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战略

3周前
中国海军航母“辽宁舰”编队近日突破了第二岛链,引发关注。这条岛链以美国在西太平洋的关岛为中心,战略意义重大,被视为美国限制中国海军进入更广阔太平洋的一道防线。 “辽宁舰”自5月底在东海被发现后,经日本西南部的宫古海峡进入菲律宾海,随后一路南下。日本防卫省发布消息称,6月15日,“辽宁舰”与另外三艘舰艇组成的编队出现在南鸟岛西南约300公里处。南鸟岛是日本最东端的领土,位于东京东南1900多公里,拥有稀土等重要矿产资源。 日媒报道称,这是日本防卫省首次确认并公开中国航母出现在南鸟岛附近,即第二岛链以东海域。日本防卫省发布的地图显示,中国海军编队在东京专属经济区内航行,但未进入其领海范围。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有国家在专属经济区内享有航行自由,但沿海国(此例中为日本)对该区域内的自然资源拥有勘探和开采的主权权利。 日本防卫省表示,“辽宁舰”于周日向西南方向移动,舰载机和直升机进行了起降训练。目前,该编队已扩大至八艘舰艇。据追踪,“辽宁舰”编队最近一次被发现在关岛东北约965公里处。该编队包括两艘055型驱逐舰、两艘052D型驱逐舰、一艘054A型护卫舰、一艘901型快速战斗支援舰和一艘903A型补给舰。 对于此次行动,日本防卫省联合参谋部表示:“中国似乎正在提升其航母的作战能力,以及在远海和空域的行动能力。” 中国国防部发言人张晓刚此前曾回应称,“辽宁舰”编队在相关海域的训练不针对任何特定国家或实体,符合国际法和国际惯例,日方反应过度。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也表示,中国军舰在相关海域的活动完全符合国际法和国际惯例,希望日方对此采取客观理性的态度。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早些时候,中国海军还曾进行了一次绕澳大利亚的远程任务,显示出其不断扩张的影响力。目前尚不清楚“辽宁舰”编队是否正在返回中国。中国国防部可能会在部署结束后披露任务细节。
3个月前
华尔街日报23日报道,中国为封锁台湾已经做好了万全准备。解放军将首先空袭台湾基础设施,并且出动军舰绕台创建封锁,再利用多种手段全面围困台湾,阻绝台湾关键基础设施服务和贸易路线。短期来看,中国更有可能采取隔离战略,要求进入台湾的船只接受安全检查,此举可以对台湾施加压力,同时避免对中国自身的航运造成过多影响。 报道描述,封锁台湾是习近平迫使台湾屈服的强有力战略选项之一,仅次于武力犯台;而从中国解放军一系列围台军演可以窥见其锁台策略。台湾已经研究了十几种封锁台湾的行动:第一步是空袭台湾基础设施,目标包括军事设施、港口、机场及能源接收站,台湾96%能源及约70%粮食均仰赖进口,一旦遭到封锁,将不得不依赖储备能源,届时不是屈服于北京,就是面临断电。战斗机、直升机和无人机也将盘旋台湾空域密集飞行。解放军军舰将围绕台湾巡航,并保持与台湾沿海的距离,以避开岸基反舰飞弹。中共可能在台湾东南方海域部署一支航母打击群,从这个海域发动歼-15战机巡逻,以此威胁和威慑美国和其他国家力量。中国潜艇将在台湾主要港口布设水雷,执法舰艇将监控进出信道。中国货船将切断周边10多条海底光纤电缆以中断网络,同时将针对台湾军事指挥系统和金融系统发动网络攻击。 美国战略暨国际研究中心中国实力计划主任林碧莹(Bonny Lin)说:“我认为美国和台湾普遍有共识,只要中国想,今天就能对台湾进行隔离或封锁。”中国采取隔离的可能性比封锁或入侵更大,将考验美国及其他国家的回应意愿,也可能让中国由此创建海上新常态。
3个月前
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而被迫进行长征,传统的党史归因于王明、博古的临时中央在政治和军事指挥方面犯了左倾错误。自延安时期到今天,尽管细节有所变化,但这一解释的基调却一以贯之。国外学者的话语形式和立场不同,但基本上沿袭了这一说法。 这种解释的核心,把失败的原因定位在军事战略战术的 错误和领导人的教条主义倾向。就中共而言,这种说法所隐含的逻辑是,左倾错误来自苏联和共产国际,只有中共的独立自主,才能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只有毛才代表了中共的自主力量,才能挽救中国革命。显然,这种说法,实际上构成了延安整风以来中共党史解释学的核心部分,是毛泽东及其思想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内部合法性的主要来源。 然而,近年的相关研究已经证实,中共党内其实并不存在着一个以王明为首的左倾集团;所谓左倾错误的某些基本做法,在毛泽东主政江西苏区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其中的肃反错误,所谓左倾领导人并不比毛泽东走得更远[1]。 事实上,这一时期红军之所以相继从主要的根据地撤出,进行逃跑式的“战略转移”,标志着中国苏维埃运动的失败。这个失败,实际上是中共这一时期革命与动员模式选择的必然结果,而其政治和军事策略的失误,在正宗的中共党史解释学里,被过份夸大了。 ---红军究竟为什么被迫长征?(证据版) 作者: 张鸣
泽连斯基离开华盛顿之后,前往了英国。英国是大西洋对岸(英国不属于欧洲)支持乌克兰最坚定的国家。小泽的意思是:从美国损失的援助,希望欧洲+英国能补上,他很快就会知道欧洲“坚定支持“的含金量。 事实是:欧洲自己并没有一致的军事战略,比如:陆军在军队的比例;陆军单位的配备,都没有一致的标准。欧洲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军事规划。 英国这样的国家忽视陆军,2015年以后英国陆军的规模缩减到只有80,000人上下; 德国虽然有经济实力,但深受二战负罪感的束缚,一直对提升军事实力持僵化消极的态度,每一任政府都不把提升军力当成自己的政绩,也不希望选民关注这个话题。2023年,德国陆军常备军只有62,000人。 因为欧洲大国们长期忽视陆军,造成陆军军事工业只保持极低的投资和产能。作为欧洲第一经济大国的德国,对增加远程打击力量也持非常消息的态度 2010年以后,德国的”金牛座“长程巡航导弹,再没有大规模采购过,处于可用状态导弹的大约只有2010年的一半,约300-350枚。 欧洲统一的军事战略,仅限于反恐、打击海盗等领域。完全不适合于面对一场大规模的陆地战争。在俄乌战争爆发前,客观讲欧洲陆军第一大国就是俄国斯。 欧洲的再一大硬伤是,没有在军事上能起领导作用的大国,分散不足的力量也难以整合起来。欧洲难以有一个国家有足够实力发号施令,把军工生产份额分配给各国 泽连斯基为什么会执著地认为欧洲会替代美国,成为他的主要后盾?让人很困惑。有时候我想,泽连斯基毕竟还是“先天不足”,在国际和历史视野方面有缺陷。如果欧洲国家能受这次川、泽吵架事件刺激而有所作为当然是好事,我们很快就会看到结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