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狐
2个月前
简单说下GENIUS法案和CLARITY法案的影响。它们是对加密圈影响深远的法案。 首先对美政府来说,它的出发点肯定不是为了让加密圈的人爽。它最重要的出发点是维持、巩固并扩张美元霸权位置。加密技术有个特点就是打破传统的地理疆域,美元通过上链可以做到这一点。正如语言会越来越少,只有强势语言才能生存下来。货币也一样,只有强势货币才能生存。一些边缘国家之前还能通过地理疆域保持本国货币的生存,而未来会越来越难。有些国家的货币通胀很高,美元稳定币在这些国家会被逐渐被老百姓所喜欢,这一幕已经在一些高通胀国家发生。随着美元稳定币逐渐走向支付,这一点影响会越来越大。其实这两个方案对于非强势货币国家来说,是很残酷的,这是加密推土机,将铲平哪些弱势的货币。而对于其他强势货币,比如欧元/日元/人民币来说,美元稳定币的扩张也会带来一定的挑战。当然最终来说,货币只是表达,货币背后代表的经济硬实力更关键。 那么,对于加密圈来说,尤其是以太坊链来说,有极其深远的影响。由于以太坊是中性网络,不是受美控制的网络,其实反而更利于美元的扩张,以太坊有机会在未来承载远超其他地方的美元量级。这意味着两个事情:一,以太坊上承载的资产量会远超人们目前的想象;二,在以太坊生态上将产生远超目前规模的交易量,尤其是稳定币支付是高频行为。这也意味着,以太坊生态有机会突破真正的亿级用户(不是说有地址,而是真正进入生态的用户),也会产生对gas的大量需求,这会对ETH形成巨大需求。 CLARITY法案将ETH等加密代币定义为商品,去除了被当作证券的后顾之忧;而GENIUS法案会推动了美元上链和稳定币支付的场景,这是另外一种大规模采用的可能场景,是一个还没有展开但即将到来的壮阔场景。
链研社
2个月前
突发奇想比起 BTC 和 ETH 其实 BNB 也更适合作为美股上市公司的资产和国家的战略储备,因为 BNB 持有者能享有现金流收益,也许能带来不一样的玩法。我分析了三者作为战略储备的优劣势和具体的模式,这很有可能在美股上诞生出新的模式出来。 BTC 作为数字黄金的地位已经无人可以撼动了,再加上还有永动机微策略不断给 BTC 输血,还有萨尔瓦多和美国把 BTC 作为重要的战略储备。 优势: 🔸价值共识强大: 全球范围内最广泛认可的加密资产,具备强大的品牌效应和网络效应。 🔸稀缺性保证价值: 2100万枚的硬顶供应使其具备天然的抗通胀属性。 🔸市场深度与流动性最佳: 拥有最庞大的交易市场和最高的流动性,便于大额买卖。 劣势: 🔹非生息资产: 持有BTC本身不产生现金流。 🔹价格波动剧烈: 作为高波动性资产,其价值短期内可能出现大幅回调。 ETH 则是市值第二的加密货币,也是唯二在美股上通过现货 ETF 的标的,多了一个质押收益也算是能提供一定的现金流,是类似于增股的模式,比较头疼的是 ETH 自身的增长还抵消不了通胀。 优势: 🔸强大的生态系统: DeFi、NFT、GameFi等应用大多建立在以太坊之上,网络效应显著。 🔸具备生息能力: Staking机制为持有者提供了持续的被动收入。 劣势: 🔹收益率相对不稳定: 质押收益率受全网质押总量和网络交易活跃度影响,并非固定。 🔹技术壁垒护城河: 底层技术的不断迭代也带来了潜在的风险。 BNB 市值排名第四,是不丹的国家战略储备资产,币安又接受了阿联酋 20 亿美元战略投资。币安的盈利模式在美股上有明显的对标物,Binance、 Coinbase、RobinHood 是公认的未来金融三巨头,估值都是在千亿美金。BNB 不同于 ETH 之处在于它能提供稳定的分红和现金流收益,诸如、Alpha 空投、launchpool、 理财、megadrop、HODLER空投等每年有 5~10%的收益。 ➤ BNB作为企业储备资产的新思路 现在美股像 SBET 这类公司没办法成为下一个微策略原因在于,公司的底子太差,完全没有现金流收入,而微策略起码每季度公司有 1 亿美金的收入,难以效仿微策略模式 1、获得基础现金流: 将公司储备资产部分配置为BNB,可以获得一笔相对可观且持续的现金流。 2、以现金流为基础进行再融资: 现金流可以改善公司的财务报表,增强其信用评级,从而为其发行公司债。 3、构建正向循环: 通过再融资获得的资金,可以进一步购买更多的BNB或其他资产,形成一个“持有生息资产 -> 产生现金流 -> 改善信用 -> 扩大融资 -> 增持资产”的正向循环。 理论上,这一模式比单纯持有ETH寻求质押收益更具吸引力,因为BNB的“分红”形式更多样,且潜在回报率更高,尤其是在新项目发行的活跃期。 优势: 🔸更健康的现金流,不增发通胀: 收益来源丰富,不仅限于质押,还包括分享交易所生态发展的红利。不同于 ETH 的增发通胀稀释原有权益 🔸盈利模式更确定,千亿美金估值: BNB的价值与全球领先的加密金融平台币安直接相关,其商业模式清晰,对标Coinbase、robinhood 等美股千亿市值的企业。 劣势: 🔹中心化风险: BNB的价值高度依赖币安平台的运营状况和声誉。 🔹分红不确定性: Launchpool等活动的收益与市场热度、新项目质量和数量直接挂钩,并非固定不变的股息,熊市也会面临收益下降。
