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BBC News 中文
关注
统计数据
488
文章
0
粉丝
0
获赞
11531
阅读
热门文章
1
TechFlow 深潮 发布的文章:近期教育领域的变化引发了广泛讨论,我认为教育改革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创新能...
145
32
BBC News 中文
3个月前
近日,中国四川一宗校园霸凌事件引发了一连串的抗议活动,呼吁为这名14岁受害者讨回公道。在四川省江油市,网上广泛流传一段影片,画面中一名女孩被三名未成年少女掌掴、踢打,甚至被强迫下跪。
#校园霸凌
#四川江油
#未成年人
#暴力
#抗议
分享
评论 0
0
BBC News 中文
3个月前
时尚品牌Zara的两则广告因模特“瘦得不健康”在英国被禁播。英国广告标准局(ASA)表示,广告中的阴影和光滑的后髻发型使一位模特显得“憔悴”,而另一张照片中的姿势和低胸衬衫的设计则暴露了模特“突出”的锁骨。
#Zara
#广告禁播
#模特过瘦
#英国广告标准局
#负面
分享
评论 0
0
BBC News 中文
3个月前
英国前首相约翰逊访台,他于周二(8月5日)表示,台湾不应受到中国的欺凌,并呼吁西方国家应加强与台北的经济与政治关系。 对此,中国驻英大使馆则称“台湾事务纯属中国内政,不容任何外部势力干涉”,并“奉劝英方有关政客停止助长台独分裂势力嚣张气焰”。
台湾:主权争议下的两岸交流与认同博弈· 451 条信息
国台办强硬反“独”争议,国民党罕见劝告· 91 条信息
#约翰逊访台
#台海关系
#中英外交 конфликт
#反对外部干涉
#台独
分享
评论 0
0
BBC News 中文
3个月前
哈马斯近日发布影片,显示了24岁的以色列人质埃维亚塔尔·大卫(Evyatar David)骨瘦如柴,在绑架者的胁迫下身处一条狭窄的地下隧道,据称在为自己挖坟墓。 他的兄弟伊莱·大卫(Ilay David)对BBC表示,这是“新的残忍行为”,该画面让他的父母悲痛欲绝。
加沙深渊:停火谈判僵局,人道危机加剧· 693 条信息
加沙哈马斯与以色列达成停火协议事件· 221 条信息
#哈马斯
#以色列人质
#埃维亚塔尔·大卫
#人道主义危机
#负面
分享
评论 0
0
BBC News 中文
3个月前
丹麦一动物园呼吁公众捐赠健康但不再需要的宠物,以为其猛兽提供食物。 奥尔堡动物园(Aalborg Zoo)正在征集活体的鸡、兔子和豚鼠捐赠,其表示这些动物将由专业工作人员“温和地实施安乐死”。该动物园还接受活马的捐赠——捐赠者还可以获得税务减免。 动物园在Instagram上发文解释称,他们有“责任模拟动物的自然食物链”,而小型牲畜“是我们猛兽饮食中重要的一部分”。 动物园表示,以这种方式提供的食物“类似于它们在野外自然捕猎的猎物”,这对于猞猁来说尤其重要。园中饲养的其他猛兽还包括狮子和老虎。 在其官网上,该动物园贴出了一张老虎正在吞食肉块的照片。动物园称,捐赠的马匹必须拥有资质,且在过去30天内没有接受过疾病治疗,才符合捐赠资格。 动物园副园长皮娅·尼尔森(Pia Nielsen)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该园的食肉动物“多年来一直以小型牲畜为食”。她解释说:“饲养食肉动物,就必须为它们提供肉类,最好带有毛皮和骨头等,以尽可能还原自然饮食。” 更多新闻:
#动物园
#捐赠宠物
#猛兽食物
#自然食物链
#丹麦
分享
评论 0
0
BBC News 中文
3个月前
2025年8月6日将是广岛原子弹爆炸八十周年,在各地战事升级、全球核武竞赛威胁升高的此刻,BBC记者乔丹·邓巴(Jordan Dunbar)采访当年原爆幸存者如何经历爆炸以及他们怎么和后续影响共存,也回顾1945年广岛和长崎的灾难。
#广岛原子弹爆炸
#八十周年
#核武竞赛
#原爆幸存者
#战争升级
分享
评论 0
0
BBC News 中文
3个月前
