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女孩失业回村过年 要为弟弟婚房摊5万】年前,社交平台上出现不少“提前回家过年”的帖子,有人失业了回家躺平,为躲避“村口CBD”的嚼舌,一天到晚“表演”自己过得好。湖南农村女孩李双喜的技巧是,不停地干活,给家里多拿钱,换得一些话语权。她从一所二本院校毕业,去年11月从创业公司辞职,结束了不开心的深漂生活。工作两年来,她给家里花了几万块。现在家里盖新房,方便弟弟成家,她又要分摊5万元。盖新房这事计划了很久,正好有个亲戚要盖,李双喜爸爸为了省钱,蹭了别人的设计师。三层楼,爸妈说还要花10万块安电梯,怕老了不方便,让姐弟各出5万。她反对过,爸爸说有一个房间给她,还是要出一点。新房弟弟住二层,比三层软装好些,墙面是那种小羊皮(质感),她的就普通的白色。李双喜开玩笑说要住二楼主卧,弟弟跟爸妈推脱,说自己喜欢住高层,妈妈说二楼是特意留给他的。这次回家时,几大包东西寄回来,李双喜爸爸说她像个逃荒的。还没离职前她跟父母说了,怕他们不同意,把领导凌晨找她麻烦的截图发过去。他们没反对,叮嘱她提前把下一份工作找好。后来工作没找到,现在几乎没有存款,要给爸妈的电梯费还差3万。 #洞见计划 更多详细内容请查看原文>>> :sys_link: 网页链接 https://3g.k.sohu.com/t/n859031549?serialId=934b885bd9ae382779de4f5d53384693&showType=news :icon_weibo: https://weibo.com/5890672121/Pd1Qay3aQ#搜狐新闻
【独家|省下一笔住宿费 一线城市跟二线城市换房过年靠谱吗】大年初一,从北京落地昆明已经晚上快十点,30岁的高梦洁一件毛衣加打底,爸妈穿T恤加薄外套,不到10度的气温让他们觉得刚刚好,三人的用品全装在一个24寸银色行李箱里。三人来到翠湖附近的一套房子,两室一厅,八九十平。一扇落地窗最令人惊喜,对面是红的鸡爪槭,绿的银桦树。“房子挺大,漂亮。”高梦洁50多岁的爸妈在房子里转了一圈,放下心来,评论起南方人到底生活细致,花瓶是汝窑的瓷,香薰蜡烛点着,床单、被罩和枕头换了应景的红色。这个现代风房子,高梦洁是在换房平台上找到的。一月初,打过去电话,她感觉是个老人的声音,后来觉得可能把人想老了,但还是一直称对方“林奶奶”。一听她是要换房的,林奶奶热情起来,说这是个闲置房,家里人帮忙挂上了平台,也是第一次换,有兴趣到北京玩,但想要入春了再找个假期去。“不能喧哗吵闹,不能喝酒,走的时候拍照验房就行。”林奶奶对自己房子只有这个要求,两人很快签好协议——入住方需要承诺,不损害对方的一些财物,注意房子安全;换房方需要承诺,房屋是安全可靠的,没有什么摄像头之类侵犯隐私的东西。高梦洁交了2000元的押金,168元的保险,已经开始把衣柜里的首饰拿出来,放到别处。这两年,社交平台上一些年轻人试图依靠平台流量匹配换房对象,但算法推荐不精准,匹配度不高。有个民宿老板发帖说,因为生意不好,把房子腾出来跟人换房,担心要去当地派出所备案。还有人提到,房子租不出去,也想到换房,又怕对方不靠谱,会隐私泄露。相关中介平台应时而起,号称通过交押金、签协议的方式保障安全,也有各种玩法,比如一线城市换四线,中间的差价可以攒积分,但平台的活跃度并不高。高梦洁和林奶奶都在大城市,用的正好是密码锁,避免了交接的麻烦,成为一拍即合的换房对象。去昆明是退休两年的妈妈提出来的主意。之后的落实都是高梦洁来做,她考虑过酒店、民宿,平时就三四百一人,春节得上千,手头就紧了。“有个省住宿费的方法,你们愿不愿意?”在西六环的家里,高梦洁把 “换房过年”的选项摆在爸妈面前——把自家的房子和昆明本地人的房子互换,省掉一笔住宿开销。爸妈对新潮事物接受度高,网购开始的时候就觉得方便,还会用社交平台搜索生活窍门。对这个方式,他们有点担心,但也没反对:“找的平台要稍微大点儿,毕竟要把家里的房子换出去,还有贵重物品都给收好了。”三两朋友聚会时,高梦洁聊起打算换房过年,朋友提了好些问题——一线城市,把房子租出去不是更赚钱?昆明是二线城市,房子本来就很难租出去,价值不对等。再说房子里的贵重物品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事儿。高梦洁也怕给别人房子弄脏,尤其担心有摄像头。换房前,她去网上又搜了一圈,觉得这个形式在国外已经不是新鲜事,国内平台应该也有一些经验。难就难在找到合适的搭子。 #洞见计划 更多详细内容请查看原文>>>:icon_weibo: https://weibo.com/5890672121/Pd11FesoC#搜狐新闻
