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觉醒

Morris
1周前
当你第一次洞察到社会的冷暖,金钱的逻辑,关系的力量。你会发现一件残酷的事实,原来认知再深刻,也未必能立刻改变命运,这是觉醒者必经的劫。于是,一种深切的痛苦随之而来,你知道规则却没法打破,你明白因果就没法逆转,你想奋力挣扎却发现无处着力,很多人止步于此,选择自嘲,觉得麻木,选择混日子。可是真正的觉醒者知道,这份痛苦本身就是一份稀有的礼物,因为你已经跳出了幻想,看清了迷雾之外的真实。认知是一种看不见的财富。他让你少走弯路,让你做出的每一个决定都更接近真相。但认知不是解药,而是坐标,他能告诉你方向,却不能替你走路。命运的改变是一个系统工程,你发现了规律就必须勇敢的参与。你看懂了社会就要学会掌握资源,你理解了财富,就要去实践资本与管理。没有行动,所有的觉醒都会沦为空谈。别忘了,还有一道更隐秘的关卡。在人情大于能力的环境里,光有本事远远不够。很多时候,你前行的脚步不是被规则绊住,而是被人情世故拖着。如果不敢破局,你终将困在别人的棋盘里。所以请记住,觉醒的痛苦不是惩罚,而是召唤。他逼迫你不要停留在看清的层面,而是去亲手建造自己的可能性。智慧的人不会急于求成,因为他懂得,认知是活着,行动是新柴,执行是烈焰。当三者合一,命运的齿轮就会悄然转动。世界不会因你的痛苦而改变,他只会因你的践行而让路。觉醒的价值不在于你知道多少,而在于你能用多少来改写自己的人生。
Morris
1周前
过度正直,其实是被驯化得太久了。它是一种被驯化后的生存策略。当一个人总是表现得极度有道德感、过度温和、凡事压抑情绪、不敢表达需求时,我们通常称之为太好了或太敏感。但在心理学中,这种现象可能是一种生存性适应,是一种在长期驯化环境中,发展出来的过度正直人格特征。这是一种内在压抑,外在服从的状态,常见于以下表现,道德完美主义,对自己提出圣人式道德要求,却允许他人不完美。这是一种内化的道德绑架。情绪压抑,将愤怒、委屈、嫉妒等正常情绪视为不成熟甚至羞耻,形成情绪否认机制。习得性顺从,哪怕被剥削也选择沉默,不敢反抗、不敢拒绝,背后是对冲突和抛弃的深度恐惧,这种人格结构,本质是为了安全而自我牺牲,用好人人设换取认同与归属。 过度驯化是一种文化与创伤的交集,谁更容易被驯化?高敏感人格,共情能力强更容易吸收外界情。女性与边缘群体:在传统性别角色与社会边缘化压力下,被教导顺从不惹事牺牲自己。东亚文化背景成长者:集体主义强调和谐与面子文化,个体表达被压缩,这些人群往往在成长过程中受到情感控制、冷暴力或羞耻感教育,逐渐将服从视为生存的唯一方。这种驯化的心理代价是什么?自我异化称之为假自体:你变得擅长扮演别人期待的样子,却越来越不知道自己是谁,长期下去会引发存在性空虚、焦虑与身份感崩塌。隐性攻击:无法直面愤怒就通过拖延、回避、冷处理来间接表达反抗。但这种方式反而削弱了关系和自我力量。慢性抑郁与无力感:长期压抑真实需求会抑制大脑的多巴胺通路,导致低动机、情绪麻木,形成功能正常,内心空壳的状态。 从顺从回到选择的主体性之路。认知觉醒:识别并质疑驯化脚本写下你内心深信的应该:如我不能让别人失望我必须讲道理。用认知行为疗法的方法进行挑战:这个信念真的绝对正确吗?它适用于所有情境吗?有没有温柔的替代说法?情绪解冻:允许不合格与愤怒感存在攻击性不是罪,而是自我边界的信号。从我不同意开始练习表达,再逐步走向我不想这样甚至我生气了建议配合正念冥想或写情绪日记,逐步训练情绪的识别与命名。 行为实验:练习健康的自私刻意做一件别人不喜欢但你喜欢的事,比如拒绝一次邀请、优先安排自己。用行为主义中的强化学习理念--观察现实反馈,打破灾难化想象。重建价值体系:从别人期望我怎样到我想怎样,如果没有人评判,我想怎样活?问自己:存在主义疗法强调人的自由意志与责任,帮我们从顺从脚本中走出来,活出有意义的选择。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而非一个乖巧的工具!驯化让人类得以合作,但过度驯化让人失去灵魂。真正的成熟,不是无懈可击的圣人,也不是桀骜不驯的野兽,而是既能爱人也能爱己,既能温和也能坚定的完整之人。每次你说出不或表达愤怒,都是在向世界声明:我是一个有人性的人,不只是个功能。
Morris
2周前
