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局志安
7个月前
王局志安
7个月前
王局志安
7个月前
纪录片《武汉封城》出炉,制作过程惊心动魄。 一月底,由海内外志愿者共同秘密完成的纪录片《武汉封城》在华盛顿季风书园放映。近两小时的影片记录了武汉封控的100多天里,人们付出的惨痛代价,及中国官方对言论和新闻的严苛审查。 为规避来自政府的打压风险,美国的创作者通过加密软通讯件远程联系武汉的受访者: “我们先跟他联系好,说好时间、地点,不要带手机,再联系志愿者去采访,告诉他们时间、地点,也不要带手机。告诉双方,如果万一发现有什么不对劲的,就赶紧回家,不要再采访了。”后期剪辑也是秘密进行,团队注册专门域名的邮箱进行交流。主创之一卢昱宇在受到国安的严密监视下,每天完成几分钟的成品后会立即上传到专属网盘,然后清除电脑。 “这不仅仅是一场公共卫生事件,还是一城关于信息、关于真相的战争,”季风书园CEO于淼说。 至今,疫情的病毒溯源,真实死亡数据,及后来发展到白纸运动,无数真相被掩盖,追问被打压,三年疫情成为被清空的历史。 而这部纪录片里的镜头、事情、话语都是中国网民创作、流传,由创作者收集整理、呈现出来,“希望以此片感谢并致敬每一位说真话的中国公民”。 据介绍,该纪录片的受访者和部分创作人员流亡海外,受访人杨敏在疫情中痛失爱女,2023年离开中国,辗转移居荷兰。去年,卢昱宇在历经艰难逃亡后抵达加拿大。但仍有不少人还在中国隐姓埋名地生活着。
王局志安
8个月前
海外中文舆论市场,轮系和台湾依然占主体。要走捷径,投靠这两个山头就行了。 轮系的特点就是,16亿中国人退党退团,一亿被活摘器官,疫情一共死了八个亿。走台湾的路线是,中共就是杀人不眨眼,各种疯狂,眼看就要垮台,台湾好棒棒我们永远爱某某党。 当然还有一部分专门投喂海外华人群体的,调调也基本差不多。 经过多年耕耘,市场基本被调教成这样了。 这也是为什么境内的人翻墙出来,看到一个自由的舆论场后,觉得基本都是神经病在开趴体的缘由。 我想说的是,要想走的长远,这些都不是正道儿。 为什么? 你想啊,神经病开趴体看起来确实挺嗨,但前提是周围的人都是病友,正常的人多了,精神病的症状就出来了。 坚持基于事实进行报道和评论,提供优质可靠的内容,而不是仅仅提供廉价的,甚至无耻的情绪价值,在我看来才是正道。 在我看来这还不是基于什么大陆立场,而就是基于一个合格的现代文明人的立场。 拿台湾来讲,尽管中华民国移民署对我进行了不合理的处罚,但我扪心自问,报道涉及台湾的选题,我依然愿意基于台湾2300万普通人的福祉,而非为了流量去给他们灌迷魂汤,麻醉剂。 两岸之间不管未来如何,统一也罢独立也好,我个人都完全可以接受,我也没什么大中华情节。但我觉得,不管是啥走向,报道要基于事实和逻辑,而不是虚幻的想象,甚至是欺骗。 至少短期内,给台湾人灌迷魂汤还是很有市场的,但我觉得赚这种钱很有些缺德,犹如看到有人上泰坦尼克,还在他们的亲人里提前兜售墓地。另外我也相信。持久的基于事实的报道,可以跨越价值观分歧,在最基本的层面上达成某种共识。 我一直有一个观点,我们华人要真正治理好自己的社群,离不开这样的普世价值:就是要尊重事实,远离阴谋论,并愿意在事实的基础上,尽可能建构沟通的程序和方法。 我们如果认为自己是媒体人,而不是靠流量混口饭吃,不说什么神圣的使命,尊重事实总归是最起码的自我要求。 过去,人们可能有这样的误解,这样的市场,遵重事实的媒体人不会有生存的土壤,因为规则已经被这些人玩儿坏了。但我却不信邪,我觉得那些沉默的大多数,才是真正代表未来的方向。 所谓邪不压正,你信就会给你力量。 不可否认的是,这个市场上为了混口饭,毫无底线的还是占大多数。但这也提供了一个机会,一个正常人战胜精神病人的机会。 精神病人的趴体开得正欢,但正常人正在慢慢聚拢,这就是我对目前海外华人舆论市场的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