【 #直播间秃顶大汉秒变性感美女 #电商称999元可定制指纹解锁硅胶手套 硅胶制品乱象调查】前不久记者在某平台直播间看到这样一幕:一场直播连线正在进行,两名容貌姣好、身姿婀娜的“女主播”相互问好。可在之后的喊麦环节,两名主播却突然“变了声”——原来,这两名主播都是男性。他们相继扬起下巴,拉拽着自己的硅胶连体衣向网友揭秘。多位网友留言感叹,“这也太真了”“一套硅胶,抠脚大汉瞬间变美女”“如果戴上硅胶去违法犯罪,人都找不到,太恐怖了”。2024年7月,《法治日报》记者曾刊发《硅胶一贴变了模样,万元即可私人定制》稿件,引起社会对硅胶人脸面具销售使用乱象的广泛关注。时隔半年,记者追踪调查发现,硅胶面具仍在网上随意售卖;不仅是硅胶面具,可以“彻底”改变性别特征的硅胶衣和高仿人手、指纹的硅胶手套也在网络上随意定制售卖。受访专家认为,人脸面具、硅胶衣等硅胶制品的生产、制造、使用,存在侵权、违法的较大风险,建议完善法律法规,明确界定人脸面具、硅胶衣的用途,同时强化在生产、销售和使用各个环节的监管力度,从而在保障合法需求、合理使用的同时,降低人脸面具、硅胶衣等被用于侵权违法乃至犯罪的风险。更多详细内容请查看原文>>> :sys_link: 网页链接 https://3g.k.sohu.com/t/n860744761?serialId=96f61c53605db6b183d00ff985402d4c&showType=news :icon_weibo: https://weibo.com/5890672121/Pd0d5plji#搜狐新闻
【男子向教育厅举报中学提前开学补课 被告知“你不去就完了有什么好举报的”】 #教育厅回应男子举报提前开学被回怼 2月4日,一名自称学生家属的男子向安徽省教育厅举报滁州市定远中学提前开学补课,违反规定。“(学校)违反规定,你不遵守(学校提前开学补课的)规定就行了。”教育厅工作人员接举报电话时回怼举报者:“(学校)提前开学,你不去就完了,这有什么好举报的?”2月5日,安徽一名知情人士对记者称,滁州市定远中学要求该校高一、高二学生在2月5日(正月初八)提前开学补课,向教育厅举报后,被工作人员怼了几句。该知情人士表示,根据录音显示,教育厅工作人员接到举报电话时态度不端正,回复的内容欠妥,有些过分。接到来电举报,应该登记信息,进行核实,而不是回怼举报者。另一名知情人士对记者称,他关注到上述录音后以网友的身份致电安徽省教育厅,了解了一些情况。该知情人士提供的录音显示,工作人员称此前已有人员来电反映定远中学提前开学补课,已转给相关部门去处理。教育厅工作人员回怼举报者的言行是否存在问题?前述教育厅工作人员未正面回应,并称这是给举报者的建议,“学校(提前开学)上课,你不想去,你可以做出你的选择(去或者不去)。(如果)学校处理你(不去)上课的行为,造成了影响,再追究(责任)呗。”2月5日,安徽省教育厅值班室一名工作人员对记者称,上述男子举报定远中学提前开学补课的情况,已转给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去调查处理。关于教育厅工作人员接举报电话时回怼举报者的情况,已反馈给省教育厅办公室调查处理。该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已有多人来电反映上述情况,均做了登记并上报,暂不清楚来龙去脉,自己也不好作出评价。更多详细内容请查看原文>>> :sys_link: 网页链接 https://3g.k.sohu.com/t/n860652379?serialId=d46f773c5fe77bab699b17ada19e3db3&showType=news :sys_video: 极目新闻的微博视频 https://video.weibo.com/show?fid=1034:5130799654305872 :icon_weibo: https://weibo.com/5890672121/PcZJ5bri5#搜狐新闻
【媒体:转错账被对方房贷银行划扣9万多,银行该不该返还?】据报道,前段时间,贵阳张先生因操作失误将13.8万元错转至前同事账户。因其房贷逾期两年,银行系统自动划扣了9万多元用于偿还贷款,最终张先生仅收回4.7万元。张先生认为,若银行核实这笔钱并非正常合法收入,理应退回。银行方面则表示已汇报上级,尚无回复。如果是前同事赖着不还,固然属于不当得利,可以起诉。此事复杂之处在于,尽管前同事愿意配合,剩下的4.7万元也立即归还了,但因剩余9万多元已被银行划扣,想还也还不起。但从银行的角度看,划扣逾期贷款并无不当。银行作为债权人,在客户账户有资金入账时进行划扣,属于合法行为。而且,张先生要证明是错转,也没那么简单。具体来说, 在法律语境里,银行对贷款者享有的是债权,张先生对前同事享有的同样是债权。金钱作为种类物在交付后,只能主张债权,不当得利债权并无优先受偿的效力。这意味着,既然钱已经被银行抢先划扣,张先生就只能向前同事主张不当得利债权。银行如果据此不予返还张先生钱款,打起官司来不一定会输。但在情理上,这并不利于善意第三人利益的保护,也有违公众朴素的法律情感。如果能够证明张先生确属误转,而非被银行划扣之后的合谋串通, 银行基于对善意第三人利益的保护,基于对公平公正原则的遵循,鉴于该钱款并非贷款者本人的真实合法收入,而是他人不小心错误汇入,应当予以返还。银行如果能建立类似错转资金特别处理机制,明确处理流程和相关办法,将善莫大焉。通过制度创新和技术进步,在维护金融秩序的同时,也需要为善意和诚信留下更多空间。这不仅是对像张先生这样的善意当事人的保护,也是对社会诚信体系的维护。期待相关部门能够重视这一问题,推动制度完善,让类似事件不再成为困扰公众的难题。更多详细内容请查看原文>> :sys_link: 网页链接 https://3g.k.sohu.com/t/n860634973?serialId=89fa55371cab3dabc7104488db0026eb&showType=news :icon_weibo: https://weibo.com/5890672121/PcV7dxnOo#搜狐新闻
