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曼

Y11
1个月前
我们总容易把成功都归功于自己,其实这时候得小心点。人啊,脑子有时候会“骗”自己,这种认知偏差就像戴了有色眼镜,看东西总不那么客观。 我这几年常提醒自己,要试着跳出过去的经验和习惯。就像开车遇到突发情况,不能光靠老本能,得停下来想想新办法,这样才能做出更清醒的判断。 生活里很多“偏见”其实是帮我们快速做决定的。 比如看到一个人说话直接,我们可能立刻觉得他“不好相处”,这其实是大脑为了省事儿,用有限的信息下了结论。 但遇到重要的事,就得把这些“预装程序”关掉,别让过去的记忆或者身份标签影响判断,就事论事才最靠谱。 我为什么总说真话? 因为我想活得自由。自由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能对自己说实话。 诚实和自由这两样东西是连在一起的,心里藏着事儿,就像背着石头走路,怎么可能轻松?物理学家费曼说过一句话,我特别认同:“不要欺骗自己,你自己才是最容易被欺骗的人。” 对别人撒谎,其实是先骗了自己,慢慢就会活在自己编织的谎言里,离现实越来越远。所以我从不问自己“喜不喜欢”,只问“事实是什么”——就像解数学题,只有先确定已知条件,才能算出正确答案。 做人,我觉得诚实是底线。 那些耍小聪明、走捷径的事,我做不来。除了诚实,我从巴菲特那里学到个小技巧,一直记着:具体地表扬,泛泛地批评。比如团队里谁做得好,我会说“你昨天那个方案里,数据统计的方法特别清晰,帮我们省了很多事”,而不是笼统地说“你做得不错”。如果要提意见,就说“这个流程可能可以优化一下”,而不是说“你怎么连这点事都做不好”。这样一来,大家既能感受到被重视,又不会觉得被否定,团队才能往一个方向使劲儿。 说到底,做人和做事的道理都差不多:对自己诚实,对别人真诚,做决定时多想想长远,遇到问题就事论事。这些听起来简单,但要一直做到,其实挺难的,不过每一次坚持,都会让我们离真实的世界更近一点,离想要的结果也更近一点。
Y11
1个月前
我见过不少人,开口闭口都是"AI Agent“,"深度学习","元宇宙",”区块链“,却连最基本的原理都说不清楚。 这种"纸上谈兵"的状态,恰恰说明他们并未真正理解。 就像费曼说的:"如果不能用简单的话给孩子讲明白,就说明你自己也没搞懂。" 他的物理课之所以经典,正是因为把复杂公式拆解成了生活里的道理,用三页纸讲透数学本质,从数字到计算,再到微积分,每一步都有逻辑支撑,没有生硬的定义,只有自然的推导。 比起背诵概念,吃透基础知识更重要。 死记硬背的东西就像散落的拼图,拼不出完整的画面;而理解了基础,就像找到了拼图的框架,所有相关概念会自然归位。 比如学经济学,不懂供需关系,就无法理解市场波动;不懂边际效应,经济学里的很多理论就成了无源之水。 现在总有人追逐最新概念,觉得这样才够"前沿"。但最新的东西往往未经充分验证,就像刚出炉的面包,温度高却可能夹生。真正的行家,不会被花哨的术语迷惑,而是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就像老木匠看木料,一眼就能看出哪里是核心,哪里是支撑。 清晰的思路,本质是对知识体系的掌控力。当你把基础知识揉碎了、吃透了,就能像搭积木一样,把不同领域的概念组合起来,解决复杂问题。这种能力,才是真正的"聪明",也是最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