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费曼
关注
澳洲护士卡子弟
1周前
最近咋回事?当年很火的爸爸去哪儿又开始推流了? 可能是杨威的儿子杨阳洋,去香港读高一,和费曼一块玩的视频火了,上了热搜? 不过杨阳洋本来就是出生在香港,拿着香港身份,在香港读书,彻底成功了。 这些有钱人,明星,没一个傻的。你看到哪个有钱人,明星,会像普通家庭一样,把孩子送进最狠的实验小学,送去毛坦厂中学军事化刷题?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中考高考刷题路? 没有的。 一个个都在换赛道,走捷径,然后像谷爱凌一样靠竞争烈度低的项目拿荣誉吃流量彻底成功。 这些有钱人,明星,脑子灵,逢年过节微博嘎嘎转发爱我中华,结果自己孩子在内地接受最常见的卷王教育都不愿意?一个个不是送国外,就是在国内读国际学校,咋不老老实实考上七宝中学再从七宝中学考上复旦大学呢? 不过最可怜的还是一群每天剪劳改犯头,嗯造碳水,嗯刷题,嗯熬夜,相信天道酬勤,只要好好读书就会飞黄腾达鸡窝里飞出金凤凰的苦逼做题家(和他们的苦逼父母),关键你还说不得,一说人家就开始骂你在澳洲做护士给人擦屁股,彻底失败了。 话说为啥杨阳洋和费曼不长右边那样?
#杨阳洋
#费曼
#香港读书
#教育选择
#阶层差异
分享
评论 0
0
Y11
1个月前
我们总容易把成功都归功于自己,其实这时候得小心点。人啊,脑子有时候会“骗”自己,这种认知偏差就像戴了有色眼镜,看东西总不那么客观。 我这几年常提醒自己,要试着跳出过去的经验和习惯。就像开车遇到突发情况,不能光靠老本能,得停下来想想新办法,这样才能做出更清醒的判断。 生活里很多“偏见”其实是帮我们快速做决定的。 比如看到一个人说话直接,我们可能立刻觉得他“不好相处”,这其实是大脑为了省事儿,用有限的信息下了结论。 但遇到重要的事,就得把这些“预装程序”关掉,别让过去的记忆或者身份标签影响判断,就事论事才最靠谱。 我为什么总说真话? 因为我想活得自由。自由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能对自己说实话。 诚实和自由这两样东西是连在一起的,心里藏着事儿,就像背着石头走路,怎么可能轻松?物理学家费曼说过一句话,我特别认同:“不要欺骗自己,你自己才是最容易被欺骗的人。” 对别人撒谎,其实是先骗了自己,慢慢就会活在自己编织的谎言里,离现实越来越远。所以我从不问自己“喜不喜欢”,只问“事实是什么”——就像解数学题,只有先确定已知条件,才能算出正确答案。 做人,我觉得诚实是底线。 那些耍小聪明、走捷径的事,我做不来。除了诚实,我从巴菲特那里学到个小技巧,一直记着:具体地表扬,泛泛地批评。比如团队里谁做得好,我会说“你昨天那个方案里,数据统计的方法特别清晰,帮我们省了很多事”,而不是笼统地说“你做得不错”。如果要提意见,就说“这个流程可能可以优化一下”,而不是说“你怎么连这点事都做不好”。这样一来,大家既能感受到被重视,又不会觉得被否定,团队才能往一个方向使劲儿。 说到底,做人和做事的道理都差不多:对自己诚实,对别人真诚,做决定时多想想长远,遇到问题就事论事。这些听起来简单,但要一直做到,其实挺难的,不过每一次坚持,都会让我们离真实的世界更近一点,离想要的结果也更近一点。
#认知偏差
#诚实
#费曼
#具体表扬
#就事论事
分享
评论 0
0
Y11
1个月前