【游客疑遭出租车和饭店联手套路 张家界区市监局回应:已介入调查 】近日,有消费者反映“在张家界旅游时疑遭出租车和饭店联手宰客”,该游客称,出租车司机将他们拉去了位于永定区迎宾路的“土家园”饭庄。两人刚到饭庄,服务员就热情招待并推荐招牌菜娃娃鱼,“还没来得及反应,服务员已经称好了鱼。”上菜后,消费者发现菜品分量极少,且258元一斤,与市场价格相差甚远。最终两人点了两个菜共消费844元。前述消费者的推文一经发布就引发网友热议。记者注意到,相关帖子下,不少网友声称有相同的遭遇:被网约车司机强行带到该饭庄,且消费性价比极低。与此同时,记者通过第三方团购平台查询发现,涉事饭店共显示42条评论,其中有36条低分评论。2月5日,澎湃新闻从张家界永定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工作人员处获悉,事发后,永定区市监局已第一时间介入调查。“工作人员现场确认涉事饭店明码标价等情况属实。”对于消费者质疑的“出租车和饭店联手宰客”问题,永定区市监局已将其列为重点调查对象。目前,永定区市监局已请公安部门协助调取出租车相关数据,核查是否存在违法行为。“若发现违法行为,监管部门一定会依法严肃处理。”更多详细内容请查看原文>> :sys_link: 网页链接 https://3g.k.sohu.com/t/n860591925?serialId=74435b790d275525ef07e56954a16579&showType=news :icon_weibo: https://weibo.com/5890672121/PcUrJu6RD#搜狐新闻
【媒体:大学不是象牙塔 高校打开大门还应向前一步】一场疫情让高校关上了大门。去北大礼堂看演出、去浙大博物馆看展览、去武大看樱花、带孩子游览清北校园……过去这些我们当成常态的日子戛然而止。疫情结束后,舆论一直在推动高校重新打开大门。经济观察报在评论《期待回归日常的这一年》中表达了这样的呼吁。那时,北大和清华刚刚宣布恢复校友进入校园的权限——很低调的一条新闻,也只开了一个小口子,但却令人振奋。我们在文章中表示,希望这只是一个开始,期待更多高校打开校门,不仅对校友,还应面向全社会。随后,经济观察报在每一个新闻事件发生的节点上都刊发了评论:《大学向公众开放应是常态》《高校开放,不妨更开放些》《期待更多高校打开大门》。《给予大学生更多自主和自由》是针对“五一”长假前夕,一些高校对学生离校旅游设限的现象而写的一篇评论,批评当下大学的管理正在“高中化”,同时也提到,“长期被诟病的大学校门的封闭,同样是这一管理思维下的产物”。现在回过头看,这种持续跟进和发声值得。在舆论的推动下,高校的大门在一点点地打开。很多高校发布了开放校园的通知,有的表示社会人员刷身份证即可入校,有的还保留了预约规定。我们乐见这样的改变。这是对社会舆论的倾听和回应,也是公共政策和民间声音的双向奔赴。作为媒体,对一些不合理的现象,有责任表达立场,推动改变。当然,我们的表达也恪守了“理性、建设性”的思考方式,立场鲜明,但拒绝情绪化。站在现在的节点上审视,高校的开放已经完全回归到疫情前的常态了吗?答案是否定的。有些知名高校,开通了公众预约通道,但依然一席难。高校打开大门还应向前一步。这并非不现实。更多详细内容请查看原文>>> :sys_link: 网页链接 https://3g.k.sohu.com/t/n860280203?serialId=5a22bc0379cb6fc5cf404b7916da5eba&showType=news :icon_weibo: https://weibo.com/5890672121/PcSJSqlCC#搜狐新闻
【 #原来年兽是我自己 监控记录下中国人过年的聚散:像是做了一场热闹的梦】2月4日,大年初七,春节假期进入尾声,“打工人”踏上了返回工作城市的路。当日,“过年像是做了一场热闹的梦”登上热搜,3020多万网友热议。部分网友通过家中监控的视角,捕捉到了过年时与返程后家中的景象,这些影像承载着团聚的喜悦,也饱含着离别的惆怅,让网友们感慨:原来年兽就是我自己。重庆网友麻辣周周将老家院子里摄像头拍下的春节前后的视频放在一起作对比:大年初二天气晴朗,家中的男女老少都聚在院子里晒太阳、聊天,一位六七岁的女童穿得像年画娃娃;大年初三天空下起了略带孤独的小雨,老人独自站在屋檐下望着家门口的路,身边只有两只狗陪着。一位河北网友记录了家中摄像头拍下的除夕夜和大年初四的场景:除夕夜晚饭时,做了满满一桌菜,一家人正准备上桌开餐,电视上放着小朋友喜欢的动画片;大年初四,老人将大圆桌收了起来,自己独自坐在沙发上,电视没有开,收到的过年礼还放在客厅的角落没动。更多详细内容请查看原文>>> :sys_link: 网页链接 https://3g.k.sohu.com/t/n860438868?serialId=47671490a4bdd03f64dc0c6638d1f0d0&showType=news :sys_video: 潇湘晨报的微博视频 https://video.weibo.com/show?fid=1034:5130425472057414 :icon_weibo: https://weibo.com/5890672121/PcQXXnI6e#搜狐新闻
