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贵州两校互指中高考数据造假 隐藏分数也挡不住内卷】 近日,贵州毕节两所民办学校相继发声明,互相指责对方中高考数据造假并进行虚假宣传,引发舆论关注。两所民办学校公开“掐架”引发关注后,在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的介入下,两学校握手言和,都删掉了官方账号上发布的声明。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两民办学校不顾自身形象,互指对方中高考成绩造假?公开资料显示,两所学校均位于毕节市七星关区,集小学、初中、高中于一体,在当地都算小有名气。对家长们来说,选择哪所学校,除了费用外,最关注的自然是中高考成绩了。民办学校没有公办学校的政策扶持,一切靠市场说话,中高考成绩就是它们的生命线和金字招牌。没有公开的核实渠道,监管又不在线的话,学校显然没有动力克制夸大宣传的冲动。暂时的握手言和,显然解决不了两所学校的根本矛盾。特别是随着出生率的下降,生源随之减少,民办学校的招生压力会更大,两所学校为了抢夺有限的生源,肯定会想尽办法“突出”自身战绩,贬低对方,类似的“互掐”事件说不定还会出现。在这种情况下,家长们似乎成了最大的受害者。这些年各省都禁止公布高考高分考生的成绩,可事实上,这种分数隐藏,对于唯分数论并没有多少改观。每到高考揭榜时分,哪些学生、哪些学校出了“隐藏款”,一样是传得沸沸扬扬。只要考大学依然是强选拔性的,只要考大学之外的路径太少,那么全民关注高考、关注分数的局面就很难改观。这个实质性的局面得不到改观,隐藏分数等技术层面的修修补补,非但不能缓解教育内卷,还可能导致意想不到的混乱。 #洞见计划 更多详细内容请查看原文>> :sys_link: 网页链接 https://www.sohu.com/a/916162372_121899824 :icon_weibo: https://weibo.com/5890672121/PCfLiu7N2#搜狐新闻
【杭州多家俄罗斯商品馆开业不到一年闭馆 俄商品馆为何成“时代的眼泪”?】去年年底,俄罗斯商品馆开始在杭州等地如火如荼地扩张,覆盖了多个核心商圈和商场。1月19日,记者曾查询发现,杭州已有至少10家“俄罗斯商品馆”。7月21日,记者再次查询,线上平台显示,仍在营业的只有6家。记者走进杭州大悦城的俄罗斯商品馆,店内只有一名店员,没有顾客。原本主推的烘焙区域已经清空,门口的展板上挂出3.5折的促销活动。从遍地开花到大规模闭店,前后还不到一年,为何在如此短时间内,俄货热潮就已经退去?去年12月,记者曾对俄罗斯商品馆进行调查,发现此类门店打着俄罗斯的名头,销售的不少商品却产自黑龙江等地。今年1月,上海对部分俄罗斯商品馆立案调查,一度冲上热搜。杭州一家已闭店的俄罗斯商品馆的店长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店里的生意一直在下滑,到最后已经严重亏损,不得已选择了闭店。去年年底以来,网上关于俄罗斯商品的评价一边倒地指向负面,严重影响店里的生意,这是闭店的主因。也有消费者说,俄罗斯商品馆一时间开得太多。“刚开始买可能是觉得新鲜,越来越多之后,大家已经不觉得新鲜了,热度就降下来了。”还有消费者觉得,俄罗斯商品馆内的商品售价普遍过高,“感觉自己被割韭菜了。”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俄罗斯商品馆疯狂的扩张更像是为挣快钱的短期狂欢,不少门店走的是高利润、赚一波快钱就走的商业模式。随着以次充好、虚假宣传等问题频出,市场逐渐回归理性。这类门店要长久经营下去,最终还是要落到品质上。更多详细内容请查看原文>> :sys_link: 网页链接 https://www.sohu.com/a/916089474_121627717 :icon_weibo: https://weibo.com/5890672121/PCeHOpovu#搜狐新闻
海外爆料
1个月前