我见过不少人,开口闭口都是"AI Agent“,"深度学习","元宇宙",”区块链“,却连最基本的原理都说不清楚。 这种"纸上谈兵"的状态,恰恰说明他们并未真正理解。 就像费曼说的:"如果不能用简单的话给孩子讲明白,就说明你自己也没搞懂。" 他的物理课之所以经典,正是因为把复杂公式拆解成了生活里的道理,用三页纸讲透数学本质,从数字到计算,再到微积分,每一步都有逻辑支撑,没有生硬的定义,只有自然的推导。 比起背诵概念,吃透基础知识更重要。 死记硬背的东西就像散落的拼图,拼不出完整的画面;而理解了基础,就像找到了拼图的框架,所有相关概念会自然归位。 比如学经济学,不懂供需关系,就无法理解市场波动;不懂边际效应,经济学里的很多理论就成了无源之水。 现在总有人追逐最新概念,觉得这样才够"前沿"。但最新的东西往往未经充分验证,就像刚出炉的面包,温度高却可能夹生。真正的行家,不会被花哨的术语迷惑,而是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就像老木匠看木料,一眼就能看出哪里是核心,哪里是支撑。 清晰的思路,本质是对知识体系的掌控力。当你把基础知识揉碎了、吃透了,就能像搭积木一样,把不同领域的概念组合起来,解决复杂问题。这种能力,才是真正的"聪明",也是最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权威"。
#AI Agent
#深度学习
#元宇宙
#区块链
#费曼
#物理课
#经济学
#供需关系
分享
评论 0
0
orange.ai
1个月前
9.11 和 9.9 谁大? Sora 里的费曼知道答案
#9.11事件
#9.9
#Sora
#费曼
#比较
分享
评论 0
0
Barret李靖
1个月前
费曼当年说的是,"What I cannot create,I do not understand",他的用词是 create,这十多年一直理解为 teach/talk。后面还有一句,"Know how to solve every problem that has been solved"。
#费曼
#create
#理解
#解决问题
#学习方法
分享
评论 0
0
howie.serious
2个月前
愿你的 regularizer 足够强, 以防你被 RLHF 训练成 xxx🤣 (xxx 可替换为各种被外部反馈强化扭曲异化的人与现象,例如“讨好型人格”,例如不说人话故弄玄虚或每天炸裂追求流量无下限的自媒体…) --- 人肉做翻译,确实有趣。 andrej karpathy 的这句话,过了这么久了,也还是觉得很难翻译。 你会怎么翻译?怎么费曼这个 idea?
#RLHF
#翻译
#Andrej Karpathy
#费曼
#自媒体
分享
评论 0
0
徒步的骑手
9个月前
不了解这个人,只是就这个事论这个事。墙内用户上小红书,接受党国言论审查,没有办法,但一个哈佛的医学从业人员,跑到小红书上去“要一些建议”,让人想到费曼那句话:“千万别把教育混同于心智。你可以有博士学位,但仍然是个蠢货”。这位Faust可能是医学天才,但在生活世界,给人的感觉是在挂上哈佛招牌表演费曼那句话。
#小红书
#哈佛
#言论审查
#费曼
#心智
#博士学位
#医学天才
#教育
分享
评论 0
0
徒步的骑手
9个月前
中文世界有名人名校崇拜,把一些专业天才当成什么都出众的通才。这是一种中国特色的愚昧。重温费曼的话,能让我们头脑清醒一点:“千万别把教育混同于心智。你可以有博士学位,但仍然是个蠢货”。
#名人名校崇拜
#费曼
#教育与心智
#中国特色
分享
评论 0
0
徒步的骑手
1年前
辛顿因为对人工智能的开创性贡献而获得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世界上有很多天才科学家,但同时人生也潇洒的却不常见。辛顿的潇洒让人想到另一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费曼——纳米技术之父,也以研发原子弹著称。他说过一句充满智慧的话:“千万别把教育混同于心智。你可以有博士学位,但仍然是个蠢货”。费曼的话让人清醒,学位这个东西害了很多人,成为人生难以承受的重负,甚至把人对世界的好奇心、虛心学习新东西的动力、尊重现实和事实的本能,还有朴素的人性......都给毁了。 费曼早已作古,但只要高学历的愚蠢还没过时,他的话体现的智慧就不会过时。
#辛顿
#诺贝尔物理学奖
#人工智能
#费曼
#天才科学家
#教育与心智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