【 #大同古城一店铺因未彻夜亮灯被撬锁开灯 官方:不合适 正处理】2月3日,山西大同古城一网友发视频称,因店铺未按要求开灯,被多名工作人员撬锁进店将灯打开。监控视频显示,夜晚一店铺门外站着多名身穿制服的工作人员,其中有几名消防员正蹲在门口使用工具撬门,随着一声物体被剪断的响声,店铺门应声被打开,几名消防员走到一边,另有7人先后进入店铺内,将店内灯光打开后离开,最后由两名身穿荧光绿制服外套的工作人员使用U型锁将店门锁上。2月4日,当事店铺老板岳先生告诉记者,此事发生在3日深夜,他在大同古城的店铺被撬锁进入开灯,但目前没有得到妥善处理。大同古城另一商户向极目新闻记者介绍,春节前有工作人员上门通知他要将店铺的灯都打开,2月3日又有人上门通知了一次,但此前他店铺外面的灯箱被相关部门要求拆除了,现在又要求他开灯,他只能把门头灯都开了。大同市平城区委办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已关注到此事,看到这个事也很惊讶,确实不合适,相关部门也正在处理。平城区政府工作人员也表示,此事目前正在处理中。更多详细内容请查看原文>>> :sys_link: 网页链接 https://3g.k.sohu.com/t/n860373542?serialId=e29565697679380181e37855e7925d44&showType=news :sys_video: 极目视频的微博视频 https://video.weibo.com/show?fid=1034:5130459365965875 :icon_weibo: https://weibo.com/5890672121/PcQ7OvAAU#搜狐新闻
【 #小狗被亲戚抱走母女连夜冒雨接回 媒体评论:不懂边界的亲戚该补上这一课】据报道,近日,广西南宁一对母女经历了一件小事:亲戚未经同意抱走了她家没断奶的小狗,母女俩晚上冒雨骑车将它接回。狗主人表示,小狗刚出生不久,担心别人照顾不好。“狗狗也是家人,我们很珍视它。希望你也有勇气去争取自己珍视的东西”。乍看是小事一桩,细看却有很多值得玩味的地方。首先,是这名“不告而取”的亲戚,以亲情之名模糊了人与我的边界。这种时常没有边界感的亲戚,在不少大家庭中,似乎都有类似身影。如果非亲非故,应该不会擅自拿别人家的东西。让其未经小狗的主要照顾者同意,理直气壮抱走小狗的,恰是那层亲戚关系。而亲戚,往往成了关系亲密不分你我,甚至不讲理、可冒犯的借口。这两天正值春节假期,常年在外打拼的年轻人得以回到故乡。在享受轻松愉悦时,往往不得不面对七大姑八大姨的穷追猛打:一个月赚多少啊?为啥不结婚?结婚几年了?为啥没孩子啊?……多数人觉得不舒服的同时,还会陪着笑脸一一回应。真敢用网上“关你啥事”一句话怼完的人,到底寥寥可数。毕竟,“大过年的”“都是亲戚”,是根深蒂固的观念,“忍一忍”是处理亲密关系时最常用的口诀。而能忍、压抑自我感受把大家照顾周全的人,往往被视作“懂事”。可是,没有边界感的亲戚,正在毁掉亲情关系。以“关心你”“为你好”为旗号的越界追问,让平日满身压力的年轻人倍感难受厌烦,以至于“断亲”成为决绝的自保。近几年,“电子亲人”成为网络热门话题,不少年轻人热衷于与“电子亲人”互动,向他们吐露心声、倾注感情,而不愿面对现实世界中不尊重自己作为独立个体、经常越界的亲人。亲情,本应是血浓于水的温暖,而不懂边界、过于亲近,甚至以亲情作为幌子的实质冒犯,给人的感觉是压抑和难堪,久而久之必然会让感情疏远。再者,这位抱走小狗的叔叔与讨回小狗的母女,在对待宠物的观念上,可谓是传统与现代“宠物观”的对撞。未经同意抱走小狗,潜意识里觉得这就不是一件事儿,不就是一条狗嘛,并非什么贵重的东西。可在母女的陈述中,她们是把小狗当家人看的,“我们很珍视它”。当下的宠物狗,更多是主人的伙伴,人和宠物之间有着深刻的情感认同。这种情感,理应得到尊重。对这种情感的忽视和珍视,正是母女连夜冒雨讨回的基础。是非曲直分明,就该维护自己,而非顾念亲戚关系、不好意思等等内耗自己。须知,亲戚之间也有界限,以亲情之名的越界冒犯,最终也会让自己难堪。(红星新闻)更多详细内容请查看原文>> :sys_link: 网页链接 https://3g.k.sohu.com/t/n860171199?serialId=48675107ea130e88cc765b1d9f20ea0c&showType=news :sys_video: 海报新闻的微博视频 https://video.weibo.com/show?fid=1034:5129566180802595 :icon_weibo: https://weibo.com/5890672121/PcKn1EBPB#搜狐新闻
