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BBC News 中文
关注
统计数据
488
文章
0
粉丝
0
获赞
11531
阅读
热门文章
1
TechFlow 深潮 发布的文章:近期教育领域的变化引发了广泛讨论,我认为教育改革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创新能...
145
32
BBC News 中文
7个月前
美国总统特朗普周四签署行政命令,着手解散联邦教育部。特朗普表示,此举旨在将教育政策的决策权交还给地方。彻底关闭教育部需要国会批准,但总统可以限制该部门的人数和职权。 自特朗普重返白宫以来,教育部已经宣布将裁减一半的员工。这一措施是特朗普在科技大亨马斯克及其政府效率部支持下推动的政府改革的一部分。
特朗普签署命令解散美国教育部事件· 48 条信息
#美国政治
#特朗普
#行政命令
#联邦教育部
#地方教育政策
#国会批准
#教育改革
#政府效率
#科技大亨
#马斯克
分享
评论 0
0
BBC News 中文
7个月前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表示,以色列已“全力恢复”对加沙地带哈马斯的打击行动,他警告“谈判只会在炮火下继续”。这意味着自一月份以来双方实施的脆弱停火已经被打破。 他发表这番言论前,以色列空军已对其所称的哈马斯目标发动大规模空袭。哈马斯管理的卫生部称,袭击已造成逾400人死亡,数百人受伤。
#以色列
#哈马斯
#停火破裂
#中东局势
#加沙冲突
分享
评论 0
0
BBC News 中文
7个月前
超过2000多份与美国前总统约翰·F·肯尼迪德州遇刺身亡案调查相关的新文件公开,引人注目的不仅仅是其中包含的内容,遗漏的部分同样引起关注。
#特朗普宣布解密肯尼迪与马丁·路德·金遇刺案档案引发关注· 50 条信息
#肯尼迪遇刺案
#文件公开
#德州
#调查
#信息遗漏
分享
评论 0
0
BBC News 中文
7个月前
俄罗斯官员在与美方的对话中已经开始抛出各种经济与金融利益,谈论如果两国能够重启双边关系并开展联合项目,俄美关系将会多么互惠互利。 莫斯科很可能希望——甚至在计算——特朗普会更优先考虑获得“俄罗斯资源的一部分”,而不是为乌克兰敲定一个可接受的停战协议。
#俄罗斯
#美国
#经济与金融
#双边关系
#乌克兰
#特朗普
分享
评论 0
0
BBC News 中文
7个月前
莫斯科给予特朗普的承诺,让他能够声称在乌克兰和平进程上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又不会让人觉得他被克里姆林宫玩弄于股掌之间。但是,俄方的表态距离美国希望获得的全面无条件停火的承诺仍相去甚远。
#莫斯科
#特朗普
#乌克兰
#和平进程
#克里姆林宫
#停火
分享
评论 0
0
BBC News 中文
7个月前
被认为与朝鲜政权有关的黑客团体“拉撒路集团”,成功地将其在创纪录的15亿美元加密货币劫案中所获得的一部分代币套现。 该集团于上月对加密货币交易所ByBit发动袭击,创下史上加密货币盗窃纪录。此后,他们与ByBit及加密货币社群展开了长期的对抗,试图防止被追踪到。 “拉撒路集团”因涉嫌发动多起重大黑客攻击而闻名,这些攻击被认为是为朝鲜的武器计划筹集资金。该集团过去曾针对多个金融机构进行网络攻击,据信他们的行动与资助朝鲜核武和导弹发展有关。
#朝鲜
#黑客团体
#拉撒路集团
#加密货币劫案
#Bybit
#网络攻击
#朝鲜武器计划
分享
评论 0
0
BBC News 中文
7个月前
乌克兰希望能以库尔斯克的领土交换一些自己的领土的想法已大大减少。上周,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表示,他相信库尔斯克的行动已经“完成了它的任务”,迫使俄罗斯从东部撤回部队。
#乌克兰
#领土交换
#泽连斯基
#库尔斯克
#俄罗斯撤兵
分享
评论 0
0
BBC News 中文
7个月前
