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无语的狗血剧 在1966年5月20日,当那场标志着文革正式发动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开到一大半的时候,与会者们面前就出现了一份林彪手写的文件,内容是: “我证明:一,叶群在我结婚时是纯洁的处女,婚后一贯正派;二,叶群和王实味根本没恋爱过;三,老虎(按:即林立果)、豆豆是我和叶群的 亲生子女;四,严慰冰的反革命信,所谈的一切全系造谣。 林彪 1966年5月14日。” 根据王力的回忆录,在与会者们看到这份文件之后,林彪和陆定一进行了当面对质。由于陆定一表示自己不知道严慰冰写了那些匿名信,怒极攻心的林彪就拍着桌子粗俗地破口大骂,说道:“你们两口子天天在XXXX,能不知道吗?”把会议开成了十足的闹剧。 ,,,,,, 从1960年到1966年初,林彪一家曾先后收到过几十封匿名信。这些匿名信的内容,有的可以用不堪入目来形容,也给林彪一家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甚至搞得他们家庭内部鸡飞狗跳。 那么,这些信的内容是什么呢? 这些署名为“基度山”的匿名信,对林彪的妻子叶群和林彪的女儿林豆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当大力的挑拨,其中的内容包括说林豆豆不是林彪的孩子、说林豆豆长得像刘少奇、说叶群在延安时曾是当时共产党的知识分子王实味的情妇。令林彪一家非常难受的是,这些匿名信一直不断地寄到他们家,不管他们走到那里都阴魂不散。因为这些信件,林豆豆也曾怀疑过自己的身世,并因此和叶群吵闹了很多次,逼得叶群不得不找当年的马夫和警卫员证明自己的“清白”。这个匿名的寄信者除了骚扰林彪一家外,也给别人寄信,其中有不少十分恶毒的话。比如,在1966年1月26日,当时的上海市长曹荻秋就收到了这个匿名人的一封信,其中用一首从一到十的数字打油诗对林彪一家进行了十分粗俗的攻击: “搂了一个骚婆子,生了两个兔崽子。封官进爵升三级,终年四季怕照光。五官不正双眉倒,六神无主乱当朝。七窍生烟抽鸦片,拔(八)光了头上毛。机关算尽九头鸟,十殿阎王把帖招。” 这首打油诗的第一句“搂了一个骚婆子,生了两个兔崽子”,指的就是林彪和叶群,以及他们的儿子林立果和女儿林豆豆。所谓“封官进爵升三级”,指林彪在当时因为和毛泽东结盟而陡然上升的政治地位。“终年四季怕光照”,实际上也是在骂林彪——由于林彪曾因为战争中受的伤患有植物神经紊乱症,因此长期有怕光、怕风、怕水的毛病,他的房间更是挂着足足三层窗帘,活像一个黑黢黢的山洞。至于“五官不正双眉倒,六神无主乱当朝”,则是从林彪的相貌特征开始“黑”起,一直“黑”到他的政治作为。“七窍生烟抽鸦片”一句也并不是空穴来风——尽管林彪这个人到底有没有鸦片瘾,目前还存在着多种观点,但确实颇有一些人士提出过林彪对毒品鸦片上瘾的说法。至于“拔光了头上毛”,则是拿林彪光头的身体特征进行挖苦。此外,身为湖北人的林彪,在这首诗里还被“机关算尽九头鸟”这几个字进行了“地域黑”(俗语有云:“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至于最后七个字“十殿阎罗把帖招”,则是直接诅咒林彪、希望让林彪去死了。 戚本禹的回忆录中则表示,他曾从叶群那里看过严慰冰写的一些匿名信,“那些信写得真是下流得不堪入目,有些词汇是从《金瓶梅》的未删本上抄来的。”并表示,叶群曾亲口向他讲过一个故事。戚本禹的回忆录中这样说道: “那时有个友谊商店,里面有专给副总理以上的中央首长供应特需商品的。有一天,(叶群、严慰冰)她们两个都去了友谊商店买特需商品。一个进去,一个出来,大概严慰冰买了很多东西,只顾看东西,没有看前面的人,叶群也是匆匆忙忙的,两个人就碰撞了一下。叶群说是严慰冰先骂她,什么贱女人、臭女人之类的话,骂得挺难听。她也来火了,就互相对骂起来。当时可能谁都没有认出对方,被人劝开后,各自走了。” 