【该如何看待农村出现新“读书无用论”】“在关于教育的讨论中,我发现家乡出现了新形式的‘读书无用论’,且得到不少乡亲的认可。”陕西师范大学社会学系讲师黄丽芬在近日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提到,绝大部分农民认同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家庭再困难,砸锅卖铁也要读完初中,孩子不愿读,绑都要把他绑到学校去”。但对高中及以上教育的看法发生了变化。文章提到,农村出现了与高中、大专以及研究生相关的“读书无用论”。比如,虽然人们普遍认同硕士研究生是较高学历,但一些研究生毕业后的经历,也让大家开始反思研究生教育的必要性。这引起舆论的关注,一些人担心农村出现的新的“读书无用论”,会进一步拉开城乡的教育差距。但不得不说,这是将个体教育选择与“读书无用论”混淆。有部分人选择不上高中、上大学或者考研,并不是说上高中、上大学或者读研无用,而是这些教育并不一定适合他们。事实上,在教育普及化时代,受教育者理性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才能避免无谓的学历“内卷”。这不只是农村家庭的学生要考虑的,城市学生同样需要做出理性规划。另外,是上本科还是读大专,抑或是高中毕业后直接就业,这是个体的选择,不能只有“升更好学校”的唯一选择。因此,不能把“上完高中直接就业”等同于“读书无用论”。对于农村家庭对读子女大学、考研出现的“新看法”,可视为理性的回归,但这不是说读大学无用、考研无用,而是适合不适合自身情况。这也是城市家庭需要有的子女教育观、成才观。《南方都市报》评论称,新的“读书无用论”是在农村经济转型、教育普及程度提高的背景下出现的。与以往的辍学打工不同,这一代农村父母具备更浓厚的教育意识,对子女期望更高,但与此同时,又面临着教育支出高企、回报不成比例等新问题。新的“读书无用论”反映了农民对于农村教育成本和教育质量的焦虑,毋宁说,背后更多是一种基于“理性人”的经济选择。应该说,新“读书无用论”依然是教育资源不均衡的产物,而农村内部教育资源的匮乏,师资、教学水平等方面的城乡差距,则加剧了这样的不均衡。“读书无用”的另一个面向,是农民的孩子到底应该学什么?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许多人质疑传统教育是否能适应新的社会需求,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重要性反倒凸显出来。并不是说,针对农村孩子的教育一定要面向农村就业市场。在产业升级和技术革新的大潮下,农村出身的青年一样可以在高科技等前沿领域有所建树,关键在于是否能够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机会。新“读书无用论”的出现,应该成为反思和改进农村教育的契机,国家需要通过多种措施,如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提升农村教育质量、完善职业教育体系等,来回应农民的教育焦虑,重建他们对教育的信心。更多详细内容请查看原文>> :sys_link: 网页链接 https://3g.k.sohu.com/t/n859872162?serialId=503b7b0acac0e8edee89adac65fd44f3&showType=news :sys_link: 网页链接 https://3g.k.sohu.com/t/n859927178?serialId=91ec6f051c039639cf57ce799d3dc1c6&showType=news :icon_weibo: https://weibo.com/5890672121/PcovS4QvD#搜狐新闻
【为弟追凶24年案当事人李海玉向全国网友拜年:今年春节有着特别的意义】大年初四,为弟追凶24年案件当事人李海玉向大家拜年,祝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此前报道,在过去的20多年里,李海玉将自己生命最好的年华都投入到为弟追凶这件事上,几次被骗被拐,与犯罪嫌疑人“网恋”三年,最终“亲手”将犯罪嫌疑人送上法庭。去年,该案在湛江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李海玉在为弟追凶的曲折过程中,失去了自己的本来的生活。庭审之后,生活虽然依旧充满挑战,但她正在尝试回归正常生活。2024年12月初,75岁的母亲在家时突然身体情况又出现异样,被李海玉租车送到了医院,诊断为脑出血,并在重症监护室住了十多天,才转到了普通病房。今年春节前夕,母亲的病情有了一些好转,李海玉将母亲接回了家,也开始筹备过年的事情。因为怕母亲冻着,家来人重新将母亲的房间收拾出来,并安上了一个空调。在过去的20多年里,李海玉几姊妹的生活始终被阴影笼罩,即使过年,分散各地的几姊妹也从未团聚过。在今年春节前后,她的大姐、二姐、三姐和妹妹都从不同的地方赶回到了家里。李海玉和二姐早早的在家里宰鸡宰鸭,筹备年夜饭。