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inier
6个月前
萨提亚最近上了一个播客,探讨自己对AGI,以及量子计算的看法。 他对AGI这部分的看法,非常务实。 1. AI 领域不会出现赢家通吃的情况。消费市场可能会,但是B端市场不会的。其他国家也不可能允许这种情况存在的。 2. AI集群的建设存在泡沫,而且暗中讽刺,马斯克这种在德州搞个巨大集群为全球服务这种说法是不现实的。 分布式的服务,集群也应该是分布式的。 现在大量公司,国家都在投入搞AI集群,微软也建了不少,但他很乐意在2027-28年去租赁这些过剩的集群。 3. 他已经厌倦了 AGI 的故事,如果你不能实现 10% 的全球增长,你的 AGI 故事对他来说毫无意义。aka,每年带来至少10 万亿美元的价值。 跑分没啥意义。 4. MSFT 对 OpenAI 的合作关系感到失望——他认为 OpenAI 虽然C端做的还行,但是B端不太行,应用不行。 一方面,来讲,微软投了很多钱,赔了很多钱。但是现在的模式是看不到挣大钱的希望。 “If you really think that's the possibility from the next level up, shouldn't you just, "Let's go crazy, let's do the hundreds of billions of dollars of compute?" I mean, there's some chance, right?” 认为openai不仅仅在卷模型,而是需要更多地去关注应用。 让模型成为一种commodity,推动经济的发展。 So, that's kind of where it's not a race to just building a model, it's a race to creating a commodity that is getting used in the world to drive。
Rainier
6个月前
T86报关取消的影响 这几天做Shein,Temu的卖家和货代估计都是鸡飞狗跳。因为从今天开始美国取消了800美元以下免税的这个loophole。 意味着,只要是made in China的产品。 (无论你是从中国发货,还是墨加发货)都要走正常的通关渠道。 直接影响: 1. 关税。 基本上35%以上,有的类目可以飙到100%,有的直接反倾销,惩罚性关税几百。 2. 报关费。这个是一个固定的费用,很多都是20起步。 这样一来,基本上低于20刀以下的东西,跨境包裹基本上没法玩了。 这个会影响Temu么?不太会。 到了这个体量,TEMU已经很难被轻易打到了。只要美国人自己不能低成本造出东西,那么TEMU这种一直有机会。 利好的利益相关方: 1. 海外仓业务。 大型,高效率的海外仓,将承接temu更多的全托管业务。 因为小额直邮模式变得不再经济之后,那么amazon的那种自建仓库模式,以及temu现在搭建的半托管模式,开始变得合理。 temu的核心竞争力是,大量白牌的工厂。 这个是amazon 第三方卖家,都不一定具备的。 2. 海外卖家与海外渠道集成商 利益相关,这块不详细叙述。 有一点可以说的,就是随着不出海就出局的大背景下,能够提供各种渠道的渠道集成商就非常稀缺。 3. 本地的一元店。dollar tree,dolloar general 将复活。 去年因为temu的冲击,这两家企业损失惨重。 如果temu被严格执行正常报关的规则。 那这两家将缓一口气。 当然不排除,Temu 收购其中一家的可能性。不过大概率还是会被以国家安全名义拦下来。🤣。 当然这个过程其实是水位升高,一些没有应变能力的小厂,小卖家,将会出局。 每一个危机中,都有机遇相伴。
Rainier
7个月前