至于严慰冰为什么会这么仇恨叶群,则更是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了。根据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陆定一传》的说法,在延安时,严慰冰曾经知道叶群有隐瞒个人历史、虚报党龄的问题,并对此进行了举报。此外,对于叶群的霸道性格,严慰冰也十分不满。此外,叶群对林彪和前妻张梅所生的女儿林晓霖很不好,严慰冰在知道了这件事后就很生气。除此之外,也有说法认为,叶群在延安时曾有不少男性追求,严慰冰对此非常看不惯,最后这种情绪就演化成了对叶群的恨意。还有说法表示,严慰冰和叶群曾在1944年时一同住院,当时叶群受到了较多的照顾、对医院的要求也很多,让严慰冰对叶群的作派很是不爽。总而言之,严慰冰之所以这么仇恨叶群,大概是上述种种原因交织产生的不满在一起,,, 由于这个案子关系到林彪,这起案子的侦破得到了刘少奇、周恩来、彭真等人的亲自指导。最后经过大费周章,这位多年发出匿名信的“基度山”终于在1966年4月2日被抓起来——她居然是陆定一的妻子严慰冰,而且她也确实患有精神疾病。 ---狗血剧 -- 严慰冰事件 自由亚洲电台 图1:陆定一严慰冰夫妇合影 图2:林彪 叶群
氯洗鸡的危害和更健康的选择 1. 氯洗鸡的来龙去脉 在美国,一般超市所售的鸡肉,屠宰后几乎都会经过氯水或过氧乙酸冲洗,以减少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细菌风险。为了让这一过程更快,更便宜,氯洗后的鸡肉会被快速包装,而不去想办法去清除洗洁剂残留(风干,冲洗等等)。 这种做法在欧盟是被禁止的,因为监管方认为它掩盖了上游养殖与屠宰环节的卫生问题,而不是从源头解决。 华人社区经常抱怨,美国超市里的鸡肉可能会有一股氯水味或强烈刺鼻的臭味,为此不吃美国鸡肉的也大有人在。原因正在这里。 潜在危害 •细菌耐药风险:依赖化学清洗可能让养殖端持续过度使用抗生素,导致耐药菌滋生。 •化学残留:虽然监管部门认为残留在可接受范围内,但长期摄入是否安全仍有争议。 •味觉与品质下降:与自然风干或空气冷却处理相比,氯洗鸡容易带异味,肉质口感也差。 2. 如何区分与识别 在美国超市里,想避免“氯洗鸡”,可以注意以下几点: •标签标识 •“Air-Chilled”(空气冷却):说明鸡肉不是用氯水浸泡,而是通过冷空气处理。这类产品通常口感更自然,味道更纯。 •“Organic”(有机认证):美国农业部(USDA Organic)标准禁止氯水清洗和常规抗生素激素使用。 •“Non-GMO Project Verified”:表示饲料未使用转基因作物。 •“Pasture-Raised / Free-Range”:说明养殖环境相对开放,健康状况更好,但要结合品牌口碑。 •价格与产地 •工业化品牌(如 Tyson、Perdue 的大宗产品)大概率是氯洗鸡。 •较小型的地方农场、特色品牌,往往会特别强调“Air-Chilled”或“Organic”。 3. 更健康的购买建议 如果条件允许,以下几个方向更安全: •选择空气冷却(Air-Chilled)或风干鸡:如 Bell & Evans、Mary’s Organic 等品牌,风味和口感更接近自然养殖(Whole food有售) •优先购买有机(Organic):避免氯水、避免转基因饲料和激素。 •关注非转基因(Non-GMO)饲料认证:尤其是全家长期食用时,更值得注意。 •冷冻 vs. 新鲜:冷冻肉往往掩盖不了氯洗的异味;真正风干的鸡肉,冷冻后解冻依然口感较好。 4. 结语 “氯洗鸡”其实是美国食品工业化的一个缩影:用化学手段在末端补救,而不是在源头养殖和屠宰环节提高标准。 对于消费者来说,最有效的防护就是学会阅读标签、认清“Air-Chilled”“Organic”“Non-GMO”的标识,并且支持那些注重品质与动物福利的品牌。这样不仅吃得更健康,也在用消费行为推动行业向更负责任的方向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