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
1年前
一个感觉,北美IT行业打工人的超级红利期可能一去不复返了,或者说,这个寒冬会比以往更久一点 何为北美的超级红利期,就是拿着其他国家(印度/东欧)IT打工人三五倍的工资干着差不多的活儿,公司还继续大幅扩招,导致市场缺人可以一直compete拿大包裹,就像22年初夸张的三年经验SDE2拿42万+大包裹 从22年中形势急转直下开始,整整两年了,IT行业就业仍然艰难 虽然这一轮寒冬可以说是经济周期+高息环境,各个公司降成本战略下带来的直接影响,比如F/G23大裁员主逻辑就是按同级别薪资从高到低(或者unvested股票来算) 但即便是软件行业周期性寒冬,这一次的回复周期可能会比之前要更长,因为这一次不仅是降本 + 过量CS毕业生供需调整的问题,更是因为技术/信息获取门槛大幅下降导致其他国家的IT打工人水平和硅谷的差距飞速缩小。 从其他地域招人带来的正收益越来越明显,感觉到美国,或者说硅谷,在技术水平,创新能力,还有信息上对印度/东欧的优势已经越来越小了 比如Google不少组写app的工作早就外包到东欧了,比如华沙。欧洲的工资确实很低,就连伦敦的Meta都只有总部一半的工资,东欧的工资是总部三分之一都不到,相比起来加拿大的工资是北美的70%对公司已经属于高成本地区。美国一个员工的工资(比如senior 50万美元的包裹)拿到印度去可以招一整个团队,这个说法毫不夸张 更夸张的是不少公司从2022年开始,为了降本增效,已经默认北美之外招人,北美职位空缺了不补,直接在印度补位子,通过这种方式慢慢把高成本人力地区慢慢移到低成本人力地区。 换句话说,IT行业的红利在地域上出现了分化,北美的红利期扩散到了印度和东欧的IT打工人红利期 软件行业会不会一直繁荣下去?很显然会,这个世界的数字化和软件化进程并没有停止,世界的数字化软件化带来的收益也已然还能保持可观的正收益。只是对美国的程序员依赖在降低 从前美国和硅谷的团队和海外office比,人才技术水平显著更高,长期接触最新的技术而掌握的信息和经验,确实是宝贵的。所以公司有非常强的意愿在硅谷成立公司,在办公室一起上班,投入确实大,但回报更为可观。 但信息扁平化让其他地区的人才技术水平快速提升,差距明显缩小,十五年前没有cousera和udacity的时候,要和stanford/MIT上同一个水平的课很难找到途径,而现在,几乎所有的CS课程都可以online找到顶尖CS名校的资源,还能附带project,甚至去raddit专版还能找到一大堆人讨论课程作业,这是十几年前完全不敢想的事情 也许有人会说,只有比较事务性或者非核心的工作才会外包,但这个局面显然也会慢慢改变,越来越多的公司在印度和东欧开分部,等同于是大规模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水平,大幅缩小信息差,海外的员工技术提升是非常明显的。就像当年的微软亚洲研究院,等同于大陆的IT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后来流向各个公司的技术骨干 这样做的公司越多,信息差和技术差缩小的速度就越快。 这个逻辑可以看看提前10~20年就发生过同样趋势的半导体行业就知道了,最近惊闻某北美半导体大厂的内部技术峰会,印度分部贡献的paper已经超过了60%,于是技术峰会破天荒的直接搬到印度去开了。谁还敢说只有硅谷才能创新? 作为半导体行业已经经历了完整一轮这样的过程,所谓的核心业务不放到海外,一定只是暂时做不到而已,海外的office分部有充足的人力budget,当总部姐妹组的业务出现需要而人员短缺时,就是扩张scope的大好机会,这个蚕食过程很缓慢,但基本很难逆转。 说完了美国岗位的限制,再看供给端:13~19年,21~22年的超级红利期刺激下,CS科班毕业学生供给量估计是十年前的5~10倍,MIT 40%的毕业生都是CS专业,2023年开始IT岗位已经恢复了一些的情况下,仍然在消化21~22年过度招聘的那部分senior,名额轮不到没经验的新人,这个时候海量CS毕业生就业情况就显得格外可怕了 等到降息开始市场持续恢复两年,把市场上闲置的senior消化的差不多了,进入下一个扩张周期,新红利期下的CS毕业生的情况估计会好些,但很难找到前些年的那种疯狂的超级红利期了,毕竟CS毕业生的水平是最容易被印度和东欧取代的。 根据这个规律来推,美国资深的senior工程师还是会出现短缺(在扩张周期),因为印度东欧的员工大规模技术提升也是需要时间的,资深工程师的好日子应该还有~10年 等到10~20年后,印度东欧也掌握了部分不少业务,团队培养逐渐成熟,美国的资深工程师的优势就更小了。
量化交易之王 詹姆斯·西蒙斯逝世 享年86岁 MIT,哈佛数学教授 创立文艺复兴大奖章基金 从1988年到2023年 平均年回报率达40%,超过巴菲特 开创了量化交易的先河 詹姆斯·西蒙的投资智慧语录: 1、价格运动的模式并非随机。然而,它们足够接近随机,因此从中获得一些额外的优势并不容易,也不明显——感谢上帝。上帝可能并不关心。感谢所有人。 2、过去的表现是成功的最佳预测指标。 3、系统总是在泄漏,我们不得不不断补充水分以保持领先。 4、我不是世界上最快的人。我在奥林匹亚竞赛或数学竞赛中可能表现不佳。但我喜欢深思。不断地思考,反复思考,事实证明是一种相当好的方法。 5、预测彗星的轨迹比预测花旗银行的股价更容易。当然,成功预测股票的吸引力在于你可以赚更多的钱。 6、这是供需关系。如果发现了黄金,那么赚钱的难度就会增加,因为每个人都在与你竞争。 7、我们有三个标准:如果它是公开交易的、流动性好的、并且适合建模,我们就交易它。 8、永远没有能不断生金蛋的鹅。 9、在这个行业,把运气与智慧混为一谈是很容易的。 10、我们所做的事情不会消失。我们可能会有糟糕的年头,有时甚至是糟糕的一年。但我们发现的原则是有效的。 11、你不能控制运气,但你可以控制你的准备和努力。 12、良好的氛围和聪明的人可以完成很多事情。 13、进行大规模研究的最佳方法是确保每个人都知道其他人在做什么。越早越好。开始和其他人谈论你在做的事情。因为那是最快激发事情的方式。 14、伟大的人才,优越的基础设施,开放的环境。让每个人基本上根据整体表现得到补偿。这赚了很多钱。 15、你需要建立一个层层叠叠的系统。对于每一个新想法,你都必须确定,‘这真的是新的吗,还是某种方式已经嵌入我们已经做的事情中了?’然后你使用统计测试来确定,是的,一个新发现真的是一个新发现。好,现在它如何适应?应该放多少权重?最后你做出了改进。然后你再加入一个。再加入一个。 16、当你真正深入思考数学时,你处于自己的世界中,被其他事物隔绝。 17、被美所引导......美是一种审美。运作良好的事物存在美——无论是公司的运营方式,还是定理的结果。 18、不要轻易放弃。坚持某件事。不至于到疯狂的程度,但要持之以恒。 19、我一直相信,如果要有打击,那就接受它,然后继续你的事务。 20、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不会消失。我们可能会有糟糕的年份,有时可能会有非常糟糕的一年。但我们发现的原则是有效的。 21、我本该退休了,但我正在处理很多事情。 22、不要指望从我这里了解任何市场技巧或交易秘密,我坚决不透露投资记录背后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