在奥斯卡96年的鎏金史册上,赵婷凭借《无依之地》(Nomadland),成为首位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有首位色人种女性。至今,仍仅有三位女性曾赢得这一备受瞩目的荣誉。 赵婷的电影关注被边缘化的群体,包括原住民、牛仔与游牧民族。近年来,她更加入漫威电影宇宙,执导该系列迄今为止最多元化的作品。她的新片《哈姆奈特》(Hamnet),改编自玛姬·欧法雷尔(Maggie O’Farrell)的同名小说,预计将于今年晚些时候上映。 接受BBC《巾帼百名》专访时,赵婷分享好莱坞电影业为何仍由男性主导,女性电影人如何推动改变,以及“局外人身份”如何成为她的超能力。
#奥斯卡
#赵婷
#无依之地
#女性导演
#多元化电影
#漫威电影宇宙
#哈姆奈特
分享
评论 0
0
BBC News 中文
7个月前
特朗普政府下令暂停资助美国之音(VOA)、自由亚洲电台(RFA)、自由欧洲电台(RFE)等广播公司。 RFA台长方贝批评,此举「相当于奖励了独裁者和专制政权,包括中国共产党」。
美国终止自由亚洲电台资助事件· 10 条信息
#美国之音
#自由亚洲电台
#自由欧洲电台
#特朗普政府
#资助暂停
#独裁者
#专制政权
#媒体自由
分享
评论 0
0
BBC News 中文
7个月前
有分析称,赖清德恢复军法审判的背后更多出于对两岸政治的考量。他在宣布恢复军审时大篇幅提到近期北京对台湾的挤压与分化,甚至称“中国是境外敌对势力”。
#赖清德
#军法审判
#两岸政治
#北京对台湾的关系
#中国敌对势力
分享
评论 0
0
BBC News 中文
7个月前
曾是立法局和立法会第一大党的香港民主党的命运沉浮,与香港主权移交以来的历次政治大潮交织,记录下香港社会多年来在争取民主路上的起伏跌宕。
#香港民主党
#香港政治
#民主进程
分享
评论 0
0
BBC News 中文
7个月前
“今日乌克兰,明日台湾”的口号体现了台湾人对于“美国利益优先”政策下的焦虑——若特朗普选择放弃乌克兰,同样也可能将台湾“交易”给北京,或在台湾面临军事威胁时选择置身事外。
#乌克兰
#台湾
#美国利益优先
#特朗普
#北京
#军事威胁
分享
评论 0
0
BBC News 中文
7个月前
台湾总统赖清德于周四(3月13日)宣布,为因应“中国对国军的渗透及间谍活动威胁”,将全面检讨修正《军事审判法》,恢复军事审判制度。 修改《军事审判法》意味着台湾将重新启用军事审查制度,使军法官回到第一线,与司法机关合作,处理现役军人涉及“叛乱、利敌、泄密、废弛职务、抗命等军事犯罪”的刑事案件。赖清德表示,未来现役军人若触犯陆海空军刑法等军事犯罪,将由军事法院审判。 台湾于2013年对《军事审判法》进行重大修改,因24岁青年洪仲丘遭不当对待致死,引发巨大反弹。立法院随即启动修法程序,明订现役军人在非战时犯罪的审查程序“不再适用军审法”,并于2014年正式裁撤军检署和军事法院。 在此次国安高层会议中,赖清德也列举了最近涉及中共的一系列事件,指出这些事件意在“操弄分化与对立台湾民众”,并“意图架空政府公权力,塑造中国已在台湾‘治理’的假象”,借此扩大对台湾内部的影响力。 近期,台湾频传现役军人遭中共渗透的事件,还有陆配网红在网路上自拍影片谈及“迟迟不武统”等言论,遭移民署废止依亲居留许可。同时,许多台湾艺人在中国社交平台微博上转发中国官媒央视的“中国台湾省”宣传贴文,引发社会争议。 赖清德强调,自1996年台湾第一位民选总统宣示就职以来,已向国际社会传达“台湾是一个主权独立的民主国家”。他指出,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台湾主权不容侵犯并吞”。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周四的例行记者会上回应,“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没有什么’总统’。你提到的也不是一个外交问题”。 他并称,“不管‘民进党当局’说什么,都改变不了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事实,改变不了祖国必然统一的大势”。 自蔡英文政府八年前开始执政以来,中国几乎拒绝与民进党进行任何官方接触,并定期派遣船舰和战机进入台湾附近的空域和海域,试图削弱台湾的武装力量和士气。 更多新闻:
赖清德定义大陆为敌对势力,恢复军事审判制度事件· 7 条信息