今年过年回了一趟老家,国内变化这几年还是蛮大的。 1. 江浙沪的新农村搞的很不错。 长三角地区基础设施硬件水平,已经是发达国家水平。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辆以上的汽车。BBA飞入寻常百姓家。绿牌也非常多。 而且软件当面,志愿者服务队也非常棒。 我外婆93岁,一直卧床。志愿者服务队,每周两次过来帮老人洗澡,非常专业。 2. 国内医疗体系效率还是相当高效的。 国内的医疗体系非常高效。一个科十几个诊室,同时开诊。一个普通的病例,一般就是五分钟左右。 然后普通门诊搞不定的,分流到专家门诊。 如果再复杂的案例,再分流到特需门诊。 一个三甲医院一天看的量,美国很多医院看一个月都看不完。 3. 房地产泡沫不知什么时候才是底。 我的老家是计划生育模范市,人口老龄化非常严重。全市总人口不到100万。而 这几年新建的楼盘住宅数量,差不多也在这个量级。大量的高层,大量的空置房。 这么多的库存。 完全看不到短期内消化完的可能性。 底在哪里? 不知道。 4. 房地产直接拖垮了大量的行业,企业,个人 因为房地产的不景气,导致所有的上下游都不景气。 建材相关的死的七七八八了。 改开几十年积累的建筑相关的公司,资金,人才都没了。 一个笑话,建筑之乡的几大建筑公司被恒大都给拖破产了。 有个供应商一直给恒大做供应的,辛辛苦苦做了十几年,一次翻车,一辈子白干。 恒大商票害死人。 也有亲戚的亲戚,前几年垫资9000万给建筑工程,最后项目烂尾了。他这9000万中,4000万是别人的钱。最后一跳了之。 整个房地产上下游,都惨的一塌糊涂。 相关产品的企业都纷纷试图寻求海外市场,号称不出海就出局。做海外业务的尽量不要跟他们竞争。我们只想挣点钱,他们可是生死存亡之战。 但是海外市场就这么大,后面不少公司不得不出局。 刘鹤的涨价去库存政策,绝对是国家的罪人。 5. 就业难与高度的的自动化 就业形势很不好。另外一方面,各种自动化程度大幅提高,对人员的需要减少了。工业自动化非常牛逼。 以后进厂打螺丝,可能也是一种奢望。 6. 实体店非常艰难,写字楼价格很便宜。 无论是上海的商场,还是机场的商店,还是三线城市,大量的实体店经营压力巨大,大量的空置,真的看了很心酸。 上海的写字楼价格现在非常便宜 500-1000平米以上的写字楼,很多都在1.5万-2.5万/平之间。安居客上可以看到大量的空置写字楼。 我没有很强的信心,否则这个价格,我也想在上海买一层写字楼。 7. 普遍缺乏信心 国内什么都卷的不行,当然也有一些企业被逼的没办法,搞一些创新。但是大大小小的私营老板普遍对国内市场缺乏信心。大家都不知道后面要做什么,怎么办? 远洋打捞,有,虽然不是很普遍,但是对于民营老板的信心有着非常大的影响。躺平 是很多人的选择。
Rainier
7个月前
NVDA以及一众芯片股,直接被搞崩了。 短期来讲对nvda是一个比较大的冲击,nvda的高margin 保不住了。 Deepseek的突出表现对整个芯片需求是正面还是负面的? 长期来讲是正面的,短期来讲是负面的。 长期来讲,DS系的本地部署,开放license,会推动DS在更多场合和领域使用。使得整个盘子需求增加。 但是,对Nvda可能是不太友好。 nvda的高股价,来源于高性能芯片的独家垄断所带来的高溢价。 nvda margin要接近50%。这种高margin 被搞掉了。 后面需求起来,尤其是推理的需求对芯片的需求增加,但是要求降低。这样nvda不会一家独大,高margin也无法再维持了。 AMD这种公司也能分点杯羹。 DS有没有50000张卡? 不重要。算法复杂度才是关键。 DS的成功会让更多企业训练模型还是更少企业训练模型? 我认为DS的成功会有一定的清场效果。一下子抬高了水位线。 大陆的所谓几小龙,几小虎,会陆续退出基础模型的训练领域。技术打不过,成本也打不过,完全没有理由再自己搞了。 应用类公司会增加。毕竟大大降低了使用的门槛。 另外DS的成功不太可复制。芯片大家都可以拿钱去砸,去买。但是人才,这个资源是非常有限的。 不可大规模复制。 DS的talent pool 非常有特点,很难复制。另外这和Satya的助力有很大关系。MSRA培养了一大批的AI 人才以及一套非常优秀的人才筛选体制。但是由于MSFT非常明确对msra的限制,这些AI研发人员无卡可用的情况下,不少人才流失去了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