SOL可以冲到1000U,狂暴大牛远没有到来,现在市场没有新韭菜, 美股和A股吸走了很多流动性,现在场内都是存量资金,老韭菜互相收割而已。 现在正好是建仓好时机,SOL一定会拉到300以上,年底可以看到1000U。 现在的任何回撤都是上天赐给的上车机会。翻倍只是刚刚开始。10倍才是最终归宿。 分享10种小资金做大的必看指标,帮你精准判断买卖时机,不再当韭菜: 1️⃣ MACD:判断趋势强弱的王者。金叉=买入信号,死叉=警惕下跌。背离时往往暗藏转折点。 2️⃣ RSI:衡量超买超卖的神器。RSI低于30是超卖区,可能反弹;高于70是超买,注意回调。 3️⃣ 布林带:看波动区间,价格突破上轨=多头强势;跌破下轨=空头压制。中轨是关键支撑线。 4️⃣ EMA均线系统:常用21日和55日,EMA金叉常伴随主升浪开启。 5️⃣ 成交量:价格+放量=真突破;价格+缩量=假突破。判断真假行情关键靠它。 6️⃣ KDJ:短线神器,适合抢反弹。J值高于100或低于0常预示强转折。 7️⃣ 斐波那契回撤:判断支撑/阻力,常看0.382、0.618关键位。 8️⃣ 趋势线:画出上涨/下跌趋势,有效支撑/突破即是信号。 9️⃣ 三角整理形态:突破方向往往决定后市大涨或大跌。 🔟 旗形/矩形整理:牛市中继形态,回调即加仓机会! 学会这些指标,才算入了门。 技术+仓位+情绪,才是真正的翻身之道!
比特币分布饼图分析 该饼图描绘了截至2024年底比特币2100万BTC总供应的分布情况。数据来源包括Binance Square和金融报告。它将所有权分为八个类别。以下是简洁分解,包括百分比、绝对BTC数量(计算为% × 2100万)、解释和含义。百分比总和为100%。有效流通供应量:约75.8%(约1590万BTC),排除丢失和未开采部分。 主要类别(降序排列) 1个人:57%(约1197万BTC) 零售持有者在个人钱包中持有。暗示去中心化,但存在鲸鱼风险。计算:0.57 × 2100万 = 1197万。 2BTC丢失:17.6%(约370万BTC) 因丢失密钥或错误而无法访问。提升稀缺性;强调密钥安全。计算:0.176 × 2100万 = 370万。 3尚未开采:6.6%(约139万BTC) 剩余未发行奖励,逐步开采至约2140年。确保可预测供应。计算:0.066 × 2100万 = 139万。 4中本聪钱包:5.2%(约109万BTC) 比特币创造者的休眠币。增加神秘感;如果移动可能引起波动。计算:0.052 × 2100万 = 109万。 5ETF:3.9%(约82万BTC) 现货ETF,如贝莱德的。启用主流访问;中心化担忧。计算:0.039 × 2100万 = 82万。 6公司:3.6%(约76万BTC) 公司资金(如MicroStrategy)。验证作为对冲工具;与商业周期相关。计算:0.036 × 2100万 = 76万。 7矿工:3.4%(约71万BTC) 由矿业公司持有。支持网络;销售影响供应。计算:0.034 × 2100万 = 71万。 8政府:2.7%(约57万BTC) 扣押资产(如美国从打击行动中)。增加合法性;监管风险。计算:0.027 × 2100万 = 57万。 含义 •去中心化:个人主导(57%),但机构(约13.6%)增长,风险中心化。 •稀缺性:约24.2%无法流通,推动价值。 •趋势:捕捉2024年ETF批准后机构激增。 •数据说明:基于链上估算;丢失/中本聪数据近似。 2025年7月更新 图表来自2024年;变化包括: •未开采:约5.3%(约111万BTC)。 •丢失:11-18%(230-370万)。 •中本聪:约5.2%(约110万)。 •ETF:约6.2%(约130万,1580亿美元)。 •公司:约4.1%(约86万);MicroStrategy领先(60万)。 •矿工:公共约0.5%(约11万),总量更高。 •政府:约2.2%(约46万);美国约20万。 •个人:约52-53%。 机构上升;整体与图表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