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保护

【 #53岁男子诱骗近百名中小学女生被判刑 12年6个月】5月29日,江苏省人民检察院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近年来加强未成年人网络司法保护的工作情况及典型案例。如皋市检察院副检察长卢海琴介绍了其中一例典型案例,该案,检察院通过深挖彻查,案件从1名被告人追到3名被告人、从1个罪名查到5个罪名、从1起强奸事实挖到19起犯罪事实、从1名被害人增加到12名被害人。2024年8月,53岁的冯某某冒充15岁初中生张某,与13周岁的小慧网恋,并用红包诱骗小慧与张某大伯,实为冯某某本人,发生性关系。检察院依法以强奸罪批捕冯某某,但是办案中发现,冯某某作案手法老练,还存在“隔空猥亵”的犯罪事实,需要进一步侦查。最终从冯某某手机内提取到其向近百名中小学女生发送淫秽视频的记录。至侦查终结时,增加认定猥亵儿童4名、传播淫秽物品200余部的犯罪事实。冯某某的聊天记录中充斥着大量的淫秽视频,这些视频来自哪里?有没有其他犯罪分子?检察院决定追查淫秽视频来源。经过研判,视频买卖记录指向因强奸罪正在浙江服刑的万某某。检察院建议公安机关到原一审法院调取万某某手机,重新提取聊天记录。经过一个多月的自行补充侦查,检察院收集到万某某与李某某等90多人互换淫秽视频、向400多个账号出售淫秽视频的证据。2025年3、4月份,检察院依法将万某某、李某某追诉到案。2025年5月17日,法院作出一审判决,以强奸罪、猥亵儿童罪、强制猥亵罪、传播淫秽物品罪判处冯某某十二年六个月;以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传播淫秽物品罪合并之前的强奸罪判处万某某八年;以传播淫秽物品罪判处李某某六个月。更多详细内容请查看原文>> :sys_link: 网页链接 https://3g.k.sohu.com/t/n894225945?serialId=c2e87d9498261a2be135bbeebc120152&showType=news :icon_weibo: https://weibo.com/5890672121/Pu6jRmHoy#搜狐新闻
在这个时代,社交媒体已经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它连接世界,传递信息,也塑造着文化。而对于我们的下一代,那些正在成长的未成年人来说,社交媒体几乎与他们如影随形。然而,关于未成年人使用社交媒体的担忧也从未停止。网络欺凌、不当信息、隐私泄露、沉迷上瘾、对心理健康的潜在影响……这些问题像阴影一样笼罩在社交媒体的另一面。去年,澳大利亚通过法案禁止16岁以下未成年人使用社交媒体。今年的两会上,也有政协委员呼吁可以借鉴此做法。与此同时,也有声音认为,社交媒体是现代社会重要的社交、学习和获取信息的平台,一刀切地禁止,可能会剥夺未成年人融入数字时代、建立社交圈、甚至表达自我的机会。那么,面对这个复杂的议题——我们究竟应不应该,或者说,能不能够,禁止未成年人使用社交媒体? 这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关乎成长、教育、家庭和社会责任的深刻讨论。今天我们邀请到北京超越青少年社工事务所的副主任李涵老师,她同时也是一位资深的社工,李老师将从专业视角,为我们带来分析。点击观看直播>> :sys_link: 网页链接 https://tv.sohu.com/sohulive/index.shtml?liveType=0&roomId=315317566&streamName=tv_315317566_1748520812234&sf_atype=sdk&sf_pro=1&resorce_click=&sf_cv=10.0.20&sf_mtype=6&channeled=1211110004 :icon_weibo: https://weibo.com/5890672121/Pu6bcuk6M#搜狐新闻
【15岁女孩在KTV陪酒坠楼致残3人被判刑 母亲:赔偿款一直没收到】四川女孩丹丹(化名)在成都鑫银汇KTV从事有偿陪侍工作。2023年8月26日凌晨,时年15岁的她酒后从KTV所在的三楼坠下,全身多处受伤入院。此后,涉事的鑫银汇KTV因“有组织未成年人进行有偿陪侍的违法治安管理活动的行为”被立案侦查。法院另查明,2023年8月某天晚上,被告人陈某某趁送两名KTV陪侍少女回出租屋之际,通过言语威胁等方式,伺机对两名少女进行强制猥亵。天府新区人民法院判决,被告人陈某某犯组织未成年进行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处罚金5万元;犯强制猥亵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六年,并处罚金5万元。