切记!时间是杀手锏,一定要永远相信长期主义! 1、兄弟们,一定要永远相信长期主义! 先不说投资BTC长期主义者的发家史, 我亲眼看见一个男生每天跑步五公里,吃饭不超过十块钱,晚上两百个俯卧撑,整个高三瘦了100斤; 我也看见一个所谓不务正业的女生,天天剪辑自己的美妆视频,毕业直接实现经济自由。 长期主义+有价值的事情= nb 的人 就像李笑来说的那样,有价值的东西值得我们慢慢去做,值得花足够的时间去做。 2、一个人的狠,应该是内在的。 你一定要学会藏,收起你的表达欲和炫耀欲,不要轻易露出自己的底牌,也不要向别人去证明什么。 他人他事不管不问不听不看。 做到喜不言怒不语,整个人会变得沉稳自在如泰山磐石。 3、行动力不足的真正原因是选择模糊。 大多数人认为自己行动力差是因为不够自律、意志力弱,或外界环境的干扰太大。 其实这些分析都没有说到点子上, 因为脑科学告诉我们:行动力不足的真正原因是选择模糊。 所谓选择模糊,就是我们在面对众多可能性时无法做出清晰、明确的选择。 当你心中有很多欲望、脑中有很多头绪,或者拥有很多可自由支配的时间时,你就会进入“既想做这个,又想做那个;既可以做这个,又可以做那个”, 一旦没有足够清晰的指令或目标时,就很容易选择享乐,放弃那些本该坚持但比较烧脑的选项。 4、钝感力+屏蔽力=人生无敌 不要去窥探别人的生活,也不要去揣测别人的想法,更不要陷在过去忧虑未来,任何引起你内耗的人和事,多想一下都没必要。 把时间和精力还给自己,在声色名利中守住本心,在世俗目光里信步前行。 翻译:关我屁事+关你屁事=岁月静好 5、观察一下身边真正的有钱人,就会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就是明明知道这个人不行,但是他不提醒、不指点不好为人师,即便是他的认知经验都超过了对方,他也不会给对方的提建议。 你知道为什么吗? 因为无论你指点、说教都是需要消耗能量的,情商最低的行为就是不停的讲道理,智者戒口,愚者指点江山。 能说服一个人的从来不是道理,而是南墙。 能点醒一个人的从来不是说教,而是磨难。 6、只要你担心别人会怎么看你,他们就能奴役你; 只有你再也不从自身之外寻求肯定,那你才能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 7、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地球根本不在意人类的生死,太阳熄灭了宇宙也无所谓。 个人的悲欢离合和喜怒哀乐别说放到宇宙里,就是放到人类历史里,都没有意义。 人的痛苦,无非就是,想不出,做不到,拿不起,放不下。 要保证这些,一个月只要收入1500块足够了,劳动三天,摸鱼两天,就能过上明末那个农民梦寐以求的生活。 人活着只需要,水,食物,空气,保暖以及安全。 超出这之上的游戏规则,是上层人给下层人制定的枷锁,是束缚。权利,金钱,地位,婚姻,都是。 8、世界的本质是一个超级大的市场,在这个市场里遍地都是商品,一切都有价格。 从另外一个角度思考,一切没有明码标价的商品,要么是价格超高,无价之宝,比如真挚的情感,要么就是根本没有价值,比如身份、关系、圈子、人脉。 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包括情感都是交易关系,一切有价值的商品也都是在交易中体现出价格,从而证明了价值。 一个人之所以穷,核心原因就是看不清世界的本质规律,无法穿透表面的情感关系和人性,一辈子活在障眼法里。 富的原因就是理解了交易,看透了交易。 富人不会去直视人性、考验人性、评判人性,他们只会深入理解人性,并顺着人性做事。 富人明白,一切表面的情感关系、人性规律都只是服务于交易的工具。 所以穷人做事很啰嗦,会考虑很多前提条件,关系、人情、面子等等。富人做事很直接,会尽快进入交易环节,做事更有效率。 永远记住,与利益无关的任何对错没有丝毫意义,与利益有关的对错,唯一的评判标准是结果,而不是语言。 9、真的狠人,允许一切事情的发生。 高手永远相信人性就是恶的,所以他们不害怕人性险恶。 这个社会上层的那些人,永远相信的都是天道和抓律 他相信人有盖的一面, 但所以他看见有人贪婪,有人卑鄙,有人无耻,有人贪财,有人好色,他都能理解, 同时他也知道如何引导别人向善,如何运用文化、规则、道德各种各样的手段让别人激发善良。 而社会的底层人,他们的一辈子处于这种被统治被蒙蔽的状态,所以他的脑子中相信的永远都是感情和道德,相信的是那些义气用事的东西。 但是你要知道,人性就是不可靠的,只要你相信感情,那么最后感情一定会让你失望, 只要你相信义气,那么义气一定会让你失望,你相信道德,道德一定会让你失望。 如果你都不相信这些东西,你不害怕直面血淋淋的人生,不害怕直面人性的丑陋,然后你再用规则去把人性给束缚住,约束住,不允许别人做越界的事情。 10、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所有的一切,不过就是场交易罢了。 别人和你关系好,不过是你身上有她想要的东西,能给她带好好处罢了,你要是真以为你们关系有多好,把心都掏出来给她看,那么过不了多久,你一定会活成一个失去心的行尸走肉。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