生或是在体制内工作的公务员、医生等群体。”有采血一线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以前无偿献血宣传密集时,群众是比较热情的,但近年来普通群众的热情确实有所下降。而一些无偿献血志愿者患病后难以优先使用血液的案例,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印象。在全国两会召开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周云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血液供应处于“紧平衡”状态,也面临着血液资源分布不均、调剂机制不健全且缺乏全国统一管理体系等状况。有专家表示,中心血库与医院在供应链运营过程中都面临各自“痛点”,是导致血液制品供应链出现“供需失衡”的重要因素。“但在实际的运营过程中,很多中心血库可能因‘血液制品的供需不确定性、短保质期’导致无法按需、按时地向医院配送血液制品。另一方面,很多医院的输血科也可能因‘临床用血分配依赖主观经验,缺乏精细化客观科学辅助决策工具’而造成血液在分配过程中无法得到最大化地科学运用。”更多详细内容请查看原文> > :sys_link: 网页链接 https://3g.k.sohu.com/t/n871156320?serialId=561e6db76373fcb7e231af3965b126c5&showType=news :icon_weibo: https://weibo.com/5890672121/PiloyyZS9#搜狐新闻
【教师不再是“铁饭碗” #贵州一地公布中小学教师退出机制 】2025年3月7日,贵州省长顺县正式印发了《长顺县中小学教师退出机制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其中提到健全教师考核评价制度,对未能聘任上岗、考核不及格、违反师德或因其他原因等不能胜任或不能坚持教学岗位工作的教师予以退出,这一系列举措的目的是进一步推动优化教师队伍管理,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局面。此次长顺县明确了教师退出的具体方式为:待岗、转岗、降级、解除专业技术岗位、辞职、辞退等6种方式,详细规定了教师退出机制的适用范围、退出方式、退出条件、程序和权限、考核、工资待遇、争议处理及救济措施、纪律与监督等内容。其中,在考核部分中提到,要以考核为基础做好教师退出工作,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要结合《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规定》(人社部〔2023〕6号)文件,根据德、能、勤、绩、廉完善教职工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方案,突出对德和绩的考核,实行师德表现一票否决制。最受到关注的是应当解除专业技术岗位聘用合同和辞退的适用情形,其中包括待岗人员拒不参加培训、应当转岗拒不同意、丧失教师资格但不同意转岗等情形;而辞退情形包括连续旷工超15个工作日、一年内累计旷工超30个工作日、年度考核不合格但不同意调岗、连续两年年度考核不合格。更多详细内容请查看原文>>> :sys_link: 网页链接 https://3g.k.sohu.com/t/n871134246?serialId=5d4e865a935bbefbbfe2a555045790ff&showType=news :icon_weibo: https://weibo.com/5890672121/PiklyCDF0#搜狐新闻
【媒体:个税起征点该调一调了】今年两会,多名全国人大代表均提议提高个税起征点。全国人大代表、辽宁大学校长余淼杰建言,在北上广深等高成本地区试点将个税起征点从当前6万元/年提高至10万元/年。全国人大代表、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建议提高基本减除费用标准,将个税基本减除费用标准提高至1万元/月。我国个税起征点自2018年从3500元提高至5000元后,一直未再调整。《中国税务年鉴》(2023年)数据显示,2022年个税收入中64%为工资薪金所得,个税成为事实上的“工薪税”。2024年个税收入为14522亿元,是税收收入第四大来源。从个税制度设计和当前经济形势需求两方面考量,调整个税起征点都很必要。从全球个税制度设计来看,动态调整机制已成主流。比如,美国个税起征点随CPI指数每年自动调整。所以,个税起征点可以以通货膨胀率作为调整系数,几年修改一次。就当下而言,个税起征点应该提高,使其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匹配,同时还要增加与贯彻政策意图以及区域性差异相匹配的更加人性化的专项附加扣除。比如,北上广深等大城市房价以及房租价格较高,其抵扣额度应该依据当地房租价格进行调整。个税起征点的提高会不会对财政收入产生影响?首先,从长远来看,提高个税起征点,可以带动消费增长,促进企业的发展和产业的升级。第二,为了应对可能的财政压力,政府可以通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强对高收入者以及其他资本利得、财产所得等收入的征管力度,确保财政的可持续性。第三,当前我国的个税侧重于劳动性收入,而忽略了财产性收入,完全可以考虑将当前的综合征税范围进一步扩大,将财产性收入纳入个税的征税范围中。2024年7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也提出:“健全直接税体系,完善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规范经营所得、资本所得、财产所得税收政策,实行劳动性所得统一征税。”从2018年到现在,除去增加了多项专项附加扣除,个税制度已经7年没有进行过调整,为了适应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应该研究启动新一轮个税改革。更多详细内容请查看原文>> :sys_link: 网页链接 https://3g.k.sohu.com/t/n870748167?serialId=4245ae6ffe6b1db792d73b1110f18731&showType=news :icon_weibo: https://weibo.com/5890672121/PidE030aN#搜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