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技术垄断
关注
𝘁𝗮𝗿𝗲𝘀𝗸𝘆
2天前
讲个故事,希望大家有耐心看完 20 世纪 70 年代,在特殊的国际环境背景下,中国为了国家战略安全和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启动了代号「708 工程」的大型客机研制项目,这就是后来的「运-10」 运-10 在当时中国的技术和工业基础上,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它不是简单的仿制,而是一次完整的、独立自主的干线客机设计和制造尝试 1980 年 9 月 26 日,运-10 成功首飞,使中国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第五个能自行研制百吨级以上大型飞机的国家 它曾成功飞抵北京、哈尔滨、乌鲁木齐,甚至 7 次飞往高海拔的拉萨,证明了其基本性能和可靠性 进入 80 年代,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的国门打开。此时,以美国波音、麦道(McDonnell Douglas)为代表的西方航空公司带着成熟的商业模式和先进的民航客机进入中国市场 西方公司和一些专家开始向中国决策层灌输一种思想:民航飞机是复杂的商品,需要考虑经济性、安全性、全球适航标准和维护体系 他们评价 运-10 是过时的技术、不安全的、没有经济性的。同时,他们提出了一个极具诱惑力的替代方案——与中国合作,在中国组装他们的飞机 在当时我国普遍自卑的社会精神层面影响下,这种外部论调迅速影响了国内的决策,著名的「造不如买,买不如租」思想开始盛行 很多人认为「我们自己辛辛苦苦搞研发,费钱费力,还不一定能成功商业化;而直接购买或组装国外的成熟产品,可以迅速建立起自己的民航机队,拥抱世界先进水平」这种观点在当时极具说服力 最终在内外部的巨大争议和压力下,运-10 项目在 1982 年后基本停止了研发飞行,经费被砍,团队也被解散 取而代之的是 1985 年上海与美国麦道公司签订的合作生产 MD-82 客机的合同。大家期望通过这种「市场换技术」的道路,快速掌握现代飞机的制造能力 运-10 项目下马后,中国失去了宝贵的、完整的飞机设计和制造团队,研发进程中断了近 30 年 与麦道的合作也并未带来核心技术。中方只是一个『高级组装车间」,并未触及设计、材料、航电等关键领域。后来麦道公司被波音收购,合作也无疾而终 最终结果是,中国的航空市场这块大蛋糕,在此后的几十年里,被波音和空客这两家欧美巨头完全瓜分垄断。中国所有航空公司,都只能花费巨额外汇向这两家公司购买飞机 运-10 的下马,成为了中国近代工业史上一段极为深刻的痛。它生动地诠释了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外部的唱衰和善意建议往往是其商业和战略利益的延伸。 当有人告诉你「你不行,别费劲了,用我的吧」,这很可能是一种最有效的竞争策略。一旦放弃自主研发的道路,就等于将自己的命运交到了别人手中,最终必然会受制于人,导致市场被彻底垄断 直到多年后,中国才重新启动了大飞机项目 C919 的研制。而 C919 的艰难历程,很大程度上就是在弥补「运-10 下马」所造成的巨大断层和损失 这个历史典故,至今仍被用来警示国人,在核心技术上必须坚持独立自主
#运-10下马
#自主研发困境
#航空工业反思
#C919
#技术垄断
分享
评论 0
0
歸藏(guizang.ai)
2个月前
Windsurf 确实惨,Open AI 的收购还没完成就被 Anthropic 断供 Claude 模型了 没想到美国公司也玩二选一这一套 这也说明了 Open AI 模型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代码实在不行,幸亏谷歌不敢这么搞,不然 Windsurf 直接就废了
#OpenAI收购
#Anthropic断供
#Windsurf困境
#美国商业竞争
#技术垄断
分享
评论 0
0
Hongbo Zhang
2个月前
MoonBit团队还在招人,我们寻找具有野心,责任心,目光长远,追求卓越的工程师。我们的目标是通过技术的绝对领先乃至垄断来获取利润最大化的公司,开发者工具这一块正在发生剧烈的变化,这是二十年一遇的机会,欢迎加入我们。
#招聘
#技术垄断
#工程师
#开发者工具
#二十年机会
分享
评论 0
0
voa-松仁
6个月前
台湾国科会主委:不需要单一国家垄断半导体产业所有技术
台湾一位高级官员星期六(2月15日)表示,半导体是非常复杂、而且需要精细分工的产业,全球不需要单一国家完全掌控或垄断所有的技术,因为这样做不符合最佳成本效益。
#台湾
#半导体
#国科会
#技术垄断
分享
评论 0
0
Rainier
6个月前
NVDA以及一众芯片股,直接被搞崩了。 短期来讲对nvda是一个比较大的冲击,nvda的高margin 保不住了。 Deepseek的突出表现对整个芯片需求是正面还是负面的? 长期来讲是正面的,短期来讲是负面的。 长期来讲,DS系的本地部署,开放license,会推动DS在更多场合和领域使用。使得整个盘子需求增加。 但是,对Nvda可能是不太友好。 nvda的高股价,来源于高性能芯片的独家垄断所带来的高溢价。 nvda margin要接近50%。这种高margin 被搞掉了。 后面需求起来,尤其是推理的需求对芯片的需求增加,但是要求降低。这样nvda不会一家独大,高margin也无法再维持了。 AMD这种公司也能分点杯羹。 DS有没有50000张卡? 不重要。算法复杂度才是关键。 DS的成功会让更多企业训练模型还是更少企业训练模型? 我认为DS的成功会有一定的清场效果。一下子抬高了水位线。 大陆的所谓几小龙,几小虎,会陆续退出基础模型的训练领域。技术打不过,成本也打不过,完全没有理由再自己搞了。 应用类公司会增加。毕竟大大降低了使用的门槛。 另外DS的成功不太可复制。芯片大家都可以拿钱去砸,去买。但是人才,这个资源是非常有限的。 不可大规模复制。 DS的talent pool 非常有特点,很难复制。另外这和Satya的助力有很大关系。MSRA培养了一大批的AI 人才以及一套非常优秀的人才筛选体制。但是由于MSFT非常明确对msra的限制,这些AI研发人员无卡可用的情况下,不少人才流失去了DS。
#芯片股
#NVDA
#DeepSeek
#技术垄断
#市场需求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