在李海玉的事件被关注后,一些网友给她寄来了一些小鸡、小鸭和小鹅,让她养着之后卖了挣钱。李海玉还熬夜包了“三鲜”(新宁当地一种特产),这是几姊妹小时候过年时最爱吃的美食。她在门口挂上红灯笼,让这个家重现久违的温馨氛围。大年初三,几姊妹都到齐后,她们搀扶着母亲,一起拍下一张全家福。几姊妹上一次合影,还是在若干年前的一个夏天。李海玉说,这一天她已经等了太久太久,也感谢很多陌生网友对她的帮助和支持。在未来,她希望一直陪在母亲身边,回归正常生活,也希望以后的每一个春节,都能像今天一样团团圆圆。更多详细内容请查看原文>> :sys_link: 网页链接 https://3g.k.sohu.com/t/n859850398?serialId=626963ed4acf02751bc8533f035d4c3a&showType=news :icon_weibo: https://weibo.com/5890672121/PchJXhqlf#搜狐新闻
【媒体评徐克版《射雕》:后金庸时代,武侠精神过时了吗?】据央视新闻消息,根据国家电影专资办统计,截至1月29日19时,2025年春节大年初一票房已达17.01亿元,观影人次已达3306.78万,票房超过2021年春节大年初一,创造了新的单日票房纪录。其中,《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以3.95亿元的票房排名第四。此前数据显示,该片是2025年春节档预售冠军。徐克对于金庸武侠小说的改编,在今天看来,有些出人意料,但又有一定的必然因素。作为主流观众的年轻人,已经集体走向了审美转向,金庸是前几代人的偶像,在他们眼里,已渐成高大但遥远的塑像。徐克再次拥抱金庸IP,是电影市场在困境里寻求突破的一个出口,他尝试用主流化、类型创新、流量明星等手段做加法,想要重新焕发金庸IP的生机,有顺理成章的成分,但必然也存在成功与风险并存的可能性。后金庸时代,徐克的改编能否带来新思考,取决于他对武侠精神的新旧理解能否实现统一与自洽。如果他对金庸武侠作品有了新的发现或者不一样的表达角度,就需在此前的认知基础上,给出诠释新创意产生的充足理由与扎实的落脚点,唯有当新旧两种理解产生良性反应,才有更大可能激活武侠精神在当下的闪光点。非金庸迷的年轻一代观众,对于武侠精神的了解,其实并未断代,只不过他们选择了新的作品载体,比如以“武侠小说”为标签的有声小说《雪中悍刀行》在某平台播放量为29.2亿次,这一数据已经远超金庸作品有声书的播放量。某种程度上,金庸所书写的“传统侠义观”,与新受众群喜欢的融合了魔幻、游戏、VR色彩的“爽感武侠”,有了不小的区别。在电影内核表达上,“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仍然是《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主要的价值观体现,郭靖与黄蓉的爱情表达,郭靖与蒙古、大宋之间三方关系的处理,包括江湖恩怨所滋生出来的其他故事与人物等,都服务于“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一内核。其实,从预售成绩到当前票房成绩,可以看到,市场与观众仍然给予武侠题材很高的期待与充足的空间,武侠精神天然所携带的一种利他精神与高洁品格,仍然会让年轻人在好奇之余也有追随、模仿的强烈意愿。这对于片方而言,创作挑战的难度,要远远大于市场机会——对于个体成长的关怀与共情,对于社会责任的承担等,还需要作品提供一个新的诠释。金庸去世后,有声音说,“哪里是一个时代的终结,明明是一个时代的开始”。这句话想要表达的意思是,武侠精神不会过时,但却需要时时更新,除了不断探索武侠的新表达形式,也要努力寻找武侠精神落地的新土壤,唯有如此,武侠精神才能在一代代人的心中保持昂扬与旺盛。更多详细内容请查看原文>> :sys_link: 网页链接 https://3g.k.sohu.com/t/n859530071?serialId=f15d5dd2a2e7c7ebe16d4816e44deddc&showType=news :icon_weibo: https://weibo.com/5890672121/PbWB26XsR#搜狐新闻
【这名外卖员为何能上春晚?“不回避苦难,更不吝惜热爱”】“下面的这首歌叫做《世界赠予我的》”……2025蛇年春晚,来自各行各业的普通人,担当起“报幕员”的角色,串联起整台晚会。这其中,“外卖诗人”王计兵,因为那句“生活给了我多少风雪,我就能遇到多少个春天”感动了无数网友。他是诗人,也是外卖员,还曾是捞沙人、建筑工人、摆摊小贩,甚至是拾荒者。为生活奔波劳碌的这些年,在等餐、等电梯、等红绿灯的间隙,王计兵的诗写在纸片上,记在掌心里,积累了6000多首作品。他说,“诗,是我命里的一颗糖。”收到春晚邀请后,王计兵兴奋得睡不着觉。观看了总台春晚首次彩排后,他形容自己的感觉:“仿佛一个向往大海的孩子第一次听到了海浪声。”送他来到这片海的,是那些写在争分夺秒生活里的字字句句。王计兵的出圈走红,源于一次不太愉快的送餐经历。因顾客留错地址,他辗转多个地点,反复爬了好几次六楼才把外卖送到,结果不仅收到差评,遭到罚款,还耽误了其他订单。