#台湾
#军事审判法
#军事审判制度
#赖清德
#中国
#国军
#间谍活动
#军事犯罪
分享
评论 0
0
BBC News 中文
7个月前
联合国人权办公室称,在叙利亚沿海地区最近发生的暴力事件中,有包括妇女和儿童在内的整个家庭惨遭杀害。 一位发言人告诉记者,联合国已核实自上周四以来有111名平民被杀害,但实际数字据信要高得多。 该发言人表示,许多案件似乎是基于教派因素的草率处决,阿拉维派聚居区成为主要目标。 此前有报道称,属于阿拉维派的阿萨德(Bashar al-Assad)政权支持者对安全巡逻部队发动了致命伏击,随后,支持新的逊尼派伊斯兰政权的武装分子被指实施了报复性杀戮。 叙利亚人权观察组织(Syrian Observatory for Human Rights)则报告说,在拉塔基亚省、塔图斯省、哈马省和霍姆斯省有1200多名平民被杀,其中大部分是阿拉维派教徒。 叙利亚临时总统艾哈迈德·沙拉(Ahmad al-Sharaa)承诺成立独立委员会调查该事件,并追究肇事者的责任。联合国对此表示欢迎。 上周四,有13名安全人员据报在杰卜莱(Jableh) 遭枪手伏击身亡。随后,安全部队、武装团体和新政府支持者袭击了该地区的许多阿拉维派城镇和村庄。当地居民称他们进行了报复性杀戮并抢劫了房屋和商店。 联合国人权办公室发言人塔米恩·凯特兰(Thameen Al-Kheetan)周二说,不断有报告显示“暴力规模令人痛心”。 他说,联合国采用严格的核查方法,迄今已记录了90名男性平民、18名妇女、2名女孩和1名男孩被杀害。他补充说,初步报告显示,肇事者是支持安全部队的武装团体成员和与阿萨德政权有关的人员。 他说:“根据我们办公室收集到的许多证词,犯罪者突袭民宅,询问居民是阿拉维派还是逊尼派,然后相应地杀害或放过他们。一些幸存者告诉我们,许多男子当着家人的面被枪杀。” 去年12月,沙拉领导反政府武装沙姆解放组织(HTS)迅速推翻了阿萨德政权。这是大马士革易主以来,叙利亚发生的最严重暴力事件。 叙利亚西北部的地中海沿岸地区是阿拉维派的聚居区,该派是伊斯兰什叶派的一个分支,阿萨德政权的许多政治和军事精英都来自该派别。 更多新闻:
#叙利亚暴力事件
#联合国人权办公室
#妇女儿童
#教派冲突
#阿拉维派
#阿萨德政权
#平民伤亡
分享
评论 0
0
BBC News 中文
7个月前
西藏流亡精神领袖达赖喇嘛表示,他的继任者将出生在中国境外。这一表态可能加剧他与中国政府在西藏控制权问题上的争端。 达赖喇嘛周二(3月11日)出版新书《为无声者发声》。他在书中首次明确指出,自己的继任者将诞生在“自由世界”,即中国境外。 他曾表示,达赖喇嘛的转世传承可能会在他这一代终结,但他在书中称,全球藏人希望转世体系能够延续。 达赖喇嘛写道,由于转世的目的是继承前任的事业,新一任达赖喇嘛将在自由世界诞生,这样达赖喇嘛的传统使命——成为普世慈悲的代言人、藏传佛教的精神领袖以及体现西藏人民愿望的象征——将得以延续。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周二(3月11日)对记者表示,达赖喇嘛是“政治流亡者”,“根本无权代表西藏人民”。 “达赖喇嘛活佛传承世系形成发展于中国西藏,其宗教地位和名号也是由中央政府确定的,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十四世达赖本人就是按照宗教仪轨和历史定制寻访认定,报请当时的中央政府批准继位的。”毛宁说。 该书还描述了达赖喇嘛与中国历任领导人打交道的经历。在中共建政早期,达赖喇嘛曾与北京合作。1959年,他在西藏民众反抗中国统治的起义失败之后,与许多藏人一起逃往印度。 达赖喇嘛在1989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但中国政府将其斥责为“分裂分子”。 达赖喇嘛曾表示,他将在七月他的90岁生日到来之际公布有关其继任者的细节。他写道,西藏仍“处于中共的高压统治之下”,即使在他死后,争取西藏人民自由的运动也将继续下去。 根据藏传佛教传统,活佛圆寂后,他们的灵魂会转世到一名儿童体内。寻访者会通过神秘的异象和占卜,缩小寻找范围以选定转世灵童。现任达赖喇嘛在两岁时被认定为第十三世达赖喇嘛的转世灵童。 中国政府则坚持转世灵童的挑选需要经过清代乾隆皇帝制定的流程——“金瓶掣签”,即由中央政府最终进行批准。北京还在2017年颁布《藏传佛教活佛转世管理办法》,对活佛转世进行严格的规定。 1995年,被达赖喇嘛认定为班禅喇嘛的转世灵童被中国政府抓走,北京转而挑选另一名儿童取代。 更多新闻:
