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泡沫

🔥 暴跌50%!中国第一睡城,十年前上车的人都哭了! 凌晨四点半的进京高速依旧堵,但燕郊车主的话题早变了——十年前聊“房价再涨5千”,现在骂“430万的房只剩230万”! 这个曾靠“北京后花园”噱头把房价从4千炒到4万的“睡城”,如今用腰斩的房价,给炒房客上了最狠的一课。 2016年的燕郊疯得离谱:开发商推盘即售罄,炒房客组团抢房,连拆迁户都揣着补偿款往里冲。没人怀疑泡沫会破,毕竟“离北京近”“地铁要通”的故事太诱人。可2017年限购一刀下去,非本地户籍要缴三年社保,北京外溢需求直接断供,房价转头就跌,三年跌没43%,如今二手房均价只剩1.3万。 最惨的是高位接盘侠。福城上上城从4万跌到不足1万,跌幅超75%;有人卖掉老家房凑首付,结果六年房贷白交,房子被法拍还背上20万债。2025年更夸张,二手房挂牌量涨35%,成交量却跌42%,中介店空无一人,售楼处改卖生鲜,置业顾问全转开网约车了。 “睡城”的命早写死了。90%的人跨城上班,凌晨五点出门晚上十点到家,生活全耗在路上;承诺的地铁、学区全是画饼,一个班80个学生,医院排队能排到崩溃。没产业、没就业,光靠“近北京”的概念,根本撑不起虚高的房价。 现在倒有人喊“抄底”,说地铁22号线快通了。可110万人口里,大多是来蹭低价房租的北漂和老人,没几个真买房的。那些“免费送房只还贷款”的广告还挂着,没人接盘的真相摆在这:没有产业托底,再近的地铁也救不了崩盘的楼市。 燕郊的灯越来越暗,亮灯率不足三成。当年赌房价逆天改命的人,如今成了给楼市上课的“教训者”。这哪是一个镇的退潮?分明是给全中国敲警钟:房子不是摇钱树,没有烟火气的“睡城”,迟早变“空城”。 阿波罗网评论员王笃然指出:燕郊暴跌是中共“土地财政+信贷泡沫”模式的必然后果。地方靠卖地,银行纵容加杠杆,城市成了提款机。一旦产业断供、人口流失,泡沫瞬间崩塌。这不是燕郊的失败,而是中共经济模式的塌陷。 没有烟火气的城市,终会把房价的泡沫,变成房贷的泪水。 来源:人三一
Leva
4周前
很多中国人有个口头禅,中国崩溃论几十年了,还没崩。 几十年前,中国没有这么多债务,现在宏观杠杆率都300%了,也没有这么多老人,也没有这么多房地产大基建需要维护保养,几十年前就业机会蛮多的,大学生毕业都有工作,现在呢? 如果15年前,你说万科万达碧桂园要倒闭,你肯定有精神病啊,现在呢? 企业能破产,政府就不会破产?社保就不会破产?社科院说2035年耗尽,那是2019年说的,彼时中国经济还没通缩,现在看,社保如果没有政府输血,能挺到2030年吗? 但政府印钱发社保有啥意义呢?如果政府印钱能解决问题,为啥给农民只发200块低保呢?为何不发2000呢?育儿补贴为啥每天发10块,而不是每天发100呢?如果发100,那生育率肯定能升上来点吧? 当然,政府永远也不会破产,“软预算约束”,政府永远有钱花,没钱就印,那就只有老百姓破产了。 从长远看,任何国家的政府都会破产,但就看谁能坚持长些,但中国政府一定是最快破产的,国家未富先老,人口剧烈萎缩,债务快速攀升,6800多万党政军,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30%,20年后可能达到40%,超高青年失业率,过去几十年累计的600万亿以上的房地产大基建需要维护保养甚至拆除,都是吃钱怪兽,吞噬社会财富,中国过去几十年挥霍无度,大麻烦迟早会来的。 凡是说中国"政府永远不会破产"、"内债不是债"的,就是没把自己和自己老婆孩子当人,人民币不是美元,人民币关起门使劲儿印,谁倒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