回家路上,他写下自己的心情:从空气里赶出风,从风里赶出刀子,从骨头里赶出火,从火里赶出水,赶时间的人没有四季,只有一站和下一站。写完后,他觉得心里舒服多了。3年后,这首《赶时间的人》被诗友发到社交平台,引起很多人共鸣,浏览量超过2600万,王计兵“火”了。赶时间的人,变成了赶时间的诗人。他写“清晨站在露水中间”的环卫工,写工人的汗渍在后背形成地图,也写同行“从一个小时里赶出六十一分钟”。很长一段时间里,他对写作的热爱并不被家人理解。初中辍学后,他在建筑工地打工,唯一的慰藉是去旧书摊蹭书看,后来渐渐萌生自己写小说的想法。那时在老家江苏邳州,每天干完活,他就借口帮家里看守桃园,躲在仅容得下一张小桌的棚屋里写作。从桃花盛开写到大雪纷飞,完成了20万字的小说手稿。不少人觉得他“着魔了”,父亲一把火烧了手稿。那次之后,他和父亲“冷战”了好几个月,但也意识到,虽然自己不会放弃写作,但是要先过好自己的生活。结婚成家后,王计兵和妻子先后前往多地打工,挖过甘草、摆过地摊,也一度靠捡废品生活。交不起房租的时候,河边一间用旧木桩和塑料布搭起的小屋就是他们的家。那些年,他将文字写在废纸、废烟盒、纸箱上,“情绪宣泄完,卖废品时就卖掉了”。后来,靠着一点积累的本钱,他们在江苏昆山开了一家小超市。一天,要搬家的邻居把淘汰的、缺了一条腿的沙发送给了王计兵一家,这让妻子欣喜万分,却让王计兵很心酸。《我笨拙地爱着这个世界》里,他这样记录这件事:邻居送来的旧沙发,让妻子兴高采烈,她一面手舞足蹈地计划着,给沙发搭配一个恰当的茶几,一面用一本一本的书垫住,一条断掉的沙发腿,我在卫生间,用清水洗了脸,换成一张崭新的笑容走出来……我笨拙地爱着这个世界,爱着爱我的人,快三十年了,我还没有做好准备,如何在爱人面前热泪盈眶,只能像钟摆一样,让爱在爱里就像时间在时间里,自然而然,滴滴答答。2019年,王计兵在一场诗歌比赛中获奖,直到拿回奖金,妻子才知道他从未中断过写作。看着丈夫写下的诗篇,妻子慢慢理解了他对文学的挚爱。接到加入徐州作协的电话时,王计兵正在老家探望父母。父亲听到了这个消息后沉默了很久:“我耽搁了你这么多年”。这个时隔多年的道歉,像一记重拳在王计兵的心里猛击了一下。随着自己的诗歌被越来越多人知晓,各种奖项也随之而来,但遗憾的是,父亲却没有亲眼看到这一天。“我伸手抚摸坟地的荒草,模拟着父亲抚摸麦苗,这就是生活,有时学会一个动作,却要耗尽另一个人,一生的等待。”王计兵已经出版了4本诗集,他说自己的文字不回避苦难,更不吝惜表达对生活的热爱——这正是生命原本的样子。更多详细内容请查看原文>> :sys_link: 网页链接 https://3g.k.sohu.com/t/n859379629?serialId=263a683d7b9c8c113e5fe0b5f976a5a0&showType=news :icon_weibo: https://weibo.com/5890672121/PbPhYBb2g#搜狐新闻
【机器人到底是怎么转手绢的?AI算法+胶带黑布】2025年蛇年春晚的舞台上,《秧BOT》节目开场,一群穿着花棉袄的机器人在现场扭起了秧歌,机器人们还会变换队形、舞动身体,多角度转手绢。网友评论“好抽象啊”、“发出爆笑”。转手绢这样一个对关节灵活度要求非常高的动作,一个机器人是怎样完成的?此前,央视揭秘机器人光速转手绢背后的奥秘,是用胶带将手绢黏在机器人手上,并用黑布盖住,和黑色的机器人融为一体。相关负责人表示,机器人表演时的“秘密武器”是AI驱动全身运动控制技术,最大关节扭矩能达到360N・m,再加上360°;全景深度感知技术,周围环境的一举一动也能精准掌握。并且通过先进的AI算法,机器人们能完美“听懂”音乐,不管是欢快的节奏还是优美的韵律。节目最后,机器人们腕部电机搭载的抛放线机构,转手绢、飞手绢的动作让观众惊呼。相关负责人说,“高精度3D激光SLAM定位和导航技术让机器人在复杂的舞台环境里也能精准找到自己的位置;先进组网方案和时间同步技术保证它们在复杂的网络环境里也能稳定连接,不掉链子;强大的集群协同控制系统让它们能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就算舞台上突然‘状况百出’,也能hold住。”“整一套舞蹈的话,其实我们更多是通过AI强化学习,让机器人能够自主地去跳舞,然后自主去导航。这个舞蹈我们花了将近3个月的时间才排练出这样的效果。”更多详细内容请查看原文>> :sys_link: 网页链接 https://3g.k.sohu.com/t/n859388989?serialId=6f01bfcade5710fc93664b74f94267e0&showType=news :icon_weibo: https://weibo.com/5890672121/PbNlMDDxY#搜狐新闻