#达赖喇嘛
#西藏问题
#中国政府
#流亡
#继任者
#转世传承
#自由世界
#新书发布
分享
评论 0
0
BBC News 中文
7个月前
一名Facebook(脸书)前高管向BBC透露,这家社交媒体巨头曾与中国当局合作开发审查工具,以换取进入中国市场机会。 萨拉·温恩-威廉姆斯(Sarah Wynn-Williams)曾在Facebook担任全球公共政策总监一职。她在自己的新书中提出了这一指控,并称已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举报投诉。 Facebook的母公司Meta表示,温恩-威廉姆斯“因表现不佳而被解雇”,公司正在起诉该书的出版商。
Facebook与中国政府合作审查事件· 11 条信息
#Facebook
#中国市场
#审查工具
#前高管
#内部举报
#Meta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分享
评论 0
0
BBC News 中文
7个月前
随着中国和美国竞争的加剧,北京正希望押注人工智能(AI)等科技领域的发展来为该国放缓的经济带来新的增长动力。 DeepSeek的成功也在中国点燃了民间的AI热潮。一些厂商正趁机推动AI机器人走入更多学校和家庭。许多人认为,这是一场关乎谁能赢得未来的马拉松赛事。
中国DeepSeek引发美国科技股暴跌事件· 158 条信息
#中美竞争
#人工智能
#经济增长
#科技发展
#AI热潮
#机器人教育
分享
评论 0
0
BBC News 中文
7个月前
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Rodrigo Duterte)在马尼拉被警方逮捕,理由是国际刑事法院(ICC)对他发出了逮捕令。 杜特尔特是在从香港返抵马尼拉机场时被警方逮捕的。当地电视台播放的画面显示,他拄着拐杖走出机场。 杜特尔特是一个争议性的人物。他在菲律宾拥有很多支持者,但在他担任总统的2016年至2022年期间,他发动的残酷“反毒战争”导致数千人丧生,许多人被认为死于法外处决。 79岁的杜特尔特在被捕前曾表示,他已准备好入狱。他否认下令警方杀死涉毒嫌疑人,除非出于自卫。 国际刑事法院的调查范围涵盖杜特尔特自2011年担任达沃市市长至2019年期间的行动,指控其可能涉及反人类罪。 2019年,杜特尔特宣布菲律宾退出国际刑事法院。杜特尔特的前发言人萨尔瓦多·帕内洛(Salvador Panelo)谴责了逮捕行动,称其是“非法的”,因为菲律宾已经退出国际刑事法院。 但此前国际刑事法院表示,对于菲律宾退出国际刑事法院之前所存在的罪行,该法院拥有管辖权。 2022年接替杜特尔特的总统小马科斯(Ferdinand Marcos Jr.)与杜特尔特陷入了政治争端。马科斯政府表示,如果国际刑事法院要求国际刑警组织对杜特尔特发布所谓的“红色通缉令”,菲律宾政府将予以配合。 更多新闻:
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因反人类罪被捕事件· 36 条信息
#杜特尔特
#逮捕
#国际刑事法院
#马尼拉
#反毒战争
#法外处决
分享
评论 0
0
BBC News 中文
7个月前
台湾前总统马英九于周一(3月10日)遭当局约谈,因其去年邀请中国大陆学生访台时,有成员说出“中国台北”及“一起为祖国努力”等言论,在台湾社会引发争议。 据台湾媒体报导,74岁的马英九前往出席了移民署与大陆委员会的会议。 去年11月27日至12月5日,马英九创立的基金会邀请了来自中国七所高校的40名师生,以及体育运动员等来台访问。 当时,复旦大学学生宋思瑶在一次采访中,将夺冠的中华台北棒球队称为“中国台北队”,并称希望两岸“为祖国在棒球领域更上一层楼一起努力”。 这番言论随即引发轩然大波。批评者认为该说法是“矮化台湾”,还有人指责这是“统战”言论。 有关台湾队在国际赛场上以什么名义参赛一直是争议的焦点。