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社

朱韵和
2个月前
饶引之 解放军占领南京后枪毙的美联社记者 在70年前的南京,解放军刚刚进城之后,有一名男子每个星期都用打字机打出一些人们看不懂的文字,然后装进信封,送到邮局,寄往香港。就这样,他一直做了一年多。到了1951年,他被当作间谍绑上刑场,枪毙了。 2019年12月11日,他的名字出现在美联社的荣誉墙 上:饶引之(Y.C. Jao)。美联社举行仪式,纪念他在中共建政后在南京继续进行新闻报道,为美联社做出的贡献。 时任美联社南京分社社长的西默·托平(Seymour Topping)回忆说,中国共产党1949年占领南京后,美联社的美国记者被禁止在中国工作,纷纷被转派到台湾或香港,于是他将南京分社托付给了饶引之。 饶引之每周写出一篇英文报道,寄到香港的美联社分社。因为这些活动,他在镇压反革命的运动中被抓了起来,罪名是“间谍”和“反革命”。 饶引之的儿子饶健(Jian Rao,音译)被美联社请到美国参加纪念他父亲的仪式。他说,他小时候看过父亲用打字机写报道,所依据的材料都是当时报纸上的公开报道和他自己对社会的观察。 饶引之曾在1950年致信身在香港的前美联社上海分社社长弗雷德·汉普森(Fred Hampson),他在信中说,北京不适合美国记者,“长期、暴力的反美宣传在中国人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外国记者必须谨慎行事,以免被驱逐出境,为外媒撰稿的中国记者更需要加倍小心”。 几个月后,饶引之被请进教化班(Communist Indoctrination Sessions),并被问及与美联社的关系。 1951年2月,美中关系因朝鲜战争恶化,中共开始了大规模的内部清洗。1951年2月21日,中共颁布了“镇反”政令,民众被发动起来谴责反革命分子。据《解放日报》报道,几座城市于4月27日同时开始搜捕,抓获了数百名反革命分子,饶引之便是其中之一。 他的家人后来才得知,他在1951年4月29日被中共处决。 饶引之的侄子饶吉龙(Jilong Rao,音译)在2018年时曾写信给美联社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加里·普鲁特(Gary Pruitt),请求他们关注饶引之的死。 中国法院在1983年拒绝了饶引之家人为其平反的请求。法院表示,饶引之在美国记者被驱逐后,仍会定期为香港的美联社撰稿,相当于是为“帝国主义”收集情报,而稿件中也包含了“谣言、诽谤和反革命言论”。 68年后,2019年12月11日,美联社将他的名字列在了“荣誉墙”上,以此纪念他的牺牲。他的两个孩子特地从中国前来参加纪念仪式。饶健说,父亲为了美联社的工作献出了生命,美联社的纪念仪式告慰了父亲的在天之灵。 美联社的执行主编萨莉·布兹比(Sally Buzbee)说,他的名字早该被加到荣誉墙上,“饶引之是在中国动荡时期被杀的,但这不能抹杀他为独立新闻事业而死的事实。我们向他的勇气致敬, 向他付出生命,为美联社全球观众所做的关于中国的报道致敬。” 图:饶引之的儿子在纽约美联社总部举行的仪式上发表讲话。(2019年12月11日) ---美国之音
据美联社援引知情人士报道,🇺🇸美国政府禁止驻华公务人员及其家属,以及拥有安全许可的承包商与中国公民发生恋爱或性关系。据悉,该政策于今年1月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离开中国前不久开始实施。 尽管一些美国机构已经对此类关系制定了严格的规定,但自冷战结束以来,一刀切的“不许交往”政策尚未有报道。美国驻其他国家的外交官与当地人约会甚至结婚的情况并不罕见。 美联社称,去年夏天就已有禁止驻华使领馆人员与当地安保和其他中方服务人员发生恋爱关系的规定。伯恩斯大使在离任前将这项政策扩大到禁止与所有中国人发生此类关系。新政策涵盖美国驻北京大使馆和驻广州、上海、沈阳和武汉的领事馆,以及驻香港的美国领事馆。 这项政策于今年1月份通过口头和电子讯息的方式传达给驻华美国人员,但尚未公开宣布。美国国务院表示,不对内部事务发表评论。 冷战期间,美国驻外机构雇员曾是各国情报机构获取敏感信息的重点对象。解密的国务院文件显示,1980年代后期,美国政府禁止驻苏联、东欧国家和中国的工作人员与当地人交朋友、约会或发生性关系。在苏联解体后,这些限制有所放松。 在中国,新禁令出台之前,驻华美国人员必须向上级报告与中国公民的任何亲密接触,但并未明确禁止他们发生性关系或恋爱关系。 前中央情报局分析师、华盛顿智库詹姆斯敦基金会主席彼得·马蒂斯 (Peter Mattis) 表示,至少有两起中国特工勾引驻华美国外交官的案件曾被公开,但他近年来没有听说过这样的案件。他补充说,另一个问题是,中国国家安全部不仅通过间谍收集情报,还可能威胁或恐吓普通中国人索要信息。这意味着任何与美国外交官约会的中国公民都可能受到胁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