【多地倡议春节少发压岁钱:情意深浅不在钱多钱少】 #广西两地倡议春节少发压岁钱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个别地方的压岁钱却开始变了味,金额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出现严重攀比,给人们造成了很大的经济压力和思想负担,尤其是给农村收入较低、家族较大的人群和老年人造成了很大的压力。”1月26日,广西防城港市委宣传部、市精神文明办发出倡议书,倡议少发压岁钱。不提倡向直系亲属之外的其他亲朋好友发压岁钱,勿让压岁钱成为人情往来的负担。倡议书还提到,压岁钱本质上是人际礼仪的表达,是文明风尚的承载,钱多钱少,不意味着情意深浅,本着对晚辈的美好祝福,在直属亲属之间倡议发小额压岁钱,让压岁钱回归祝福的本真。稍早前,广西百色市委宣传部、市精神文明办已于1月7日呼吁:在直属亲属之间倡议发不超过20元的小额压岁钱,让压岁钱回归祝福的本真。另据公众号“汕头新闻”消息,1月26日,汕头画院、濠江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濠江区文明办联合举办“广东小额红包·讲心不讲金——拒绝攀比压岁钱,移风易俗过大年”活动,通过“美术+宣传”形式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移风易俗、营造节约过节的良好氛围。记者随机采访的市民也纷纷表示,祝福不应该用金钱来衡量,过年红包不应攀比,图个好意头就好,应该让压岁钱回归祝福本义。更多详细内容请查看原文> > :sys_link: 网页链接 https://3g.k.sohu.com/t/n859267575?serialId=aaf5549d02003a0ab9e3757149692b0f&showType=news :icon_weibo: https://weibo.com/5890672121/PbG8x75la#搜狐新闻
【 #县城相亲的硕博生们 :有人相31次没遇到“正常人”】 回到县城乡镇老家,都市丽人、精致男孩们都面临同样的问题。七大姑八大姨轮番上阵,使出“有对象了吗”“什么时候结婚”“什么时候生娃”的疑问三连。别管你的学历是博士、硕士还是大专,工作是医生、老师还是“灵活就业”,年薪百万还是啃老,在这里,你只有已婚和未婚两个身份。以下是28岁已相亲31次的985硕士小黄的自述:如果相亲和上学一样,我应该是博士研究生,不,博导了。我毕业于华中地区某985院校,那个时候雄心勃勃,一心想在广告行业打出一片天地,恰逢有朋友在上海,就向一个4A广告公司投递了简历,也顺利通过面试入职。一年后,在一个升职机会被关系户抢走的契机下,我提出了离职,回到湖北老家,入职了武汉一个较大的国企,虽然没有编制,但胜在稳定,月薪八千,能满足生活所需。我父母比较传统,他们的观点是“正常人都结婚,女孩子早点处对象挑选的余地更大”,所以早在大二的春节,他们就给我安排过相亲对象。当我从上海回家入职国企后,他们可能是觉得我工作已经稳定,重心应该放在结婚生子上了,于是发动周围的亲朋好友,疯狂催婚和给我介绍相亲对象。截至2025年,我已经有过31个相亲对象,介绍人包括亲戚、亲戚的朋友、朋友、家人、家人的领导、同事、领导,甚至是妈妈旅游团的同伴。经历过这么多相亲对象,但连“正常人”都没几个。一号职业是中医,加了微信聊天时有点神神叨叨,我表达自己感情上比较慎重,因为害怕受伤,他回“我不伤害你,也会有人来伤害你”;二号、三号是IT男,前者第一次见面就问我公积金缴存数,事后朋友帮我分析,我才知道他在算我的工资,后者第一次见面吃饭,就非要喂我;四号是我们集团大领导的侄子,见完面非要给我送水果,我百般拒绝无果,最后直接寄到我集团大领导办公室,让我去拿;五号是医生,对自己职业非常骄傲的“爹味男”,刚加微信就让我看医生纪录片,我说忙完工作就看,他命令我马上看,还教育了我一顿;六号是自由职业者,没有边界感,吃完饭送我回家,我进大楼后收到他发的消息“你怎么还没开灯”,我那个瞬间真的毛骨悚然……每次相亲,只要父母满意了对方的基本情况,我就没资格拒绝互换微信,但后续我还是有自己决定的权力,排斥就直接结束,不排斥会约出来见面,看能不能继续,一般来说,对方没有不爱干净、抠搜、算计这三点,我都能试着再接触接触。对相亲,对人生,我好像都有点模棱两可。不太满意自己的人生,可也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不太能接受相亲,可这么长时间过去,也逐渐成了半被迫半自愿,被迫是不希望抱着强烈的目的性去和对方见面,不想被当作物品打量。我从小就被夸性格乖巧懂事,能提供情绪价值,习惯了牺牲和奉献,我不希望对方是因为觉得我适合结婚而选择我,而是喜欢我、爱我,才想跟我结婚。在我的认知里,恋爱是过程,婚姻是结果,我希望能碰到一个相爱的人,我们相互扶持、相互陪伴,如果没遇到这个人,那我经济独立,精神独立,也能过好自己的生活,我绝不会被生活打败。更多详细内容请查看原文>> :sys_link: 网页链接 https://3g.k.sohu.com/t/n859199704?serialId=1b97322ca69be890024e895e485ad31d&showType=news :icon_weibo: https://weibo.com/5890672121/PbERo9v5P#搜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