受北京“一个中国”原则影响,从1980年代起,台湾一直以“中华台北”的名义参加奥运会和其他国际体育比赛。 虽然这一名称也曾被中国大陆官方媒体使用,但在两岸紧张情势加剧下,近年来中国媒体逐渐仅使用“中国台北”的称呼,以凸显中国对台湾的主权。 马英九周一表示,这名学生称台湾为“中国台北”并没有“贬抑台湾的恶意”,因为这是中国大陆民众的“普遍用语”。 他呼吁赖清德政府“不要用政治力量和行政手段来阻断两岸青年交流的珍贵机会”,否则将产生不必要的寒蝉效应。 台湾陆委会去年12月表示,可能对此事件祭出行政处分,限制马英九基金会在半年至五年内不能再申请类似交流活动,并称不针对学生个人。 中国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则于去年12月回应称,“中国台北队”的用语“没有任何问题”,并指责民进党政府“企图制造绿色恐怖”。 更多新闻:
#马英九
#中国台北
#言论争议
#台湾社会
#两岸交流
分享
评论 0
0
BBC News 中文
7个月前
全世界都在关注特朗普和泽连斯基之间非同寻常的交流。下周在沙特阿拉伯举行的美国与乌克兰新一轮会谈之前,美、俄、欧三方有何盘算?
#特朗普
#泽连斯基
#美国与乌克兰会谈
#沙特阿拉伯
#美俄关系
#欧洲政治
分享
评论 0
0
BBC News 中文
7个月前
戴高乐从“与超级强权保持距离”的原则出发,构建了法国主权核威慑力量的概念——如今这项力量的存在已成为欧洲安全辩论的核心。 法英是欧洲唯二拥有核武器的国家。目前法国拥有近300枚核弹头;英国约有250枚。关键差异在于:法国核武库完全自主,而英国依赖美国技术支援。
#法国
#核威慑
#欧洲安全
#戴高乐
#主权
#法英关系
#核武器
#美国技术支援
分享
评论 0
0
BBC News 中文
7个月前
特朗普希望借关税打击中国制造业的核心——一个由工厂、生产线和供应链组成的庞大体系。然而,“中国制造”的强大力量是经过几十年才建立起来,特朗普的举动能中止这一切吗?
#特朗普
#关税
#中国制造
#制造业
#供应链
分享
评论 0
0
BBC News 中文
7个月前
美国总统特朗普于周二(3月4日)在为大幅削减对外援助资金辩护时,称非洲国家莱索托(Lesotho)是个“没人听过”的国家。 当地民众对此作出回应,有人认为特朗普“非常无知”,也有人表示希望外界能更了解这个“鲜为人知的好地方”。
#特朗普
#对外援助
#莱索托
#国际关系
#地缘政治
分享
评论 0
0
BBC News 中文
8个月前
数据显示,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三地在2023年的总和生育率分别为1.2,0.8和0.87,属于世界低水准。该数据意味着总人口必定出现负增长,随之带来一系列经济和社会危机。 总和生育率反映妇女一生中生育子女的总数。由于婴儿夭折及疾病等原因,一般来讲在发达国家总和生育率至少要达到2.1,才能达到世代更替水准,不会让人口总数随着世代更替而下降。 还有观点认为,总和生育率1.5左右是一条“高度敏感警戒线”,一旦降至1.5以下,经济社会发展就有整体跌入“低生育率陷阱”的可能。 严酷的生育率数据背后,有着各种复杂的经济社会甚至文化因素。 BBC中文记者在两岸三地采访女性、学者等相关人士,分析生育难题和低迷数据背后的原因和对策。 阅读专题报导:
#中国人口问题
#低生育率
#经济社会危机
#人口负增长
#世代更替
#警戒线
分享
评论 0
0
BBC News 中文
8个月前
“现在还用去质疑中国偏袒不偏袒俄罗斯了吗?如果他们质疑这一点的话,他们应该首先指责美国去。” 新任中国政府欧洲事务特别代表卢沙野在中国“两会”期间接受BBC等媒体采访,谈及中国与西方关系以及北京对俄乌停战谈判的立场。 他表示,北京赞赏美俄进行接触,但乌克兰和平进程“不能仅由美俄说了算”。
#中国俄罗斯关系
#中国外交
#俄乌战争
#国际关系
#美俄关系
#乌克兰和平进程
分享
评论 0
0
上一页
1
...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下一页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