🔥 20年来首次!神韵艺术家现身纽约大游行❗️ 🔥 7月20日,数百位神韵艺术家们脱下舞台上的广袖霓裳,换上了清爽的白衬衣黑裙裤,英姿飒爽,笑靥如花,一身正气地走在曼哈顿的大街上…… 今年的天国乐团队伍中加入了神韵的演奏家们,让队伍更壮观,乐声更响亮❗️ 1)在美国也难逃中共打压? 神韵艺术家加入纽约华埠的大游行,与数千名法轮功学员一同谴责中共对信仰的打压,并警告:迫害正在蔓延到美国本土。 “我们看到在美国本土对法轮功学员的攻击在系统性地增加,包括对神韵的打压,”神韵首席舞蹈演员黄景洲说。“以前我们以为迫害只发生在中国,现在,我们在自己家门口就能感受到。” “这是我们共同的威胁。”神韵艺术家们表示,他们不只是为自己发声,更是为信仰、为自由、为美国的核心价值站出来。 神韵主持人理善(Leeshai Lemish)指出,中共如此惧怕神韵,是因为恐惧。“神韵展示了共产主义之前的中国、共产主义下的中国,以及没有共产主义的中国可能会是什么样子,” 神韵由法轮功学员于2006年创立,致力于复兴中华五千年文明。自从去年起,中共加大了在海外迫害法轮功的力度,尤其针对神韵艺术团,截至2025年3月,神韵网站已列出158起骚扰事件。 2)为了终止苦难 7月20日这个纪念日对神韵演员们意义重大。理善说,内部调查发现,有92位演员直接受到迫害影响。 一位外公在中国因修炼法轮功遭到迫害后不幸去世的神韵主要演员郭新宇表示,他走在纽约的大街上参加游行心情很激动。“我很激动,我姥爷去世的时候我才一岁多,二十多年后我能亲自站在这里,为我的姥爷,为其他同学们的家里人能发出一份声音,我感到挺难得的,也挺欣慰的。”他说。 “在神韵,每个人都是法轮功修炼者,我们有很多成员的家人因为信仰被逮捕、迫害,甚至被杀害。我认为我们有责任来这里,为他们发声,表达支持,并结束这场迫害。” 3)“神在保佑他们”… 围观游行的群众纷纷表达对法轮功的支持。在纽约观看游行的芝加哥华人傅帅表示,中共居然能在海外威胁这些艺术家,“简直疯狂”,而他本人也多次看过神韵演出。“即使是在中国,(中共)也不应该镇压神韵,”他说,“神韵演出传递真、善、忍,揭示中共如何迫害法轮功,我看到西方观众都发自内心地鼓掌。” 一位姓叶的男子则称赞法轮功学员每年都坚持在唐人街举行反迫害活动。他来自中国,见证了90年代法轮功的兴盛,以及中共的暴力打压和污蔑宣传,却始终无法真正消灭这个群体‼️👍
朱韵和
1个月前
粮库满盈却不准赈灾 1958年冬个别地方开始出现饿死人的情况,1959年饿死人的情况继续发展,农民是守着几百亿斤粮食库存饿死的。 原河南省信阳行署专员张树藩回忆:“当时信阳地区饿死那么多人,并非没有粮食,所属大小粮库都是满满的,但群众宁可饿死,也没有抢过一个粮库。”。 张树藩的秘书余德鸿 后来也证实,当时上面确实不准开仓放粮。他说:“我们当时整个地区还有11亿斤,那是国库的粮食,是不能动的。”。 1958年冬个别地方开始出现饿死人的情况,1959年饿死人的情况继续发展,1959年4月到1960年4月,是饿死人最多的一年。在这期间,不仅是信阳粮库是满满的,全国的粮库也是满满的,库存粮食最高达到887.03亿斤。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部历史资料:粮食部计划司1962年统计表。库存粮食最高达887.03亿斤(1959年11月初),最少也有319亿斤(1960年5月)。1960年4月,是春荒最为严重的时候,这时粮食库存为403.51亿斤,这是贸易粮,折合原粮为482亿斤,按当时口粮标准计算,相当于1.4亿人一年的口粮。 也就是说:当时饿死人最多的时候,国库粮食也是最多的时候,如果拿出一半库存粮食来救人,也不会饿死人!农民是守着几百亿斤粮食库存饿死的。 再以某天为例,60年6月3日这一天,是最青黄不接,饿死人的时候,全国粮食库存是301.48亿斤。这些粮食存放在全国各地:北京有2.3亿斤、天津1.15、上海2.53亿斤、湖北8.26亿斤、山西8.16亿斤,各省都有。饿死一百多万人的信阳所在的河南省,至少有25.07亿斤粮食库存;在信阳附近的湖北省,还有13.22亿斤的粮食库存。如果开仓放粮,仅动用这两个省的粮食库存,800万信阳人每人可以得到50多斤的粮食,还是贸易粮,根本不会饿死人。