被誉为“史学泰斗”的美籍华裔历史学家许倬云上周日(8月3日)在美国辞世,享年95岁。他所在的台湾中央研究院证实了该消息。 许倬云一生致力于中国通史与古代政治文化研究,代表作包括《中国古代社会史论》、《西周史》和《万古江河》,他被认为是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华人历史学者之一。 许倬云1930年出生于中国厦门。他生有残疾,行动不便,童年经历二战战火。他曾回忆说:“因为我一辈子不能动,不能跟人家一起玩,所以永远做一个旁观者,这跟我一辈子做历史研究有相当大的关系,历史学家也做旁观者。” 他在1949年因国共内战,跟随父母移居台湾,就读于国立台湾大学历史学系。他后来前往美国深造,1962年取得芝加哥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 1970年,许倬云移民美国,在匹兹堡大学开始了长达三十年的职业生涯。他还在香港等多地任教。 2022年,他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表示:“本来,我具体的根在中国,但现在我病成这样,我也回不去了。”他还称:“我真正的归属,是历史上的永远不停的中国。” 2024年,许倬云获得唐奖第六届汉学奖。他后来将5000万元新台币(167万美元)的奖金全部捐给基金会作为奖学金。 许倬云去世后,台湾中央研究院在讣告中称赞其“视野宏阔”,从世界古代文明的比较中,指出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特色,同时也是“推动台湾史研究的先驱之一”。 与许倬云有亲缘关系的歌手王力宏在社交媒体上写道:“他的身形或许瘦小,但精神高大如山。他留下的一切,将永远不会被遗忘。” 更多新闻:
#许倬云逝世
#历史学家
#华人学者
#唐奖
#贡献与传承
分享
评论 0
0
BBC News 中文
3个月前
一支由中国领导的研究团队乘坐载人潜水器潜入西北太平洋的海沟,拍摄了水深超过9公里的生命迹象画面。 这次探险之前拍摄到最深的海洋脊椎动物是位于深度8,336公尺的“蜗牛鱼”。这些最新的观察结果被发表在《自然》杂志。
#中国科研团队
#载人潜水器
#西北太平洋海沟
#9公里深海
#生命迹象
分享
评论 0
0
BBC News 中文
3个月前
当特朗普开启贸易战时,他表示目标是把就业和制造业带回美国,减少贸易逆差,并为美国公司在全球竞争中创造一个更公平的竞争环境。但在历经数月谈判与多国拒绝配合后,他的策略变得更具惩罚性。
特朗普关税:欧盟拟反制,市场渐麻木· 1452 条信息
#特朗普
#贸易战
#就业
#制造业
#贸易逆差
分享
评论 0
0
BBC News 中文
3个月前
尽管短期结果可能如特朗普所见是一场胜利,但对其整体目标的影响则远不明朗。长期后果也可能对特朗普——或他任期结束后留下的美国——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
美欧关税战:特朗普挥舞关税大棒· 490 条信息
特朗普关税:欧盟拟反制,市场渐麻木· 1452 条信息
#特朗普
#长期影响
#不确定性
#政治后果
分享
评论 0
0
BBC News 中文
3个月前
日本驻华大使馆向BBC证实,一名日本人周四(7月31日)在中国东部城市苏州遇袭受伤,正在医院接受治疗。 日本大使馆表示,这名日本人与一名儿童在苏州一个地铁站内,遭到“身份不明”的袭击者用疑似石块的物体袭击。 日本大使馆并未透露这名日本人的详细身份,但日本共同社报道称,受伤者是一名女性,事发时她带着孩子正要去车站内的卫生间。共同社称,当局已拘捕一名嫌犯。 苏州市政府外事办公室官员对BBC表示,其不掌握该事件的信息。中国官方媒体也尚未报导该事件。 目前尚不清楚袭击者的身份和动机,但由于中日关系不断恶化,北京亦正在准备下个月纪念二战胜利80周年的各种活动,人们担忧弥漫的反日情绪可能助推袭击事件发生。 去年6月,一名中国男子在苏州持刀捅伤了等候日本人学校校车的日籍母子,担任校车引导员的中国女子则被刺身亡。同年9月18日——沈阳事变纪念日——一名日本男童在深圳遇袭身亡。 在苏州袭击案发生同日,在另一起独立案件中,两名中国男子在东京市中心的千代田区遭到四名男子持铁棍袭击受伤。 日本放送协会(NHK)报道称,这两名男子似乎是在街上突然遭到袭击。警方正在追查在逃的凶手。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则发文警告,日本社会出现“排外情绪”。 更多新闻:
#苏州袭击案
#日本人受伤
#中日关系恶化
#反日情绪
#排外情绪
分享
评论 0
0
BBC News 中文
3个月前
