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动乱背景

Rainier
3周前
纽约时报有篇报道还算详细。 最根本的原因是,老百姓不傻。他们高估了对经济的控制能力,低估了市场的调节能力。 当时他们试图用五年时间实现价格并轨。 1988年,8月19日的清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发了会议新闻。虽然新闻中并没有具体讲从什么时候开始改革,也没有宣布出台价格改革的措施。但当天,全国各地就出现了抢购风潮,与抢购同时发生的还有银行的挤兑风潮。在这种情况下,赵紫阳果断提出,中止价格改革方案的执行。9月2日,中央政治局再次开会,通过了赵紫阳和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的中止“闯关”的建议。 当时各种各样的抢购,囤积。 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银行挤兑。 而且这是全国行为,无论哪个国家都经不起这么折腾。 有很多段子,相声,来讽刺那段时间的疯狂。 囤积酱油的,囤积火柴的。 万物皆可囤积。 我自己身边的历史是,那段时间,我家挣到钱后就全囤积了建筑材料。 没人敢把钱放在银行里面。 价格闯关在腐败丛生的大背景下,在没有完善的计划下,没有预案,没有小范围内试点,然后就草草公布,然后就草草收场。 造成全国范围的大混乱。 赵为此价格闯关失败承担了政治责任。 这一切,都是89动乱的大背景,大前提,以及民意基础。 所以,后面政府极少有一声令下,全国推广的事情,都是小范围试点,逐步推进的。 这几十年后,记性开始变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