中共的政策就是不去开仓放粮。 在中共之前历史上发生大饥荒时,官府要设粥厂,开仓放粮,允许饥民逃荒。但1960年大批农民饿死之际,并且国家还有数百亿斤的粮食库存,中共不仅没有开仓放粮,反而刻意继续增加粮食征购和粮食库存,其中的奥秘,只有中共最高层才知道。 1960年左右的大饥荒,在安徽省饿死了700多万人。安徽如此严重的灾害,是由于当时的省委书记曾希圣坚决“按党的方针办”。曾希圣后来又在1960年10 月兼任山东省委书记。在那场大饥荒中,山东省有900万人饿毙。1962年2月被调任中共中央华东局第二书记,曾希圣由于“跟党走”而饿死了几百万人,民愤极大,但毛说他是好人,把他保了下来。 ---大饥荒是中共有计划的屠杀手段 编写:爱德华
朱韵和
1个月前
华山救亲故事 1962年5月5日,鉴于饥荒蔓延的现实,时任广东省委书记陶铸下令撤除岗哨,放开边境,允许内地饥民自由赴港,到5月25日时,中央下令关闭边卡。当时一个月内累计南逃15万人,在广东省的一些村庄,人们全数外逃,一个不剩。 这一波逃港过程中,有约三万逃港者集结在香港上水的华山,这里是逃 港的中转休息站,当时这座山尚未开发,是一片荆棘丛生的茂密树林,难民们饥饿疲惫,而且即将面临港英政府无法安置自己的新决定。 香港是个弹丸之地,短时间内涌入的大量难民令港英政府头疼,5月14日,港英政府决定放弃安置难民,并对涌入香港的难民采取“即捕即遣”的方针,没有什么消息会比这更让困在山上的难民们更加失望。 在港英政府忙于堵截和遣返偷渡者、不关注难民的生存状态的背景下,金庸旗下的《明报》于5月15日发表了首篇社评:“最宝贵的是人的生命!最大的仁政,是救人的生命!” 5月16日,《星岛日报》也刊登了《百名难民寄语香港亲友》一文,此后宗教团体、乡亲组织、新闻媒体发起了“援助有困难的人民”行动,前后共有十多万人次,送衣、送食、送水到华山。香港市民用各种方法保护华山上的同胞,甚至包括接走并匿藏到自己家中,用实际行动与港英政府的遣返政策“对抗”。 香港市民对难民同胞的积极帮助也被当时的媒体所记载,5月17日的《星岛日报》刊载新闻《华山被包围送粮人不断》: “本港亲友及见义勇为市民,纷纷自购面包粮食,到上述地点寻找难民,山头上,呼儿唤母,一片混乱。” 后来,警察将这些越境者强行拖上卡车送到位于石湖墟的收容营地。港英政府决定,让这些难民进入收容所后获得两餐丰盛的免费自助餐,第二天再派车将他们从罗湖桥送回内地。 他们一旦被遣返,等待自己的将是和过去一样望不到头的忍饥挨饿,甚至会由于逃港而遭受致命的迫害...不少香港同胞不忍心看到这一幕成为现实,于是他们当夜就守在收容营外,据报载:“滞留(在营外)的市民不下三四千众。”“他们当晚就在露天卧睡。” 为了表示同情,连闹市区很多娱乐场所都主动停业了。 摄影机没有拍到的是,还有上百名香港市民冲出马路,躺在路上用身体阻挡车队前行,趁着这个过程,车内难民跳出车厢,成功逃跑。香港市民为了留住这些难民,不惜彻夜守候,自费物资,甚至敢于用自己的生命挡住遣返车辆的去路。 在香港市民的掩护下,不少难民纷纷跳出车厢,免于遣返,顺利走完逃港的最后一步 香港精神正如后来那首著名歌曲《狮子山下》的歌词一样:既是同舟,在狮子山下且共济。 这首歌的作者罗文,正好也是1962年的逃港难民。在罗文的百度百科条目中,对于其逃港的描述只有“1962年,他离开广州,前往香港发展”这样一句话,但又有谁能体会这一笔带过的一句话背后有多少苦难? 值得一提的是,在华山救亲发生的同一个时代背景下,中国大陆为了赚取外汇,即便顶着巨大的经济困难和粮食短缺压力,也保持着对香港大量的食品出口,每月货物价值达到当时的1000万美元。 香港同胞看到这些丰富又精美的食品,想到的是这些食品背后的血与泪。他们纷纷购买这些食品,然后立即寄回内地的亲友以帮助他们渡过难关,香港商店的代寄邮包服务就此应运而生。 三年困难时期、改革开放初期、1998年洪水、2008年汶川地震等无数场合,在需要帮助时,香港都没有缺席过。 图:美国《生活》杂志摄影记者拉里.伯罗斯1962年5月在香港华山事件中拍下的逃港者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