特朗普对台湾20%关税的宣布,既是台美经贸谈判的阶段性结果,也揭开了台湾经济与区域政治的新挑战。未来关税是否下调或不变,既影响台湾经济,也考验赖清德政府的施政能力。
美国对台湾征收32%关税事件· 32 条信息
特朗普对台湾半导体征收高额关税事件· 91 条信息
#特朗普
#台湾关税
#台美经贸谈判
#赖清德政府
#经济挑战
分享
评论 0
0
BBC News 中文
3个月前
已有迹象显示,特朗普的进口税可能会导致美国一系列产品的价格上涨,而消费者可能尤其要为这六样东西多花钱。
特朗普关税:欧盟拟反制,市场渐麻木· 1452 条信息
#特朗普
#进口税
#价格上涨
#消费者
#美国
分享
评论 0
0
BBC News 中文
3个月前
台湾部分观众近日抢先观看电视剧《零日攻击》的首集,剧情一开始描述中国一架军机在台湾附近失联后,派出军舰与军机对台湾进行封锁。 入场观众普遍支持播出这部以“两岸冲突”为主题的电视剧,不过,这部影集也遭受到反弹。有声音认为该剧受到政府计划补助,是“拿政府的钱搞对立”。
#两岸冲突
#零日攻击
#台湾
#中国军机失联
#争议
分享
评论 0
0
BBC News 中文
3个月前
中国澳门当局宣布拘捕一名男子,指其“长期勾结境外敌对势力”、“严重危害国家安全”。这是澳门首次根据国家安全法律实行逮捕行动。 据当地媒体报导,被拘捕者是民主派的澳门立法会前议员区锦新。他于周四(7月31日)上午被司法警察局带走,其妻子则被传唤至检察院。 司法警察局随后在一份声明中证实,一名68岁的本地居民因涉嫌“长期勾结境外敌对势力”,并向境外反华组织和媒体提供“不实的本澳资讯以作宣传和传播之用”。 司法警察局称,他的行动旨在引发他人对中国政府的仇恨,并破坏即将于9月举行的立法会选举。当局表示,该嫌疑人现已移交给检方。 这个前葡萄牙殖民地于2023年修订了其本地制定的《维护国家安全法》,以增强司法警察局调查政治犯罪的权力。 澳门《维护国家安全法》最初于2009年生效,但此前当局并未动用该法实施拘捕,但自2021年以来,当局将民主派候选人排除在立法会选举之外。 区锦新曾是一位小学教师,后来成为澳门任职时间最长的民主派立法会议员,在2001年至2021年多次连任直选议员。 他周一(7月28日)在Facebook上的一篇帖文中批评北京提出的“爱国者治澳”原则,实际是把“自由开放阵营”的立法会参选者都扣上“非爱国者”的帽子。 本月中旬,澳门当局以国家安全为由,禁止12名候选人参与澳门立法会选举。 更多新闻:
澳门首次依据国安法逮捕民主派前议员区锦新,危害国家安全引发关注· 5 条信息
#澳门
#区锦新
#勾结境外势力
#危害国家安全
#立法会选举
分享
评论 0
0
BBC News 中文
3个月前
加拿大总理卡尼(Mark Carney)表示,加拿大计划在9月的联大会议上承认巴勒斯坦国,成为继法国和英国后,第三个在近期作出该决定的G7国家。 以色列外交部批评加拿大的行为是“对哈马斯的奖励”。目前,联合国193个成员国中的147个国家已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
法国承认巴勒斯坦国引发以色列强烈反对· 116 条信息
#加拿大承认巴勒斯坦
#卡尼
#联大会议
#以色列批评
#G7国家
分享
评论 0
0
BBC News 中文
3个月前
英国首相斯塔默(施纪贤)爵士表示,英国将在九月的联合国会议上承认巴勒斯坦国,除非以色列同意在加沙停火并满足其他条件。 当被问及为何此时宣布这一决定时,斯塔默表示,这一宣布既是因为加沙“无法忍受”的局势,也是出于对两国方案前景“日益渺茫”的担忧。 目前约有139个国家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而法国上周也承诺将承认巴勒斯坦国。
英国威胁承认巴勒斯坦,要求以色列停火结束加沙危机· 64 条信息
#英国
#巴勒斯坦
#以色列
#加沙停火
#两国方案
分享
评论 0
0
BBC News 中文
3个月前
英国首相表示,除非以色列在加沙地区采取“实质性措施来结束令人震惊的局势”,否则英国将于九月承认巴勒斯坦国。
英国威胁承认巴勒斯坦,要求以色列停火结束加沙危机· 64 条信息
#英国首相
#以色列
#加沙地区
#巴勒斯坦国
#实质性措施
分享
评论 0
0
BBC News 中文
3个月前
