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inier
3周前
买Shopify! 这事情终于还是让openai做了。 后续可以考虑加大对Shopify的投入。 这对商家是好事,对SEO/GEO 要求变高了很多。 现在Shopify的量已经很大了, Shopify其实是知道每一个卖家的销售情况,也知道哪个产品卖的好,卖的不好的。 Shopify 其实一直想做的事情是,他自己去做一个aggregator,同时自己也做部分多仓的操作。一方面为自己用户降低流量成本,一方面自己也能挣点钱。 但是这个活很难干好,比如aggregator需要有很强的搜索和推荐能力。Shopify自己的shop 其实做的很欠缺,不温不火。 另外光aggregator 不行的也需要很多运营的。这是Shopify所不具备的能力。 另外一个,类似于FBA的事情。这个是脏活累活,美国除了amazon没有其他公司能做好,包括Walmart的WFS。 现在openAI在这个地方发力后,实现了流量闭环。 基本原理其实跟SEO类似。 大家都说好的,才是好。 那么就是如何定义大家,如何定义,好。 以及如何是客户到底想要什么。 openAI 可以和Shopify 深度合作,做成一个最好的 最懂你的aggregator。 这对google shopping冲击会比较大。 对amazon还好,amazon的FBA的护城河极高。 对Meta刺激很大,但是meta也没啥办法。 对Shopify 长期是个重大利好。 以前可开可不开的卖家都会开Shopify。 对精品卖家是个重大利好。 卖家以前需要讨好搜索引擎,SEO,现在卖家需要讨好一个全知全能的AI。 AI喜欢什么? AI喜欢信息量,喜欢数据。 那么投其所好,需要精品的详细的评测和数据和产品解析。 精品卖家可以做到。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带来传统互联网的一次复兴。 而且这个通路走通了,有很多机会可以玩。 但是,openai是不会干脏活累活的。 所以Amazon还能玩很久。
Rainier
1个月前
这个人的操作太骚了。大概率要吃牢饭。 这人对安全,对系统理解还是不够深刻。 稍微大一点公司电脑都是装了各种各样的*安全* 软件来进行安全审计的。而且有很多行业公司专门吃这碗饭的。 很多EDR 系统(CrowdStrike、Carbon Black、SentinelOne 等)通常在企业电脑上运行一个内核级或驱动级 agent,会记录文件访问、进程启动、USB 插拔、注册表改动等。这些日志会缓存到本地,即使暂时没联网,也会等到重新上线时统一上传。 任何大规模拷贝,压缩,上传,删除日志都是毫无卵用的。都是触发安全报警的。 一个比较低风险的办法是,直接关机,然后把硬盘取下来。然后到另外一台干净的电脑上,离线解锁硬盘。 然后再把文件拷贝出来,然后再分块加密。 然后再把硬盘装回公司laptop,然后重装系统。 这就让公司的安全系统很难检测到你具体做了什么。但是有的高安全级别的公司,会在硬盘的特定分区保留一些异常操作记录。所以,,, 要在干净的机器上低格。 当然有些三个字的一些机构的电脑,更加高安全等级的电脑,会把一些操作,写在特定的flash中。比如写在TPM,或者UEFI所在的存储中。 这种情况,即便低格也没有用。而且这些机构的电脑,甚至会在即使你断电的情况下,依然能记录你拆下硬盘这个操作。而且一开机,一连网,就上报。 所以,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Rainier
2个月前
纽约时报有篇报道还算详细。 最根本的原因是,老百姓不傻。他们高估了对经济的控制能力,低估了市场的调节能力。 当时他们试图用五年时间实现价格并轨。 1988年,8月19日的清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发了会议新闻。虽然新闻中并没有具体讲从什么时候开始改革,也没有宣布出台价格改革的措施。但当天,全国各地就出现了抢购风潮,与抢购同时发生的还有银行的挤兑风潮。在这种情况下,赵紫阳果断提出,中止价格改革方案的执行。9月2日,中央政治局再次开会,通过了赵紫阳和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的中止“闯关”的建议。 当时各种各样的抢购,囤积。 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银行挤兑。 而且这是全国行为,无论哪个国家都经不起这么折腾。 有很多段子,相声,来讽刺那段时间的疯狂。 囤积酱油的,囤积火柴的。 万物皆可囤积。 我自己身边的历史是,那段时间,我家挣到钱后就全囤积了建筑材料。 没人敢把钱放在银行里面。 价格闯关在腐败丛生的大背景下,在没有完善的计划下,没有预案,没有小范围内试点,然后就草草公布,然后就草草收场。 造成全国范围的大混乱。 赵为此价格闯关失败承担了政治责任。 这一切,都是89动乱的大背景,大前提,以及民意基础。 所以,后面政府极少有一声令下,全国推广的事情,都是小范围试点,逐步推进的。 这几十年后,记性开始变差了。
Rainier
2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