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压抑

Morris
1个月前
过度正直,其实是被驯化得太久了。它是一种被驯化后的生存策略。当一个人总是表现得极度有道德感、过度温和、凡事压抑情绪、不敢表达需求时,我们通常称之为太好了或太敏感。但在心理学中,这种现象可能是一种生存性适应,是一种在长期驯化环境中,发展出来的过度正直人格特征。这是一种内在压抑,外在服从的状态,常见于以下表现,道德完美主义,对自己提出圣人式道德要求,却允许他人不完美。这是一种内化的道德绑架。情绪压抑,将愤怒、委屈、嫉妒等正常情绪视为不成熟甚至羞耻,形成情绪否认机制。习得性顺从,哪怕被剥削也选择沉默,不敢反抗、不敢拒绝,背后是对冲突和抛弃的深度恐惧,这种人格结构,本质是为了安全而自我牺牲,用好人人设换取认同与归属。 过度驯化是一种文化与创伤的交集,谁更容易被驯化?高敏感人格,共情能力强更容易吸收外界情。女性与边缘群体:在传统性别角色与社会边缘化压力下,被教导顺从不惹事牺牲自己。东亚文化背景成长者:集体主义强调和谐与面子文化,个体表达被压缩,这些人群往往在成长过程中受到情感控制、冷暴力或羞耻感教育,逐渐将服从视为生存的唯一方。这种驯化的心理代价是什么?自我异化称之为假自体:你变得擅长扮演别人期待的样子,却越来越不知道自己是谁,长期下去会引发存在性空虚、焦虑与身份感崩塌。隐性攻击:无法直面愤怒就通过拖延、回避、冷处理来间接表达反抗。但这种方式反而削弱了关系和自我力量。慢性抑郁与无力感:长期压抑真实需求会抑制大脑的多巴胺通路,导致低动机、情绪麻木,形成功能正常,内心空壳的状态。 从顺从回到选择的主体性之路。认知觉醒:识别并质疑驯化脚本写下你内心深信的应该:如我不能让别人失望我必须讲道理。用认知行为疗法的方法进行挑战:这个信念真的绝对正确吗?它适用于所有情境吗?有没有温柔的替代说法?情绪解冻:允许不合格与愤怒感存在攻击性不是罪,而是自我边界的信号。从我不同意开始练习表达,再逐步走向我不想这样甚至我生气了建议配合正念冥想或写情绪日记,逐步训练情绪的识别与命名。 行为实验:练习健康的自私刻意做一件别人不喜欢但你喜欢的事,比如拒绝一次邀请、优先安排自己。用行为主义中的强化学习理念--观察现实反馈,打破灾难化想象。重建价值体系:从别人期望我怎样到我想怎样,如果没有人评判,我想怎样活?问自己:存在主义疗法强调人的自由意志与责任,帮我们从顺从脚本中走出来,活出有意义的选择。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而非一个乖巧的工具!驯化让人类得以合作,但过度驯化让人失去灵魂。真正的成熟,不是无懈可击的圣人,也不是桀骜不驯的野兽,而是既能爱人也能爱己,既能温和也能坚定的完整之人。每次你说出不或表达愤怒,都是在向世界声明:我是一个有人性的人,不只是个功能。
Cato_KT
3个月前
写给自己,也是写给那个“你” 写在北京时间凌晨的5点,当你看到这篇内容的时候,应该是上午十点,希望这个相对“负面”的内容,不会影响你快乐的一天 如果有不好的影响,我先道个歉! 睡眠困难了快十年,经常失眠了也快五年,这段话是我至今为止觉得说的最符合我个人情况的,原来我不是失眠,而是精神在内耗。 如果频繁出现身体困得不行却难以入眠情况,这意味着身心已经出现了严重的损耗。此时,你会发觉,越是逼着自己入睡,反而越是睡不着,反而会因为累到极点却无法入睡,从而导致心态崩溃从而焦虑爆棚的状态。(个人倒是没有为此焦虑或者心态崩溃) 其实这种情况并非罕见,这类情况并不是不困,而是大脑停不下来。表面上安安静静的呆着,内心确实向开了无数个窗口,各种想法“吵吵闹闹”,并非不想休息,是真的没办法休息,而导致这一切的也并非是大家说的手机。(我就是如此,所以选择褪黑素或者酒精麻痹大脑,但是其实这对大脑是有伤害的,切莫效仿) 其实影响我们睡眠的不是手机,不是电脑,而是那些扔不掉思绪,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假性疲劳”。即,身体明明很累,但是精神却在高度集中与警觉中。 而这种情况往往是因为自身太多情绪没得到宣泄,没说出口,甚至没得到回应,自己也从没有认真对待过,每天像个高效运转的机器,要工作,要应酬,要码字。总想着每个细节都拿捏好分寸,总想着面面俱到,总想着让别人舒心,却从没想过自己是不是也累了。 渐渐地,堆积的委屈,精神疲劳以及对自己的硬性要求,这些被压抑的情绪反而成为影响我睡眠的“梦魇”。 这个梦魇会吸收白天自己主动或者被动压制的负面情绪,到了夜晚释放出来,让大脑整夜保持活跃,从而导致失眠,这并非是精神上的脆弱,而是一种“坚强”的硬撑。 其实睡不着就是身体在提醒你,身体已经超负荷了。你是不是有很多时候都是躺在床上反思今天的所有事,自己有没有做错什么,说错什么,朋友说的话是不是还有其他意思等等。脑子就像是一个放映机,不断的放映着今天发生的一切所有事情。 而这个放映机防仿佛是一个“垃圾回收站”,他放映出的都是一天挤压的负面情绪,错误,失误,压抑,委屈,不满等等,这就是情绪反刍造成的大脑遮蔽。 心理学研究表示,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高压且得不到有效表达或者反馈的阶段,会让人的大脑被迫保持警觉,即便是在高休息的深夜也不例外。 并不是睡不着,而是心里的那些委屈没地方说,心里的垃圾没地方宣泄。只有那些一夜一夜都睡不着的人,其实都是太懂事了,不敢停下自己的脚步,不敢崩溃。就连偶尔放纵一下都得偷偷摸摸。 明明担心自己第二天可能会垮掉,却还是一次一次的告诉自己还能硬撑一会,恶性循环。 时间久了,睡个好觉成了一种奢望,其实这不是失眠,而是累到撑不住,尤其是精神上。也不是懒惰,而是心力交瘁(其实就是大家常听到的心血消耗)。 越懂事的人,越容易被这种失眠困扰,因为白天都把精力给了别人,给了工作,只要到了夜晚,才能轮到自己去面对那些挤压依旧的负面情绪。 记得有个玄学的朋友去年告诉我,看我的情况,59岁可能是一个坎,而且很有可能过不去,关键原因就是因为心力交瘁,最终消耗而亡。 我不知道如何停止这种内耗以及自我伤害,可能生活以及过往让我无法停下脚步,可能是内心的倔强与不甘让自己不敢停下。 虽然我知道说了没用,但是也奉劝各位小伙伴,停止内耗,该享受生活就要享受生活呀。 这段时间跟一群新朋友在一起,真的蛮开心的,也是我2025年上半年最开心的一段时光,可惜这周就要结束了。