陈某某赔偿丹丹医疗费等各项费用4.8万余元。被告人彭某、林某犯组织未成年人进行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三年六个月,均被处罚金5万元。5月28日,彭女士告诉记者,女儿出院后一直在家休养,目前因为不想听她的唠叨,暂时借住在亲戚家,她则按时去看望和送生活所需。由于伤势过重,女儿留下了严重的终身后遗症,如今一只脚成为瘸腿。“她走路走多了,或者天要下雨就会喊疼,平时要垫高鞋垫走路才平衡。”彭女士说,女儿腿部一疼就会喊她,她看着非常心痛,但她又无能为力,只能带女儿去治疗,通常是艾灸或者红外线理疗等方式,帮助女儿缓解疼痛。目前,每月丹丹的治疗费用需要花费两三千元,而她跑外卖的收入不固定,经济压力大,法院判决陈某某给丹丹的赔偿,对方一直没有支付,她已委托律师办理。彭女士表示,丹丹除了身体上的后遗症外,心理上同样留下了严重的阴影,丹丹在睡梦中会突然抽搐,醒来满头大汗,“她跟我说梦里会有从楼上掉下去的感觉”。更多详细内容请查看原文>> :sys_link: 网页链接 https://3g.k.sohu.com/t/n893928498?serialId=c9fe65ec43c91bebd1a146de4f48ac6e&showType=news :icon_weibo: https://weibo.com/5890672121/PtX2b3JPj#搜狐新闻
【高中女生被造网络黄谣,平台未及时处理被判赔8000元 】高中女生被同学造黄谣,造谣者因真诚悔过未被追责,而前期未主动拦截、收到投诉后又未及时下架侵权内容的网络平台被法院判处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8000元。这一判决并非“有违常理”,而是基于法律对未成年人权益的特殊保护——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平台对涉及性谣言、隐私泄露等明显侵害未成年人的信息负有主动审查和快速处置义务,若未能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则需承担连带责任。北京互联网法院在判决中明确指出,涉案视频包含未成年人清晰面部特征及露骨低俗内容,平台本可通过技术手段识别并主动拦截,却仅在次日接到投诉后删除,放任侵权信息传播3.5万次。此案不仅赢得业内专家学者的广泛好评,还作为维护未成年人权益典型案例入选人民法院案例库。负责审理此案的北京互联网法院少年法庭庭长颜君告诉记者,“根据以往裁判情况来看,平台作为网络服务提供者,如果尽到了‘通知—删除’义务,大多被认定为不承担责任。”这也是这起案件审理过程中最大的难点。现有法律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网络用户利用其网络服务侵害他人民事权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目前案件多以受害人向平台投诉来判断平台是否“知道”,但是对于受害者来说,“通知”后“删除”往往已经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损失。除了事后的通知删除,法律针对未成年人进行了特别的保护,还规定了平台应健全预警预防、识别监测和处置机制等措施,如何才能让这些“沉睡”的法律“被唤醒”呢?“只有给予受害者靠前一步的保护,才能真正让网络暴力销声匿迹。”颜君认为。本案涉案视频中有清晰的李某面部近照,从面貌特征上可推知信息主体系未成年人的可能性较高,视频使用了极端恶俗、下流的语言针对女性未成年人进行人格侮辱和人身攻击,还披露了李某姓名、微信号等个人信息,不仅可能引发人肉搜索和侵扰私人生活安宁、侵犯隐私的风险,还严重侵害女性未成年人名誉权。涉案侵权内容违法性显而易见、易于识别判断,视频在短时间内即引发了较高的网络关注,同时,被告未能证明其采取了关键词筛查、人工审查等合理措施。因此,本案符合法律规定的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知道网络用户侵权的情形,在网络服务提供者未采取必要措施的情况下,应当与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更多详情请查看原文>> :sys_link: 网页链接 https://3g.k.sohu.com/t/n893009423?serialId=4e1f60977f6fc9a7c6aa0777e2e00fe6&showType=news :icon_weibo: https://weibo.com/5890672121/PtAxiBq2p#搜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