【最新消息】在俄罗斯勘察加半岛附近海域发生8.7级地震后,日本气象厅对东部沿海地区发布海啸警报,预计海啸高度将达到3米。
阿拉斯加半岛7.3级地震引发海啸警报,民众恐慌!· 87 条信息
#俄罗斯勘察加半岛地震
#日本海啸警报
#8.7级地震
#东部沿海地区
#3米海啸
分享
评论 0
0
BBC News 中文
3个月前
中国首都北京近日遭到暴雨和洪水侵袭,导致至少30人死亡。临近的河北省也有多个城镇受灾严重。 据官方媒体报道,遇难者主要集中在北京北部的密云和延庆山区,暴雨引发了致命的山体滑坡和泥石流。 北京周一发布了最高级别的暴雨预警,建议居民不要离开家。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指示全力开展搜救工作。
北京强降雨致30人遇难,水灾损失惨重引发关注· 161 条信息
#北京暴雨
#洪水灾害
#习近平指示
#人员伤亡
#山体滑坡
分享
评论 0
0
BBC News 中文
3个月前
“他之前重40公斤,现在勉强仅10公斤。” 在加沙,由于封锁,当地人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营养不良和饥饿,而药物的缺乏使得治疗变得更加困难。 世界卫生组织(WHO)总干事谭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表示,加沙地带正陷入一场“人为造成的大规模饥荒”。
加沙深渊:停火谈判僵局,人道危机加剧· 693 条信息
以色列空袭加沙地带致超5万人死亡· 232 条信息
#加沙饥荒
#营养不良
#人道危机
#世界卫生组织
#封锁
分享
评论 0
0
BBC News 中文
3个月前
【最新消息】位于中国河南的少林寺证实,该寺方丈释永信涉嫌刑事犯罪,正在接受多部门调查。少林寺称,释永信被控“挪用侵占项目资金寺院资产”、“长期与多名女性保持不正当关系并育有私生子”。 拥有1500多年历史的少林寺是中国最知名的汉传佛教寺庙之一。现年59岁的释永信自1999年起担任少林寺方丈。
少林寺方丈释永信被调查,丑闻再起引发关注· 140 条信息
少林寺住持释永信涉嫌刑事犯罪与不正当关系事件· 167 条信息
#释永信
#少林寺
#贪腐
#不正当关系
#河南
分享
评论 0
0
BBC News 中文
3个月前
从国民党铁票与民众党“小草”合力,绿营的模棱两可,到赖清德“杂质论“的反效果,本文详解台湾”大罢免“惨败的五个启示。
台湾大罢免风波落幕,全数罢免案未通过· 66 条信息
#国民党
#民众党
#赖清德
#罢免
#台湾政治
分享
评论 0
0
BBC News 中文
3个月前
台湾史上规模最大的“大罢免”第一波投票于7月26日落幕,针对24位国民党立委及新竹市长高虹安的罢免案全数未通过。 两名学者向BBC中文分析结果。虽然部分罢免选区投票率高于以往,但学者指出,罢免方无法突破同温层,未成功打动中间选民与泛蓝以外的群体。
台湾大罢免风波落幕,全数罢免案未通过· 66 条信息
#台湾罢免案
#国民党立委
#高虹安
#罢免未通过
#投票率
分享
评论 0
0
BBC News 中文
3个月前
台湾“大罢免”首轮投票正在进行。投票将在台北时间下午4点结束,届时全台湾5947处投票所会就地点票。 过去几年,台湾掀起了不少的罢免浪潮,但此次罢免浪潮是台湾史上“最大规模”的罢免选举,约占全台湾立委选区的三分之一。第一轮投票涉及24名国民党立委与新竹市市长。 罢免案的通过门槛是“同意票多于不同意票”及“同意票数达到原选举区选民总数四分之一以上”,因此投票率是成败关键。 罢免案焦点人物有花莲的傅崐萁,台北的徐巧芯、王鸿薇、罗智强等。 这些人是否能守住铁票基本盘,将可能改变立法院目前由在野党主导的政治格局,甚至影响2026年的地方选举。若国民党这次失去六个立委席次,民进党将重新主导国会。 台湾劳动部已宣布,具投票权的劳工若原本在投票日需工作,将获得一天的放假。如果劳工选择出勤,雇主需加给他们相应的工资。 BBC News 中文多媒体直播:
台湾大罢免风波落幕,全数罢免案未通过· 66 条信息
#台湾罢免
#国民党立委
#政治格局
#傅崐萁
#徐巧芯
分享
评论 0
0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
20
下一页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